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的音乐总结
其实今天主要是有感而发。昨天从家里往奶奶家搬书,搬东西,搬唱片。今天上午又做了一上午家务,下午空闲下来整理整理很久以前买的打口,打眼盘(呃。。其实买打口也没买几张,主要是眼盘比较多)还有没弄完的很多盗版cd。整理好了再加上搬过来的,弄了个架子,放在桌子上,就听了一会儿。然后思维奔逸了。(呃。其实用这个词不太恰当,思维奔逸在精神病学里面是特指这个躁狂症三联征之一)用思维发散吧。。
就像上学一样,每次期末考完试都得总结总结。这次假期应该是好好总结总结的假期,大学一转眼就结束了,明年面临着考研大计,这一假期应该是最后一个假期,其实也没几天。就是个短休,算是考后放松吧。(思维再次奔逸。。。)
总结嘛,就从头说。对于音乐的启蒙,尤其是古典音乐,我不像现在一些比我小个5,6岁的那拨人那么好——可以上网得到很多信息,和很多资源(当然,跟我本人对于网络平台的认识有一定关系)——但是也有好处,就是在这个叛逆的时代我懵懵懂懂,轻狂叛逆,我也庆幸,如果我现在要是小个5,6岁,在某个贴吧上也是一个好喷子(呃。。不好意思,思维奔逸)
我最早的古典音乐启蒙是来自我的绘画老师。我没上小学就在少年宫学西画(由于我爹的原因,开始学了一年书法,然后吧——就变成老师讲书法,我自己在那画”国画“的状态,可能是我爹实在忍不了了,就改学素描了)。我很崇拜的启蒙老师,直到现在也是,虽然他的这个绘画技术不是很一流(尤其是画油画,后期我都看出来不行了,呃。。)但是画素描还是相当有实力,基本功很扎实。而且最突出的是,他不只是教画画,也教导其他东西。比如音乐——在他的教室里面除了一般的教具,还有一台音响。在学生走了之后,他会自己听会音乐。由于我和几个师兄关系都非常好,他们都比我大很多,但是我还是跟他们在一个班上画(画画我还是有点天分,这个我觉得我认识的还是很正确,就像我对做物理题方面是个白痴一样有自知之明)。第一个知道的音乐家是肖邦,而不是贝多芬。后来上中学时候的音乐课又有不少启发——看了一个陈凯歌的电影《和你在一起》,被里面的音乐吸引住了然后就慢慢开始了我听古典音乐之路。
后来又某位高人带领下,认识了一个卖古典音乐盗版cd的地方。还记得那天去的时候我貌似显得特别的2。。。呃。。。是在一个花鸟鱼虫市场里面,叫做吉利花园。一楼是卖各种小动物,二楼也是买各种小动物,但是有两家是买古典音乐cd的。有一家是男老板,胖子,带个眼镜。有一家是女老板,屈阿姨。好像女的那家第一次去没开门,只是去的男的那家。
话说进去之后,第一次发现——咦,是不是有卖黄盘的呢。呃。。(其实我从中学时候就思维奔逸)我还记得,在那里买的第一张盘是切利比达克的贝5,我现在还留着呢。(之后听了卡拉扬的贝多芬,就对这个老头没什么好感。直到大二听了一个切利的布7,才从新开始听切利。。。)然后我还记得那个高人当天买了一张《霍洛维茨在莫斯科》的dvd。其实她不知道,转天我也偷偷去买了一张一样的。嘎嘎嘎~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正版,什么是盗版。(更不知道什么玩意是无损)。只是知道听那个小盘,还有小袋子里面有个小书,可以看介绍。都上过中学,都知道得写作业吧。没事了才听听这个,我又不是特别聪明那种,如果高中就安排学医学,我觉得我学的会比某些人好,傻背呗。。。活题基本没有,主要是比较背书能力。像我这种理科弱智型的,基本回家就是做数学,看看物理,不会做的早晨来抄作业。。呃。。思维再次奔逸。
而且比较便宜,才4块钱,然后1.5买一个盒子,dvd盒子2块。就像这样子的盘,哎,后来一回生二会熟。。就开始买的多了。
后来知道了有个东西叫引进版。然后还特意问了一下——所谓引进版就是盗版加好包装!首先就是盗版,我买的盗版都不是买盘的老头自己刻录的,也是需要进货的,所以跟现在淘宝那种自己网上下,自己刻录,然后打印机扫个封面就卖的不一样。而是有两种——一种是盗版商自己有工厂,然后自己买的原版盘,然后压膜,弄磨具,上流水线,封面都是同一专门做的,所以有小书,而不是跟现在淘宝那些坑爹的就一个破皮,还是自己那打印纸印的。。第二种,就是正规厂商买的版权,然后制作的引进版。这些引进版生产5000套的话,会有4000套走正规路线,还有1000会买个盗版商,但是会在盘的背面把编号抹去(因为这个是违法的,而且各大公司的编号国家是可以查到的)。以上两种就被称为——草片
所以我没买过引进版的东西。。。呃。。。十分庆幸。。。思维奔逸~
后来知道了有一种盘叫做打口盘,也是某高人带我去的——据我所知,那家结束之后天津就没有买打口cd店了。那家应该是历史了——八路打口。
其实说到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店不是这几家,而是另外一家,只卖原盘的一家——伊青唱片
基本上中学的时候,大部分盘都是在那买的。而且很多都是他店里的顾客还有伊青阿姨推荐的。很多人都反映那的盘贵。尤其是这几年雅聚阁火了以后,显得她那的贵了很多。但是雅聚阁是没有实体店的,而伊青老店是从92年开始的。所以这份坚持还是很可贵的,在这个唱片环境不好的时候还有这样人能坚守,我觉得贵得20几个块钱也无所谓了。最重要的是她能提供的不只是一张唱片。
上了大学之后,老店搬家了,离我学校跟家都比较远,现在就很少去了。
后来还知道一个很值得推荐的地方——就是八里台的声音堂。也是这个地方的出现,让我很长时间不去买正版cd了。因为觉得跟黑胶唱片比起来,那些激光唱片播放出的音乐毫无意义。想听买个草片听听,知道知道什么意思就完了。我大二的时候卖了我自己的一套绝版的”红卡“然后拿着钱去那里买了10张33转唱片!现在觉得意义都很大。
其实好音乐不都在cd里面,有很多没有cd化的东西都只是存在在黑胶唱片中。
说点题外话,也是最近的感触。
有些人不要有事没事就黑某个音乐家,指挥,或者是钢琴,小提琴家。
第一,没有这个资格。原因有:1,你不懂乐理的请闭嘴 2,没看过总谱的请闭嘴 3,没听过现场的请闭嘴
第二,你根本没听到过真正的声音。原因有:1,真正的音乐只有现场,大师已故去,只有录音,你我这代人都没听过,所以请闭嘴 2,就算是录音,你听到的也不一定是完整信息内容的,尤其是那些天天下载所谓无损资源的人们。就算你下载到的(完全)=当年留下的录音内容。你的播放设备的参差,请你考虑下 3,对于很多音色大师,音响大师,请不要乱黑,比如米凯兰杰利,卡拉扬等人,原因同上。
第三,你可以说你喜欢xxx,不喜欢xxx,我对xxx毫无兴趣。但是最好不要说xxx完全就是个狗屁!之类的话。
当然,言论自由,这个法律都管不了,我管这咸淡事干什么!最好说话都留分寸。
以上三点仅仅为个人观点,与c&b本人无关,最终解释权归c&b本人
就像上学一样,每次期末考完试都得总结总结。这次假期应该是好好总结总结的假期,大学一转眼就结束了,明年面临着考研大计,这一假期应该是最后一个假期,其实也没几天。就是个短休,算是考后放松吧。(思维再次奔逸。。。)
总结嘛,就从头说。对于音乐的启蒙,尤其是古典音乐,我不像现在一些比我小个5,6岁的那拨人那么好——可以上网得到很多信息,和很多资源(当然,跟我本人对于网络平台的认识有一定关系)——但是也有好处,就是在这个叛逆的时代我懵懵懂懂,轻狂叛逆,我也庆幸,如果我现在要是小个5,6岁,在某个贴吧上也是一个好喷子(呃。。不好意思,思维奔逸)
我最早的古典音乐启蒙是来自我的绘画老师。我没上小学就在少年宫学西画(由于我爹的原因,开始学了一年书法,然后吧——就变成老师讲书法,我自己在那画”国画“的状态,可能是我爹实在忍不了了,就改学素描了)。我很崇拜的启蒙老师,直到现在也是,虽然他的这个绘画技术不是很一流(尤其是画油画,后期我都看出来不行了,呃。。)但是画素描还是相当有实力,基本功很扎实。而且最突出的是,他不只是教画画,也教导其他东西。比如音乐——在他的教室里面除了一般的教具,还有一台音响。在学生走了之后,他会自己听会音乐。由于我和几个师兄关系都非常好,他们都比我大很多,但是我还是跟他们在一个班上画(画画我还是有点天分,这个我觉得我认识的还是很正确,就像我对做物理题方面是个白痴一样有自知之明)。第一个知道的音乐家是肖邦,而不是贝多芬。后来上中学时候的音乐课又有不少启发——看了一个陈凯歌的电影《和你在一起》,被里面的音乐吸引住了然后就慢慢开始了我听古典音乐之路。
后来又某位高人带领下,认识了一个卖古典音乐盗版cd的地方。还记得那天去的时候我貌似显得特别的2。。。呃。。。是在一个花鸟鱼虫市场里面,叫做吉利花园。一楼是卖各种小动物,二楼也是买各种小动物,但是有两家是买古典音乐cd的。有一家是男老板,胖子,带个眼镜。有一家是女老板,屈阿姨。好像女的那家第一次去没开门,只是去的男的那家。
话说进去之后,第一次发现——咦,是不是有卖黄盘的呢。呃。。(其实我从中学时候就思维奔逸)我还记得,在那里买的第一张盘是切利比达克的贝5,我现在还留着呢。(之后听了卡拉扬的贝多芬,就对这个老头没什么好感。直到大二听了一个切利的布7,才从新开始听切利。。。)然后我还记得那个高人当天买了一张《霍洛维茨在莫斯科》的dvd。其实她不知道,转天我也偷偷去买了一张一样的。嘎嘎嘎~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正版,什么是盗版。(更不知道什么玩意是无损)。只是知道听那个小盘,还有小袋子里面有个小书,可以看介绍。都上过中学,都知道得写作业吧。没事了才听听这个,我又不是特别聪明那种,如果高中就安排学医学,我觉得我学的会比某些人好,傻背呗。。。活题基本没有,主要是比较背书能力。像我这种理科弱智型的,基本回家就是做数学,看看物理,不会做的早晨来抄作业。。呃。。思维再次奔逸。
而且比较便宜,才4块钱,然后1.5买一个盒子,dvd盒子2块。就像这样子的盘,哎,后来一回生二会熟。。就开始买的多了。
![]() |
这个是昨天从奶奶家床下的大箱子里找出来的一张,装了个盒子,还听了会儿,不错不错~质量上乘~哈 |
![]() |
传说中的小书 |
后来知道了有个东西叫引进版。然后还特意问了一下——所谓引进版就是盗版加好包装!首先就是盗版,我买的盗版都不是买盘的老头自己刻录的,也是需要进货的,所以跟现在淘宝那种自己网上下,自己刻录,然后打印机扫个封面就卖的不一样。而是有两种——一种是盗版商自己有工厂,然后自己买的原版盘,然后压膜,弄磨具,上流水线,封面都是同一专门做的,所以有小书,而不是跟现在淘宝那些坑爹的就一个破皮,还是自己那打印纸印的。。第二种,就是正规厂商买的版权,然后制作的引进版。这些引进版生产5000套的话,会有4000套走正规路线,还有1000会买个盗版商,但是会在盘的背面把编号抹去(因为这个是违法的,而且各大公司的编号国家是可以查到的)。以上两种就被称为——草片
所以我没买过引进版的东西。。。呃。。。十分庆幸。。。思维奔逸~
后来知道了有一种盘叫做打口盘,也是某高人带我去的——据我所知,那家结束之后天津就没有买打口cd店了。那家应该是历史了——八路打口。
![]() |
打口一张 |
![]() |
哈哈哈,今天翻出来一张。然后又套了个盒子。前几天在淘宝上定了200个盒子,可以把他们都装好~ |
![]() |
还是这种扎眼盘比较好,既不损伤音轨,也便宜。 |
其实说到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店不是这几家,而是另外一家,只卖原盘的一家——伊青唱片
基本上中学的时候,大部分盘都是在那买的。而且很多都是他店里的顾客还有伊青阿姨推荐的。很多人都反映那的盘贵。尤其是这几年雅聚阁火了以后,显得她那的贵了很多。但是雅聚阁是没有实体店的,而伊青老店是从92年开始的。所以这份坚持还是很可贵的,在这个唱片环境不好的时候还有这样人能坚守,我觉得贵得20几个块钱也无所谓了。最重要的是她能提供的不只是一张唱片。
![]() |
中学时候在买的很多飞利浦的金线,银线系列,还有其他公司的,比如水星的,现在都没买的了 |
上了大学之后,老店搬家了,离我学校跟家都比较远,现在就很少去了。
后来还知道一个很值得推荐的地方——就是八里台的声音堂。也是这个地方的出现,让我很长时间不去买正版cd了。因为觉得跟黑胶唱片比起来,那些激光唱片播放出的音乐毫无意义。想听买个草片听听,知道知道什么意思就完了。我大二的时候卖了我自己的一套绝版的”红卡“然后拿着钱去那里买了10张33转唱片!现在觉得意义都很大。
其实好音乐不都在cd里面,有很多没有cd化的东西都只是存在在黑胶唱片中。
说点题外话,也是最近的感触。
有些人不要有事没事就黑某个音乐家,指挥,或者是钢琴,小提琴家。
第一,没有这个资格。原因有:1,你不懂乐理的请闭嘴 2,没看过总谱的请闭嘴 3,没听过现场的请闭嘴
第二,你根本没听到过真正的声音。原因有:1,真正的音乐只有现场,大师已故去,只有录音,你我这代人都没听过,所以请闭嘴 2,就算是录音,你听到的也不一定是完整信息内容的,尤其是那些天天下载所谓无损资源的人们。就算你下载到的(完全)=当年留下的录音内容。你的播放设备的参差,请你考虑下 3,对于很多音色大师,音响大师,请不要乱黑,比如米凯兰杰利,卡拉扬等人,原因同上。
第三,你可以说你喜欢xxx,不喜欢xxx,我对xxx毫无兴趣。但是最好不要说xxx完全就是个狗屁!之类的话。
当然,言论自由,这个法律都管不了,我管这咸淡事干什么!最好说话都留分寸。
以上三点仅仅为个人观点,与c&b本人无关,最终解释权归c&b本人
-
天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07 11:58:00
-
Jessykill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9 18:57:42
-
magn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23:33:50
-
狗脸的岁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22:44:11
-
熊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21:15:3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20:45:1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20:05:36
-
默默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20:04:53
-
Févri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19:38:10
-
42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19:12:48
-
初號機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19:09:4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7 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