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总结,和海有关的水彩本
这是个老本子,2004/2005年买的绝版莱顿纸,2012年开始画,2016年画完。不知不觉把它画成了和海有关的本子。画完之后一直想做个总结,拖了很久。那么就放在世界海洋日好了。
封面,画的是我爸不知什么时候买的一个大海螺,他老是把它泡在水里,后来表面出现了白点。尝了下没什么味儿,大约不是拜恩病,只是水垢吧。 颜料是歌文,画的时候,觉得柔和的螺唇和背上那些琐碎的起伏之间的对比很好玩,对贝壳的兴趣大约在这里开始萌发了吧。
刚开始的时候,临摹Fabrice Moireau的画。这个纸起渣特别厉害,细微的色彩变化表现的不好。但是它的沉淀比其他纸要强烈两倍以上,很好玩。
然后开始临摹海底总动员的概念设计图,原图大概是CG,我改成了水彩。特别喜欢牙医鱼缸里那些因为被囚禁,每个都有点神经质的海洋生物。
继续临摹 Fabrice Moireau,右页是临摹丽丝白.茨威格的一只鱼,和时装杂志里的一个小姐姐。
然后在小尖那里第一次看到little thing杂志,进入一个新纪元。感觉书里的杂物都好好看,又被一个蜘蛛螺和蝴蝶标本吸引了。
little thing有一期海洋专题。我觉得我很可能是因为这个彻底迷恋上海洋的。
看了一个90+的德国老太太潜水拍摄的海洋纪录片,画质一般,但我觉得内容超神奇。当时根本不知道画的是什么,现在我知道啦,它们是珊瑚、某种海星、海绵(大概)、尖吻䱵和海兔。
继续 little thing,好喜欢帽子上的沉淀,但真的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纸+歌文能够获得这个效果了。
画完左页之后停了很久。后来决定用这个本子珍贵的最后几页只画海洋生物。这时我已经完全是个海洋/贝壳/海兔控了。我基本打算下辈子做一只海兔。歌文也是不太用了,因为纸放得太久状态更差了,所以 大部分时候靠鲜艳又细腻的温莎艺术家救场,有时也用DS。
海兔,还是海兔。一层湿画就会起渣起的要命。混色效果呈现的也不好。好在海兔都鲜艳、有点点,很琐碎,画出来也还可以看。如果让我用这个纸画风景,那一定是灾难啦。蛮喜欢右页那张的,记得当时发在豆瓣上,就有友邻说,好像童话一样。那种大和小的对比。
左页的其实是海兔螺(梭螺)和海兔(海蛞蝓)不是同一种东西。左页用的DS,矿石颜料加沉淀纸,颗粒更明显了。右页应该是温莎,这三个海兔的配色我都超爱。第一个像一勺海水舀出来凝成一个小精灵,第二个是玫瑰色的晚霞,第三个是大海的深处。
左页应该是一种叫。。什么来着。。裸海蝶?我也不能确定的东东。反正画的时候就想表现它那种半透明的感觉。画出来大概只达到照片的八分效果,但八分也已经挺好看了。如果见到实物,肯定美晕过去。右页是灿烂梯形蟹,据说现在改名了。看到它们的点点,我只会特别兴奋,觉得又好玩,又有力量。我知道有人会觉得密恐啦,好可惜。
左页是在珊瑚上爬行的海兔,大小可能还不到15mm的海兔,和珊瑚,就是整个宇宙。远景画的不太满意。上次普吉岛亚洲贝壳聚会时,一个比利时大贝商说想要收藏这幅画,可是。。我不能把本子撕下一页啊。右页是宝螺,我平时不太喜欢宝螺,但是这个本子里我画的最后一张,还是画的小心翼翼,格外细致。其实。。宝螺还是挺好看的。这个纸也还是挺好用的,虽然当年是6块钱半开,换算成现在,也得要20块半开了吧?
封底是封面之后就画好了的。当时住在虹口,二楼朝北的窗子,并没有什么风景。但某个夏天的黄昏,看到这些飘过的云,也是觉得特别幸福。
今年三月,为了贝壳和大海,特别怕飞机、特别怕转车的我去了一次普吉岛,然后在皮皮岛尝试了体验潜水。潜下去的时候,竟然一点也没有惊讶,仿佛这一刻迟早会出现。两潜之间休息的时候,因为觉得大海的颜色太美,美到让我觉得它一点也不可怕,教练稍微鼓动一下,我就从船的二层跳下海去。一抬头,发现水面在两三米之上的时候害怕了一下下,不过,海水的浮力真的超大,噌的就浮上来了,让人感觉自己是一块海绵!
潜水的时候,完全不想去占有那些海洋生物。觉得如果能经常看到它们,我并不会想抓一只上来杀了或者海缸养着。但我也在购买标本贝,让我觉得很矛盾。曾经以地球小卫士自居的我,现在觉得环保其实更多是不同人群利益的角逐,保护或者不保护某种动物,也更像是人对一种动物可爱与否的投票。我也不知道因为喜欢某种贝壳,然后去收集它们的人对这些生物的破坏大,还是根本不知道地球上有这些生物,稀里糊涂因为生存需要直接或间接破坏了海洋环境的人对它们的破坏大。我也不知道收集贝壳和吃鱼会不会有道德上的不同。所以上次看到一篇呼吁反对填海(好像是用于建酒店还是别的什么)保护海南某个珊瑚礁的微博,我觉得根本,根本没办法实现。
但是,清澈的像矢车菊一样蓝的海洋,还有那些可爱的海洋生物,还是希望它们一直都存在。至少在地球的某些局部,能长期存在吧。
![]() |
封面,画的是我爸不知什么时候买的一个大海螺,他老是把它泡在水里,后来表面出现了白点。尝了下没什么味儿,大约不是拜恩病,只是水垢吧。 颜料是歌文,画的时候,觉得柔和的螺唇和背上那些琐碎的起伏之间的对比很好玩,对贝壳的兴趣大约在这里开始萌发了吧。
![]() |
![]() |
刚开始的时候,临摹Fabrice Moireau的画。这个纸起渣特别厉害,细微的色彩变化表现的不好。但是它的沉淀比其他纸要强烈两倍以上,很好玩。
![]() |
然后开始临摹海底总动员的概念设计图,原图大概是CG,我改成了水彩。特别喜欢牙医鱼缸里那些因为被囚禁,每个都有点神经质的海洋生物。
![]() |
继续临摹 Fabrice Moireau,右页是临摹丽丝白.茨威格的一只鱼,和时装杂志里的一个小姐姐。
![]() |
然后在小尖那里第一次看到little thing杂志,进入一个新纪元。感觉书里的杂物都好好看,又被一个蜘蛛螺和蝴蝶标本吸引了。
![]() |
little thing有一期海洋专题。我觉得我很可能是因为这个彻底迷恋上海洋的。
![]() |
看了一个90+的德国老太太潜水拍摄的海洋纪录片,画质一般,但我觉得内容超神奇。当时根本不知道画的是什么,现在我知道啦,它们是珊瑚、某种海星、海绵(大概)、尖吻䱵和海兔。
![]() |
继续 little thing,好喜欢帽子上的沉淀,但真的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纸+歌文能够获得这个效果了。
![]() |
画完左页之后停了很久。后来决定用这个本子珍贵的最后几页只画海洋生物。这时我已经完全是个海洋/贝壳/海兔控了。我基本打算下辈子做一只海兔。歌文也是不太用了,因为纸放得太久状态更差了,所以 大部分时候靠鲜艳又细腻的温莎艺术家救场,有时也用DS。
![]() |
海兔,还是海兔。一层湿画就会起渣起的要命。混色效果呈现的也不好。好在海兔都鲜艳、有点点,很琐碎,画出来也还可以看。如果让我用这个纸画风景,那一定是灾难啦。蛮喜欢右页那张的,记得当时发在豆瓣上,就有友邻说,好像童话一样。那种大和小的对比。
![]() |
左页的其实是海兔螺(梭螺)和海兔(海蛞蝓)不是同一种东西。左页用的DS,矿石颜料加沉淀纸,颗粒更明显了。右页应该是温莎,这三个海兔的配色我都超爱。第一个像一勺海水舀出来凝成一个小精灵,第二个是玫瑰色的晚霞,第三个是大海的深处。
![]() |
左页应该是一种叫。。什么来着。。裸海蝶?我也不能确定的东东。反正画的时候就想表现它那种半透明的感觉。画出来大概只达到照片的八分效果,但八分也已经挺好看了。如果见到实物,肯定美晕过去。右页是灿烂梯形蟹,据说现在改名了。看到它们的点点,我只会特别兴奋,觉得又好玩,又有力量。我知道有人会觉得密恐啦,好可惜。
![]() |
左页是在珊瑚上爬行的海兔,大小可能还不到15mm的海兔,和珊瑚,就是整个宇宙。远景画的不太满意。上次普吉岛亚洲贝壳聚会时,一个比利时大贝商说想要收藏这幅画,可是。。我不能把本子撕下一页啊。右页是宝螺,我平时不太喜欢宝螺,但是这个本子里我画的最后一张,还是画的小心翼翼,格外细致。其实。。宝螺还是挺好看的。这个纸也还是挺好用的,虽然当年是6块钱半开,换算成现在,也得要20块半开了吧?
![]() |
封底是封面之后就画好了的。当时住在虹口,二楼朝北的窗子,并没有什么风景。但某个夏天的黄昏,看到这些飘过的云,也是觉得特别幸福。
今年三月,为了贝壳和大海,特别怕飞机、特别怕转车的我去了一次普吉岛,然后在皮皮岛尝试了体验潜水。潜下去的时候,竟然一点也没有惊讶,仿佛这一刻迟早会出现。两潜之间休息的时候,因为觉得大海的颜色太美,美到让我觉得它一点也不可怕,教练稍微鼓动一下,我就从船的二层跳下海去。一抬头,发现水面在两三米之上的时候害怕了一下下,不过,海水的浮力真的超大,噌的就浮上来了,让人感觉自己是一块海绵!
潜水的时候,完全不想去占有那些海洋生物。觉得如果能经常看到它们,我并不会想抓一只上来杀了或者海缸养着。但我也在购买标本贝,让我觉得很矛盾。曾经以地球小卫士自居的我,现在觉得环保其实更多是不同人群利益的角逐,保护或者不保护某种动物,也更像是人对一种动物可爱与否的投票。我也不知道因为喜欢某种贝壳,然后去收集它们的人对这些生物的破坏大,还是根本不知道地球上有这些生物,稀里糊涂因为生存需要直接或间接破坏了海洋环境的人对它们的破坏大。我也不知道收集贝壳和吃鱼会不会有道德上的不同。所以上次看到一篇呼吁反对填海(好像是用于建酒店还是别的什么)保护海南某个珊瑚礁的微博,我觉得根本,根本没办法实现。
但是,清澈的像矢车菊一样蓝的海洋,还有那些可爱的海洋生物,还是希望它们一直都存在。至少在地球的某些局部,能长期存在吧。
-
illusio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11 10:36:37
-
xsym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11 09:42:56
-
歪一西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10 16:56:20
-
有姜同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06 08:33:17
-
太行山的酸枣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01 23:18:11
-
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01 18:38:15
-
有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01 11:56:42
-
Emm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6-21 21:12:14
-
gennie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6-19 12:13:40
-
Psyche_728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6-17 16:22:10
-
小宝鱼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6-16 16:46:10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6-15 21:49:21
-
冬羌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6-15 21:33:09
-
乐陶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6-15 13: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