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制服与束缚
当代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总是热衷于讲述都市超级英雄的故事。不管是超人、蜘蛛侠还是蝙蝠侠,这些当代英雄如同昔日的西部英雄一样,在城市中惩恶扬善,维护着人类的文明。
然而与西部英雄不同的是,这些现代都市英雄都有一套自己固定的制服,通过这套制服产生双重身份。当穿上制服,他们就化身为英雄拯救世界,当脱下这套制服,他们又可以伪装成普通人,与百姓和平相处。
过去的西部英雄变成了当代超级英雄,他们之间的区别,也许远不止于一套制服那么简单。
不可杀人的现代紧箍
1975年由杜奇奥•泰萨利执导、阿兰•德龙主演的意大利影片《佐罗》,可以看作是新旧英雄交替的一个缩影。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正宗的西部片,而佐罗也有着西部英雄的一切特征;但同时,影片中的佐罗已经受到现代文明的束缚,这迫使他开始穿上制服、伪装身份,如同后来所有都市超级英雄那样。
故事的开始,一位总督去新阿拉贡赴任路上被人刺杀,临死前请求男主角代替自己赴任。这位善良的总督要求男主角不要为自己报仇。他把总督戒指递给男主角,要男主角当着他的面发誓绝不杀人,男主角只得答应。
新阿拉贡的上校正是刺杀总督的凶手,他想独霸新阿拉贡。而当地的法官、商人和士兵全都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男主角只能装成一幅纨绔子弟的样子,不理政事。当偶然发现总督府里有一条秘道后,男主角戴上黑面具、黑帽子和黑斗篷,化身为佐罗,用手中的剑来维护正义。当穿上这套制服,他就是行侠仗义的佐罗;当脱下这套制服,他又变回那个唯唯诺诺的总督。
最终,佐罗唤起了民众对上校的反抗。当上校在镇压中杀死一个修道士后,佐罗说,修道士的死解脱了他对另一个好人的诺言。于是,佐罗在决战中杀死了上校,然后策马远去。
男主角化身佐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对好友“不可杀人”的承诺。事实上,不可杀人不仅是束缚佐罗的紧箍,也是后世一切超级英雄都必须遵守的法则,这条法则象征着人类文明对这些英雄的容忍底线。美国东部的法治理念成为人类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西部的野性和自由越来越受到压抑。西部英雄身上对文明的眷恋和对自由的渴望,已经无法共存一体,于是英雄被迫分裂成两个身份,一个是生活在文明内部懦弱的普通人,一个是强大的超级英雄。那套制服正是割裂这两种身份的象征。
在早期的西部片中,没有制服作为伪装的英雄最终的结局往往是被驱逐出社区。在1952年由弗雷德•金尼曼执导的电影《正午》中,已退休的警长找不到任何一个小镇居民愿意出来帮助他一起对抗坏人,相反,每一个人都希望他快点离开小镇。教堂中一位警长曾经的好友说,东部的投资马上就要来了,如果这时发生枪战,东部会觉得小镇依然是个缺乏文明的地方。
随着东部文明一点点向西部扩张,野性和自由越来越被看作对文明的威胁,大家都希望英雄杀了坏人后,就立刻策马远走。然而当每一片蛮荒之地上都建立起现代都市,英雄能去到哪里呢?于是,英雄只能臣服于文明,扮演起普通人的角色,只在危急时刻才穿上制服变成英雄。
远离女性与家庭
电影《超人》在1978年诞生,与1977年诞生的《星球大战》一样,都预示着新好莱坞反文化运动的结束以及新神话的建立。影片讲述的是超人原本所在的星球发生爆炸,超人的父母把超人送往地球。长大后的超人取名克拉克。他平时装成一个普通的记者,当发生危险时,则会穿上红蓝紧身衣制服,化身超人以拯救人类。
《超人》电影共有四部,都由克里斯托弗•里夫出演超人的角色。在第一部《超人》中,超人的亲生父亲通过智能晶片与超人发生了一段对话,父亲告诫超人必须隐瞒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敌人会向他所爱的人下手,以达到伤害他的目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第一部《超人》的结尾,反派同时发射了两枚导弹,其中一枚射向超人的女友所在地,超人只来得及阻止一发导弹。最后超人救了所有人,唯独他的女友死去。伤心欲绝的超人逆转时间,才救下自己的女友。
相似的两难选择在其后的一系列超级英雄片中反复出现。在2002年的《蜘蛛侠》中,反派绿魔一边吊起一辆载满孩子的校车,另一边吊起蜘蛛侠的女友,让蜘蛛侠选择救其中一个;而2008年的《蝙蝠侠前传2》,反派小丑也让蝙蝠侠选择,是救女友还是救这个城市的希望检察官哈维。
这个选择之所以在不同的超级英雄片中反复出现,是象征着英雄双重身份的内在矛盾。英雄是选择女友、家庭、普通人的身份,还是选择社会、责任、超人的身份?在传统西部片中,女性总是呼唤英雄放下武器、回归家庭和秩序。传统西部片的结局,也不外乎英雄拒绝女性,策马远去,远离家庭;或者英雄选择女性,与女性组成家庭,就此安定下来。
而在现代的超级英雄片中,英雄一方面被要求臣服于文明,另一方面却又不允许英雄完全融入文明、放弃自己作为英雄的责任。英雄必须拒绝女性,但此时的英雄却无法像西部前辈那样一走了之。于是,英雄只得穿上制服以隐瞒身份,则成为了这类电影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英雄隐瞒身份,与其说是为了保护女友不被反派威胁,不如说是为了拒绝女性对自己的俘获。
在《超人2》中,这个主题更加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影片中,女友发现了超人的身份,于是超人放下顾忌,与女友缠绵悱恻,甚至对民众的呼救充耳不闻。为了与女友组成家庭,超人放弃了自己的超能力,变成了普通人,当发现世界已经被邪恶势力所统治时,超人才后悔莫及。超人最终恢复了超能力并消灭了反派,但他也就此明白自己责任的重大。在与女友深情告别后,超人再次逆转时间,让女友忘记了超人的身份。
这就是英雄的宿命,英雄注定只能孤独。就像超人的母亲在送超人前往地球时所说,他永远都无法融入人类,因为他就是一个异类。这也许可以视作英雄与文明之间关系的一个寓言,文明永远拒绝他的彻底加入,同时又要英雄恪守文明的规则。英雄为了承担自己的责任必须放弃自己的幸福,借着制服的伪装,远离女性和家庭。
不自律的英雄
不管穿上制服是因为不能杀人,还是为了远离女性和家庭的诱惑,制服都象征着英雄的一种自我压抑。通过克制自我,英雄确证了传统价值的正确性。只有如此,英雄才可以勉强获得文明的认可。
在《超人3》中,超人由于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他肆意破坏,并且被反派阵营里的一个女性所诱惑,成为反派的帮凶。影片最后超人分裂成了两人,一个是西装革履的克拉克,一个是不驯服的邪恶超人,这其实正是对穿上制服和不穿制服的英雄本来就有的分裂状态的最好隐喻。最后克拉克战胜了超人,象征着被文明化的超人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和野性。而在《蜘蛛侠3》里,蜘蛛侠被外星生物寄生,他变得自私、暴戾,为了复仇而试图杀死一个罪犯,违反了不能杀人的英雄法则。同样在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教堂里,蜘蛛侠借着教堂钟声赶走了外星生物,文明的力量使得蜘蛛侠再次回复到自律的状态中。
2008年由威尔•斯密斯主演、彼得•博格执导的电影《全民超人汉考克》,以一种调侃的方式更清晰地诠释了这个主题。汉考克是一个不穿制服的超人,也是个不能自律的超人。他酗酒、滥用私刑、脾气暴躁、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一切导致了市民对他的排斥和厌恶,
直到有一天汉考克救了公关经理雷的性命。雷为了报答汉考克,开始为汉考克改善形象。在雷的教育下,汉考克学会了自律并重新赢得民众的欢迎,雷送了一套超人的制服给汉考克。然而汉考克爱上了雷的妻子,原来她是个女超人,并且是汉考克的前妻。但汉考克只要与她在一起,两人就会变成平凡人。失去超能力的汉考克遭到了罪犯的袭击,雷的妻子也危在旦夕。身负重伤的汉考克挣扎着离开了雷一家人,雷的妻子随之好转。
影片最后,雷一家人欢快地散步聊天,而汉考克躲在远方给雷打了个电话。汉考克最终孤独一人,穿着超人的制服,成为了一个自律的英雄。
该片本身虽有缺陷,但其对超级英雄主题有意地解构,却值得玩味。汉考克没有超人的制服,他随意的穿着发出一个讯号,这是一个没有被文明所驯化的人。他虽然充当着文明社会的保护者,却时刻遭到文明的排斥。如同对待西部英雄那样,市民们要求汉考克早点滚蛋,远离他们的城市。
汉考克穿上雷送给他的那套超人制服,是汉考克臣服于文明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象征。而女性的出现,则诱惑汉考克放弃超人的身份,完全融入家庭。影片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导演在剧情中提出,超人与女性在一起是超能力失去的原因。这无疑是把过去超级英雄片的内在主题外化为本片的故事,从而产生一种反讽的效果。
汉考克最终拒绝了女性和家庭的诱惑,再次像过去所有西部英雄一样,独自走向远方。在影片的最后,汉考克再也没有脱下那套超人制服,这套制服既是英雄的标志,也是英雄的伪装;既是英雄的荣耀,也是英雄的束缚;既是文明对英雄的压抑,也是英雄永远无法融入文明的屏障。
然而与西部英雄不同的是,这些现代都市英雄都有一套自己固定的制服,通过这套制服产生双重身份。当穿上制服,他们就化身为英雄拯救世界,当脱下这套制服,他们又可以伪装成普通人,与百姓和平相处。
过去的西部英雄变成了当代超级英雄,他们之间的区别,也许远不止于一套制服那么简单。
不可杀人的现代紧箍
1975年由杜奇奥•泰萨利执导、阿兰•德龙主演的意大利影片《佐罗》,可以看作是新旧英雄交替的一个缩影。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正宗的西部片,而佐罗也有着西部英雄的一切特征;但同时,影片中的佐罗已经受到现代文明的束缚,这迫使他开始穿上制服、伪装身份,如同后来所有都市超级英雄那样。
故事的开始,一位总督去新阿拉贡赴任路上被人刺杀,临死前请求男主角代替自己赴任。这位善良的总督要求男主角不要为自己报仇。他把总督戒指递给男主角,要男主角当着他的面发誓绝不杀人,男主角只得答应。
新阿拉贡的上校正是刺杀总督的凶手,他想独霸新阿拉贡。而当地的法官、商人和士兵全都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男主角只能装成一幅纨绔子弟的样子,不理政事。当偶然发现总督府里有一条秘道后,男主角戴上黑面具、黑帽子和黑斗篷,化身为佐罗,用手中的剑来维护正义。当穿上这套制服,他就是行侠仗义的佐罗;当脱下这套制服,他又变回那个唯唯诺诺的总督。
最终,佐罗唤起了民众对上校的反抗。当上校在镇压中杀死一个修道士后,佐罗说,修道士的死解脱了他对另一个好人的诺言。于是,佐罗在决战中杀死了上校,然后策马远去。
男主角化身佐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对好友“不可杀人”的承诺。事实上,不可杀人不仅是束缚佐罗的紧箍,也是后世一切超级英雄都必须遵守的法则,这条法则象征着人类文明对这些英雄的容忍底线。美国东部的法治理念成为人类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西部的野性和自由越来越受到压抑。西部英雄身上对文明的眷恋和对自由的渴望,已经无法共存一体,于是英雄被迫分裂成两个身份,一个是生活在文明内部懦弱的普通人,一个是强大的超级英雄。那套制服正是割裂这两种身份的象征。
在早期的西部片中,没有制服作为伪装的英雄最终的结局往往是被驱逐出社区。在1952年由弗雷德•金尼曼执导的电影《正午》中,已退休的警长找不到任何一个小镇居民愿意出来帮助他一起对抗坏人,相反,每一个人都希望他快点离开小镇。教堂中一位警长曾经的好友说,东部的投资马上就要来了,如果这时发生枪战,东部会觉得小镇依然是个缺乏文明的地方。
随着东部文明一点点向西部扩张,野性和自由越来越被看作对文明的威胁,大家都希望英雄杀了坏人后,就立刻策马远走。然而当每一片蛮荒之地上都建立起现代都市,英雄能去到哪里呢?于是,英雄只能臣服于文明,扮演起普通人的角色,只在危急时刻才穿上制服变成英雄。
远离女性与家庭
电影《超人》在1978年诞生,与1977年诞生的《星球大战》一样,都预示着新好莱坞反文化运动的结束以及新神话的建立。影片讲述的是超人原本所在的星球发生爆炸,超人的父母把超人送往地球。长大后的超人取名克拉克。他平时装成一个普通的记者,当发生危险时,则会穿上红蓝紧身衣制服,化身超人以拯救人类。
《超人》电影共有四部,都由克里斯托弗•里夫出演超人的角色。在第一部《超人》中,超人的亲生父亲通过智能晶片与超人发生了一段对话,父亲告诫超人必须隐瞒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敌人会向他所爱的人下手,以达到伤害他的目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第一部《超人》的结尾,反派同时发射了两枚导弹,其中一枚射向超人的女友所在地,超人只来得及阻止一发导弹。最后超人救了所有人,唯独他的女友死去。伤心欲绝的超人逆转时间,才救下自己的女友。
相似的两难选择在其后的一系列超级英雄片中反复出现。在2002年的《蜘蛛侠》中,反派绿魔一边吊起一辆载满孩子的校车,另一边吊起蜘蛛侠的女友,让蜘蛛侠选择救其中一个;而2008年的《蝙蝠侠前传2》,反派小丑也让蝙蝠侠选择,是救女友还是救这个城市的希望检察官哈维。
这个选择之所以在不同的超级英雄片中反复出现,是象征着英雄双重身份的内在矛盾。英雄是选择女友、家庭、普通人的身份,还是选择社会、责任、超人的身份?在传统西部片中,女性总是呼唤英雄放下武器、回归家庭和秩序。传统西部片的结局,也不外乎英雄拒绝女性,策马远去,远离家庭;或者英雄选择女性,与女性组成家庭,就此安定下来。
而在现代的超级英雄片中,英雄一方面被要求臣服于文明,另一方面却又不允许英雄完全融入文明、放弃自己作为英雄的责任。英雄必须拒绝女性,但此时的英雄却无法像西部前辈那样一走了之。于是,英雄只得穿上制服以隐瞒身份,则成为了这类电影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英雄隐瞒身份,与其说是为了保护女友不被反派威胁,不如说是为了拒绝女性对自己的俘获。
在《超人2》中,这个主题更加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影片中,女友发现了超人的身份,于是超人放下顾忌,与女友缠绵悱恻,甚至对民众的呼救充耳不闻。为了与女友组成家庭,超人放弃了自己的超能力,变成了普通人,当发现世界已经被邪恶势力所统治时,超人才后悔莫及。超人最终恢复了超能力并消灭了反派,但他也就此明白自己责任的重大。在与女友深情告别后,超人再次逆转时间,让女友忘记了超人的身份。
这就是英雄的宿命,英雄注定只能孤独。就像超人的母亲在送超人前往地球时所说,他永远都无法融入人类,因为他就是一个异类。这也许可以视作英雄与文明之间关系的一个寓言,文明永远拒绝他的彻底加入,同时又要英雄恪守文明的规则。英雄为了承担自己的责任必须放弃自己的幸福,借着制服的伪装,远离女性和家庭。
不自律的英雄
不管穿上制服是因为不能杀人,还是为了远离女性和家庭的诱惑,制服都象征着英雄的一种自我压抑。通过克制自我,英雄确证了传统价值的正确性。只有如此,英雄才可以勉强获得文明的认可。
在《超人3》中,超人由于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他肆意破坏,并且被反派阵营里的一个女性所诱惑,成为反派的帮凶。影片最后超人分裂成了两人,一个是西装革履的克拉克,一个是不驯服的邪恶超人,这其实正是对穿上制服和不穿制服的英雄本来就有的分裂状态的最好隐喻。最后克拉克战胜了超人,象征着被文明化的超人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和野性。而在《蜘蛛侠3》里,蜘蛛侠被外星生物寄生,他变得自私、暴戾,为了复仇而试图杀死一个罪犯,违反了不能杀人的英雄法则。同样在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教堂里,蜘蛛侠借着教堂钟声赶走了外星生物,文明的力量使得蜘蛛侠再次回复到自律的状态中。
2008年由威尔•斯密斯主演、彼得•博格执导的电影《全民超人汉考克》,以一种调侃的方式更清晰地诠释了这个主题。汉考克是一个不穿制服的超人,也是个不能自律的超人。他酗酒、滥用私刑、脾气暴躁、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一切导致了市民对他的排斥和厌恶,
直到有一天汉考克救了公关经理雷的性命。雷为了报答汉考克,开始为汉考克改善形象。在雷的教育下,汉考克学会了自律并重新赢得民众的欢迎,雷送了一套超人的制服给汉考克。然而汉考克爱上了雷的妻子,原来她是个女超人,并且是汉考克的前妻。但汉考克只要与她在一起,两人就会变成平凡人。失去超能力的汉考克遭到了罪犯的袭击,雷的妻子也危在旦夕。身负重伤的汉考克挣扎着离开了雷一家人,雷的妻子随之好转。
影片最后,雷一家人欢快地散步聊天,而汉考克躲在远方给雷打了个电话。汉考克最终孤独一人,穿着超人的制服,成为了一个自律的英雄。
该片本身虽有缺陷,但其对超级英雄主题有意地解构,却值得玩味。汉考克没有超人的制服,他随意的穿着发出一个讯号,这是一个没有被文明所驯化的人。他虽然充当着文明社会的保护者,却时刻遭到文明的排斥。如同对待西部英雄那样,市民们要求汉考克早点滚蛋,远离他们的城市。
汉考克穿上雷送给他的那套超人制服,是汉考克臣服于文明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象征。而女性的出现,则诱惑汉考克放弃超人的身份,完全融入家庭。影片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导演在剧情中提出,超人与女性在一起是超能力失去的原因。这无疑是把过去超级英雄片的内在主题外化为本片的故事,从而产生一种反讽的效果。
汉考克最终拒绝了女性和家庭的诱惑,再次像过去所有西部英雄一样,独自走向远方。在影片的最后,汉考克再也没有脱下那套超人制服,这套制服既是英雄的标志,也是英雄的伪装;既是英雄的荣耀,也是英雄的束缚;既是文明对英雄的压抑,也是英雄永远无法融入文明的屏障。
-
何求得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04 05:11:32
-
小龙人orwe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30 11:30:1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24 16:31:16
-
杏仁2.0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13:28:59
-
十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10:27:55
-
宝莉心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08:21:56
-
轻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07:39:33
-
小树天天如初见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07:36:13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06:20:26
-
人民艺术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02:37:32
-
n u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01:43:00
-
桑梓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01:19:41
-
小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01:15:49
-
🌞娘卷卷🌙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5 0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