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寺
年初在双廊的时候,遇见一位苏州西园寺的和尚,给我一本小册子。里面是用现代语言写的短小菩提心得,其中有些我喜欢。
1,你的认识能力,决定了你所认识的世界。
2,有时你有烦恼,有时你没有烦恼,那只说明你有烦恼,并不等于你就是烦恼。认识到烦恼不是你,和烦恼保持距离,对烦恼保持觉察,是解除烦恼的必要手段。
3,每一个经验,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观察心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其价值是一样的。
4,自主才能自在,在混乱的心相续中,你能自主吗?
5,慧根不足,就容易沉迷在物欲中,难以自拔。
6,不原谅他人,就会在内心制造纠结。原谅他人,就是把自己从纠结中解放出来。
7,忙,是心加亡。很多人每天忙来忙去,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真是心已亡也。如果带着觉知去做每一件事,就能忙而不亡。
8,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才不会被妄念的波涛所影响。
9,利他之心既是利己之心,害他之心也是害己之心。因此,利他既是自利,害他必成自害。
10,每个人的业力不同,福报不同,各有因缘莫羡人。
11,当今社会总在传播一些垃圾文化,受此影响,很多人的心态和人格都是由垃圾碎片组成的。通过禅修可以清理垃圾碎片,终止不良程序的运行,提高心灵反应速度。
12,心的自由程度,决定人的创造力。
13,惜物就是惜福,没有福报的人,会活得很辛苦。
14,不少人不是没有时间休息,而是没有能力休息。
15,人在感情上既有黏着的需要,又有自由的需要。可是,黏着就不自由,自由就不能黏着。
16,有些人在生活中充满佛教的装饰,言行中却没有一点佛法的内涵。
17,随缘是要我们跳出主观设定,学会客观审视现实情况,然后做出智慧的抉择。
18,谅解,是因为理解而彼此原谅,因为原谅而彼此解放。
19,轮回,是需求,执着的发展和重复。
20,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每个人来到世界的起点都不一样。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平静面对人生,同时也知道,如何努力才能改善命运。
21,生活经验,形成了生活标准;生活标准,决定了生活方式。
22,对外在环境过分依赖,使人的心灵失去独立和自由。
23,有的人随着年龄增值,有的人随着年龄贬值,这就说明了生命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24,修行是以佛法智慧看清生命真相,调整心行轨道,摆脱恶性循环,建立良性重复。
25,在无限时空的无数生命中,两个生命要发生联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所以要珍惜缘份。
26,当你为某件事感到难过时,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因为凡夫心受伤了,还是因为菩提心产生的悲悯。
27,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
28,这个世界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有健康和不健康的人。
29,有些人的心太狭窄了,连一根针都容不了,但他又无法不遇到针,结果是心上插满了针,像个闪耀的刺猬。
30,幸福来自于满足感。欲望越少,越容易满足,也就越容易幸福。所以古人云:知足常乐啊!
31,生活条件复杂了,就会有许多琐事要处理,大量宝贵时间就消耗在这些无谓的事中。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32,对于每一种想法和情绪的生起,我们都要保持观照,而不是盲目地跟着跑。
33,佛教有句话,叫做“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就是说,在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尽力而为,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就顺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强求。倘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构成什么压力了。
1,你的认识能力,决定了你所认识的世界。
2,有时你有烦恼,有时你没有烦恼,那只说明你有烦恼,并不等于你就是烦恼。认识到烦恼不是你,和烦恼保持距离,对烦恼保持觉察,是解除烦恼的必要手段。
3,每一个经验,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观察心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其价值是一样的。
4,自主才能自在,在混乱的心相续中,你能自主吗?
5,慧根不足,就容易沉迷在物欲中,难以自拔。
6,不原谅他人,就会在内心制造纠结。原谅他人,就是把自己从纠结中解放出来。
7,忙,是心加亡。很多人每天忙来忙去,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真是心已亡也。如果带着觉知去做每一件事,就能忙而不亡。
8,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才不会被妄念的波涛所影响。
9,利他之心既是利己之心,害他之心也是害己之心。因此,利他既是自利,害他必成自害。
10,每个人的业力不同,福报不同,各有因缘莫羡人。
11,当今社会总在传播一些垃圾文化,受此影响,很多人的心态和人格都是由垃圾碎片组成的。通过禅修可以清理垃圾碎片,终止不良程序的运行,提高心灵反应速度。
12,心的自由程度,决定人的创造力。
13,惜物就是惜福,没有福报的人,会活得很辛苦。
14,不少人不是没有时间休息,而是没有能力休息。
15,人在感情上既有黏着的需要,又有自由的需要。可是,黏着就不自由,自由就不能黏着。
16,有些人在生活中充满佛教的装饰,言行中却没有一点佛法的内涵。
17,随缘是要我们跳出主观设定,学会客观审视现实情况,然后做出智慧的抉择。
18,谅解,是因为理解而彼此原谅,因为原谅而彼此解放。
19,轮回,是需求,执着的发展和重复。
20,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每个人来到世界的起点都不一样。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平静面对人生,同时也知道,如何努力才能改善命运。
21,生活经验,形成了生活标准;生活标准,决定了生活方式。
22,对外在环境过分依赖,使人的心灵失去独立和自由。
23,有的人随着年龄增值,有的人随着年龄贬值,这就说明了生命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24,修行是以佛法智慧看清生命真相,调整心行轨道,摆脱恶性循环,建立良性重复。
25,在无限时空的无数生命中,两个生命要发生联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所以要珍惜缘份。
26,当你为某件事感到难过时,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因为凡夫心受伤了,还是因为菩提心产生的悲悯。
27,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
28,这个世界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有健康和不健康的人。
29,有些人的心太狭窄了,连一根针都容不了,但他又无法不遇到针,结果是心上插满了针,像个闪耀的刺猬。
30,幸福来自于满足感。欲望越少,越容易满足,也就越容易幸福。所以古人云:知足常乐啊!
31,生活条件复杂了,就会有许多琐事要处理,大量宝贵时间就消耗在这些无谓的事中。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32,对于每一种想法和情绪的生起,我们都要保持观照,而不是盲目地跟着跑。
33,佛教有句话,叫做“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就是说,在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尽力而为,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就顺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强求。倘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构成什么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