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神
题记:
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
1起:陌生女人
2015年冬,生冷的一天。
天快黑的时候,那个女人走了进来。本来就逼仄的店铺显得更加拥挤。
老丁眯眼打量着女人,说:“欢迎光临。”这四个字,老丁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说上百遍,然而今天还是第一次等到开口的对象。想到这里,老丁心里不免唏嘘。他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就像屋外偏沉下去的夕阳一样,缓慢却无法阻挡地坠落。不同的是,今天的夕阳可以轮转成明早的朝阳,而人生啊,只有一次落日。
光线昏暗,只有操作台上方一枚小灯发射着微不足道的橘色光亮,所以老丁看不清女人的脸,只能辨认出她身上剪裁得体的衣服。瞧,剪裁得体,多么怀旧的形容词啊,有着岁月沉淀之后的保守和寡净,一如衰老的老丁。
女人没有说话,四下看了看。老丁对自己的修表店信心十足——背后那面墙上最醒目的位置悬挂着《钟表修理许可证》和一张由社区发出的聘书,聘书上写着:经研究决定,聘请“老丁修表店”为社区服务平台特约单位;左右两面墙上琳琅满目地挂满各式钟表,有款式新颖的电子钟,也有格调高雅的机械钟,所有的钟表都准确无误地指向北京时间,如果你仔细观看,每个钟表上的时间几乎可以做到分秒不差,这充分显示出调校者的高超手艺以及对钟表的良好保养;老丁面前是一个操作台,不同于其他通常使用镊子、锉刀、油刷和钳子的修表匠,老丁的操作台上还配有一套微型车床、微型刨床和微型铣床,有了这些工具就可以加工零件;越过操作台是一个两米见长的柜台,柜台里面放着各式手表和零件;柜台那边安置着两个圆凳,供等候的客人歇息;门后还立着一个饮水机,供等候的客人饮用。但女人没有坐,更没有喝水的意思,像她这样的身份应该是嫌弃老丁的待客之道,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她进来之后没有搭茬老丁的问候吧。
“修表?”老丁把问候换成问句。这其实是一句废话,中国人喜欢说废话,比如在菜市场见了街邻,打招呼说“买菜啊”,在小饭店见到朋友,打招呼说“吃饭啊”,有点明知故问,但不乏亲切。废话就废话,世上有用的话,一天超不过十句。①
女人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依然没有开口。
换成其他顾客,这时候已经把手表交到他掌心,并告知哪里、什么时候、出了怎样的问题。修表和看病一样,只不过生病的不是人体而是器械。说起来,器械本身要比人体更值得信赖,维修起来也比人体容易,最重要的是,器械可以更新换代,人体最多新陈代谢。虽然这并不能成为修表行业没落的原因之一,但至少起了一些负面作用。
女人抬起左手,轻轻解开表扣,把一只手表递过去。
那是一只瑞士生产的罗马表,从表带和表蒙上的磨光可以看出已经有些年头。修了一辈子表的老丁,一看便知牌子,一摸便知真伪,只要拆开后壳看到零件,就能大致说出表的生产年限。眼下这只罗马表至少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走得挺好啊。”老丁仔细观摩一番后说,“看不出哪儿有毛病。”
“你看看擒纵叉。”女人开口了。
老丁大吃一惊。
老丁大吃一惊不是因为女人突然开口,而是从她嘴中吐出的内容。一般外行可叫不上擒纵叉这么专业的术语。老丁连忙拿起那个长四厘米、直径三厘米的筒镜戴在左眼上,用眼眶的肌肉将其稳稳固定。有的修表匠喜欢在筒镜上拴一个松紧带,可以套住脑袋,不必使用眼眶紧紧夹住。但是老丁没有图那个便利和舒服,有人问起,他就说习惯了。一件事情坚持几十年,似乎已经没有回旋和商量的余地,习惯就成了生命的本质。而老丁从1975年正式进入修表行业,到今年已经整整四十年。他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倾圮成风烛残年的老者。
经过筒镜五倍地放大,老丁轻而易举就看到擒纵叉——一种更加深沉的震撼随即袭来,他情不自禁地说:“亚克西!”
感叹词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2承:秦师傅
1970年,老丁还是小丁,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其实,意气风发这个形容词对于当时的老丁有些僭越,他因为某种历史原因,被认为是出身不好,几经周折进入当地一家钟表店上班。钟表店从上到下有经理、修表师傅、售货员,这些职位都轮不到老丁,他负责跑腿送货和一些打扫卫生倒垃圾的杂活。用经理的话说,他能进入这里上班已经是国家和人民网开一面,应当感恩戴德和知恩图报。
对于钟表店的工作,老丁非常欣慰,干什么不重要,能看到花样繁多的钟表和手表他从心底感到快乐。老丁从小喜欢看表。大部分人看表就是看时间,看一眼知道当下是几时几分即可,老丁不然,他可以蹲在一个座钟面前兴趣盎然地观看半天。他喜欢看时针那不易察觉地滑动,喜欢听整点报时的打鸣,喜欢从表蒙的反光里找到自己的虚影,仿佛自己脸上也有表针行走。店里面有一个修表师傅姓秦,人称秦师傅,是左右四方的修表能手,经常有人舍近求远从其他街区来到这里找秦师傅修表,甚至其他修表师傅接了活手上技艺未到也会偷偷拿到秦师傅这里来求救过渡,秦师傅心善,并不点透,不仅不点透,还会把修理的方法传授给来人。老丁问秦师傅,怎么知道那些人是修表匠,秦师傅摊开双手,上面突出的老茧不言自明。
在钟表店上班以后,老丁除了平时没事爱看表,还爱看秦师傅修表。看表就像是观摩一副画,看修表则是观看作画的过程。
那年头能戴上几十元一块的紫金山、钟山、琼花、苏州表都让人羡慕不已,如果有一块全钢防震十七钻的上海表简直就是风光无限。当时年轻人结婚讲究“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通常来说,自行车多是凤凰牌、永久牌和飞鸽牌,缝纫机是飞人牌或者熊猫牌,收音机则为红星牌或者红灯牌,只有手表是唯一指定的上海牌。买上海牌手表光有钱不行,还得托关系,足见其珍贵。由于当时并没有电子表和手机等显示时间的工具,社会上的人物几乎人人戴表,靠维修和保养手表为生的修表匠生意红火,让人羡慕。
秦师傅修表的时候,老丁不住地发出“亚克西”的感叹。“亚克西”是维语,就是好的意思,是那个年代青年们打趣的话。后来老丁说习惯了,凡是表示惊讶、美好、幽默等语气都会使用“亚克西”,一直到千禧年之后,能听懂老丁感叹的人们逐渐远离,他才渐渐收敛,开始使用“啊”和“呀”来表示感叹,如果要加重语气则使用“妈啊”和“妈呀”。
一来二去,老丁就和秦师傅熟络起来,知道秦师傅的妻儿在抗日战争中死去,是一个老鳏夫,下班之后的活动单调乏味,一个人喝点闷酒打发时间。老丁就买了酒菜去孝敬秦师傅,陪他喝酒聊天。
在一块坏表面前,秦师傅是威风凛凛的将军,回到家里,卸下“戎装”,他就是一个清癯的老头,尤其是喝了两口酒之后,嘴角的花白胡子沾上油花,看上去沧桑,还有一点肮脏。老丁端着酒盅说:“秦师傅,我想跟你学修表。”
秦师傅却把手里的酒放下来,摆摆手,说:“这个我做不了主,得经理安排。”
秦师傅老归老,但不糊涂,尤其是经历了大风大浪,变得小心翼翼。老丁见状也不便多说什么,只能恨自己成分不够好。
就这样,老丁在钟表店工作三年,每天的工作仍是打杂。钟表店之外的社会正发生着天崩地裂的变化,他走在街上总是胆战心惊,害怕有人把他突然叫住,然后往他头上扣一顶纸糊的高帽,上面还用鲜血一样触目惊心的红油漆写明他的卑劣出身。家里也不安全,一到夜里接到代表就带着人挨家挨户清算。钟表店成了一方隔离外界的天地,在这里他才能得到自由生长的权利和空间。
有一天,秦师傅没有来上班,他问其他员工,人们都是闪烁其词。后来才知道,前一天晚上街道代表在他家里发现一块日本生产的双狮表。本来,一块表没什么,钟表店里也公开销售日本表,只是街道代表相中这块表,想要私吞,秦师傅不与。街道代表便回去翻旧账,找街坊四邻去回忆秦师傅的反动或者反常行为。有人说秦师傅每天晚上要听着那块表的走针声音才能睡着。街道代表就抓住这点,扭曲放大,质问秦师傅听着日本表才能睡着是何居心?就这样,秦师傅被街道代表作为“现反”交上去,那块表自然也落入他的口袋或者说腕上。道理从来都不是讲给劳苦大众的,尤其在那样的疯狂年代,讲道理本身就是负隅顽抗的表现。过了多半个月,秦师傅才回到钟表店上班,但他的双手开始颤抖,拿不住小一号的镊子,拿住了镊子也夹不起零件,夹起来也组装不到位。一只普通的手表,有数十个零件,最小的零件是直径不到一毫米的“宝石”,用来保护摆尖。秦师傅以前是出了名的巧手,以栽芯补尖闻名大街小巷,可以用比头发丝粗一点的钻子在两三毫米粗的齿轮上打孔。一般人栽一个芯起码要一个小时,他至多不超过四十分钟。现在,他连卸表盖也要使用专门的扳手。总之一句话,手艺废了。
秦师傅以前身边围着很多人,找他学习修表的和找他修表的总是络绎不绝,现在别说人们不围上来,他想要靠近别人都不能,人们看见是他就远远地躲开了。这时候,老丁仍然买了酒菜去找秦师傅,却不趁人之危提学习修表的事情。
说来也怪,秦师傅平时手抖,喝了酒之后那个技艺娴熟的秦师傅又回归本身,他当着老丁的面演示了一遍洗手表:将一块手表拆成零件,然后清洗油泥,上表油。秦师傅说:“看好了吗?”
老丁说:“看好了。”
秦师傅说:“拿回去。”
老丁就找口袋把这堆零件装了带回家,第二天上班,老丁揉着黑眼圈把一块装好的手表给了秦师傅。下班的时候,秦师傅又把一堆零件还给老丁。一开始,老丁装好一块手表需要一夜,后来就是半夜,一个月之后只需个把小时。
那天,老丁照例买了酒菜找秦师傅,秦师傅却拿出三个酒盅,纷纷倒满,放在案上。老丁这才发现,案上还供奉着一个黄表纸包裹的牌位,上面写着:时神。
老丁说:“我一次听说,这世上还有时神?”
秦师傅说:“别废话,磕头。”
三个响头之后,秦师傅说:“礼成。时神在上,弟子今天收徒,望祖奶奶关照。”
老丁说:“啥,时神还是个女的?”
平日里和善的秦师傅兜头给了老丁一个嘴巴,说:“从今天起,对你来说,这个世上,时神最大。”
老丁想要反驳,秦师傅这是一句反动的话啊,最大该是毛主席,可是他却冥冥之中感觉有一股力量在他体内蔓延开来,让他不由自主地虔诚起来。
秦师傅说:“通常正规的修表师傅需要学习三至五年的基本功才能出师,看你慧根不错,也许两年就够了。要记住,不换配件、不用机床是修表的最高境界。但是有些时候例外,比如配件严重损坏,就需要亲自制作配件。这又是另一重考验。”
老丁点点头,牢记在心。
3转:擒纵叉
两年之后,一块表从拆卸清洗到安装上油老丁可以在半个小时搞定,但是鉴于他的出身,他只能在家偷偷练习,并不能像其他修表匠一样接活。
那一年对于老丁来说,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秦师傅去世。秦师傅无儿无女,葬礼由老丁来张罗。送走秦师傅,老丁便把时神的牌位请到自己家里,小心供奉。二是因为工作调动,他去工厂车间工作了半年。在工厂这半年,经常会有一批返修率高的手表送过来,他便在工厂进行修理、重装,如果有损坏的零件还要利用车床进行加工。半年之后,他重新回到钟表店,由于当时政策稍微宽松,他被分配到销售岗位,每天迎来送往,对每一位进店的顾客说一句“欢迎光临”。因为对表的了解,老丁总能根据顾客需求为他们提供最理想的款式,销售业绩名列前茅。
一天,店里来了一位顾客,那是一个看上去刚刚二十出头的女性,穿着在当时看来相当时髦的红色连衣裙,戴着遮住半个脸庞的墨镜,她摘下眼镜,露出慌张神色。老丁对她说:“欢迎光临,您买表还是修表?”
女人说:“修表。”
老丁便把女人引到修表师傅那里,师傅打开后盖看了一眼,说:“擒纵叉折了。”
女人着急地说:“我知道,你们这有没有配件?”
修表师傅说:“你这块是罗马表,我得去库房查看一下有没有原装的配件。”
女人也不客气,说:“你快去。”
等一会儿,师傅从库房回来,摆摆手说:“目前没有。”
女人说:“那你知道哪儿家修表店有这个配件吗?”
修表师傅显然对女人的不礼貌给冲撞到了,撅着嘴说:“我怎么知道。”
女人也不顾师傅的脸色,自顾自说:“那怎么办呢,时间不多了,我必须在正午十二点前修好这块手表,否则——”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她的表情已经做了注解,“您能再看看吗,有没有其他办法?”女人的态度温柔下来。
修表师傅说:“没有。除非是现打磨出一个,就算是现打磨时间也来不及(他说着抬头用下巴点了点墙上的挂钟,显示时间为十一点半),就算时间来得及,打磨出来的擒纵叉一定没有原装的好用,只能起一个临时作用。”
女人说:“看来只能这样了,麻烦师傅为我打磨一个。”
修表师傅说:“开什么玩笑,我刚才说的只是理论上,你以为打磨一个擒纵叉跟换电池一样简单啊,尤其是你这么珍贵稀有的罗马表。”
两个人的对话引来其他修表师傅,有的人拿起来端详,说:“难度太大,如果老秦头还活着可能还有戏。你怎么不早点来?”
女人说:“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修表店。”
那人说:“不是说这个早点——哎,算了。我看你还是等待原装配件运到再拿来换吧。”
女人说:“我必须要在十二点之前修好这只手表。”语气决绝,视死如归。但是他们问她到底为什么,她却不说明,只说这件事很重要,那样子不像是为手表更换零件,倒像是为病人开刀做手术,事关生死似的。
“要不,”老丁小声说,“让我试试。”
众修表师傅和女人纷纷转头看向老丁,他们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到的是梦话或者胡话。其中一个修表师傅说:“小丁,你行吗?”吗的叫音很高,带点拐弯。
老丁搓搓手说:“我在工厂待过,上过机器,死马当活马医嘛。”
女人走到老丁面前,把手表交到他手里,咬着牙一言不发,眼中有晃动的泪花。
老丁接过手表的同时看了看时间,已经只剩二十多分钟了。老丁从修表师傅那里找到趁手的工具和一小块钢片,然后开始打磨。
这是另一重考验,秦师傅的话在耳边回响,他深吸一口气定下心来。老丁如同扎猛子一样钻入水中,然后屏住呼吸开始手上的动作。老丁用小钳子紧紧夹住那块钢片,然后一点一点地在微型车床上削去多余,这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钢片随着飞溅的火花慢慢蜕变成老丁想要的模样。这才是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一道道繁琐而精细的程序等待老丁一一落实。 整个修表店安静下来,后来进店的顾客见这阵势立刻停止了准备出口的喧哗,老老实实地待在人群的外围观看。时间在老丁身上仿佛静止了,他的双手双眼也像是外物,不受他的控制。又仿佛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老丁艰难地从水底浮出,抬起头露出水面,大口地喘息着,豆大的汗水从额头出发爬行过脸颊在下巴处汇合滴落,沉沉地砸在地板上。这时,他突然闻到一股从未嗅过的香气,让他顿时神清气爽,甚至有点想入非非,这香气来自女人。她不知何时走到老丁身旁,拿自己的手绢为老丁拭汗。
老丁将制作好的擒纵叉和叉夹板、叉夹板螺钉组合成擒纵机构,安装,上后盖,上劲……老丁把手表庄重地交还给女人,和众人一样目不转睛地等待着。
这时,秒针转动了,嘀嗒嘀嗒。那一刻,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更悦耳的声音。老丁看看墙上的挂钟,刚好十二点整。他再回头,发现女人不见了。那个女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的消息一度成为城市的诡谲传闻。不过,老丁的修表手艺却实实在在地传播开来。后来,他离开钟表店开了自己的修表店,名号简单粗暴就叫“老丁修表店”,但是人们都认他,往往不辞辛苦从其他街区赶来。老丁迎来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再后来,电子表和石英表开始走红,BP机、大哥大和手机普及,到了现在,手表多沦为一种装饰品,早就失去了原先对时的意义。这条街上原先有四五家修表店,如今只剩下老丁一家。而这一家,也会很快迎来它的关门大吉。在时代面前,普通大众能做的只有随波逐流。
这些年,老丁一直对那个女人和那块罗马表心心惦念,没想到如今,这块表跟着一个新主人再次来到他面前。
老丁站起来,摁下墙上的开关,房间顿时明亮起来,他看清了女人的脸,她是那么年轻那么漂亮,同时又那么遥远那么熟悉。这时,女人对他露出一个微笑,说:“你还记得这块表吧!”
他当然记得这块表,他还记得这个女人!
亚克西!
4合:时神
他当然还记得那个女人,她就是当时前来修表的女人,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一丁点蹉跎的痕迹,除非眼前的女人是当时那个女人的女儿,不不不,远远不够。许多年来,他忘却了很多,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条岁月的河,有时候满,有时候亏,到他这把年纪,河流已渐渐干涸,承载不了多少往事。但关于女人和这块罗马表,他终身难忘。第一,通过这块表,他才正式上位,从此踏入修表行当;第二,说起来有些尴尬,女人姣好的相貌总是不断地浮出水面,甚至,他还能回忆起当她为自己拭汗之时飘来的香气。当然,作为女人凭空消失的目击者,他比那些当成传言和故事来听的人更能体会那种震撼。
“你?”老丁颤抖地说,平静的河水扑起一个浪头。
“我就是那个女人,”她开口了。
这个时候,老丁应该大叫一声见鬼,然后掉头就跑,这是最理智不过的做法,但是老丁没有,他有太多疑问想从女人身上解开。相比她多年前的突然消失,今天的突然出现更让他不能自已。因此,他做了一个决定,或者简单说,他坐了下来。女人也坐了下来,两个人之间隔着一个操作台和一个柜台。老丁在等待着女人开口。在女人的注视下,他稍微有些局促,但这并不影响他保持庄重的坐姿。他在脑海里想象着女人可能说出的任何结论,他仅有的文学阅读只能想以下几个科幻设定:一个人过了四十年保持容貌未变,要么她从四十年前穿越到现在,要么她在四十年前被冬眠,到今天解冻,要么就是那种听起来玄乎的时间相对论,她的时间流域跟正常人不同,她过了一天,世界向前走了一年,世界向前四十年,对她不过月余。
“喝水吗?”老丁把猜测都按捺在心里,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我不喝水。”
“哦。”老丁把准备抬起的身子又放回凳子上。
“请别误会,我不喝水的意思是我不需要喝水。”女人难得说了一个长句,但却指向不明,让老丁更加糊涂。不需要喝水是什么意思?看她专注的神情,不像是有其他含义。现代人就是这样,简单说一句话总是被人猜测背后可能会带出来的意思,以至于为了表示清白,在肯定句之前一定要加一个“不吹不黑”,不像他们年轻时候,简单直接,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不玩文字游戏。
女人看着老丁的困惑,深吸一口气,这是坦白的前兆,“我是时神。”
老丁顺口说:“祖奶奶啊!”
女人说:“什么?”
老丁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时神?”
女人说:“是啊,难道你祭拜我的时候,心里没有想过我是真实存在的吗?”
老丁一时语塞,“我,我……”
老丁不是虔诚的宗教徒,除了时神没有给其他任何神明磕过一个头上过一炷香。当年他拜秦师傅为师,后者让他给时神磕头,他内心还有些笑话和抵触,只认为是行业内的规矩,就像黑社会也会搬来关二爷祭拜一样。这些年他一早一晚跪拜时神,也只是一种习惯罢了。人嘛,都喜欢在习惯里滑行,不费力,且安全。但如果说时神真实存在,他也会理所当然认为是无稽之谈。
直到那个女人出现在他面前。
这有点像叶公好龙,但是老丁没有被吓跑。
女人说:“这些年,你过得好吗?”
老丁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好,也不好。”
两个人,哦不,是一个人和一个神之间短暂沉默,老丁不知该说些什么,他想要说说自己过去的辉煌,或许应该谈谈现在的落魄,让时神指一条明路,可是跟一个神碎嘴这些日常,似乎有些不当。而且,作为时神,她应该比任何人都了解钟表这个行业的兴衰及走向。于是,他只是看着女人,没有吐一点苦水。
女人说:“你这样看我干什么?”
老丁说:“我怕你跟当年一样,砰的一下,消失不见。”
女人笑了笑,说:“我掌管着世上所有工具上所显示的时间。但是,我需要将元神依附在钟表里才能自由在人间行动,而如果那块钟表坏掉的话,我的元神就被困住,一旦过了次日正午,就有可能破灭。所以,你明白自己当初所做的事情对我多么意义重大,对这个世界的时间多么弥足珍贵了吧。”
老丁慢慢咀嚼着这些文字,一种超出科学和意志的震撼层层包裹着他,让他几乎忍不住想要流泪。这时才发现,自己手里一直紧紧握着那块罗马表,于是装好后壳,忙给女人递回去。女人没有接,说:“送给你,做个念想吧。”不等老丁说什么,她站起来趴在柜台上,看了看里面陈列的手表,指着其中一款海鸥牌手表说:“能不能也送我一块手表?”
老丁毕恭毕敬把那块手表拿出来,女人待在手腕上试了试,说:“有点旷呢。”然后脱下来给老丁,老丁接过来一边拆下一节表带。
女人说:“为什么不直接从一边去,这样不是省事吗?”
老丁说:“省事是省事,但是就不对称了。呶,你现在试试。”
女人接过手表戴上,满意地端详片刻,说:“就它了。”
女人站起来向后退了两步,差不多是她刚来店里的站位,“你转过去。”
老丁依言而行,这个时候,女人让他跳楼他也会毫不犹豫践行。他不知道女人想做什么,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等不到下一个指令。突然,他心里一凛,两行老泪从深邃的眼窝里逶迤而出。他知道,女人已经走了。他几乎不敢转头,更准确的是,不舍得转头。
谁也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时神,而以修表为生的老丁已经见过她,两次。
老丁把那块罗马表戴在自己腕上,准备关门回家,这时他发现墙壁上一些挂钟准确无误地指向六点钟,另外一些却停留在五点半左右,不再走字。那些不走字的都是电子表或者石英表,仿佛在同时被抽去电源。他紧接着检查了柜台里那些手表,情况跟挂钟一样,机械表在正常地向前,其他表都在某一时刻罢工。他最后拿出手机,不由得后背抽紧,手机上显示时间的地方一片空白。第二天,老丁就在铺天盖地的新闻中看到,全世界的非机械表都失去了报时功能,一股科学无法解释的力量干预了这一切。许许多多挂着各种名号的专家倾巢而出澄清解释,列举大量的数据来说明这是受到太阳风暴或者地球磁场偏转的影响。老丁对此不置可否。他知道,他那天没能说出的心思已经被女人看透,这是时神的报恩。
老丁的小店生意又开始红火,前来修表的人络绎不绝,学习修表的徒弟也踏破了门槛。
据这些徒弟们回忆,老丁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要听着一块罗马表的走针声音才能安然入睡。他们对此表示理解,只是对拜师的时候要对写着时神的牌位叩头有些抵触,他们大概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时神的存在吧。
①刘震云语。
首发于【每天读点故事APP】
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
1起:陌生女人
2015年冬,生冷的一天。
天快黑的时候,那个女人走了进来。本来就逼仄的店铺显得更加拥挤。
老丁眯眼打量着女人,说:“欢迎光临。”这四个字,老丁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说上百遍,然而今天还是第一次等到开口的对象。想到这里,老丁心里不免唏嘘。他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就像屋外偏沉下去的夕阳一样,缓慢却无法阻挡地坠落。不同的是,今天的夕阳可以轮转成明早的朝阳,而人生啊,只有一次落日。
光线昏暗,只有操作台上方一枚小灯发射着微不足道的橘色光亮,所以老丁看不清女人的脸,只能辨认出她身上剪裁得体的衣服。瞧,剪裁得体,多么怀旧的形容词啊,有着岁月沉淀之后的保守和寡净,一如衰老的老丁。
女人没有说话,四下看了看。老丁对自己的修表店信心十足——背后那面墙上最醒目的位置悬挂着《钟表修理许可证》和一张由社区发出的聘书,聘书上写着:经研究决定,聘请“老丁修表店”为社区服务平台特约单位;左右两面墙上琳琅满目地挂满各式钟表,有款式新颖的电子钟,也有格调高雅的机械钟,所有的钟表都准确无误地指向北京时间,如果你仔细观看,每个钟表上的时间几乎可以做到分秒不差,这充分显示出调校者的高超手艺以及对钟表的良好保养;老丁面前是一个操作台,不同于其他通常使用镊子、锉刀、油刷和钳子的修表匠,老丁的操作台上还配有一套微型车床、微型刨床和微型铣床,有了这些工具就可以加工零件;越过操作台是一个两米见长的柜台,柜台里面放着各式手表和零件;柜台那边安置着两个圆凳,供等候的客人歇息;门后还立着一个饮水机,供等候的客人饮用。但女人没有坐,更没有喝水的意思,像她这样的身份应该是嫌弃老丁的待客之道,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她进来之后没有搭茬老丁的问候吧。
“修表?”老丁把问候换成问句。这其实是一句废话,中国人喜欢说废话,比如在菜市场见了街邻,打招呼说“买菜啊”,在小饭店见到朋友,打招呼说“吃饭啊”,有点明知故问,但不乏亲切。废话就废话,世上有用的话,一天超不过十句。①
女人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依然没有开口。
换成其他顾客,这时候已经把手表交到他掌心,并告知哪里、什么时候、出了怎样的问题。修表和看病一样,只不过生病的不是人体而是器械。说起来,器械本身要比人体更值得信赖,维修起来也比人体容易,最重要的是,器械可以更新换代,人体最多新陈代谢。虽然这并不能成为修表行业没落的原因之一,但至少起了一些负面作用。
女人抬起左手,轻轻解开表扣,把一只手表递过去。
那是一只瑞士生产的罗马表,从表带和表蒙上的磨光可以看出已经有些年头。修了一辈子表的老丁,一看便知牌子,一摸便知真伪,只要拆开后壳看到零件,就能大致说出表的生产年限。眼下这只罗马表至少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走得挺好啊。”老丁仔细观摩一番后说,“看不出哪儿有毛病。”
“你看看擒纵叉。”女人开口了。
老丁大吃一惊。
老丁大吃一惊不是因为女人突然开口,而是从她嘴中吐出的内容。一般外行可叫不上擒纵叉这么专业的术语。老丁连忙拿起那个长四厘米、直径三厘米的筒镜戴在左眼上,用眼眶的肌肉将其稳稳固定。有的修表匠喜欢在筒镜上拴一个松紧带,可以套住脑袋,不必使用眼眶紧紧夹住。但是老丁没有图那个便利和舒服,有人问起,他就说习惯了。一件事情坚持几十年,似乎已经没有回旋和商量的余地,习惯就成了生命的本质。而老丁从1975年正式进入修表行业,到今年已经整整四十年。他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倾圮成风烛残年的老者。
经过筒镜五倍地放大,老丁轻而易举就看到擒纵叉——一种更加深沉的震撼随即袭来,他情不自禁地说:“亚克西!”
感叹词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2承:秦师傅
1970年,老丁还是小丁,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其实,意气风发这个形容词对于当时的老丁有些僭越,他因为某种历史原因,被认为是出身不好,几经周折进入当地一家钟表店上班。钟表店从上到下有经理、修表师傅、售货员,这些职位都轮不到老丁,他负责跑腿送货和一些打扫卫生倒垃圾的杂活。用经理的话说,他能进入这里上班已经是国家和人民网开一面,应当感恩戴德和知恩图报。
对于钟表店的工作,老丁非常欣慰,干什么不重要,能看到花样繁多的钟表和手表他从心底感到快乐。老丁从小喜欢看表。大部分人看表就是看时间,看一眼知道当下是几时几分即可,老丁不然,他可以蹲在一个座钟面前兴趣盎然地观看半天。他喜欢看时针那不易察觉地滑动,喜欢听整点报时的打鸣,喜欢从表蒙的反光里找到自己的虚影,仿佛自己脸上也有表针行走。店里面有一个修表师傅姓秦,人称秦师傅,是左右四方的修表能手,经常有人舍近求远从其他街区来到这里找秦师傅修表,甚至其他修表师傅接了活手上技艺未到也会偷偷拿到秦师傅这里来求救过渡,秦师傅心善,并不点透,不仅不点透,还会把修理的方法传授给来人。老丁问秦师傅,怎么知道那些人是修表匠,秦师傅摊开双手,上面突出的老茧不言自明。
在钟表店上班以后,老丁除了平时没事爱看表,还爱看秦师傅修表。看表就像是观摩一副画,看修表则是观看作画的过程。
那年头能戴上几十元一块的紫金山、钟山、琼花、苏州表都让人羡慕不已,如果有一块全钢防震十七钻的上海表简直就是风光无限。当时年轻人结婚讲究“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通常来说,自行车多是凤凰牌、永久牌和飞鸽牌,缝纫机是飞人牌或者熊猫牌,收音机则为红星牌或者红灯牌,只有手表是唯一指定的上海牌。买上海牌手表光有钱不行,还得托关系,足见其珍贵。由于当时并没有电子表和手机等显示时间的工具,社会上的人物几乎人人戴表,靠维修和保养手表为生的修表匠生意红火,让人羡慕。
秦师傅修表的时候,老丁不住地发出“亚克西”的感叹。“亚克西”是维语,就是好的意思,是那个年代青年们打趣的话。后来老丁说习惯了,凡是表示惊讶、美好、幽默等语气都会使用“亚克西”,一直到千禧年之后,能听懂老丁感叹的人们逐渐远离,他才渐渐收敛,开始使用“啊”和“呀”来表示感叹,如果要加重语气则使用“妈啊”和“妈呀”。
一来二去,老丁就和秦师傅熟络起来,知道秦师傅的妻儿在抗日战争中死去,是一个老鳏夫,下班之后的活动单调乏味,一个人喝点闷酒打发时间。老丁就买了酒菜去孝敬秦师傅,陪他喝酒聊天。
在一块坏表面前,秦师傅是威风凛凛的将军,回到家里,卸下“戎装”,他就是一个清癯的老头,尤其是喝了两口酒之后,嘴角的花白胡子沾上油花,看上去沧桑,还有一点肮脏。老丁端着酒盅说:“秦师傅,我想跟你学修表。”
秦师傅却把手里的酒放下来,摆摆手,说:“这个我做不了主,得经理安排。”
秦师傅老归老,但不糊涂,尤其是经历了大风大浪,变得小心翼翼。老丁见状也不便多说什么,只能恨自己成分不够好。
就这样,老丁在钟表店工作三年,每天的工作仍是打杂。钟表店之外的社会正发生着天崩地裂的变化,他走在街上总是胆战心惊,害怕有人把他突然叫住,然后往他头上扣一顶纸糊的高帽,上面还用鲜血一样触目惊心的红油漆写明他的卑劣出身。家里也不安全,一到夜里接到代表就带着人挨家挨户清算。钟表店成了一方隔离外界的天地,在这里他才能得到自由生长的权利和空间。
有一天,秦师傅没有来上班,他问其他员工,人们都是闪烁其词。后来才知道,前一天晚上街道代表在他家里发现一块日本生产的双狮表。本来,一块表没什么,钟表店里也公开销售日本表,只是街道代表相中这块表,想要私吞,秦师傅不与。街道代表便回去翻旧账,找街坊四邻去回忆秦师傅的反动或者反常行为。有人说秦师傅每天晚上要听着那块表的走针声音才能睡着。街道代表就抓住这点,扭曲放大,质问秦师傅听着日本表才能睡着是何居心?就这样,秦师傅被街道代表作为“现反”交上去,那块表自然也落入他的口袋或者说腕上。道理从来都不是讲给劳苦大众的,尤其在那样的疯狂年代,讲道理本身就是负隅顽抗的表现。过了多半个月,秦师傅才回到钟表店上班,但他的双手开始颤抖,拿不住小一号的镊子,拿住了镊子也夹不起零件,夹起来也组装不到位。一只普通的手表,有数十个零件,最小的零件是直径不到一毫米的“宝石”,用来保护摆尖。秦师傅以前是出了名的巧手,以栽芯补尖闻名大街小巷,可以用比头发丝粗一点的钻子在两三毫米粗的齿轮上打孔。一般人栽一个芯起码要一个小时,他至多不超过四十分钟。现在,他连卸表盖也要使用专门的扳手。总之一句话,手艺废了。
秦师傅以前身边围着很多人,找他学习修表的和找他修表的总是络绎不绝,现在别说人们不围上来,他想要靠近别人都不能,人们看见是他就远远地躲开了。这时候,老丁仍然买了酒菜去找秦师傅,却不趁人之危提学习修表的事情。
说来也怪,秦师傅平时手抖,喝了酒之后那个技艺娴熟的秦师傅又回归本身,他当着老丁的面演示了一遍洗手表:将一块手表拆成零件,然后清洗油泥,上表油。秦师傅说:“看好了吗?”
老丁说:“看好了。”
秦师傅说:“拿回去。”
老丁就找口袋把这堆零件装了带回家,第二天上班,老丁揉着黑眼圈把一块装好的手表给了秦师傅。下班的时候,秦师傅又把一堆零件还给老丁。一开始,老丁装好一块手表需要一夜,后来就是半夜,一个月之后只需个把小时。
那天,老丁照例买了酒菜找秦师傅,秦师傅却拿出三个酒盅,纷纷倒满,放在案上。老丁这才发现,案上还供奉着一个黄表纸包裹的牌位,上面写着:时神。
老丁说:“我一次听说,这世上还有时神?”
秦师傅说:“别废话,磕头。”
三个响头之后,秦师傅说:“礼成。时神在上,弟子今天收徒,望祖奶奶关照。”
老丁说:“啥,时神还是个女的?”
平日里和善的秦师傅兜头给了老丁一个嘴巴,说:“从今天起,对你来说,这个世上,时神最大。”
老丁想要反驳,秦师傅这是一句反动的话啊,最大该是毛主席,可是他却冥冥之中感觉有一股力量在他体内蔓延开来,让他不由自主地虔诚起来。
秦师傅说:“通常正规的修表师傅需要学习三至五年的基本功才能出师,看你慧根不错,也许两年就够了。要记住,不换配件、不用机床是修表的最高境界。但是有些时候例外,比如配件严重损坏,就需要亲自制作配件。这又是另一重考验。”
老丁点点头,牢记在心。
3转:擒纵叉
两年之后,一块表从拆卸清洗到安装上油老丁可以在半个小时搞定,但是鉴于他的出身,他只能在家偷偷练习,并不能像其他修表匠一样接活。
那一年对于老丁来说,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秦师傅去世。秦师傅无儿无女,葬礼由老丁来张罗。送走秦师傅,老丁便把时神的牌位请到自己家里,小心供奉。二是因为工作调动,他去工厂车间工作了半年。在工厂这半年,经常会有一批返修率高的手表送过来,他便在工厂进行修理、重装,如果有损坏的零件还要利用车床进行加工。半年之后,他重新回到钟表店,由于当时政策稍微宽松,他被分配到销售岗位,每天迎来送往,对每一位进店的顾客说一句“欢迎光临”。因为对表的了解,老丁总能根据顾客需求为他们提供最理想的款式,销售业绩名列前茅。
一天,店里来了一位顾客,那是一个看上去刚刚二十出头的女性,穿着在当时看来相当时髦的红色连衣裙,戴着遮住半个脸庞的墨镜,她摘下眼镜,露出慌张神色。老丁对她说:“欢迎光临,您买表还是修表?”
女人说:“修表。”
老丁便把女人引到修表师傅那里,师傅打开后盖看了一眼,说:“擒纵叉折了。”
女人着急地说:“我知道,你们这有没有配件?”
修表师傅说:“你这块是罗马表,我得去库房查看一下有没有原装的配件。”
女人也不客气,说:“你快去。”
等一会儿,师傅从库房回来,摆摆手说:“目前没有。”
女人说:“那你知道哪儿家修表店有这个配件吗?”
修表师傅显然对女人的不礼貌给冲撞到了,撅着嘴说:“我怎么知道。”
女人也不顾师傅的脸色,自顾自说:“那怎么办呢,时间不多了,我必须在正午十二点前修好这块手表,否则——”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她的表情已经做了注解,“您能再看看吗,有没有其他办法?”女人的态度温柔下来。
修表师傅说:“没有。除非是现打磨出一个,就算是现打磨时间也来不及(他说着抬头用下巴点了点墙上的挂钟,显示时间为十一点半),就算时间来得及,打磨出来的擒纵叉一定没有原装的好用,只能起一个临时作用。”
女人说:“看来只能这样了,麻烦师傅为我打磨一个。”
修表师傅说:“开什么玩笑,我刚才说的只是理论上,你以为打磨一个擒纵叉跟换电池一样简单啊,尤其是你这么珍贵稀有的罗马表。”
两个人的对话引来其他修表师傅,有的人拿起来端详,说:“难度太大,如果老秦头还活着可能还有戏。你怎么不早点来?”
女人说:“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修表店。”
那人说:“不是说这个早点——哎,算了。我看你还是等待原装配件运到再拿来换吧。”
女人说:“我必须要在十二点之前修好这只手表。”语气决绝,视死如归。但是他们问她到底为什么,她却不说明,只说这件事很重要,那样子不像是为手表更换零件,倒像是为病人开刀做手术,事关生死似的。
“要不,”老丁小声说,“让我试试。”
众修表师傅和女人纷纷转头看向老丁,他们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到的是梦话或者胡话。其中一个修表师傅说:“小丁,你行吗?”吗的叫音很高,带点拐弯。
老丁搓搓手说:“我在工厂待过,上过机器,死马当活马医嘛。”
女人走到老丁面前,把手表交到他手里,咬着牙一言不发,眼中有晃动的泪花。
老丁接过手表的同时看了看时间,已经只剩二十多分钟了。老丁从修表师傅那里找到趁手的工具和一小块钢片,然后开始打磨。
这是另一重考验,秦师傅的话在耳边回响,他深吸一口气定下心来。老丁如同扎猛子一样钻入水中,然后屏住呼吸开始手上的动作。老丁用小钳子紧紧夹住那块钢片,然后一点一点地在微型车床上削去多余,这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钢片随着飞溅的火花慢慢蜕变成老丁想要的模样。这才是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一道道繁琐而精细的程序等待老丁一一落实。 整个修表店安静下来,后来进店的顾客见这阵势立刻停止了准备出口的喧哗,老老实实地待在人群的外围观看。时间在老丁身上仿佛静止了,他的双手双眼也像是外物,不受他的控制。又仿佛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老丁艰难地从水底浮出,抬起头露出水面,大口地喘息着,豆大的汗水从额头出发爬行过脸颊在下巴处汇合滴落,沉沉地砸在地板上。这时,他突然闻到一股从未嗅过的香气,让他顿时神清气爽,甚至有点想入非非,这香气来自女人。她不知何时走到老丁身旁,拿自己的手绢为老丁拭汗。
老丁将制作好的擒纵叉和叉夹板、叉夹板螺钉组合成擒纵机构,安装,上后盖,上劲……老丁把手表庄重地交还给女人,和众人一样目不转睛地等待着。
这时,秒针转动了,嘀嗒嘀嗒。那一刻,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更悦耳的声音。老丁看看墙上的挂钟,刚好十二点整。他再回头,发现女人不见了。那个女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的消息一度成为城市的诡谲传闻。不过,老丁的修表手艺却实实在在地传播开来。后来,他离开钟表店开了自己的修表店,名号简单粗暴就叫“老丁修表店”,但是人们都认他,往往不辞辛苦从其他街区赶来。老丁迎来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再后来,电子表和石英表开始走红,BP机、大哥大和手机普及,到了现在,手表多沦为一种装饰品,早就失去了原先对时的意义。这条街上原先有四五家修表店,如今只剩下老丁一家。而这一家,也会很快迎来它的关门大吉。在时代面前,普通大众能做的只有随波逐流。
这些年,老丁一直对那个女人和那块罗马表心心惦念,没想到如今,这块表跟着一个新主人再次来到他面前。
老丁站起来,摁下墙上的开关,房间顿时明亮起来,他看清了女人的脸,她是那么年轻那么漂亮,同时又那么遥远那么熟悉。这时,女人对他露出一个微笑,说:“你还记得这块表吧!”
他当然记得这块表,他还记得这个女人!
亚克西!
4合:时神
他当然还记得那个女人,她就是当时前来修表的女人,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一丁点蹉跎的痕迹,除非眼前的女人是当时那个女人的女儿,不不不,远远不够。许多年来,他忘却了很多,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条岁月的河,有时候满,有时候亏,到他这把年纪,河流已渐渐干涸,承载不了多少往事。但关于女人和这块罗马表,他终身难忘。第一,通过这块表,他才正式上位,从此踏入修表行当;第二,说起来有些尴尬,女人姣好的相貌总是不断地浮出水面,甚至,他还能回忆起当她为自己拭汗之时飘来的香气。当然,作为女人凭空消失的目击者,他比那些当成传言和故事来听的人更能体会那种震撼。
“你?”老丁颤抖地说,平静的河水扑起一个浪头。
“我就是那个女人,”她开口了。
这个时候,老丁应该大叫一声见鬼,然后掉头就跑,这是最理智不过的做法,但是老丁没有,他有太多疑问想从女人身上解开。相比她多年前的突然消失,今天的突然出现更让他不能自已。因此,他做了一个决定,或者简单说,他坐了下来。女人也坐了下来,两个人之间隔着一个操作台和一个柜台。老丁在等待着女人开口。在女人的注视下,他稍微有些局促,但这并不影响他保持庄重的坐姿。他在脑海里想象着女人可能说出的任何结论,他仅有的文学阅读只能想以下几个科幻设定:一个人过了四十年保持容貌未变,要么她从四十年前穿越到现在,要么她在四十年前被冬眠,到今天解冻,要么就是那种听起来玄乎的时间相对论,她的时间流域跟正常人不同,她过了一天,世界向前走了一年,世界向前四十年,对她不过月余。
“喝水吗?”老丁把猜测都按捺在心里,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我不喝水。”
“哦。”老丁把准备抬起的身子又放回凳子上。
“请别误会,我不喝水的意思是我不需要喝水。”女人难得说了一个长句,但却指向不明,让老丁更加糊涂。不需要喝水是什么意思?看她专注的神情,不像是有其他含义。现代人就是这样,简单说一句话总是被人猜测背后可能会带出来的意思,以至于为了表示清白,在肯定句之前一定要加一个“不吹不黑”,不像他们年轻时候,简单直接,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不玩文字游戏。
女人看着老丁的困惑,深吸一口气,这是坦白的前兆,“我是时神。”
老丁顺口说:“祖奶奶啊!”
女人说:“什么?”
老丁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时神?”
女人说:“是啊,难道你祭拜我的时候,心里没有想过我是真实存在的吗?”
老丁一时语塞,“我,我……”
老丁不是虔诚的宗教徒,除了时神没有给其他任何神明磕过一个头上过一炷香。当年他拜秦师傅为师,后者让他给时神磕头,他内心还有些笑话和抵触,只认为是行业内的规矩,就像黑社会也会搬来关二爷祭拜一样。这些年他一早一晚跪拜时神,也只是一种习惯罢了。人嘛,都喜欢在习惯里滑行,不费力,且安全。但如果说时神真实存在,他也会理所当然认为是无稽之谈。
直到那个女人出现在他面前。
这有点像叶公好龙,但是老丁没有被吓跑。
女人说:“这些年,你过得好吗?”
老丁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好,也不好。”
两个人,哦不,是一个人和一个神之间短暂沉默,老丁不知该说些什么,他想要说说自己过去的辉煌,或许应该谈谈现在的落魄,让时神指一条明路,可是跟一个神碎嘴这些日常,似乎有些不当。而且,作为时神,她应该比任何人都了解钟表这个行业的兴衰及走向。于是,他只是看着女人,没有吐一点苦水。
女人说:“你这样看我干什么?”
老丁说:“我怕你跟当年一样,砰的一下,消失不见。”
女人笑了笑,说:“我掌管着世上所有工具上所显示的时间。但是,我需要将元神依附在钟表里才能自由在人间行动,而如果那块钟表坏掉的话,我的元神就被困住,一旦过了次日正午,就有可能破灭。所以,你明白自己当初所做的事情对我多么意义重大,对这个世界的时间多么弥足珍贵了吧。”
老丁慢慢咀嚼着这些文字,一种超出科学和意志的震撼层层包裹着他,让他几乎忍不住想要流泪。这时才发现,自己手里一直紧紧握着那块罗马表,于是装好后壳,忙给女人递回去。女人没有接,说:“送给你,做个念想吧。”不等老丁说什么,她站起来趴在柜台上,看了看里面陈列的手表,指着其中一款海鸥牌手表说:“能不能也送我一块手表?”
老丁毕恭毕敬把那块手表拿出来,女人待在手腕上试了试,说:“有点旷呢。”然后脱下来给老丁,老丁接过来一边拆下一节表带。
女人说:“为什么不直接从一边去,这样不是省事吗?”
老丁说:“省事是省事,但是就不对称了。呶,你现在试试。”
女人接过手表戴上,满意地端详片刻,说:“就它了。”
女人站起来向后退了两步,差不多是她刚来店里的站位,“你转过去。”
老丁依言而行,这个时候,女人让他跳楼他也会毫不犹豫践行。他不知道女人想做什么,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等不到下一个指令。突然,他心里一凛,两行老泪从深邃的眼窝里逶迤而出。他知道,女人已经走了。他几乎不敢转头,更准确的是,不舍得转头。
谁也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时神,而以修表为生的老丁已经见过她,两次。
老丁把那块罗马表戴在自己腕上,准备关门回家,这时他发现墙壁上一些挂钟准确无误地指向六点钟,另外一些却停留在五点半左右,不再走字。那些不走字的都是电子表或者石英表,仿佛在同时被抽去电源。他紧接着检查了柜台里那些手表,情况跟挂钟一样,机械表在正常地向前,其他表都在某一时刻罢工。他最后拿出手机,不由得后背抽紧,手机上显示时间的地方一片空白。第二天,老丁就在铺天盖地的新闻中看到,全世界的非机械表都失去了报时功能,一股科学无法解释的力量干预了这一切。许许多多挂着各种名号的专家倾巢而出澄清解释,列举大量的数据来说明这是受到太阳风暴或者地球磁场偏转的影响。老丁对此不置可否。他知道,他那天没能说出的心思已经被女人看透,这是时神的报恩。
老丁的小店生意又开始红火,前来修表的人络绎不绝,学习修表的徒弟也踏破了门槛。
据这些徒弟们回忆,老丁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要听着一块罗马表的走针声音才能安然入睡。他们对此表示理解,只是对拜师的时候要对写着时神的牌位叩头有些抵触,他们大概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时神的存在吧。
①刘震云语。
首发于【每天读点故事APP】
-
xxxloveka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20 13:28:07
-
小卡飞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20 01:08:45
-
一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19 12:20:50
-
大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19 11:54:49
-
canva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18 01:30:25
-
你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17 16:12:36
-
赤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17 12:52:25
-
喜欢百合的干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17 10:54:40
-
林雪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17 00:35:37
-
水獭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06 00: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