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问题的回顾和改进
这两天看了伊卡洛斯的读书的迷思系列后,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缺乏的就是这种反思型思考。特此参考一下他的文章来回顾这两年的读书情况,找到问题、改进。
概览:
我真正开始把读书当成生活中的一件事,并且记录在豆瓣上是从2009年4月6号开始的。第一本书是杨鹏的17天搞定GRE单词。
下面是这三年读过的书的统计:
总的来说,数量不多,且在一年里的分布很散。09年5月的高峰是因为看小说。10年7、8月两个高度是因为放假了,且准备出国,所以时间多。10年1、12月和11年5、8月的小高峰是因为学期结束,各种课本集中看完的原因。另外,对比09年9月到10年6月与10年9月到11年5月这两个时间段的高度,可以判断出国后看的书明显减少,每个月大概有3、4本的样子。
1. 类型杂乱
目前总共读过223本书。其中小说74本,包括畅销的不畅销的只要是小说的,占33.2%;英语13本,主要是托福和GRE,占5.8%;思维、计算机和经济学各10本,各占4.5%;心理学、文学(散文、杂文等)、哲学、灵修、关于书的书各5本,各占2.2%;时间管理、旅行、禅各有3、3、2本,分别占1.3%、1.3%、0.9%。
这些是排名靠前,且是我关心的。剩下一条长尾就没算进来了。可以看出,小说数量遥遥领先,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必须看,计算机和经济学因为是专业需要而包括了好几本课本从而紧随其后。另一方面,类型很杂乱,没有侧重点。原因可能是兴趣广泛且短暂,没有深入某个领域多看几本,建立体系学习下去。
改进:
参考伊卡洛斯的方法,分为主题类和杂类。
主题类:想要重点深入学习了解的某个领域、内容。此时读书是作为一种学习方法、知识来源或辅助手段存在的。这个类型的读书需要严格要求。笔记、总结、导图、交流和应用是必须要有的。主题阅读后还可以进行综合总结,synthesize。数量上,包括课程主题在内,三门为宜,绝不超过四门。
杂类:简单点说就是随便看。什么有兴趣就看什么,越杂越好。目的在于发现新的领域,得到新的想法,扩展思维界限,长见识。此时读书是作为一种休息、培养兴趣、遇到serendipity的途径。数量要控制好,不能挤压主题类的时间。
目前我的主题包括(有效期半年):
1) 计算机(包括数据库、VB.NET、Java、网络):课程需要,也是兴趣所在;
2) 数据分析:同上,目前在学统计学,需要进一步安排;
3) 哲学:帮助从高层次思考这个世界;
4) GRE:为读研而准备;
将来某时/也许的主题:
1) 心理学:了解奇怪的人类;
2) 思维类:包括逻辑学、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类的,;
3) 法语:多一门语言多一个世界;
4) 灵修:包括宗教类,提高自身修养;
2. 时间分配不够
这两年生活变化有点大,所以无法统一说明。只说说10年下半年到现在的时间安排。上课时不知道几时有作业、作业量多大,而且课程比较紧张,基本上一天下来没有多长时间在家里的。导致没有固定的时间读书,也不能保证做完作业后有精力读书。因此可能一周内没读几页纸。
改进:
提高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的能力。强调读书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在做完作业后优先读书。 把好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主题类的书。而杂类则充分利用出门在外的碎片时间来读。目前用手机看,缺点是屏幕有点小且伤眼睛,优点是方便携带,不用多带一个大家伙。关注Amazon的Kindle平板,期待10寸版。
3. 交流不够
目前我读书基本是自娱自乐,几乎没有一次完整而深刻地就一本书的内容跟其他人讨论过。因此思维被局限在自己的想法里,有点闭关锁国的感觉。现实中如此是因为找不到同好,网络中则是没有主动去找。
改进:
重点放在豆瓣这个平台。
1) 利用笔记功能记录零碎的疑问、心得等;
2) 做完导图和总结后发表;
3) 看别人的评论,发表观点;
4) 跟友邻讨论,向他们请教;
4. 忽略巩固和实践
每本书都包含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当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掌握了自己在读之前没有的那些信息和知识。但我读书通常注重结果而非过程。也就是想早点看完,而不是关心我真正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和想法。我很少写评论总结,更别提具体实践了,也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结果就是,读过的东西大量地忘记,并没有给生活带来期待的改变。
改进:
对于主题类的书,每读完一本就写评论总结。即使是简短的几句话也没问题。必要时做导图来建立自己的框架,不仅能够巩固知识,而且以后参考时可以省时间。对于实用类书,可以制定具体的计划来实践。
5. 关于书以外的辅助
读一本书时,除了它本身的内容外还有相关联的辅助信息,比如写作背景、作者的其他作品和相关书目等。对我来说,了解这些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形式包括:google的搜索结果、网友推荐、公开课、网文、开卷八分钟、ppt、论文。
目前就那么多,以后想到再添。
概览:
我真正开始把读书当成生活中的一件事,并且记录在豆瓣上是从2009年4月6号开始的。第一本书是杨鹏的17天搞定GRE单词。
下面是这三年读过的书的统计:
![]() |
2009年 |
![]() |
2010年 |
![]() |
2011年 |
总的来说,数量不多,且在一年里的分布很散。09年5月的高峰是因为看小说。10年7、8月两个高度是因为放假了,且准备出国,所以时间多。10年1、12月和11年5、8月的小高峰是因为学期结束,各种课本集中看完的原因。另外,对比09年9月到10年6月与10年9月到11年5月这两个时间段的高度,可以判断出国后看的书明显减少,每个月大概有3、4本的样子。
1. 类型杂乱
目前总共读过223本书。其中小说74本,包括畅销的不畅销的只要是小说的,占33.2%;英语13本,主要是托福和GRE,占5.8%;思维、计算机和经济学各10本,各占4.5%;心理学、文学(散文、杂文等)、哲学、灵修、关于书的书各5本,各占2.2%;时间管理、旅行、禅各有3、3、2本,分别占1.3%、1.3%、0.9%。
这些是排名靠前,且是我关心的。剩下一条长尾就没算进来了。可以看出,小说数量遥遥领先,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必须看,计算机和经济学因为是专业需要而包括了好几本课本从而紧随其后。另一方面,类型很杂乱,没有侧重点。原因可能是兴趣广泛且短暂,没有深入某个领域多看几本,建立体系学习下去。
改进:
参考伊卡洛斯的方法,分为主题类和杂类。
主题类:想要重点深入学习了解的某个领域、内容。此时读书是作为一种学习方法、知识来源或辅助手段存在的。这个类型的读书需要严格要求。笔记、总结、导图、交流和应用是必须要有的。主题阅读后还可以进行综合总结,synthesize。数量上,包括课程主题在内,三门为宜,绝不超过四门。
杂类:简单点说就是随便看。什么有兴趣就看什么,越杂越好。目的在于发现新的领域,得到新的想法,扩展思维界限,长见识。此时读书是作为一种休息、培养兴趣、遇到serendipity的途径。数量要控制好,不能挤压主题类的时间。
目前我的主题包括(有效期半年):
1) 计算机(包括数据库、VB.NET、Java、网络):课程需要,也是兴趣所在;
2) 数据分析:同上,目前在学统计学,需要进一步安排;
3) 哲学:帮助从高层次思考这个世界;
4) GRE:为读研而准备;
将来某时/也许的主题:
1) 心理学:了解奇怪的人类;
2) 思维类:包括逻辑学、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类的,;
3) 法语:多一门语言多一个世界;
4) 灵修:包括宗教类,提高自身修养;
2. 时间分配不够
这两年生活变化有点大,所以无法统一说明。只说说10年下半年到现在的时间安排。上课时不知道几时有作业、作业量多大,而且课程比较紧张,基本上一天下来没有多长时间在家里的。导致没有固定的时间读书,也不能保证做完作业后有精力读书。因此可能一周内没读几页纸。
改进:
提高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的能力。强调读书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在做完作业后优先读书。 把好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主题类的书。而杂类则充分利用出门在外的碎片时间来读。目前用手机看,缺点是屏幕有点小且伤眼睛,优点是方便携带,不用多带一个大家伙。关注Amazon的Kindle平板,期待10寸版。
3. 交流不够
目前我读书基本是自娱自乐,几乎没有一次完整而深刻地就一本书的内容跟其他人讨论过。因此思维被局限在自己的想法里,有点闭关锁国的感觉。现实中如此是因为找不到同好,网络中则是没有主动去找。
改进:
重点放在豆瓣这个平台。
1) 利用笔记功能记录零碎的疑问、心得等;
2) 做完导图和总结后发表;
3) 看别人的评论,发表观点;
4) 跟友邻讨论,向他们请教;
4. 忽略巩固和实践
每本书都包含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当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掌握了自己在读之前没有的那些信息和知识。但我读书通常注重结果而非过程。也就是想早点看完,而不是关心我真正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和想法。我很少写评论总结,更别提具体实践了,也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结果就是,读过的东西大量地忘记,并没有给生活带来期待的改变。
改进:
对于主题类的书,每读完一本就写评论总结。即使是简短的几句话也没问题。必要时做导图来建立自己的框架,不仅能够巩固知识,而且以后参考时可以省时间。对于实用类书,可以制定具体的计划来实践。
5. 关于书以外的辅助
读一本书时,除了它本身的内容外还有相关联的辅助信息,比如写作背景、作者的其他作品和相关书目等。对我来说,了解这些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形式包括:google的搜索结果、网友推荐、公开课、网文、开卷八分钟、ppt、论文。
目前就那么多,以后想到再添。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6 21:48:46
-
积压的情绪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8-30 12:38:41
-
WEI^2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3-01 12:41:17
-
cp4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2-16 22:28:07
-
玉湖玲珑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23 16:33:10
-
殳帛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1 23:39:46
-
Kash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1 23:08:58
-
Daggerpod稳稳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1 22:10:10
-
猴丽莎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1 17:20:08
-
隐于萌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1 15:10:55
-
阿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1 14:31:40
-
荒唐百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1 14: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