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启蒙与占星术
很久很久以前,《圣经》有云: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Genesis 1:3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到了18世纪,蒲柏有云:天降牛顿,万物生明。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这句诗出自蒲柏写给牛顿的墓志铭,它属于启蒙时代人类自信的呐喊。
在那个时代之前,医学尚未脱离传统医术的泥潭,占星术与天文学亦是同门弟兄。那时的医学生需要学习占星术来用于医学实践,因为身体的不同部位被认为与天上的不同星辰有着联系[ 1 ]。这一点与我国古代的情形颇为相似,阴阳五行既关乎天地,又直抵脏腑。
当启蒙时代(Age of Enlightenment)到来时,一切都变得不同了。伴随着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的推动力,医学逐渐发展为现代医学,与传统医术分道扬镳;天文学则跻身那个时代的主流科学,而占星术已被历史前进的车轮碾压。中国没有出现这样的时代,当整个欧洲和新大陆都沐浴着理性之光时,阴阳五行仍然释放着它强大的生命力,老祖宗的非凡智慧和宝贵遗产呵。
那么,占星术当下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便和心理学有关系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与古代占星术的复兴都发端于19世纪。后拜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老爷子所赐,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心理占星术(psychological astrology),让被踢出科学大门许久的占星术又傍上了一个新东家,加之现代媒体的推波助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不大行其道才怪了呢。
以上历史背景的叙述,或许可以为美国和欧盟不约而同地将占星术作为识别伪科学的试金石纳入历次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提供一个注脚。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表述[ 2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是指在个人决策、公民及文化事务的参与和经济生产中所需要具备的科学概念及过程的知识和对其的理解。”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
1.能够理解实验、推理和一些基本科学事实及其意义。
2.对日常经历中源自好奇心的疑问,能够去探求、发现或找到答案。
3.能够描述、解释、预测自然现象。
4.能够读懂大众媒体出版的与科学有关的文章,并就其结论的有效性参与社会讨论。
5.能够识别国家和地区性决策中的科学议题,并表达出有见地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观点。
6.能够基于科学资讯的来源与生成它所使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资讯的质量。
7.能够给出和评估基于证据的论证,并恰当地运用通过论证得到的结论。
本文不打算就科学素养展开讨论,也不想深入剖析占星术的伪科学本质,而是聚焦于占星术在大众中的认知与大众科学素养的关系。首先来看一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调查数据[ 3 ]。从1979年开始,NSF每两年会发布一份科学与工程指标(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报告,下图是历年美国公民对于“占星术的科学程度”的调查结果。
由结果可知,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占星术是完全不科学的,且这个比例在30年间的大趋势是增加的,由1979年的50%增加到了2010年的62%。如果以教育程度作为一个划分的话,则认为占星术是完全不科学的比例是随着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平均每五个大学毕业生(及更高学位)里,会有四个认为占星术是完全不科学的(如下图),在校大学生的这个比例则略低一点。
再来看欧盟委员会的调查数据[ 4 ]。总的来说,欧盟数据的趋势与美国是一致的,不过总体上认为占星术是完全不科学的公众的比例要略低一些(这与欧盟各国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关)。而之所以这里要专门拿欧盟的数据来说事儿,是因为在2005年的那次调查中,调查问卷的设计者巧妙地做了一个设计,从而使得这份本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调查工作带上了一些心理学研究的范儿,研究结果则发表在了去年的Science Communication上[ 5 ]。
什么设计呢?原来啊,在历次的Europea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项调查中,都有一道题是把占星术与天文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搁在一块儿,问答题者“你认为它有多科学”,然后答题者就每个科目在5点量表上评分(从“非常科学”到“完全不科学”)。到了2005年的时候,参与设计问卷的Nick Allum想借此调查探索一个问题:“是什么使得有些人会把占星术当成科学呢?”
注意到英语里占星术(Astrology)的词缀,它和Biology、Psychology等词一样,都有一个-logy的后缀,源自古希腊语λόγος,意为“说明、解释、叙述”。由于很多-logy结尾的词儿都是与学术相关的(其他主要欧洲语言也存在与此类似的情况),那会不会人们是因此习惯性地把Astrology也当成了学术呢?再看它的词根astro-,与Astronomy(天文学)同出一门,人们又会不会因为觉得Astronomy是科学,于是想当然地觉得Astrology也是科学呢?
Nick Allum设计了两份问卷,问卷上其他科目名称都是相同的,但在对于占星术的表述上,一份用的是Astrology,另外一份用的则是更通俗的Horoscopes(星象图或天宫图,如果基于古希腊语词源,可译为“星占”),然后把两份问卷随机分给两拨人来答题。结果如图:
把两份问卷的结果合起来看,就更有意思了:
虽然人们认为Horoscopes非常科学的比例比起Astrology来确实大大降低,但认为Astrology非常科学的比例竟然高过了经济学,而心理学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去。
此处插播一段(也算呼应前文的历史背景)。排在倒数第二的Homeopathy(顺势疗法),是西方传统医术的残余,兴起于19世纪,已被现代医学证实为毫无疗效。近年来,因为法国著名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倡导的所谓“分子顺势疗法”又再度蹦跶起来。他的“分子顺势疗法”在西方得不到资金支持,竟然被上海交大请来做了全职教授,what a pity。诺奖得主的脑子犯浑,这位并不是第一个,早有鲍林叔叔痴心维生素的前车之鉴。(画外音:你一定买过比药店的维生素药片卖得贵几十倍的维生素保健品吧?)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看到,心理学与顺势疗法和占星术被划到了“新时代科学”,或者与历史学、经济学、顺势疗法和占星术一道被划为“软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建立在科学方法之上,并为科学贡献了包括因子分析在内的诸多研究方法的学问(更不要说如今的主流心理学已经发展到了认知神经科学阶段),缘何受此待遇?或许很大程度上是托了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位老爷子的福。作为后辈,我们完全承认并尊重他俩对于心理学的若干贡献(比如“无意识”、“内外向”这些得到了实证研究支持的概念),但也同样是他俩,为大众心理学提供了无尽的养料,从性欲论到肛门期到星座到MBTI,养活了多少攒书人和专栏作家啊。
大众对伪科学的不正确认知通常源自大众媒体,什么图书最畅销?什么节目最火爆?伪心理学、养生或另类医学、星座运势要多流行就有多流行,还有胡吹海侃的大众经济学、扯东拉西的通俗历史……正儿八经的科普类呢,要么没有,即便有也是鲜有人问津。能被人问津的呢,往往是因为它和伪科学的书摆在了一块儿。这便是现实,既是中国的现实,也是西方的现实,只是中国有着比西方更目不忍视的现实。
而下面这张图就更有意思了。横坐标是答题者在另外一份问卷中答对13道知识性是非题(诸如“太阳是围绕地球转”这样的课本上的科学知识)的数量。不论答对题目多还是少,答题者中认为医学和心理学非常科学的比例都差不多(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的比例与医学类似,未列出);而答对题目越多的人里,认为占星术、星象图、顺势疗法和幸运数非常科学的比例就越少。反之,越不具备科学知识的人,越不能识别伪科学。由此可以推测,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对于心理学的看法也明显受到了大众媒体的误导。本人曾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
换一个更中国式的表述,假如Astrology最常用的译名是占星学甚至星象学而不是占星术的话(中文里的“学”与“术”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中国人会不会因为这个词儿带着“星”和“学”而觉得它是科学呢?我如果分别问你占星学/占星术/星象学/星象图/星座科学不科学,不同的用词应该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实际上,这个研究的结果,反映了一些公众,不仅对什么是科学不了解,而且对什么是伪科学也没有概念。把Astrology换成Horoscopes带来的结果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就如同很多占星师和星座迷自卫时常说的:“你都不了解占星,凭什么说它不靠谱呢?”而这句话的荒诞之处在于,你既然都那么了解占星了,怎么还认识不到它是不靠谱的呢?事实则是,那些痴迷星座的人,和相当一部分不信星座的人,其实都不具备足够的科学素养来做出一个理性的判断。这便是现实。
来看最后一个表格,运用的是随机效应回归分析。这个结果表明,那些住在更大的城市、教育程度更高、工作职位更高、年纪更大的人,会更认为占星术是不科学的,而有宗教信仰、性格上更专制(Authoritarian)的人,会更认为占星术是科学的。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现实可能比西方更残忍。我们不仅受到自己传统文化中大量糟粕的熏陶,还受到这些来自西方的文化糟粕的冲击。很多教育程度低的、住在小地方的人对星座接触也许并不多(他们可能执着于其他形式的迷信),反倒是以在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为主的群体中星座尤为流行。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这一点正是我在读到这篇论文之后,终于决定写作此文的主要原因。虽然“认为占星术科学不科学”和“信不信星座”和“星座流行不流行”这三者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但是,对于某些自称知道占星术不科学但是仍然信星座的人来说,ta真得能分辨科学与伪科学吗?
我倒是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更没有资金来开展这样一项调查。而我国政府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呢,公布的结果两页纸就了事[ 6 ],主要结论是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据说这数据还经过了修饰(美国和欧盟不同年份的数据可以有升有降,我国的数据大概只能稳步提高哟)。还有更全面的《中国科学技术指标》,也只有昂贵的纸质版本,大约压根就没想着让大家读得到吧。相较之下,美国和欧盟的调查报告都是在线发布、免费下载,而且数据非常详细、提供多种格式,任何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基于这些数据来开展分析与研究。这又让我说些什么好呢。
有很多东西不是一己之力能够改变的,有很多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的,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你仍然可以改变你自己。科学既不是迷幻剂,也不是万能药。科学能够提供给你的是一套逻辑而系统地思考问题的方式,并审慎地对待自己思考的每一步。诚然,为了获得一种劣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很多人倾向于去相信那些言之凿凿的、情感充沛的、一针见效的、包君满意的东西。但是,有机会不妨问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吗?
最后,以启蒙时代落幕时,康德叔叔的一句话结束本文:鼓起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
20140506 Update:看了一下NSF今年的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为了对比不同国家公民对伪科学的态度和认识,里面有一段引用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的对中国受访者的调查数据:80%不信算命,82%不信面相,87%不信解梦,92%不信占星,95%不信电脑算命。——要么数据造假,要么受访者在骗自己。
它还整理了几个国家/地区的“物理和生物科学的事实性知识问题的正确回答百分比”,我把这张表翻译了一下。考虑到不同调查的年份差异,中国受访者的正确率应该低于印度,可能比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略高。
Genesis 1:3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到了18世纪,蒲柏有云:天降牛顿,万物生明。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这句诗出自蒲柏写给牛顿的墓志铭,它属于启蒙时代人类自信的呐喊。
在那个时代之前,医学尚未脱离传统医术的泥潭,占星术与天文学亦是同门弟兄。那时的医学生需要学习占星术来用于医学实践,因为身体的不同部位被认为与天上的不同星辰有着联系[ 1 ]。这一点与我国古代的情形颇为相似,阴阳五行既关乎天地,又直抵脏腑。
当启蒙时代(Age of Enlightenment)到来时,一切都变得不同了。伴随着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的推动力,医学逐渐发展为现代医学,与传统医术分道扬镳;天文学则跻身那个时代的主流科学,而占星术已被历史前进的车轮碾压。中国没有出现这样的时代,当整个欧洲和新大陆都沐浴着理性之光时,阴阳五行仍然释放着它强大的生命力,老祖宗的非凡智慧和宝贵遗产呵。
那么,占星术当下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便和心理学有关系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与古代占星术的复兴都发端于19世纪。后拜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老爷子所赐,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心理占星术(psychological astrology),让被踢出科学大门许久的占星术又傍上了一个新东家,加之现代媒体的推波助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不大行其道才怪了呢。
以上历史背景的叙述,或许可以为美国和欧盟不约而同地将占星术作为识别伪科学的试金石纳入历次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提供一个注脚。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表述[ 2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是指在个人决策、公民及文化事务的参与和经济生产中所需要具备的科学概念及过程的知识和对其的理解。”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
1.能够理解实验、推理和一些基本科学事实及其意义。
2.对日常经历中源自好奇心的疑问,能够去探求、发现或找到答案。
3.能够描述、解释、预测自然现象。
4.能够读懂大众媒体出版的与科学有关的文章,并就其结论的有效性参与社会讨论。
5.能够识别国家和地区性决策中的科学议题,并表达出有见地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观点。
6.能够基于科学资讯的来源与生成它所使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资讯的质量。
7.能够给出和评估基于证据的论证,并恰当地运用通过论证得到的结论。
本文不打算就科学素养展开讨论,也不想深入剖析占星术的伪科学本质,而是聚焦于占星术在大众中的认知与大众科学素养的关系。首先来看一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调查数据[ 3 ]。从1979年开始,NSF每两年会发布一份科学与工程指标(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报告,下图是历年美国公民对于“占星术的科学程度”的调查结果。
![]() |
由结果可知,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占星术是完全不科学的,且这个比例在30年间的大趋势是增加的,由1979年的50%增加到了2010年的62%。如果以教育程度作为一个划分的话,则认为占星术是完全不科学的比例是随着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平均每五个大学毕业生(及更高学位)里,会有四个认为占星术是完全不科学的(如下图),在校大学生的这个比例则略低一点。
![]() |
再来看欧盟委员会的调查数据[ 4 ]。总的来说,欧盟数据的趋势与美国是一致的,不过总体上认为占星术是完全不科学的公众的比例要略低一些(这与欧盟各国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关)。而之所以这里要专门拿欧盟的数据来说事儿,是因为在2005年的那次调查中,调查问卷的设计者巧妙地做了一个设计,从而使得这份本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调查工作带上了一些心理学研究的范儿,研究结果则发表在了去年的Science Communication上[ 5 ]。
什么设计呢?原来啊,在历次的Europea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项调查中,都有一道题是把占星术与天文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搁在一块儿,问答题者“你认为它有多科学”,然后答题者就每个科目在5点量表上评分(从“非常科学”到“完全不科学”)。到了2005年的时候,参与设计问卷的Nick Allum想借此调查探索一个问题:“是什么使得有些人会把占星术当成科学呢?”
注意到英语里占星术(Astrology)的词缀,它和Biology、Psychology等词一样,都有一个-logy的后缀,源自古希腊语λόγος,意为“说明、解释、叙述”。由于很多-logy结尾的词儿都是与学术相关的(其他主要欧洲语言也存在与此类似的情况),那会不会人们是因此习惯性地把Astrology也当成了学术呢?再看它的词根astro-,与Astronomy(天文学)同出一门,人们又会不会因为觉得Astronomy是科学,于是想当然地觉得Astrology也是科学呢?
Nick Allum设计了两份问卷,问卷上其他科目名称都是相同的,但在对于占星术的表述上,一份用的是Astrology,另外一份用的则是更通俗的Horoscopes(星象图或天宫图,如果基于古希腊语词源,可译为“星占”),然后把两份问卷随机分给两拨人来答题。结果如图:
![]() |
把两份问卷的结果合起来看,就更有意思了:
![]() |
虽然人们认为Horoscopes非常科学的比例比起Astrology来确实大大降低,但认为Astrology非常科学的比例竟然高过了经济学,而心理学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去。
此处插播一段(也算呼应前文的历史背景)。排在倒数第二的Homeopathy(顺势疗法),是西方传统医术的残余,兴起于19世纪,已被现代医学证实为毫无疗效。近年来,因为法国著名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倡导的所谓“分子顺势疗法”又再度蹦跶起来。他的“分子顺势疗法”在西方得不到资金支持,竟然被上海交大请来做了全职教授,what a pity。诺奖得主的脑子犯浑,这位并不是第一个,早有鲍林叔叔痴心维生素的前车之鉴。(画外音:你一定买过比药店的维生素药片卖得贵几十倍的维生素保健品吧?)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看到,心理学与顺势疗法和占星术被划到了“新时代科学”,或者与历史学、经济学、顺势疗法和占星术一道被划为“软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建立在科学方法之上,并为科学贡献了包括因子分析在内的诸多研究方法的学问(更不要说如今的主流心理学已经发展到了认知神经科学阶段),缘何受此待遇?或许很大程度上是托了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位老爷子的福。作为后辈,我们完全承认并尊重他俩对于心理学的若干贡献(比如“无意识”、“内外向”这些得到了实证研究支持的概念),但也同样是他俩,为大众心理学提供了无尽的养料,从性欲论到肛门期到星座到MBTI,养活了多少攒书人和专栏作家啊。
![]() |
大众对伪科学的不正确认知通常源自大众媒体,什么图书最畅销?什么节目最火爆?伪心理学、养生或另类医学、星座运势要多流行就有多流行,还有胡吹海侃的大众经济学、扯东拉西的通俗历史……正儿八经的科普类呢,要么没有,即便有也是鲜有人问津。能被人问津的呢,往往是因为它和伪科学的书摆在了一块儿。这便是现实,既是中国的现实,也是西方的现实,只是中国有着比西方更目不忍视的现实。
而下面这张图就更有意思了。横坐标是答题者在另外一份问卷中答对13道知识性是非题(诸如“太阳是围绕地球转”这样的课本上的科学知识)的数量。不论答对题目多还是少,答题者中认为医学和心理学非常科学的比例都差不多(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的比例与医学类似,未列出);而答对题目越多的人里,认为占星术、星象图、顺势疗法和幸运数非常科学的比例就越少。反之,越不具备科学知识的人,越不能识别伪科学。由此可以推测,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对于心理学的看法也明显受到了大众媒体的误导。本人曾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
![]() |
换一个更中国式的表述,假如Astrology最常用的译名是占星学甚至星象学而不是占星术的话(中文里的“学”与“术”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中国人会不会因为这个词儿带着“星”和“学”而觉得它是科学呢?我如果分别问你占星学/占星术/星象学/星象图/星座科学不科学,不同的用词应该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实际上,这个研究的结果,反映了一些公众,不仅对什么是科学不了解,而且对什么是伪科学也没有概念。把Astrology换成Horoscopes带来的结果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就如同很多占星师和星座迷自卫时常说的:“你都不了解占星,凭什么说它不靠谱呢?”而这句话的荒诞之处在于,你既然都那么了解占星了,怎么还认识不到它是不靠谱的呢?事实则是,那些痴迷星座的人,和相当一部分不信星座的人,其实都不具备足够的科学素养来做出一个理性的判断。这便是现实。
来看最后一个表格,运用的是随机效应回归分析。这个结果表明,那些住在更大的城市、教育程度更高、工作职位更高、年纪更大的人,会更认为占星术是不科学的,而有宗教信仰、性格上更专制(Authoritarian)的人,会更认为占星术是科学的。
![]() |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现实可能比西方更残忍。我们不仅受到自己传统文化中大量糟粕的熏陶,还受到这些来自西方的文化糟粕的冲击。很多教育程度低的、住在小地方的人对星座接触也许并不多(他们可能执着于其他形式的迷信),反倒是以在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为主的群体中星座尤为流行。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这一点正是我在读到这篇论文之后,终于决定写作此文的主要原因。虽然“认为占星术科学不科学”和“信不信星座”和“星座流行不流行”这三者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但是,对于某些自称知道占星术不科学但是仍然信星座的人来说,ta真得能分辨科学与伪科学吗?
我倒是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更没有资金来开展这样一项调查。而我国政府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呢,公布的结果两页纸就了事[ 6 ],主要结论是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据说这数据还经过了修饰(美国和欧盟不同年份的数据可以有升有降,我国的数据大概只能稳步提高哟)。还有更全面的《中国科学技术指标》,也只有昂贵的纸质版本,大约压根就没想着让大家读得到吧。相较之下,美国和欧盟的调查报告都是在线发布、免费下载,而且数据非常详细、提供多种格式,任何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基于这些数据来开展分析与研究。这又让我说些什么好呢。
有很多东西不是一己之力能够改变的,有很多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的,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你仍然可以改变你自己。科学既不是迷幻剂,也不是万能药。科学能够提供给你的是一套逻辑而系统地思考问题的方式,并审慎地对待自己思考的每一步。诚然,为了获得一种劣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很多人倾向于去相信那些言之凿凿的、情感充沛的、一针见效的、包君满意的东西。但是,有机会不妨问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吗?
最后,以启蒙时代落幕时,康德叔叔的一句话结束本文:鼓起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
20140506 Update:看了一下NSF今年的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为了对比不同国家公民对伪科学的态度和认识,里面有一段引用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的对中国受访者的调查数据:80%不信算命,82%不信面相,87%不信解梦,92%不信占星,95%不信电脑算命。——要么数据造假,要么受访者在骗自己。
它还整理了几个国家/地区的“物理和生物科学的事实性知识问题的正确回答百分比”,我把这张表翻译了一下。考虑到不同调查的年份差异,中国受访者的正确率应该低于印度,可能比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略高。
![]() |
-
ussıʞ ◡̈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15 00:44:48
-
寻找namek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8 12:29:2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1 10:44:41
-
卡列宁的微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6 07:26:53
-
执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4 12:57:29
-
陈归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3 20:29:56
-
Sommerrei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1 13:56:46
-
格洛克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8 20:54:28
-
666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3 21:17:15
-
trip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30 10:09:59
-
自以为是只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7 01:39:34
-
GSL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2 10:44:03
-
万历小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5 12:47:20
-
INTERVE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1 03:49:4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8 14:05:29
-
Finnegans Wak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4:36:03
-
734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6 13:53:42
-
FortunateSher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24 16:50:32
-
ermu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9 16:38:08
-
mk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2-13 15:13:05
-
暴风雪的守门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2-01 19:19:50
-
给我整无语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0-15 13:39:59
-
一小点点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25 21:45:55
-
李琳琳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7 21:18:1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7-28 12:44:30
-
岚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15 20:35:48
-
暴躁脆脆鲨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14 13:43:52
-
红烧肉滚动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06 13:58:33
-
一定要有名字吗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06 10:05:29
-
你要的夏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13 08:59:12
-
猫卷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7 08:45:01
-
咻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6 18:59:0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6 16:22:34
-
Eros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6 16:13:58
-
迦尔底亚部落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6 15:38:06
-
Sept.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6 15:31:11
-
半疯学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6 15:08:24
-
常言笑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6 14:32:06
-
湖心亭看雪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6 14:30:26
-
sai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12 15:24:27
-
去尼玛个小饼干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01 23:07:46
-
Brown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8 20:28:52
-
pleaserememb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1-05 16:06:46
-
𐌀𐌉𐌋𐌖𐍂𐌄𐌍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0-27 14:13:16
-
周青悦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0-22 19:43:51
-
就顾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0-04 20:22:3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9-22 12:04:58
-
Tao Project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9-22 11:41:26
-
傅善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9-22 11:33:49
-
玛利酥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9-16 22:05:58
-
ai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9-11 11:42:59
-
Uran235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9-02 02:42:20
-
木小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29 07:42:51
-
E.coli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4 22:33:1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2 20:36:12
-
起床吹台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0 19:16:29
-
栖泉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09 22:15:57
-
秋涵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6-28 22:18:41
-
抓马困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6-03 20:32:51
-
刘嘿嘿`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6-02 19:15:07
-
小文盲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7 17:40:3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1 13:55:22
-
键盘打手猫猫狗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19 07:57:20
-
hmx0979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13 11:06:42
-
再见,戴安娜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11 23:53:3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11 23:16:5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7 21:04:44
-
retriev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6 16:32:47
-
jecyo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3 20:47:39
-
lufthans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30 12:04:31
-
走走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5 23:09:54
-
活力宝贝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5 21:54:45
-
room noises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3 17:58:44
-
剑尾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2 16:01:42
-
木糖醇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1 19:19:41
-
一沫暖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1 19:02:29
-
随风的芦苇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1 17:51:39
-
Gigantomach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1 08:23:3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0 11:47:36
-
Nico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19 21:32:46
-
御言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18 20:37:01
-
Float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16 19:05:43
-
joeyeux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16 02:34:28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15 12:55:4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11 16:55:17
-
英恩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11 12:56:51
-
藤椒鸡排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04 12:57:10
-
呼噜噜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03 23:03:35
-
chatt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7 02:05:46
-
kayl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5 16:39:17
-
如果一切不偶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5 15:45:4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1 12:38:39
-
王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0 19:04:49
-
蝉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0 15:04:37
-
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19 14:39:4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19 01:56:42
-
Eile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17 17:16:44
-
Fei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17 08:57:16
-
凃同学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16 00:05:31
-
韦达柯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15 23: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