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怪:平行世界的观众镜像(杭州平行影像周四月初开幕,内有售票链接)
按:
由后窗放映与乡愁工作室策展,嬉戏与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主办的平行影像周4月初在杭州要开始啦!
海报是这样的:
片单是这样的:
除了观影活动之外,还有主创映后谈,影评人论坛和影迷沙龙。
下面是策展人水怪的文章:
—————————————————
平行世界的观众镜像
文|水怪
与苏七七的相识,是通过后窗前几年若干次在杭州的线下放映活动达成的。虽然此前,我便在豆瓣、微博等平台成为她的众多粉丝之一。七七的书写感性而不失当下的敏锐洞察力。早在2004年,她出版的《声色现场》便凸显了她兼顾电影史经典与当代独立影像的视野,在对影史大师的品读时刻,同样甘当“地下”电影的速记员。关于那个时代的独立影像,当时盛称为“地下电影“,从第六代的贾樟柯、娄烨、王小帅、章明等,到王兵、刘浩、朱传明、欧宁等,七七通过私人的观看与书写,传播着电影江湖的最新“流言”。在一个电影产业风潮尚未掀起的年代里,这些珍贵的文字,想来对于当时的创作者们以及关注着的影迷们,必定是弥足珍贵。
而后的一段时间里,门户、豆瓣、微博等新兴媒体相继崛起,当资讯不再成为影像信息传播的障碍时,独立影像短暂迎来过现象网、镜像中国、影弟等的半门户时期,伴随期间的是民间三大影像节展的辉煌时代,全国各地的资深影迷,票友们,他们不仅只是膜拜影史经典,也同样注重即时当下,民间影像展也成为前微信时代的主要线下群聚空间,也正是在此期间,我同杨城、卫西谛、高达等相识,后续组建后窗放映。即便当时身处期间,依然觉得似乎暗无天日,但到此时回溯来看,那的确是一个“黄金时代”。
稍晚一些,包括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西安亚洲民间影像展以及杭州亚洲青年电影节,再造了三个极其精湛的民间影展。而其中杭州的亚洲青年电影节,简称HAFF,以其极为年轻的团队,引入多维度的国际节展观察经验,在民间电影节的诸多形式与角度上做了极为宝贵的开创,而聚焦亚洲青年短片的内容核心,则时刻开启着本地观众更为新潮与锐利的视界。HAFF的这些年,给杭州这座城市培育了极为深远与宝贵的文化资产—无数杭州一流的本地观众,他们时刻对当下的青年电影保持着绝对的关注和全情的投入。
也因而,当后窗放映此后的几年里,带着诸多青年电影作品及导演来到杭州时,他们总会受到观众极为热烈的反馈。自2013年开始,都市快报与后窗放映共同策划的读者电影节,同样也受惠于杭州良好的观众基础,在其他诸多城市观众还在疯狂企盼娱乐明星现场时,杭州观众已然可以把目光投向投向更为开阔的青年未垦之地。也是经由这些影像,苏七七对此前几年对华语电影(工业)的无望感得到扭转。时隔多年,再次拾取这些年当中包含社会体温的影像作品,那种历经低谷,故人重逢之感怀。大体促成了我们此次共同策划“平行影像周”。
2016年,4月5日—10日,在杭州的西溪艺术中心,以及桐乡大学城,我与苏七七、飞飞联合策展,将为大家带来十三部长短作品。他们包括:
威尼斯、金马载誉归来的万玛才旦《塔洛》,延续万玛才旦一贯的立场与风格,《塔洛》将镜头对准了一位牧羊人的遭遇,以极为冷峻的手法,以逐渐被迫卷入当代文明的主人公为轴心,展示了当代藏区原野的荒芜与魅力;
凭借《长江图》刚斩获2016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的杨超,将为杭州观众带来他导演处女长片《旅程》。该片同样荣膺了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的特别荣誉奖,在即将到来的瞩目之作公映之前,《旅程》的回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掘导演风格化创作的历程和脉络;
FIRST青年电影展,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归来的《告别》,是蒙古族导演德格娜自编自导自演的长片,以极为沉稳克制的影像叙事,呈现了一段令人感怀的父女情。《告别》支线中对于当下社会巨大变迁的关注,使得其有着超越于家庭温情以外的更广视角,对于逝去制片厂时代的惋惜与怀念、极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所带来的代际鸿沟、人类学民族志概念上的汉蒙关系等,都使得影片在更多维的当代坐标体系里占据重要位置;
FIRST青年电影节发掘,同时闪耀201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黑处有什么》,作家背景出生的新锐女导演王一淳处女作。堪称90年代工厂社区版杀人回忆,远不止青春成长。全片弥漫着一个时代的性压抑以及温吞日常生活所掩盖的惊悚感。六七十年代赤色残余防空洞以及进行时人工湖所象征的犯罪现场也使得影片在更纵深的坐标体系中力度十足。
相国强的《少年巴比伦》同样亮相过上海及东京国际电影节,以及去年的金马奖提名为最佳新导演。路内小说改编而成的工人阶级爱情史诗,极为有趣地呈现了另一类群体的青春境遇,更何况还有近两年颇为关注的九零后男女主角,董子健和李梦;
松太加继《太阳总在左边》之后带来了他的新作《河》,再现当代藏区世俗化与传统的家庭伦理困境,透过央金拉姆的纯粹眼神,感知着血脉之河的代际激荡。《河》年初于柏林国际电影节亮相时便备受赞叹,而后上海国际电影节授予了影片女主角影后桂冠,纯真表演令人怜惜;
《记得少年那首歌1969》是资深电视人叶京的大银幕电影处女作,关于六七十年代的特定历史的青春记忆,叶京作为身处其间的过来人,他的主体回溯自然令人期待。此外,多年电视剧经验的叶京,虽年近不惑,但仍敢于转战电影大银幕,也让我们可以重新定义电影领域的青年导演,可期作品的生猛劲道,该片在鲜有的试映中,观众几乎都哭成泪人;
张涛《喜丧》作为相对新鲜的面孔,它在主题上是一个相对经典体例的独立电影叙事,在去年的CIFF中,获最佳处女作奖。非职业演员担纲,夹杂在传统伦理与当下现实困境之间的末年境遇,新晋导演张涛以全方位的精炼,透过这个群体的困境,延伸出当下的人间悲沧。此次将会展示它更为精简的短片版;
或许是作者影像中最具学院派精神的李洛,延续《唐皇游地府》式超现实主义语境的黑色风格,《李文漫游东湖》有着同样的解构与戏虐。该片2015年初亮相于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获Netpac奖提名,在随后的第十二届CIFF上荣获评委会大奖,评委对其中的幽默层次感有着极高的评价;
八五后导演汪崎带来他最新作品《初一》。此前的《旁听生》已然透过留学归国群体的侧面观察,展示了导演对于当下教育机制及系统的洞察力。延续作者对于留学异乡群体的关注,此次需要面对更为沉重的归宿命题。该片同样于2015年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竞赛单元荣获金奖。
文艺电影新军黑鳍公司出品的《消灭大学生》。常驻杭州的导演马翔,早年在《流氓》中便展现出他极具网络嗅觉的创作意识,此次的新作有着对于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一个呼应。仄闭空间里的急促群戏,有着对各色人物与性格的反思。这种极具舞台式的影像风格及群体性隐喻,在整体偏向严肃表达的独立电影创作领域中,提供了另一重难得酣畅淋漓的快感出口;
同样令人惊喜的《高芙镇》,也同样是去年CIFF的短片竞赛单元作品,仇晟作为常驻杭州的新生代导演之一,该片体现了其超强的类型片掌控潜力。关于一个略带当代魔幻现实的边境小镇的谋杀案,该片有着它的节奏与温度。此外,该短片女主角春夏,也同样是去年华语电影节大热的《踏血寻梅》的女主角,观众可对其短片的表现可予以期待;
《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常居杭州的九零后导演王坪用一部非常规,也极私人的纪录短片,给我们带来了关于当代青年与父母之间的代际温馨与疼痛,它的这种剖析精神,或许让它成为去年最具勇气的作品之一;
最后,此次平行影像周中,这些作品的最终顺利促成,要尤为感谢FIRST青年电影展同和和影业的支持,感谢画天影业与太合娱乐的支持,感谢吴觉人先生,感谢最终即将莅临的各位导演及主创,感谢杭州共同筹备的七七、飞飞、Elane、菜菜等以及后窗的伙伴们。而此次平行世界中,暂时未能有幸相遇的另外几部作品,也期许他们在更为广袤的电影大宇宙中最终爆发闪耀。
2016年 3月14日 3:24 北京
———————————————————————————
最后是售票通知:
3月25号起售早鸟票
(3月25日10:00〜22:00,活动入场券298元,包括看所有电影,参加主创映后谈影评人论坛影迷沙龙〜)
售票可以下载平行影像周票务合作方 附录文艺 的APP,在APP里购票,
也可以刷二维码联系 平行影像展 客服小影子直接购票:
———————————————
谢谢大家!!〜〜〜
由后窗放映与乡愁工作室策展,嬉戏与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主办的平行影像周4月初在杭州要开始啦!
海报是这样的:
![]() |
片单是这样的:
![]() |
除了观影活动之外,还有主创映后谈,影评人论坛和影迷沙龙。
下面是策展人水怪的文章:
—————————————————
平行世界的观众镜像
文|水怪
与苏七七的相识,是通过后窗前几年若干次在杭州的线下放映活动达成的。虽然此前,我便在豆瓣、微博等平台成为她的众多粉丝之一。七七的书写感性而不失当下的敏锐洞察力。早在2004年,她出版的《声色现场》便凸显了她兼顾电影史经典与当代独立影像的视野,在对影史大师的品读时刻,同样甘当“地下”电影的速记员。关于那个时代的独立影像,当时盛称为“地下电影“,从第六代的贾樟柯、娄烨、王小帅、章明等,到王兵、刘浩、朱传明、欧宁等,七七通过私人的观看与书写,传播着电影江湖的最新“流言”。在一个电影产业风潮尚未掀起的年代里,这些珍贵的文字,想来对于当时的创作者们以及关注着的影迷们,必定是弥足珍贵。
而后的一段时间里,门户、豆瓣、微博等新兴媒体相继崛起,当资讯不再成为影像信息传播的障碍时,独立影像短暂迎来过现象网、镜像中国、影弟等的半门户时期,伴随期间的是民间三大影像节展的辉煌时代,全国各地的资深影迷,票友们,他们不仅只是膜拜影史经典,也同样注重即时当下,民间影像展也成为前微信时代的主要线下群聚空间,也正是在此期间,我同杨城、卫西谛、高达等相识,后续组建后窗放映。即便当时身处期间,依然觉得似乎暗无天日,但到此时回溯来看,那的确是一个“黄金时代”。
稍晚一些,包括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西安亚洲民间影像展以及杭州亚洲青年电影节,再造了三个极其精湛的民间影展。而其中杭州的亚洲青年电影节,简称HAFF,以其极为年轻的团队,引入多维度的国际节展观察经验,在民间电影节的诸多形式与角度上做了极为宝贵的开创,而聚焦亚洲青年短片的内容核心,则时刻开启着本地观众更为新潮与锐利的视界。HAFF的这些年,给杭州这座城市培育了极为深远与宝贵的文化资产—无数杭州一流的本地观众,他们时刻对当下的青年电影保持着绝对的关注和全情的投入。
也因而,当后窗放映此后的几年里,带着诸多青年电影作品及导演来到杭州时,他们总会受到观众极为热烈的反馈。自2013年开始,都市快报与后窗放映共同策划的读者电影节,同样也受惠于杭州良好的观众基础,在其他诸多城市观众还在疯狂企盼娱乐明星现场时,杭州观众已然可以把目光投向投向更为开阔的青年未垦之地。也是经由这些影像,苏七七对此前几年对华语电影(工业)的无望感得到扭转。时隔多年,再次拾取这些年当中包含社会体温的影像作品,那种历经低谷,故人重逢之感怀。大体促成了我们此次共同策划“平行影像周”。
2016年,4月5日—10日,在杭州的西溪艺术中心,以及桐乡大学城,我与苏七七、飞飞联合策展,将为大家带来十三部长短作品。他们包括:
威尼斯、金马载誉归来的万玛才旦《塔洛》,延续万玛才旦一贯的立场与风格,《塔洛》将镜头对准了一位牧羊人的遭遇,以极为冷峻的手法,以逐渐被迫卷入当代文明的主人公为轴心,展示了当代藏区原野的荒芜与魅力;
![]() |
凭借《长江图》刚斩获2016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的杨超,将为杭州观众带来他导演处女长片《旅程》。该片同样荣膺了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的特别荣誉奖,在即将到来的瞩目之作公映之前,《旅程》的回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掘导演风格化创作的历程和脉络;
![]() |
FIRST青年电影展,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归来的《告别》,是蒙古族导演德格娜自编自导自演的长片,以极为沉稳克制的影像叙事,呈现了一段令人感怀的父女情。《告别》支线中对于当下社会巨大变迁的关注,使得其有着超越于家庭温情以外的更广视角,对于逝去制片厂时代的惋惜与怀念、极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所带来的代际鸿沟、人类学民族志概念上的汉蒙关系等,都使得影片在更多维的当代坐标体系里占据重要位置;
![]() |
FIRST青年电影节发掘,同时闪耀201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黑处有什么》,作家背景出生的新锐女导演王一淳处女作。堪称90年代工厂社区版杀人回忆,远不止青春成长。全片弥漫着一个时代的性压抑以及温吞日常生活所掩盖的惊悚感。六七十年代赤色残余防空洞以及进行时人工湖所象征的犯罪现场也使得影片在更纵深的坐标体系中力度十足。
![]() |
相国强的《少年巴比伦》同样亮相过上海及东京国际电影节,以及去年的金马奖提名为最佳新导演。路内小说改编而成的工人阶级爱情史诗,极为有趣地呈现了另一类群体的青春境遇,更何况还有近两年颇为关注的九零后男女主角,董子健和李梦;
![]() |
松太加继《太阳总在左边》之后带来了他的新作《河》,再现当代藏区世俗化与传统的家庭伦理困境,透过央金拉姆的纯粹眼神,感知着血脉之河的代际激荡。《河》年初于柏林国际电影节亮相时便备受赞叹,而后上海国际电影节授予了影片女主角影后桂冠,纯真表演令人怜惜;
![]() |
《记得少年那首歌1969》是资深电视人叶京的大银幕电影处女作,关于六七十年代的特定历史的青春记忆,叶京作为身处其间的过来人,他的主体回溯自然令人期待。此外,多年电视剧经验的叶京,虽年近不惑,但仍敢于转战电影大银幕,也让我们可以重新定义电影领域的青年导演,可期作品的生猛劲道,该片在鲜有的试映中,观众几乎都哭成泪人;
![]() |
张涛《喜丧》作为相对新鲜的面孔,它在主题上是一个相对经典体例的独立电影叙事,在去年的CIFF中,获最佳处女作奖。非职业演员担纲,夹杂在传统伦理与当下现实困境之间的末年境遇,新晋导演张涛以全方位的精炼,透过这个群体的困境,延伸出当下的人间悲沧。此次将会展示它更为精简的短片版;
![]() |
或许是作者影像中最具学院派精神的李洛,延续《唐皇游地府》式超现实主义语境的黑色风格,《李文漫游东湖》有着同样的解构与戏虐。该片2015年初亮相于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获Netpac奖提名,在随后的第十二届CIFF上荣获评委会大奖,评委对其中的幽默层次感有着极高的评价;
![]() |
八五后导演汪崎带来他最新作品《初一》。此前的《旁听生》已然透过留学归国群体的侧面观察,展示了导演对于当下教育机制及系统的洞察力。延续作者对于留学异乡群体的关注,此次需要面对更为沉重的归宿命题。该片同样于2015年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竞赛单元荣获金奖。
![]() |
文艺电影新军黑鳍公司出品的《消灭大学生》。常驻杭州的导演马翔,早年在《流氓》中便展现出他极具网络嗅觉的创作意识,此次的新作有着对于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一个呼应。仄闭空间里的急促群戏,有着对各色人物与性格的反思。这种极具舞台式的影像风格及群体性隐喻,在整体偏向严肃表达的独立电影创作领域中,提供了另一重难得酣畅淋漓的快感出口;
![]() |
同样令人惊喜的《高芙镇》,也同样是去年CIFF的短片竞赛单元作品,仇晟作为常驻杭州的新生代导演之一,该片体现了其超强的类型片掌控潜力。关于一个略带当代魔幻现实的边境小镇的谋杀案,该片有着它的节奏与温度。此外,该短片女主角春夏,也同样是去年华语电影节大热的《踏血寻梅》的女主角,观众可对其短片的表现可予以期待;
![]() |
《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常居杭州的九零后导演王坪用一部非常规,也极私人的纪录短片,给我们带来了关于当代青年与父母之间的代际温馨与疼痛,它的这种剖析精神,或许让它成为去年最具勇气的作品之一;
![]() |
最后,此次平行影像周中,这些作品的最终顺利促成,要尤为感谢FIRST青年电影展同和和影业的支持,感谢画天影业与太合娱乐的支持,感谢吴觉人先生,感谢最终即将莅临的各位导演及主创,感谢杭州共同筹备的七七、飞飞、Elane、菜菜等以及后窗的伙伴们。而此次平行世界中,暂时未能有幸相遇的另外几部作品,也期许他们在更为广袤的电影大宇宙中最终爆发闪耀。
2016年 3月14日 3:24 北京
———————————————————————————
最后是售票通知:
3月25号起售早鸟票
(3月25日10:00〜22:00,活动入场券298元,包括看所有电影,参加主创映后谈影评人论坛影迷沙龙〜)
售票可以下载平行影像周票务合作方 附录文艺 的APP,在APP里购票,
也可以刷二维码联系 平行影像展 客服小影子直接购票:
![]() |
———————————————
谢谢大家!!〜〜〜
-
莫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8 23:26:31
-
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25 11:18:08
-
利物浦冷风吹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11 18:15:18
-
die SEE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30 16:57:45
-
沉入水底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8 17:09:26
-
3000不明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7 12:36:09
-
立春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6 22:16:15
-
悪女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6 11:29:47
-
佘久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6 00:44:58
-
苏七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5 16:44:03
-
(\\ ̄ω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5 16:13:48
-
Non Entit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5 10:19:25
-
哀家害喜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4 17:44:23
-
ackakamil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23:19:30
-
豆友63017284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22:16:18
-
不要說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8:41:58
-
绿泡泡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8:02:50
-
墨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4:28:27
-
东岛长离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4:13:33
-
無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2:59:41
-
万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2:43:19
-
优雅的名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2:09:01
-
仮面的告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2:08:27
-
巳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1:51:03
-
越林帆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1:40:46
-
มะเขือยาว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1:39:59
-
殘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1:36:03
-
jiny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1:15:42
-
堕落天使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1:12:45
-
没搞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0:42:37
-
TUTU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10: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