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芙和她的《阿弗小传》
硕士论文做的是伍尔芙,便想翻本她的书,薄又好玩的《阿弗小传》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为懒人之选。毕业后做了编辑,想到可以选取类似的文艺小经典做成一个系列。所以,《阿弗小传》又成了包括《芒果街上的小屋》、《圣诞忆旧集》等书在内的“双语精灵手卷”书系的缘起。 世事多变幻。书系计划的第一本却姗姗来迟。眼见一个缘起生生被自己蹉跎成了尾巴,实在是一件令人惭愧又困惑不已的事。好在伍尔芙是永远的,无需急于一时。而现在花去很多时间操作,我也怀有隐约期待,希望这本有趣的小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走近那位因误读或翻译的失落而被人淡忘,渐渐寂化成文学先贤祠里蒙灰的雕像的女作家。 《阿弗小传》写成于伍尔芙的创作生涯中段。之前,她接连创作了三部重要的实验性作品:《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大量运用意识流手法,细致临摹人物内心活动,以期在“片刻的存在”和“顿悟的瞬间”捕捉和呈现生活的真相。作为弗洛伊德作品全集的出版者,伍尔芙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思考深度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而家族遗传的精神疾患在这一点上也成为残酷的机缘,使得她拥有正常人无法获得的临界体验。国内早期的外国文学评家大多粗略地认为她倡导的“向内心看”只是一种文学再现的对象从物质到精神,或从肉体到精神的转变。实际上她走得要远得多。意识流手法只能呈现人物的显意识流程,而伍尔芙想要做的却是,通过对意识流程的铺排达到瞬间的顿悟,捕捉潜意识,获得片刻的存在感,在她看来,那是“未经语言变形的生活真相”,“事物以赤裸本真触压赤裸神经”,是“纯净的、完整的幸福”。然而,以语言去再现未经语言变形的潜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伍尔芙只能不懈而徒劳地将语言工具一再精确化,分毫不差地拓印意识流程,一次次地无限接近真相,接近意义,却永难触摸和获取。毫无疑问,这样的创作过程将会耗尽心力,三部作品一部比一部玄奥晦涩,伍尔芙也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精神崩溃。因此,写完《海浪》,她决定休息一下。其时一部叫《巴芮特家的儿女们》的电影正风靡,主人公正是伍尔芙密切关注的前辈女诗人勃朗宁夫人,而小狗阿弗的身影出现在从头至尾的每个场景中。于是,一个顽皮念头的浮现很快促成了《阿弗小传》的诞生。使伍尔芙颇感意外的是,这部轻巧写就的小书却大获成功,几月之内重印多次,成了她最为畅销的作品。 国外有评论家将伍尔芙小说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探索人类意识世界,追寻存在意义的实验性小说;一类是戏剧性小说,伍尔芙在其中巧妙而曲折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和文学问题的思考与看法。从《阿弗小传》起,伍尔芙转入戏剧性小说的创作阶段。想顺便一提的是,将其实验性小说称为意识流小说是不准确的。意识流只是一种文学技巧,写作手法。伍尔芙后期的戏剧性小说和散文作品中也常用到。同理,伍尔芙也不宜被称为意识流作家,她只是一位习惯以意识流手法来再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现代主义作家。 阿弗的英文原名是FLUSH,意为鸟群惊飞。它是一条柯卡犬,这是一种产于西班牙的猎兔犬,喜欢追逐鸟儿。小说中多次出现阿弗追赶野鸡和鹌鹑的场景。不过这个英文名无论按音译还是按意译都有点尴尬,所以干脆化译成中国式的狗名“阿弗”。 阿弗的女主人勃朗宁夫人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诗人,即便置于群星璀璨的文学史上,她的经历也可以说是非常传奇。出身巨富之家的早慧天才却命运多舛,15岁时便因神秘疾病卧床不起,靠鸦片等麻醉剂缓解病痛,而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包括她的诗篇中异常生动丰富的想象。华兹华斯去世那年,她成了唯一一位与丁尼生竞争桂冠诗人的候选者。远在美国的爱伦坡也出于仰慕将诗集题献给她。39岁时,她遇到了小她六岁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姐弟恋迅速发展,父亲却立下儿女结婚便取消继承权的奇怪规矩。在爱情力量的作用下奇迹般恢复健康的巴芮特小姐只好悄悄地与勃朗宁先生私奔,去意大利做起了勃朗宁夫人。 而阿弗,正是她生命中最艰难和最美好时光里不离不弃贯穿始终的陪伴者。失去阿弗时,她像失去爱子一样悲伤。她将它写入信笺,写入诗篇。也因此,以关注并剖析妇女写作历史与现状为己任的女性主义作家伍尔芙在关注这位显赫而有趣的前辈时,不可避免地关注到了身形渺小,角色却绝不渺小的它。伍尔芙有一种理论,曾经通过达洛维夫人之口表达出来:“所以要了解她,或任何人,必须寻出使其完整的人,甚至是所在……因为我们的幽灵,我们那可见的一部分,与我们那不可见的一部分,那广延远拓的一部分,相比较,是多么短暂易逝。那不可见的却会永远存留,经过某种轮回,依附于此人或那人身上。”这种理论的根源也在于伍尔芙对于人类意识的深度探索和对于身份的追寻。在《阿弗小传》里,使勃朗宁夫人完整的是阿弗:“出自同一铸模,却散裂开来,或许,他们各自,都是对方沉睡一面的充分展现。但她是个女人,他是条狗。” 以精确语言和优雅辞采著称的伍尔芙在捕捉情绪描摹感觉上的功力自不待言,阿弗相比人类短暂而幸运的一生在她写来,其细腻和丰富程度完全不逊于人类生平,许多细节妙趣横生,又感人至深,并因其独有的敏锐度而令人难以忘怀。叙事手法上,伍尔芙采用了全知等多种视角拓展作品空间,而狗狗作为人类的它者,不通言语的它者,自然形成一种巧妙的视角。相比实验性作品中的直面语言悖论和叙述困境,在《阿弗小传》里,类似的玄思和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关怀却得以轻松表达。所以,美国著名的独立书评博客称《阿弗小传》是阅读伍尔芙的最佳入门之书,因其展现了伍尔芙最幽默的一面,又兼具实验性作品的深度。此言非虚。 作为一个写作者,伍尔芙最值得钦佩的地方在于,她始终以精确再现和不懈求真为创作原则。对于自我真相和存在意义的极致追求,使得她对于意识的探索和文学再现达到了无人超越的境界。她的作品的文学成就将在人类对世界和自身认识不断加深的未来得到更多的验证。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057607/
-
allap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19 22:08:33
-
lindaliu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2 18:29:18
-
金山夜戏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2 17:51:04
-
qing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2 17:36:11
-
ཉི་མ།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2 17:22:23
-
simply_red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2 17:17:57
-
朵萝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3:54:40
-
阿提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23:53:3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23:21:51
-
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20:27:43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19:43:10
-
柯嫘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18:57:3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17:39:07
-
ly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17:07:46
-
void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16:54:45
-
希尔达不卖萌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16:51:22
-
挥着大刀の猫球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16:40:47
-
Mnemosy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16:04:54
-
大漠渔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09:28:53
-
蓬松的Lucif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31 01:40:52
purplepin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新海报
- 隐秘的玫瑰 (1人喜欢)
- 随便聊两句叶芝诗里的鹿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