新疆传统民族艺术之维吾尔传统首饰(1)
伴着十二木卡姆演奏的声音跳起朱拉,佩戴的维吾尔首饰随着节奏轻微晃动,如行云流水,别有一番情趣。会把你带入到宛如仙境般的美感当中。
本人收集的维吾尔族精美首饰都是从维吾尔族群众中收集来的,他们原聚居在偏僻的地区,由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少,使得民族首饰得以完好的保留下来。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件维吾尔族保留至今的几件传统首饰。

名称:chetiq(发镣)
银为材料。款式多以右图一样。从维吾尔妇女发辫子的数量能看出她是不是已婚或未婚或寡妇等情况。成年女子头发会辫成15,17,21或41条辫子。在结婚生孩子之后将成为少妇,为妇女举行绾发仪式,少妇会辫成两条大辫子,绾发仪式会佩戴图中发镣。戴法跟图一相似。图一是用珍珠链和银盒相连制作的发镣。仅供参考。

名称:halqa(胸环)
一般都是环形为主。古银材料,镶嵌宝石,松石,彩色玻璃等,环中会有小针,针眼跟环接连,针头从胸襟穿过,是起别针的作用。游牧民族常用配饰。图中是维吾尔族著名艺术家吐尔逊阿依。右图中的实物藏于新疆自治区博物馆。

名称:uke(猫头鹰的羽毛)
以猫头鹰的羽毛为材料,是插在帽子前部的头饰。
此种头饰不仅美观,装饰性也很高。有人认为有辟邪的作用,中亚狩猎为生的民族通戴的一种头饰。维吾尔人中目前只有迪丽娜尔·阿卜杜拉很好的传承了这种配饰。中间的实物拍摄于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右图是清代德国皇家考察队拍摄在吐鲁番的老照片。

名称:tumar(图马尔)
由金银为材料,镶嵌宝石,铃铛,用链子组装在一起的胸饰。图马尔是中亚民族通戴的一中首饰。最基本的图马尔是把经文用羊皮以三角形的形状封起来的。认为是有辟邪作用。右图是LIFE杂志1934年拍摄在新疆的老照片。


名称:jala(发穗)
把红珊瑚用丝线串起来,中间再加银饰加以点缀,用以编入辫。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也有同样使用发穗的传统。维吾尔人失传很严重,左上的实物藏于上海市博物馆。下中老照片是著名艺术家康巴尔汗。下左是《维吾尔服饰百年之美》里的一个喀什妇女形象。

名称:chechek taj(花冠)
Aybadam(巴旦木项链)
是以黄金为材料,镶嵌宝石。冠底会是连眉的形状,冠头是用金丝制作出花骨朵形状的戴在额前的头饰。
花冠一般是比较有权威的人能带的,代表富有和美丽的头饰。
巴旦木项链是跟花冠一起佩戴的,以两个巴旦木形状的配饰。此图是维吾尔族著名爱情史诗《艾里甫与赛乃姆》的电影里的剧照。

名称:chach bezek(辫饰)
由银质的莲花银鱼,银铃,银链,宝石等组成。跳起舞来,随着辫子的舞动,银饰发出阵阵铃声。哈密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种辫饰。

名称:zire(半月形耳环)
由金,银,铜为材料的半圆形耳环。维吾尔人流传至今的精美首饰。
左图是德国皇家探险队拍摄在吐鲁番的老照片。


名称:tilla qash(金眉冠)
由金银或其他金属为材料,镶嵌宝石,蓝松石,珠宝为主。从帽上戴在额前的挂饰。冠基是由两个眉型相连形成。中央固定大宝石,眉形冠基上面刻雕形成三角形冠。冠底依次接连流苏形金属链。金眉冠古代除了装饰还起了辟邪的作用。公主,皇妃,贵族妇女爱戴的头饰。


名称:soke(索克式耳环)
由金,银为材料镶嵌宝石和珍珠的流苏式耳环。一般年长者戴的比较多。左下LIFE杂志1934年拍摄在新疆的老照片。

名称:mohaza (凤尾纹帽饰)
由三层凤凰纹金片和宝石组成,中间弹簧相连,再镶嵌至花帽上,跳起舞来,随着节奏轻微晃动,如行云流水,别有一番情趣。哈密一带维吾尔人爱戴的帽饰。

名称:hemek topche(镶金银的钮扣)
多以金银为材料。贵族和有钱人常用的纽扣
红珊瑚里面挖空后会填上金属碎片,走路时会发出铃铛般的,有节奏的声音。服装的常用装饰品。
© 本文版权归 in_kashga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