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旧诗
维妹妹大清早勾的我想家,贴首旧诗,全当坐火车走一遍家乡的大地。
1995,从北到南
Ⅰ
旅行是为了什么?
可以携带什么?放下什么?
有数年,不曾见过候鸟,
麻雀和鸽子,令人忘却翅膀的意义。
从秋天漫到春天的灰雾,
吞没了一个个日子,窒息了一个个灵魂。
灰沉的年代,哑默着,
进入中年的父母,疲惫而愤怒。
他们鞭策儿女,不知方向,
面对怯怯捧来的温情,不行于色。
在杂乱而渐渐同一的脚步的鼓点中,
在铁轨、汽笛的延伸中激动起来:
还不明白故乡和生活的行者,
你的旅行能到达哪里?
千年的黄土依然浑厚而寡言,
几株秃树半掩着百年乡村的凄凉。
哐当——哐——哐——哐——哐——
高一声低一声的行进乐渐渐拉直——
干涸的小渠边,一头黄牛
抬起两汪空洞的水望着飞驰过的列车。
月牙踮脚在小山岗上,北斗星指向
地平线下的黑暗,遗忘开始进入旅程。
一簇灯火,一次轻轻的惊醒,
又一个小站:赤水、罗敷、新野、渑池,
对面的老教授,合上书本,装好眼镜,
自语:“九曲黄河万里沙,古来如此!”
灯熄了。千人同眠在奔驰的节奏中,
梦返往日,或歇足此夜,稍息,一同跌进明天。
清晨,淡淡的绿色映到白雾未褪的窗上,
苗条的小树挂起早春,一群学童跑过桥下。
将过河南。鸡公山阻断了平原和黄土,
没有树木的大山,力勾线条,崛起内质,
人啊,你有多少相似的质地?
岩石以亙古的冷峻承托雪的轻盈。
旅人开始侧身穿梭,说话,坐满了窗边。
一方方水塘,一块块稻田,微雨,田间绿得发青。
铁路汇集、交错,又一个圆点划分大地。
荒草,垃圾,鄙陋密集的小楼,武汉——
半江浊黄半江青绿,
北方之水至此为南。
黄鹤楼,宝通寺,留下的只有空名,
无从印证,无处着落思古之意。
大桥下,自行车匆忙,渔者闲适,
汽笛的悠然打断陌生的声流。
港口的大钟,照旧敲响殖民时代的石墙、
铁栏、窄窗,一个旅人抬起腕表。
Ⅱ
自楚入湘,水云相侵。
一艘豆荚小船飘过湖,飘过江。
二月的疏星,在一明一暗的波纹上点跳。
一只倦鸟,落在船篷,埋首翅羽。
浪摇着身,水漫进梦,
一把麦粒在手心不停地搓呀搓——
爸爸拿着一张照片,鼻尖冒着汗:
你要去见见他,这是一个博士。
爸爸,你快乐吗?
他坐在一个世纪的暗影中,
那灰影中胖乎乎热乎乎的身影说:
太重了,太久了。生活就是责任。
风卷雪,雪扑黄叶,漫天遍野。一个男孩说:
你看着北极星的时候,我在看南十字星。
一只手抓住手腕,要摆脱却不能动弹。
一个朋友打来长途:我要去流浪了。
一代人跨海而去,我的兄长们,
匆忙的没能装起一捧故土。
午后醒来,合起桌上厚厚的唐诗辞典,
走上山间公路,沿路溪水依旧含着玉色。
字里山色尽在眼前。村舍,只是土色与麦秸黄,
人的俭素,让千年的山川依然静好。
“过岳阳楼了!”一阵喧嚣,翻一个身,
哨声响起,铁轨再次振动,没入广袤的黑暗。
再次醒来,已是黄昏。列车上所有的窗户都敞开,
窗外,油菜花开到云脚,我们奔驰过花香的大地。
男人穿着花内裤在车厢内穿行,孩子在哭闹。
红土地上,背着背篓,带着斗笠的女人在劳作。
一座座古老的石堤横跨稻田,水牛站在大地中央
没有牧童,没有芦笙,凤尾竹摆动漓江水色。
边境小镇,踩着拖鞋骑着苏式摩托的男子
满街搭载游客,乞讨的孩子接过糖果笑了。
眼睛美丽的女子,守着两大竹匾带水的鲜花,
奇异之美的异乡,散发着生计奔忙的亲切。
雨季将至。空气浸透了湿意,却还没连坠成一天水。
异乡的指尖,轻柔地抚按,一下,又一下。
Ⅲ
我永远在海岸上行走
在沙与泡沫之间
高潮将抹去我的足印
风会吹走泡沫
但海和岸将
永存
--纪伯伦
海,是《暴风雨》的阴沉咆哮精灵飞舞?
还是白帆划过金铺银镶永恒漾动的蓝绸?
内陆高原的孩子放眼碧空到天弧弯入一抹烟灰,
追随群山奔泻的笔触让想象中的大海充塞心胸。
而呈现在面前的大海一片灰白,不时闪出铁器
冷锐的黑光,上面,是另一种炫目刺痛的浅灰。
海面,点点渔船和近岸的人声随浪涌起淹没,
银滩上,沙洞、海草、壳贝顷刻间不知何处。
沿着沙滩走出人声,细沙与水在脚趾间揉进散出,
涛声与风声掠过耳边这空茫茫只我一人穿行落泪。
一排旧渔船弃置在沙滩,船底有浅浅的海水和海草,
白球鞋挂在船头,我坐在船沿看海:
只见广瀚和一道弧线没入虚无,
那一刻,突然无力而虚弱——
这表面的大海,它巨大灰色的水体,
难以想象、探测、象征,正如包围我的虚空。
谁在沙滩上留下一座小小的斯芬尼克斯沙像,
面朝大海提问,一个孩子?一个人?某个人。
海整个开始倾斜,浪潮涌来拽着渔船又放手,
四点钟的太阳要从浪峰掀起的天空跌下谷底。
沿着千万朵白花幻生幻灭的曲线走去,
没有足迹留下,我整个的重量持续消失。
“嗨——去海里吧,来吧,看海去!”
一个男孩站在一艘小船上呼唤我——
那么美的黑眼睛,他的裸胸前挂着银色十字架,
身后站着一个老渔夫,用桨撑着岸,向我招手。
老人把我们摇进大海。他围着围巾,蓝罩衣里
套着毛衣和秋衣,四季的衣服都在身上。
海风的盐刀蚀刻了他脸上每块皮肤
一浪涌起,他现出凶狠咬牙怒击大海
转过头来,却笑着对我比划。男孩开始唱歌,
一丝忧伤和单纯的茫然,突然又呼喊大笑。
我们三个,还有幸福,在这窄小的船上,
三个陌生人,一同在这世界轻轻摇晃。
1995,从北到南
Ⅰ
旅行是为了什么?
可以携带什么?放下什么?
有数年,不曾见过候鸟,
麻雀和鸽子,令人忘却翅膀的意义。
从秋天漫到春天的灰雾,
吞没了一个个日子,窒息了一个个灵魂。
灰沉的年代,哑默着,
进入中年的父母,疲惫而愤怒。
他们鞭策儿女,不知方向,
面对怯怯捧来的温情,不行于色。
在杂乱而渐渐同一的脚步的鼓点中,
在铁轨、汽笛的延伸中激动起来:
还不明白故乡和生活的行者,
你的旅行能到达哪里?
千年的黄土依然浑厚而寡言,
几株秃树半掩着百年乡村的凄凉。
哐当——哐——哐——哐——哐——
高一声低一声的行进乐渐渐拉直——
干涸的小渠边,一头黄牛
抬起两汪空洞的水望着飞驰过的列车。
月牙踮脚在小山岗上,北斗星指向
地平线下的黑暗,遗忘开始进入旅程。
一簇灯火,一次轻轻的惊醒,
又一个小站:赤水、罗敷、新野、渑池,
对面的老教授,合上书本,装好眼镜,
自语:“九曲黄河万里沙,古来如此!”
灯熄了。千人同眠在奔驰的节奏中,
梦返往日,或歇足此夜,稍息,一同跌进明天。
清晨,淡淡的绿色映到白雾未褪的窗上,
苗条的小树挂起早春,一群学童跑过桥下。
将过河南。鸡公山阻断了平原和黄土,
没有树木的大山,力勾线条,崛起内质,
人啊,你有多少相似的质地?
岩石以亙古的冷峻承托雪的轻盈。
旅人开始侧身穿梭,说话,坐满了窗边。
一方方水塘,一块块稻田,微雨,田间绿得发青。
铁路汇集、交错,又一个圆点划分大地。
荒草,垃圾,鄙陋密集的小楼,武汉——
半江浊黄半江青绿,
北方之水至此为南。
黄鹤楼,宝通寺,留下的只有空名,
无从印证,无处着落思古之意。
大桥下,自行车匆忙,渔者闲适,
汽笛的悠然打断陌生的声流。
港口的大钟,照旧敲响殖民时代的石墙、
铁栏、窄窗,一个旅人抬起腕表。
Ⅱ
自楚入湘,水云相侵。
一艘豆荚小船飘过湖,飘过江。
二月的疏星,在一明一暗的波纹上点跳。
一只倦鸟,落在船篷,埋首翅羽。
浪摇着身,水漫进梦,
一把麦粒在手心不停地搓呀搓——
爸爸拿着一张照片,鼻尖冒着汗:
你要去见见他,这是一个博士。
爸爸,你快乐吗?
他坐在一个世纪的暗影中,
那灰影中胖乎乎热乎乎的身影说:
太重了,太久了。生活就是责任。
风卷雪,雪扑黄叶,漫天遍野。一个男孩说:
你看着北极星的时候,我在看南十字星。
一只手抓住手腕,要摆脱却不能动弹。
一个朋友打来长途:我要去流浪了。
一代人跨海而去,我的兄长们,
匆忙的没能装起一捧故土。
午后醒来,合起桌上厚厚的唐诗辞典,
走上山间公路,沿路溪水依旧含着玉色。
字里山色尽在眼前。村舍,只是土色与麦秸黄,
人的俭素,让千年的山川依然静好。
“过岳阳楼了!”一阵喧嚣,翻一个身,
哨声响起,铁轨再次振动,没入广袤的黑暗。
再次醒来,已是黄昏。列车上所有的窗户都敞开,
窗外,油菜花开到云脚,我们奔驰过花香的大地。
男人穿着花内裤在车厢内穿行,孩子在哭闹。
红土地上,背着背篓,带着斗笠的女人在劳作。
一座座古老的石堤横跨稻田,水牛站在大地中央
没有牧童,没有芦笙,凤尾竹摆动漓江水色。
边境小镇,踩着拖鞋骑着苏式摩托的男子
满街搭载游客,乞讨的孩子接过糖果笑了。
眼睛美丽的女子,守着两大竹匾带水的鲜花,
奇异之美的异乡,散发着生计奔忙的亲切。
雨季将至。空气浸透了湿意,却还没连坠成一天水。
异乡的指尖,轻柔地抚按,一下,又一下。
Ⅲ
我永远在海岸上行走
在沙与泡沫之间
高潮将抹去我的足印
风会吹走泡沫
但海和岸将
永存
--纪伯伦
海,是《暴风雨》的阴沉咆哮精灵飞舞?
还是白帆划过金铺银镶永恒漾动的蓝绸?
内陆高原的孩子放眼碧空到天弧弯入一抹烟灰,
追随群山奔泻的笔触让想象中的大海充塞心胸。
而呈现在面前的大海一片灰白,不时闪出铁器
冷锐的黑光,上面,是另一种炫目刺痛的浅灰。
海面,点点渔船和近岸的人声随浪涌起淹没,
银滩上,沙洞、海草、壳贝顷刻间不知何处。
沿着沙滩走出人声,细沙与水在脚趾间揉进散出,
涛声与风声掠过耳边这空茫茫只我一人穿行落泪。
一排旧渔船弃置在沙滩,船底有浅浅的海水和海草,
白球鞋挂在船头,我坐在船沿看海:
只见广瀚和一道弧线没入虚无,
那一刻,突然无力而虚弱——
这表面的大海,它巨大灰色的水体,
难以想象、探测、象征,正如包围我的虚空。
谁在沙滩上留下一座小小的斯芬尼克斯沙像,
面朝大海提问,一个孩子?一个人?某个人。
海整个开始倾斜,浪潮涌来拽着渔船又放手,
四点钟的太阳要从浪峰掀起的天空跌下谷底。
沿着千万朵白花幻生幻灭的曲线走去,
没有足迹留下,我整个的重量持续消失。
“嗨——去海里吧,来吧,看海去!”
一个男孩站在一艘小船上呼唤我——
那么美的黑眼睛,他的裸胸前挂着银色十字架,
身后站着一个老渔夫,用桨撑着岸,向我招手。
老人把我们摇进大海。他围着围巾,蓝罩衣里
套着毛衣和秋衣,四季的衣服都在身上。
海风的盐刀蚀刻了他脸上每块皮肤
一浪涌起,他现出凶狠咬牙怒击大海
转过头来,却笑着对我比划。男孩开始唱歌,
一丝忧伤和单纯的茫然,突然又呼喊大笑。
我们三个,还有幸福,在这窄小的船上,
三个陌生人,一同在这世界轻轻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