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汾河访古八日记(五)介休-汾阳-灵石-霍州
30日早起,一行七人,分二车往介休后土庙。汾河一带,后土信仰由来甚久,今后土庙并三清观、关帝庙诸庙而为一,气势尤觉恢弘。由三清观入,明代影壁琉璃麒麟甚佳。天王殿清构,新塑四大天王,与佛教同。三清楼明构,二层三檐十字歇山造,犹存明塑三清四御像,亦不甚精。由戏台下折入后土庙,见“宋槐”一碑,槐已不知何处,徒留此碑。后土殿明正德间重建,重檐歇山,面阔五间,左右为真武殿、三官殿,大殿奉后土娘娘,似为明塑,面容慈祥。殿前明碑数通,有傅山临蔡伯喈郭林宗一碑,观赏久之。戏台右有北朝造像碑及宋元碑刻数通。关帝庙无甚可观,殿前辟为广场舞之所,亟出。


















往祆神楼,清康熙间重建,三重檐十字歇山造,伟岸特立,为三晋名楼。按祆神之名甚奇,传文潞公平贝州王则之乱,有白猿助之,归而建此。介休潞公故里,家庙在焉,固不足论。而祆教流传三晋,始于北朝,至安史之乱而衰,去潞公已二百余年,何以忽建此楼,其疑一也。王则以左道唱乱,天下军州禁绝之,潞公一代名臣,何以冒此不韪,其疑二也。按碑记,此楼旧奉白猿,白猿非祆教神祇也明矣,其疑三也。今人引为祆神之据者,不过斗栱间刻驼犬诸神兽,然此楼清代重建,绝无宋物,诸兽之刻是否沿袭前代,尚属可疑,四也。楼内为三义庙,无可观者,合影而去。




出介休,转汾阳太符观。未入,遥见门前华表一柱,谛观之,乃唐陀罗尼经幢,移树于此。大殿曰昊天玉皇上帝殿,单檐歇山三间,金承安五年所建,门前铁狮二,明正德间物,自他处移来。殿内神龛塑玉皇坐像,以维修故,诸胁侍皆蒙以黄布。殿内脚手架纵横,壁画不可迫观,殿柱龛柱皆饰以龙,神态夭矫飞动。左右为五岳殿、后土圣母殿,明构,明塑完整,壁画较漫漶,各有小木作神轿二,极精巧。圣母殿前有唐乾封二年郭君碑,字在虞褚之间。又有北朝造像碑三,字依稀可辨。























出,转田村后土圣母庙,过杏花村汾酒集团,一路酒香相随,几成醉驾。圣母庙未入国保,荒坡电联晋省同行,方肯开门。大殿明构,悬山三间,有明庆城王府聘名师所绘壁画。梁间犹有庆城王府执事诸人题名。画面多仕女童子,钟鼓伎乐,琴棋书画杂陈,间以山水楼阁诸物。












午饭于杏花村,食过饱。盖以昨日厨神莫大至,餐饮水平陡然提高,此行减肥遂成泡影矣。

食毕,往灵石资寿寺,诗友公羊兄相候已久。未至,遥见一人西装墨镜,身形瘦削,瑟缩寒风中,一望而知烟酒风月场中老司机,询之,果公羊兄。寺在山巅,今为僧团管理,故不收门票。寺院始建唐末,规模宏大,今存多明构,且彩塑壁画保存完整。壁画风格粗犷,揆其风格,与应县净土寺颇近,疑为晚清之物,不甚精。明代彩塑差胜,然去双林寺已远。十八罗汉像首尝盗卖海外,为台商赎回,今得完璧。































出,公羊兄开车导至高速入口别去,发霍州。

约四时余至贾村娲皇庙,圣母殿悬山三间,尚存清代壁画悬塑。悬塑故不佳,而壁画甚精,东西山墙绘娲皇故事,后檐绘行厨诸事。虽属晚近,犹可见与广胜寺水神庙风格一脉相承之处。

















出,往霍州署衙,时月已东升,遂不得入。






夜发洪洞,饮荒坡所携老树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