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伏的市场磨练十二年
文:飘仙的个人日记
股市高手蜕变经历了这些步骤。
一、混浊时代(03年之前)
父亲是启蒙老师,也是反面教材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股民,我念小学时,他便开了户,1993年,甚至更早。我曾跟着去证券交易所长了见识,当时还要通过手填单来进行交易,父亲颇喜欢炒股,每天定时看电视股评,至今我还记得赵笑云、严为民等名嘴。
所以我很早就有了股市启蒙,记得还一起看过一部叫“股市情潮”的国产电视剧,蛮有趣,从此对股市更有兴趣。因此,在我04年实际操刀之前,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股票知识。
我父亲性子急,只做短线,仓位大开大合,炒了二十多年,还在追涨杀跌,当然这套路是早年庄股时代散户唯一的挣钱法,他并没有随着市场的发展学到新套路。
若按投入的总资金和现在剩下的资金算,二十多年来收益率竟然是负数,而且是负两位数的收益率。
我无法和他聊股票,一说他他就生气,后来索性不管,我自己钱多了之后更不管了。我老婆说,炒股挣钱有业障,由我父亲替我还点也好。所以,尽管我操盘手法丰富,却唯独排斥追涨杀跌,这绝对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学院派时代(04年-05年)
价值投资成了黑科技,而我初出茅庐就会用
记得公募基金的诞生是在02年左右,而后几年,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慢慢发展,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改变,混浊时代的玩法是庄家吸筹、洗筹、拉升、出货,小散们挣钱模式就是跟庄。
但后来熊了好多年,庄股们的资金链一个接一个断裂,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学院派正规军却悄然入场,价值投资、巴菲特等新名词也跟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流行起来。
而我,恰恰是新一代学院派股民中的一员,学会计、也学过经济学,尽管没看过什么投资大师的书,却天生流淌着价值投资的血液,在绝大多数人不懂价值投资为何物的时候,我一入市就已经开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那几年股市非常低迷,但是上港集箱、烟台万华、中集集团、振华港机等等价值成长股,却不断逆势走强。
那年我泡过一段时间广发证券的论坛,我按价值投资模式荐股,在当时简直就是黑科技,迅速成为论坛明星。
这段美好的经历坚定了我后来几年继续价值投资、基本面研究的风格,价值投资至今仍然是我投资体系的基石,我是价值投资者,这一点我一直很骄傲。
三、狂热时代(06年-07年)
理性抵不过疯狂,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大牛市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振,这样的大牛市,空前,可能也会绝后。
天时是股权分置改革开启后对价送股福利喜从天降,而全流通的阴影尚未袭来;地利是全国上下经济一片大好,大部分蓝筹股业绩不断爆棚;人和是经过几年熊市、股票无人问津,场外资金积累到了惊人的数量,一旦牛市确认,场外资金如同洪水般汹涌灌入。
作为一名熬过熊市、已小有自信的股民,自然是大多数时间以满仓的状态迎接牛市,可谓起了个大早。
但令我意外的是,07年初牛市确认后涨得最疯狂的几个月里,跑得最好的却是“3元股”、“5元股”、“10元股”,隔壁大妈天天拿着低价股笑,我却抱着蓝筹股哭。
这种情况直到5.30重大利空之后才有所改变,股民的狂热被浇了一大盆冷水,而机构们却意犹未尽,没多久,蓝筹纷纷收复了5.30高点,继续向6000点挺近,10000点的口号喊出来,没有人不相信,狂热程度远远超过去年牛市。
虽然由于我守着蓝筹,在最肥美的中段吃得不爽,但是毕竟吃了鱼头鱼尾,也信心满满的等待继续新高。然而……
四、黑暗时代(08年)
只有把吃到的都吐掉后,才明白牛市只是一场梦
几乎所有人都向往着10000点,都沉浸在2008奥运年依然牛的美梦,却对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的风吹草动视而不见,中国平安的增发事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指数最终定格在了6124点,一路崩溃没有回头。
我自以为在牛市里挣的利润够厚,扛得住,却也不断回吐,几乎吐光。70元的兴业银行在跌到40到30的价位里,我连续买入,结果最低跌破12元,其他持股我已经不记得了,总损失超过一半。
事后想起来,那时候是多么不成熟,完全不懂何为熊牛,以为手握价值投资的圣经就真的能比别人强很多,经历过才知道牛市只是一座资金堆砌而成的海市蜃楼,一场每隔几年来一次的梦。
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其他的投资方法,都一样,牛市来了就是所有人的一场美梦,牛市走了就看谁先醒来先抽身。
投资者要变得成熟必须经历一次股灾,最好在钱少的时候就经历。庆幸的是我08年腰斩时,资金才几十万,挣过又吐掉,让我对股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后来投资体系的升华有很大帮助。
五、修正时代(09年)
收复的是金钱,收获的是经验
09年全世界开始救经济,中国的救市力度最大,4万亿投资带来的货币放水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资本市场,加上对08年跌幅过大的修正,09年出现了小牛市级别的大反攻,我当时被套的兴业银行又回到40元。
挣过——吐掉——又回来,亲身经历一轮惊险刺激的过山车,比所有的教科书的都生动十倍。
09年是市场对08年跌幅过大的修正之年,也是我对自己投资体系的反省之年。很多人做了一轮过山车,还只会原地踏步,而有些人已脱胎换骨获得了新生;很多人将在后面几年重蹈覆辙,而有些人却已经更换了引擎加速起飞。
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这样的过山车行情是偶然还是必然,如果是必然,原因是什么?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基本面和其他因素是如何对股价产生共振影响?自己为何不能躲开下跌阶段,抓住上涨阶段?09年的反思,让我在择股基础上尝试加入择时,修正自己的投资体系。
六、博弈时代(10年-14年上半年)
择股是科学,择时是艺术,何不将其融合?
博弈一词,流行于2010年之后。随着股票供应量大幅增加,全流通逐渐开始,投资者发现股指短期内要重上6000点几乎不可能,但部分个股却仍然有继续走高的潜力。
而且,经历过历史性大牛大熊大反弹之后,投资者结构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不但是公募基金、保险、券商得到长足发展,草根派的民间私募、游资、职业投资人队伍也不断壮大,职业投资者有吃饭的需要,
于是有了“吃饭行情”,不同流派的投资理念百花齐放,但是总资金有限,导致一旦偏好不统一、操作不同步,就会互相干扰,一会儿抱团取暖,一会儿相互拆台,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博弈氛围。(关于博弈,这值得专门一书,有兴趣者可待我后续文章)
而我这时候,已经从理论上完成了投资体系1.0向2.0的进化,开始在实践中融合择股与择时,做好了应对博弈格局的技术准备。
择股是科学,研究的是行业与企业,用过去的数据预测将来,当下最不重要,因为当下的股价已反映了当下的估值,难的是对未来的测算。
择时是艺术,研究的是人性与资金,不要看太多过去与未来,要注重当下,定性难定量,谁都懂却难复制,难的是对人心的把握。
择股与择时,本身并不矛盾,但是由于研究方向完全相反,时间维度完全不同,所以要做到择股择时融会贯通的投资者极少,所以才会出现价投派与趋势派之间永无休止的口舌之争,择股者辱骂择时者神棍、择时者笑话择股者迂腐。
但是,也有一些天赋极高的人,悄悄地把二者融合了,雪球上比较厉害的有一平、梁宏、万法等,我毕竟不是职业投资人,综合能力还差他们一截。
我的投资2.0体系的设想就是实现“双重跑赢”:建立一个能跑赢股指的股票池,再通过积极的择时操作规避系统性下跌风险并抓住不同个股的活跃期以跑赢死捂。
有兴趣可以查看我的腾讯微博“飘仙的日记”2011年开博至2015年上半年的实盘直播帖子。
作为一名上班族,在微博粉丝的见证下,我在2010年至2013年4年间的收益率是150%,投资组合比较分散,没有任何一个股对盈利产生过重大影响,换手率适中,不多不少,集小胜为大胜。而同期所有指数都是下跌的,涨幅超过150%的股票不到100只。
七、造梦时代(14年下半年-15年上半年)
看透盈利之源,收割牛市而不是沉醉其中
也许是07年的美梦间隔太久,也许是国家真的需要一场牛市来反哺实体经济,中国梦、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法振奋人心,新一轮梦境般的牛市呼之欲出。
但是宏观经济却仍然处于下行周期,这时候本不该出现牛市,然而从上到下,剑走偏锋了,动用了“杠杆”这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支起地球;股民说给我杠杆,我能实现财务自由。杠杆牛,中国造!
一开始,管理层也以为自己能控制好杠杆。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杠杆造梦运动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了,主力不断加杠杆把券商这样的大象一口气撑到天上去,让股民看到了杠杆暴富的盈利模式。
职业投资人开始纷纷抱团取暖,只顾做大市值——加杠杆——再做大市值,私募开始做大市值——发产品——再做大市值,上市公司开始做大市值——增发——质押——再做大市值。
这种只考虑买不考虑卖的新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几乎让整个股市变成庞氏骗局。
这场幻梦,比07年更无厘头,因为07年有经济支撑,15年没有经济支持只有杠杆支撑,是人造的,所以称为“造梦时代”。
可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少数人想象力丰富,靠想象力抓到了大牛股,而大多数实现暴富的人则是靠胆识加了杠杆。
我不是说杠杆一定不好,也不是说所有人都不适合用杠杆,但我认为在A股这样投机猖獗的地方杠杆泛滥绝对是坏事。
我经历过08年,早已明白自己的盈利之源在哪里,深知牛市不过是一代股民挣新一代股民的钱,时刻提醒自己只是站在一座海市蜃楼上,时刻要小心幻灭,一旦幻灭,必须及时抽身。
当然,在趋势向上时,还是要投入其中,学索罗斯,看清幻象,投入其中,在大多数人醒悟之前全身而退。
这波牛市,我从头吃到尾,最低点满仓,全程高仓位,跌破5000点后决定大规模撤退,微博有全部实盘记录,没有半点造假。
我虽然胆识有限,没有利用杠杆实现财富飞跃,也算心安理得的获得了期望的业绩。
八、刀锋时代(15年股灾以来)
做一名刀锋上的舞者,我愿意时刻感受着刀锋
管理层终于意识到人造牛市根基不稳,用牛市解决经济问题也不能建立在杠杆泡沫上,决定去杠杆挤一挤水分。
但是,手段还是简单粗暴了点,加上经济持续下行、汇率贬值、外围市场整体走熊等等,内忧外患让股市没有喘息的时间,半年内三次股灾,大部分股民美梦还没有做够,就进入噩梦,被折腾地体无完肤。
这三次股灾,我都是轻仓躲过,下跌时损失不大,又在反弹中加了仓,所以很快都能回血并新高,这段时间我到雪球了,大家应该对我的操作也比较熟悉,关于操作方面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我为何在看空大势的情况下,仍然要在这个市场里折腾?
其实,只要来到这个市场,就危机四伏,没有哪个时间段是安全的,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纵观过去十几年,哪年能安心?
即使是06-07年的大牛市,反而又怕涨太快;更没有哪种方法是绝对安全的,研究基本面的要花很多精力研究行业、企业、要防黑天鹅,也要防业绩误判、估值陷阱、戴维斯双杀;
研究技术面的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做长周期的相对安全点,估值很低了买,估值稍高时卖,却要忍受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寂寞。
我们都是刀锋上的舞者、走钢索的艺人,我们在悬崖边上行走,在冰湖面上奔跑,没有没有谁比谁更安全,只有愿意感受它、不怕被它所伤的人,才能最终驾驭它,赢得心中的成功。
很多事情,懂得越多就越惧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惧怕就不去面对。
相反,正因为知道它的两面性,就应该像炼金术士一样,通过一系列手段努力过滤掉它有害的一面,留住它有用的一面,炼出金子的同时保护好自己,把投资做成一个风险收益不对等的事情,那便是成功了。(飘仙的个人日记 / 雪球)
相关阅读
他经历27次牛熊转换,68年从无亏损,给了10条忠告
罗伊·纽伯格,美国共同基金之父,是唯一经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大崩溃、且两次都毫发无损的投资大师。
他一生经历了20世纪的27次牛市和26次熊市,做职业投资者68年,没有一年赔过钱,被称为“世纪长寿炒股赢家”。
他创建的“纽伯格-巴曼公司”管理的资金曾达2000亿美元。
在他的自传——《世纪炒股赢家: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自传》一书中,纽伯格总结了自己投资生涯的10大原则,值得细读:
一、了解自己
在分析过各种纷乱交织的因素后,如果你能做出有利的决定,那么,你就是那种适合入市的人。测试一下你的性情、脾气:
你是否有投机心理?
对于风险你是否会感到不安?
你要百分之百地、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做判断时应该是冷静的、沉着的,沉着并不意味着迟钝。有时一次行动是相当迅速的。
沉着的意思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审慎的判断。如果你事先准备工作做得好,当机立断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你觉得错了,赶快退出来,股市不像房地产那样需要很长时间办理手续,才能改正。你是随时可以从中逃出来的。
你需要有较多的精力,对数字快速反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常识。
你应该对你做的事情有兴趣。最初我对这个市场感兴趣, 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我不想输,我想赢。
投资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专业投资,如果你对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没有对公司及细节进行分析,你最好还是离它远点。
我没有把钱放在海外投资上,因为我不了解海外市场,我几乎没有在国外证券市场上做过交易。我主要是在国内投资。我的国际性投资也是通过本国公司进行的。它们大部分是全球企业,像IBM,它利润的一半来自海外。
在你真正成为一名投资者之前,你也应该检查一下身体和精神是否合格。好的身体是你做出明智判断的基础,不要低估它。
二、向成功的投资者学习
即使是成功的投资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在本世纪末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期。我和他们中许多人交谈过,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相信,1996年在股票一涨再涨的情况下,他们还能把握市场的形势。
然而无论怎样,他们的经验教训在任何时候,对我们都有所启发。
那些成功的投资者都通向成功。
洛威普莱斯看重新兴工业增长性,从而获得成功;
本·格雷厄姆尊重基本价值规律;
沃伦·巴菲特则认真地研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时,老师本?格雷厄姆教给他的经验;
乔治·索罗斯把他的思想理论运用于国际金融领域;
吉米·索罗斯发现了国防工业股票,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告诉老板索罗斯。
他们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说谎和沉默可以说是现在人类社会里日渐蔓延的两大罪恶。事实上,我们经常说谎,动不动就沉默不语。——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三、“羊市”思维
你可以学习成功的投资者的经验,但不要盲目追随他们。因为你的个性,你的需要与别人不同。你可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中选择适合你本身、适合周围环境的东西。
个人投资者对一支股票的影响,有时会让它上下浮动10个百分点,但那只是一瞬间,一般是一天,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这种市场即非牛市也非熊市。 我称这样的市场为“羊市”。
有时羊群会遭到杀戮,有时会被剪掉一身羊毛。有时可以幸运地逃脱,保住羊毛。 “羊市”与时装业有些类似。时装大师设计新款时装,二流设计师仿制它,千千万成的人追赶它,所以裙子忽短忽长。
不要低估心理学在股票中的作用,买股票的比卖股票的还要紧张,反之亦然。除去经济统计学和证券分析因素外,许多因素影响买卖双方的判断,一次头痛这样的小事就会造成一次错误的买卖。
在羊市中,人们会尽可能去想多数人会怎样做。他们相信大多数人一定会排除困难找到一个有利的方案。这样想是危险的,这样做是会错过机会的。设想大多数人是一机构群体,有时他们会互相牵累成为他们自己的牺牲品。
四、坚持长线思维
注重短线投资容易忽略长线投资的重要性。企业经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长线投资,当然同时会有短期效应,如果短期效果占主导作用,那将危害公司的发展和前景。
获利应建立在长线投资、有效管理、抓住机遇的基础上。如果安排好这些,短线投资就不会占主要地位。
当一支热门股从小角度分析,它一个季度未完成任务,市场的恐慌就会使得股价下跌。
五、及时进退
什么时机可以入市购买股票?什么时候适合卖出股票、在场外观望?
时机可能不能决定所有事情,但时机可以决定许多事情。本来可能是一个好的长线投资,但是如果在错误的时间买入,情况会很糟。
有的时候,如果你适时购入一支高投机股票,你同样可以赚钱。优秀的证券分析人可以不追随市场大流而做得很好,但如果顺潮流而动,操作起来就更简单些。
一位投机者或投资者经常成功是因为,他会在市场疲软时,投入大量资金买入,这样可以用同样的资金换得更多的股票。相反的,投资者会在强市中将股票高价卖出,卖出的股票虽然不多,却能赚得很多钱。这条原则很简单。
把握有利时机一部分是靠直觉,一部分却正相反。时机的选定要靠自己的独立思维。在经济运行中,升势可能在跌势中产生,衰退会从高潮开始。
直觉的重要是什么?伟大的经济学家保罗?塞缪尔森认为,股市“在过去的三次大规模衰退中作过八次预告”,完全正确。所以,一时的直觉几乎跟对证券的分析能力一样重要。
时机是微妙的,又是很慎密的。如果在错误的时间(正处于升势)做空头,代价将是昂贵的。去问一问那些做理顿、电讯传通、莱维茨家具、蒙摩雷克斯等股票空头的人,做得没错但时机不对,抛得太快。
我认识一个人,他在1929年夏天牛市最高点时,因为做空头输掉了一切,直到秋天才重新做起来。
牛市的时间一般比熊市长,牛市时,股价增长缓慢、不规则,可能比熊市更不规则。熊市则短促、剧烈动荡。但是市场终究是有一定规律的,股市很少连续超过6个月上升,也很少连续超过6个月下跌。
另外,有些投资者在看到亏损报告之后,只要有机会就立刻平仓出局,而不对眼前的形势做任何评估。十有八九,这种情况下卖出的股票实质上是应该买入而非卖出的。
在这种形势下,人们首先学到的应该是,市场不会理会个体行为。你购买证券所出的价格没有什么不可思的。人们在认识古怪的价格及价值重估理论时,是相当困难的,而且不只是业余投资者认识不到这一点。许多投资顾问相信应该是公共事业股资上做长期投资。
但他们持有一支股票的时间过长了,我认为股票价格攀升至 一个偏高价位,不管它是为政府雇员、教师还是其他人设立的退休基金都应该卖掉它。
虽然股价还没有到最高点,但如果你获利了,还是退出为好。
伯纳德·巴鲁克是能最好把握时机的投资者,他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他从不等最高点和最低点。他在弱市中买,在强市中卖。他提倡早卖。我们的公司很荣幸,他晚年的时候,他成为我们的客户。
在有的时期,普通股票是最好的投资,但是在另一时期,也许房地产业是最好的。任何事情都在变,人们也要学会变。我完全不信会存在一个永久不变的产业。
六、认真分析公司状况
必须认真研究公司的管理状况、领导层、公司业绩以及公司目标,尤其需要认真分析公司真实的资产状况,包括:设备价值及每股净资产。这个概念在世纪初曾被广泛重视,但这之后几乎被遗忘了。
公司的分红派息也十分重要,需要加以考虑。如果它的分配方案是适当的,它的股价可以更上一个台阶。如果公司分出90%的利润,注意,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下一次就不会分了;
如果公司只分出 10%的利润,这也是一个警报,一般公司的分配方案是分出40%~60%的利润。许多公共事业的股票的分红比率还会更大些。
许多投资机构并不真的重视分红,但个人投资者却把分红作为扩大收入的一种重要方法。
什么是成长性股票?它的聪明的追随者在公司发展初期就发现了它潜在的价值。但一般情况下,公司是在成熟后,其品牌才会被认知的。成长是缓慢的,个人和机构依然购买它的股票是因为人们的预测比较切合实际。
人们对假定的增长花费了太多的精力。而这就是不考虑经济的衰退、战争的爆发、政府对成长指数的重新评估及成长指数自身的变化。
一支股票的市盈率很少保持在15倍左右,因为人们对公司前景的预计会高过这种市盈的价格――这种想法不一定正确。
我们知道会有例外,但意外的机会只有1%。所以这种奇想影响着你,使人在高市盈率时花高价买入股票。
我对绩优公司超出10~15倍市盈率一倍的市盈率是接受的。而它们中许多市盈率只在6~10倍之间,这样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如果你能控制一定公司的整体市价,你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七、不要陷入情网
在这个充满冒险的世界里,因为存在着许多可能性,人们会痴迷于某种想法、某个人、某种理想。最后能使人痴迷的恐怕就算股票了。但它只是一张证明你对一家企业所有权的纸,它只是金钱的一种象征。
八、投资多元化,但不做套头交易
套头交易就是对一些股票做多头,对另一些股票做空头。
专业人士在日常的市场利用套头交易回避风险,有时新入市做套头交易只是一场赌博。我不赞成这样做。但也没有法律禁止它。
套头交易的确是现代股票的一项变革,一个世纪以前当你从纽约和伦敦市场购买同一种股票时,城市间的差价只是些微的。专家们从一个市场买进一只股票,又在另一个市场上卖掉它,虽然赚钱很少,但还是有盈利的。
获利及风险因素与当今股市相比较而言是低的。但是相信我,当今股市相当有风险。
如果你坚持做套头交易,而且确信有经验可以帮助你,记住要使它多元化,要统观全局,确信你的法则是正确的。如果要使你的投资多元化,你就要尽量增加你的收入,如资金。
九、观察周围环境
我所说的环境是指市场走向和整个世界环境。你需要变通我给你的那些模式,以适应你所在的市场的运作。
在市场的评估中,应多关注百分比的变化而不是数量。下跌100个点虽然波动很大,但它可能只是指数的2%。
关注市场可以使我发现市场何时开始衰退,又何时开始复苏。这也是经常给投资者以机会,使他们有机会投资到所谓保守的方面,如短期无息国库债券、长期国库债券、国库券。
短期无息国库债券是大投资者主要的投资方向,它比任何一项投资都有保险,比把钱放在枕头里还安全。
你不需要经济学家告诉你怎样研究利率,没有什么能比预测市场的走势更为重要的。利率的走势也是如此,长期利率的低迷,比任何其他事实都能说明经济形势的严峻。
一般情况下,如果短期和长期利率开始上升,这是在告诉股票投资者:升势来了。
股票不分季节,按照日历投资是没有必要的。记住,对投资者来讲,任何时候都是冒险的。对享受人生和享受投资快乐的人来说,季节虽多变,但机会随时都有。
十、不要墨守陈规
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有必要的。我的观点是,你应该主动根据经济、政治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技术上,有时我们可以控制,但有时却是在我们控制之外的。
我擅长做熊市思维,我与乐观者们唱反调。但是,如果大多数人有悲观情,我就与之相反做牛市思维;反之亦然,我同时做套头交易。(飘仙的个人日记 / 雪球)
股市高手蜕变经历了这些步骤。
一、混浊时代(03年之前)
父亲是启蒙老师,也是反面教材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股民,我念小学时,他便开了户,1993年,甚至更早。我曾跟着去证券交易所长了见识,当时还要通过手填单来进行交易,父亲颇喜欢炒股,每天定时看电视股评,至今我还记得赵笑云、严为民等名嘴。
所以我很早就有了股市启蒙,记得还一起看过一部叫“股市情潮”的国产电视剧,蛮有趣,从此对股市更有兴趣。因此,在我04年实际操刀之前,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股票知识。
我父亲性子急,只做短线,仓位大开大合,炒了二十多年,还在追涨杀跌,当然这套路是早年庄股时代散户唯一的挣钱法,他并没有随着市场的发展学到新套路。
若按投入的总资金和现在剩下的资金算,二十多年来收益率竟然是负数,而且是负两位数的收益率。
我无法和他聊股票,一说他他就生气,后来索性不管,我自己钱多了之后更不管了。我老婆说,炒股挣钱有业障,由我父亲替我还点也好。所以,尽管我操盘手法丰富,却唯独排斥追涨杀跌,这绝对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学院派时代(04年-05年)
价值投资成了黑科技,而我初出茅庐就会用
记得公募基金的诞生是在02年左右,而后几年,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慢慢发展,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改变,混浊时代的玩法是庄家吸筹、洗筹、拉升、出货,小散们挣钱模式就是跟庄。
但后来熊了好多年,庄股们的资金链一个接一个断裂,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学院派正规军却悄然入场,价值投资、巴菲特等新名词也跟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流行起来。
而我,恰恰是新一代学院派股民中的一员,学会计、也学过经济学,尽管没看过什么投资大师的书,却天生流淌着价值投资的血液,在绝大多数人不懂价值投资为何物的时候,我一入市就已经开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那几年股市非常低迷,但是上港集箱、烟台万华、中集集团、振华港机等等价值成长股,却不断逆势走强。
那年我泡过一段时间广发证券的论坛,我按价值投资模式荐股,在当时简直就是黑科技,迅速成为论坛明星。
这段美好的经历坚定了我后来几年继续价值投资、基本面研究的风格,价值投资至今仍然是我投资体系的基石,我是价值投资者,这一点我一直很骄傲。
三、狂热时代(06年-07年)
理性抵不过疯狂,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大牛市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振,这样的大牛市,空前,可能也会绝后。
天时是股权分置改革开启后对价送股福利喜从天降,而全流通的阴影尚未袭来;地利是全国上下经济一片大好,大部分蓝筹股业绩不断爆棚;人和是经过几年熊市、股票无人问津,场外资金积累到了惊人的数量,一旦牛市确认,场外资金如同洪水般汹涌灌入。
作为一名熬过熊市、已小有自信的股民,自然是大多数时间以满仓的状态迎接牛市,可谓起了个大早。
但令我意外的是,07年初牛市确认后涨得最疯狂的几个月里,跑得最好的却是“3元股”、“5元股”、“10元股”,隔壁大妈天天拿着低价股笑,我却抱着蓝筹股哭。
这种情况直到5.30重大利空之后才有所改变,股民的狂热被浇了一大盆冷水,而机构们却意犹未尽,没多久,蓝筹纷纷收复了5.30高点,继续向6000点挺近,10000点的口号喊出来,没有人不相信,狂热程度远远超过去年牛市。
虽然由于我守着蓝筹,在最肥美的中段吃得不爽,但是毕竟吃了鱼头鱼尾,也信心满满的等待继续新高。然而……
四、黑暗时代(08年)
只有把吃到的都吐掉后,才明白牛市只是一场梦
几乎所有人都向往着10000点,都沉浸在2008奥运年依然牛的美梦,却对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的风吹草动视而不见,中国平安的增发事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指数最终定格在了6124点,一路崩溃没有回头。
我自以为在牛市里挣的利润够厚,扛得住,却也不断回吐,几乎吐光。70元的兴业银行在跌到40到30的价位里,我连续买入,结果最低跌破12元,其他持股我已经不记得了,总损失超过一半。
事后想起来,那时候是多么不成熟,完全不懂何为熊牛,以为手握价值投资的圣经就真的能比别人强很多,经历过才知道牛市只是一座资金堆砌而成的海市蜃楼,一场每隔几年来一次的梦。
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其他的投资方法,都一样,牛市来了就是所有人的一场美梦,牛市走了就看谁先醒来先抽身。
投资者要变得成熟必须经历一次股灾,最好在钱少的时候就经历。庆幸的是我08年腰斩时,资金才几十万,挣过又吐掉,让我对股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后来投资体系的升华有很大帮助。
五、修正时代(09年)
收复的是金钱,收获的是经验
09年全世界开始救经济,中国的救市力度最大,4万亿投资带来的货币放水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资本市场,加上对08年跌幅过大的修正,09年出现了小牛市级别的大反攻,我当时被套的兴业银行又回到40元。
挣过——吐掉——又回来,亲身经历一轮惊险刺激的过山车,比所有的教科书的都生动十倍。
09年是市场对08年跌幅过大的修正之年,也是我对自己投资体系的反省之年。很多人做了一轮过山车,还只会原地踏步,而有些人已脱胎换骨获得了新生;很多人将在后面几年重蹈覆辙,而有些人却已经更换了引擎加速起飞。
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这样的过山车行情是偶然还是必然,如果是必然,原因是什么?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基本面和其他因素是如何对股价产生共振影响?自己为何不能躲开下跌阶段,抓住上涨阶段?09年的反思,让我在择股基础上尝试加入择时,修正自己的投资体系。
六、博弈时代(10年-14年上半年)
择股是科学,择时是艺术,何不将其融合?
博弈一词,流行于2010年之后。随着股票供应量大幅增加,全流通逐渐开始,投资者发现股指短期内要重上6000点几乎不可能,但部分个股却仍然有继续走高的潜力。
而且,经历过历史性大牛大熊大反弹之后,投资者结构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不但是公募基金、保险、券商得到长足发展,草根派的民间私募、游资、职业投资人队伍也不断壮大,职业投资者有吃饭的需要,
于是有了“吃饭行情”,不同流派的投资理念百花齐放,但是总资金有限,导致一旦偏好不统一、操作不同步,就会互相干扰,一会儿抱团取暖,一会儿相互拆台,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博弈氛围。(关于博弈,这值得专门一书,有兴趣者可待我后续文章)
而我这时候,已经从理论上完成了投资体系1.0向2.0的进化,开始在实践中融合择股与择时,做好了应对博弈格局的技术准备。
择股是科学,研究的是行业与企业,用过去的数据预测将来,当下最不重要,因为当下的股价已反映了当下的估值,难的是对未来的测算。
择时是艺术,研究的是人性与资金,不要看太多过去与未来,要注重当下,定性难定量,谁都懂却难复制,难的是对人心的把握。
择股与择时,本身并不矛盾,但是由于研究方向完全相反,时间维度完全不同,所以要做到择股择时融会贯通的投资者极少,所以才会出现价投派与趋势派之间永无休止的口舌之争,择股者辱骂择时者神棍、择时者笑话择股者迂腐。
但是,也有一些天赋极高的人,悄悄地把二者融合了,雪球上比较厉害的有一平、梁宏、万法等,我毕竟不是职业投资人,综合能力还差他们一截。
我的投资2.0体系的设想就是实现“双重跑赢”:建立一个能跑赢股指的股票池,再通过积极的择时操作规避系统性下跌风险并抓住不同个股的活跃期以跑赢死捂。
有兴趣可以查看我的腾讯微博“飘仙的日记”2011年开博至2015年上半年的实盘直播帖子。
作为一名上班族,在微博粉丝的见证下,我在2010年至2013年4年间的收益率是150%,投资组合比较分散,没有任何一个股对盈利产生过重大影响,换手率适中,不多不少,集小胜为大胜。而同期所有指数都是下跌的,涨幅超过150%的股票不到100只。
七、造梦时代(14年下半年-15年上半年)
看透盈利之源,收割牛市而不是沉醉其中
也许是07年的美梦间隔太久,也许是国家真的需要一场牛市来反哺实体经济,中国梦、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法振奋人心,新一轮梦境般的牛市呼之欲出。
但是宏观经济却仍然处于下行周期,这时候本不该出现牛市,然而从上到下,剑走偏锋了,动用了“杠杆”这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支起地球;股民说给我杠杆,我能实现财务自由。杠杆牛,中国造!
一开始,管理层也以为自己能控制好杠杆。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杠杆造梦运动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了,主力不断加杠杆把券商这样的大象一口气撑到天上去,让股民看到了杠杆暴富的盈利模式。
职业投资人开始纷纷抱团取暖,只顾做大市值——加杠杆——再做大市值,私募开始做大市值——发产品——再做大市值,上市公司开始做大市值——增发——质押——再做大市值。
这种只考虑买不考虑卖的新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几乎让整个股市变成庞氏骗局。
这场幻梦,比07年更无厘头,因为07年有经济支撑,15年没有经济支持只有杠杆支撑,是人造的,所以称为“造梦时代”。
可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少数人想象力丰富,靠想象力抓到了大牛股,而大多数实现暴富的人则是靠胆识加了杠杆。
我不是说杠杆一定不好,也不是说所有人都不适合用杠杆,但我认为在A股这样投机猖獗的地方杠杆泛滥绝对是坏事。
我经历过08年,早已明白自己的盈利之源在哪里,深知牛市不过是一代股民挣新一代股民的钱,时刻提醒自己只是站在一座海市蜃楼上,时刻要小心幻灭,一旦幻灭,必须及时抽身。
当然,在趋势向上时,还是要投入其中,学索罗斯,看清幻象,投入其中,在大多数人醒悟之前全身而退。
这波牛市,我从头吃到尾,最低点满仓,全程高仓位,跌破5000点后决定大规模撤退,微博有全部实盘记录,没有半点造假。
我虽然胆识有限,没有利用杠杆实现财富飞跃,也算心安理得的获得了期望的业绩。
八、刀锋时代(15年股灾以来)
做一名刀锋上的舞者,我愿意时刻感受着刀锋
管理层终于意识到人造牛市根基不稳,用牛市解决经济问题也不能建立在杠杆泡沫上,决定去杠杆挤一挤水分。
但是,手段还是简单粗暴了点,加上经济持续下行、汇率贬值、外围市场整体走熊等等,内忧外患让股市没有喘息的时间,半年内三次股灾,大部分股民美梦还没有做够,就进入噩梦,被折腾地体无完肤。
这三次股灾,我都是轻仓躲过,下跌时损失不大,又在反弹中加了仓,所以很快都能回血并新高,这段时间我到雪球了,大家应该对我的操作也比较熟悉,关于操作方面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我为何在看空大势的情况下,仍然要在这个市场里折腾?
其实,只要来到这个市场,就危机四伏,没有哪个时间段是安全的,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纵观过去十几年,哪年能安心?
即使是06-07年的大牛市,反而又怕涨太快;更没有哪种方法是绝对安全的,研究基本面的要花很多精力研究行业、企业、要防黑天鹅,也要防业绩误判、估值陷阱、戴维斯双杀;
研究技术面的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做长周期的相对安全点,估值很低了买,估值稍高时卖,却要忍受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寂寞。
我们都是刀锋上的舞者、走钢索的艺人,我们在悬崖边上行走,在冰湖面上奔跑,没有没有谁比谁更安全,只有愿意感受它、不怕被它所伤的人,才能最终驾驭它,赢得心中的成功。
很多事情,懂得越多就越惧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惧怕就不去面对。
相反,正因为知道它的两面性,就应该像炼金术士一样,通过一系列手段努力过滤掉它有害的一面,留住它有用的一面,炼出金子的同时保护好自己,把投资做成一个风险收益不对等的事情,那便是成功了。(飘仙的个人日记 / 雪球)
相关阅读
他经历27次牛熊转换,68年从无亏损,给了10条忠告
罗伊·纽伯格,美国共同基金之父,是唯一经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大崩溃、且两次都毫发无损的投资大师。
他一生经历了20世纪的27次牛市和26次熊市,做职业投资者68年,没有一年赔过钱,被称为“世纪长寿炒股赢家”。
他创建的“纽伯格-巴曼公司”管理的资金曾达2000亿美元。
在他的自传——《世纪炒股赢家: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自传》一书中,纽伯格总结了自己投资生涯的10大原则,值得细读:
一、了解自己
在分析过各种纷乱交织的因素后,如果你能做出有利的决定,那么,你就是那种适合入市的人。测试一下你的性情、脾气:
你是否有投机心理?
对于风险你是否会感到不安?
你要百分之百地、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做判断时应该是冷静的、沉着的,沉着并不意味着迟钝。有时一次行动是相当迅速的。
沉着的意思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审慎的判断。如果你事先准备工作做得好,当机立断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你觉得错了,赶快退出来,股市不像房地产那样需要很长时间办理手续,才能改正。你是随时可以从中逃出来的。
你需要有较多的精力,对数字快速反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常识。
你应该对你做的事情有兴趣。最初我对这个市场感兴趣, 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我不想输,我想赢。
投资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专业投资,如果你对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没有对公司及细节进行分析,你最好还是离它远点。
我没有把钱放在海外投资上,因为我不了解海外市场,我几乎没有在国外证券市场上做过交易。我主要是在国内投资。我的国际性投资也是通过本国公司进行的。它们大部分是全球企业,像IBM,它利润的一半来自海外。
在你真正成为一名投资者之前,你也应该检查一下身体和精神是否合格。好的身体是你做出明智判断的基础,不要低估它。
二、向成功的投资者学习
即使是成功的投资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在本世纪末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期。我和他们中许多人交谈过,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相信,1996年在股票一涨再涨的情况下,他们还能把握市场的形势。
然而无论怎样,他们的经验教训在任何时候,对我们都有所启发。
那些成功的投资者都通向成功。
洛威普莱斯看重新兴工业增长性,从而获得成功;
本·格雷厄姆尊重基本价值规律;
沃伦·巴菲特则认真地研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时,老师本?格雷厄姆教给他的经验;
乔治·索罗斯把他的思想理论运用于国际金融领域;
吉米·索罗斯发现了国防工业股票,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告诉老板索罗斯。
他们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说谎和沉默可以说是现在人类社会里日渐蔓延的两大罪恶。事实上,我们经常说谎,动不动就沉默不语。——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三、“羊市”思维
你可以学习成功的投资者的经验,但不要盲目追随他们。因为你的个性,你的需要与别人不同。你可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中选择适合你本身、适合周围环境的东西。
个人投资者对一支股票的影响,有时会让它上下浮动10个百分点,但那只是一瞬间,一般是一天,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这种市场即非牛市也非熊市。 我称这样的市场为“羊市”。
有时羊群会遭到杀戮,有时会被剪掉一身羊毛。有时可以幸运地逃脱,保住羊毛。 “羊市”与时装业有些类似。时装大师设计新款时装,二流设计师仿制它,千千万成的人追赶它,所以裙子忽短忽长。
不要低估心理学在股票中的作用,买股票的比卖股票的还要紧张,反之亦然。除去经济统计学和证券分析因素外,许多因素影响买卖双方的判断,一次头痛这样的小事就会造成一次错误的买卖。
在羊市中,人们会尽可能去想多数人会怎样做。他们相信大多数人一定会排除困难找到一个有利的方案。这样想是危险的,这样做是会错过机会的。设想大多数人是一机构群体,有时他们会互相牵累成为他们自己的牺牲品。
四、坚持长线思维
注重短线投资容易忽略长线投资的重要性。企业经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长线投资,当然同时会有短期效应,如果短期效果占主导作用,那将危害公司的发展和前景。
获利应建立在长线投资、有效管理、抓住机遇的基础上。如果安排好这些,短线投资就不会占主要地位。
当一支热门股从小角度分析,它一个季度未完成任务,市场的恐慌就会使得股价下跌。
五、及时进退
什么时机可以入市购买股票?什么时候适合卖出股票、在场外观望?
时机可能不能决定所有事情,但时机可以决定许多事情。本来可能是一个好的长线投资,但是如果在错误的时间买入,情况会很糟。
有的时候,如果你适时购入一支高投机股票,你同样可以赚钱。优秀的证券分析人可以不追随市场大流而做得很好,但如果顺潮流而动,操作起来就更简单些。
一位投机者或投资者经常成功是因为,他会在市场疲软时,投入大量资金买入,这样可以用同样的资金换得更多的股票。相反的,投资者会在强市中将股票高价卖出,卖出的股票虽然不多,却能赚得很多钱。这条原则很简单。
把握有利时机一部分是靠直觉,一部分却正相反。时机的选定要靠自己的独立思维。在经济运行中,升势可能在跌势中产生,衰退会从高潮开始。
直觉的重要是什么?伟大的经济学家保罗?塞缪尔森认为,股市“在过去的三次大规模衰退中作过八次预告”,完全正确。所以,一时的直觉几乎跟对证券的分析能力一样重要。
时机是微妙的,又是很慎密的。如果在错误的时间(正处于升势)做空头,代价将是昂贵的。去问一问那些做理顿、电讯传通、莱维茨家具、蒙摩雷克斯等股票空头的人,做得没错但时机不对,抛得太快。
我认识一个人,他在1929年夏天牛市最高点时,因为做空头输掉了一切,直到秋天才重新做起来。
牛市的时间一般比熊市长,牛市时,股价增长缓慢、不规则,可能比熊市更不规则。熊市则短促、剧烈动荡。但是市场终究是有一定规律的,股市很少连续超过6个月上升,也很少连续超过6个月下跌。
另外,有些投资者在看到亏损报告之后,只要有机会就立刻平仓出局,而不对眼前的形势做任何评估。十有八九,这种情况下卖出的股票实质上是应该买入而非卖出的。
在这种形势下,人们首先学到的应该是,市场不会理会个体行为。你购买证券所出的价格没有什么不可思的。人们在认识古怪的价格及价值重估理论时,是相当困难的,而且不只是业余投资者认识不到这一点。许多投资顾问相信应该是公共事业股资上做长期投资。
但他们持有一支股票的时间过长了,我认为股票价格攀升至 一个偏高价位,不管它是为政府雇员、教师还是其他人设立的退休基金都应该卖掉它。
虽然股价还没有到最高点,但如果你获利了,还是退出为好。
伯纳德·巴鲁克是能最好把握时机的投资者,他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他从不等最高点和最低点。他在弱市中买,在强市中卖。他提倡早卖。我们的公司很荣幸,他晚年的时候,他成为我们的客户。
在有的时期,普通股票是最好的投资,但是在另一时期,也许房地产业是最好的。任何事情都在变,人们也要学会变。我完全不信会存在一个永久不变的产业。
六、认真分析公司状况
必须认真研究公司的管理状况、领导层、公司业绩以及公司目标,尤其需要认真分析公司真实的资产状况,包括:设备价值及每股净资产。这个概念在世纪初曾被广泛重视,但这之后几乎被遗忘了。
公司的分红派息也十分重要,需要加以考虑。如果它的分配方案是适当的,它的股价可以更上一个台阶。如果公司分出90%的利润,注意,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下一次就不会分了;
如果公司只分出 10%的利润,这也是一个警报,一般公司的分配方案是分出40%~60%的利润。许多公共事业的股票的分红比率还会更大些。
许多投资机构并不真的重视分红,但个人投资者却把分红作为扩大收入的一种重要方法。
什么是成长性股票?它的聪明的追随者在公司发展初期就发现了它潜在的价值。但一般情况下,公司是在成熟后,其品牌才会被认知的。成长是缓慢的,个人和机构依然购买它的股票是因为人们的预测比较切合实际。
人们对假定的增长花费了太多的精力。而这就是不考虑经济的衰退、战争的爆发、政府对成长指数的重新评估及成长指数自身的变化。
一支股票的市盈率很少保持在15倍左右,因为人们对公司前景的预计会高过这种市盈的价格――这种想法不一定正确。
我们知道会有例外,但意外的机会只有1%。所以这种奇想影响着你,使人在高市盈率时花高价买入股票。
我对绩优公司超出10~15倍市盈率一倍的市盈率是接受的。而它们中许多市盈率只在6~10倍之间,这样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如果你能控制一定公司的整体市价,你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七、不要陷入情网
在这个充满冒险的世界里,因为存在着许多可能性,人们会痴迷于某种想法、某个人、某种理想。最后能使人痴迷的恐怕就算股票了。但它只是一张证明你对一家企业所有权的纸,它只是金钱的一种象征。
八、投资多元化,但不做套头交易
套头交易就是对一些股票做多头,对另一些股票做空头。
专业人士在日常的市场利用套头交易回避风险,有时新入市做套头交易只是一场赌博。我不赞成这样做。但也没有法律禁止它。
套头交易的确是现代股票的一项变革,一个世纪以前当你从纽约和伦敦市场购买同一种股票时,城市间的差价只是些微的。专家们从一个市场买进一只股票,又在另一个市场上卖掉它,虽然赚钱很少,但还是有盈利的。
获利及风险因素与当今股市相比较而言是低的。但是相信我,当今股市相当有风险。
如果你坚持做套头交易,而且确信有经验可以帮助你,记住要使它多元化,要统观全局,确信你的法则是正确的。如果要使你的投资多元化,你就要尽量增加你的收入,如资金。
九、观察周围环境
我所说的环境是指市场走向和整个世界环境。你需要变通我给你的那些模式,以适应你所在的市场的运作。
在市场的评估中,应多关注百分比的变化而不是数量。下跌100个点虽然波动很大,但它可能只是指数的2%。
关注市场可以使我发现市场何时开始衰退,又何时开始复苏。这也是经常给投资者以机会,使他们有机会投资到所谓保守的方面,如短期无息国库债券、长期国库债券、国库券。
短期无息国库债券是大投资者主要的投资方向,它比任何一项投资都有保险,比把钱放在枕头里还安全。
你不需要经济学家告诉你怎样研究利率,没有什么能比预测市场的走势更为重要的。利率的走势也是如此,长期利率的低迷,比任何其他事实都能说明经济形势的严峻。
一般情况下,如果短期和长期利率开始上升,这是在告诉股票投资者:升势来了。
股票不分季节,按照日历投资是没有必要的。记住,对投资者来讲,任何时候都是冒险的。对享受人生和享受投资快乐的人来说,季节虽多变,但机会随时都有。
十、不要墨守陈规
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有必要的。我的观点是,你应该主动根据经济、政治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技术上,有时我们可以控制,但有时却是在我们控制之外的。
我擅长做熊市思维,我与乐观者们唱反调。但是,如果大多数人有悲观情,我就与之相反做牛市思维;反之亦然,我同时做套头交易。(飘仙的个人日记 / 雪球)
-
IVY_318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6 17:04:41
-
La v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16 11:44:24
-
丧彪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5 20:57:05
-
蒲公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2 02:01:43
-
百变小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8 17:42:4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19 03:48:27
-
梁大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24 15:19:13
-
奇虎行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22 23:04:51
-
wangtog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03 15:19:29
-
jkxffd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22 01:55:00
-
风吹日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14 18:42:26
-
飘渺七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31 20:02:33
-
七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0 11:17:02
-
木木曾经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9 19:50:11
-
someti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4 18:18:17
-
Lem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2 15:35:34
-
热带红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1 11:39:29
-
MAX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9 14:26:44
-
小确幸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9 08:08:53
-
漂流瓶的痕迹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8 22:58:09
-
高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8 19:39:08
-
来自西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8 17:15:37
-
cc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23:10:19
-
Glor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22:26:27
-
树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5:50:23
-
yanguot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4:57:03
-
Nobod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3:53:39
-
无声的平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3:51:29
-
豆友4104547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3:40:39
-
海苔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3:31:58
-
货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3:27:1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3:20:01
-
水手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2:55:59
-
chat_sh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2:50:37
-
yur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7 1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