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解析一 风格的模仿
解构主义的方法论来解析句子成份,拆分与组合,以达到风格的模仿。
第一,描写,初级拆分技巧
比如要描写,狂风夹杂着冰冷的雪花,迎面而来。
加上运动状态是,狂风夹杂着冰冷雪花,旋转着,迎面而来。
加上性质,狂风夹杂着冰冷雪花,繁乱地旋转着,迎面而来。
加上材质,狂风夹杂着冰冷晶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迎面而来。
加上时间,黄昏时刻,狂风夹杂着冰冷晶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迎面而来。
加上色泽,黄昏时刻,狂风夹杂着冰冷晶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在夕阳的照射下,仿如黄色的花絮,迎面而来。
加上清晰度,黄昏时刻,狂风夹杂着冰冷晶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在夕阳的照射下,仿如黄色的花絮,迎面而来,如梦似幻。
在这基础上可以随意修改,比如,被狂风包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在夕阳的照射下,仿如黄色的花絮,迎面而来,如梦似幻。
再加上联想等等,等等各种组合......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事件描写,也有逻辑可寻,所有的描写与语言风格都可以解构,还原成形式主义,从这个程度上来说,任何文风都是可以模仿的。
当然以上是初级写作必备的一些拆分技巧,但却是最本质的。
第二,语句编码,中级拆分技巧。
比如,他坐在阳台上,打开脾酒,喝了一口,看着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心里感到无尽的凄凉……
他疲倦地坐在阳台上,打开冰冷的可乐,悲哀地望着地平线上,慢慢升起的太阳,心里骂道,真他妈的草蛋。
理论上还有好多种组合。
动作加动作加动作加心里描写,这种组合网络上很常见,因果转折在最后会以激烈的肯定否定心理描写突出,还有一种描写是心理描写加动作加动作加动作。
他感到无尽的凄凉,然后意识到有点冷,接着提起脾酒瓶站了起起来,向阳台的边缘走去……
中级拆分技巧可以解构语句的意境,是第二层本质。
第三,段与段之间的组合。
段与段之间的组合其实有很大的关系。
发散性思维是,第一段与第二段没什么联系,写成了散文。
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二段与第三段,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很多好的作品,段与段之间连接是很紧密的,比如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说明,或是对第一段的转折,或是跳跃性的回顾,但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一定有自洽的关联。
第四,大纲的设定。
很多初学者认为,一本小说要写完,一定要有大纲,无论是人物性格的设定,剧情的走向,都是如此,但这样的大纲并不太重要,这种大纲不但妨碍作者的发挥,还会限制灵感。
其实,人物关系谱,这很重要,起点的小说写得这么长,看起来很吃力很累,但其实得益于人物关系谱,比如将一本漫画的人物关系谱列好后,只要将名字修改后,一个新的大纲就成立了,只要将人物往故事里套,性格,故事走向自然会在海脑里成型,只要列好人物关系谱,一本很厚很多字的小说,就不怕没东西写,时间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时间表有利助于作者的灵感。
这完全是形式主义的解构,看起来冰冷生硬,但却是基础。
待续......
下一篇,写作手法解析二 风格的模仿
起点类作者与传统作者解析。
比较忙有时间更新。
第一,描写,初级拆分技巧
比如要描写,狂风夹杂着冰冷的雪花,迎面而来。
加上运动状态是,狂风夹杂着冰冷雪花,旋转着,迎面而来。
加上性质,狂风夹杂着冰冷雪花,繁乱地旋转着,迎面而来。
加上材质,狂风夹杂着冰冷晶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迎面而来。
加上时间,黄昏时刻,狂风夹杂着冰冷晶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迎面而来。
加上色泽,黄昏时刻,狂风夹杂着冰冷晶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在夕阳的照射下,仿如黄色的花絮,迎面而来。
加上清晰度,黄昏时刻,狂风夹杂着冰冷晶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在夕阳的照射下,仿如黄色的花絮,迎面而来,如梦似幻。
在这基础上可以随意修改,比如,被狂风包裹的雪花,繁乱地旋转着,在夕阳的照射下,仿如黄色的花絮,迎面而来,如梦似幻。
再加上联想等等,等等各种组合......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事件描写,也有逻辑可寻,所有的描写与语言风格都可以解构,还原成形式主义,从这个程度上来说,任何文风都是可以模仿的。
当然以上是初级写作必备的一些拆分技巧,但却是最本质的。
第二,语句编码,中级拆分技巧。
比如,他坐在阳台上,打开脾酒,喝了一口,看着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心里感到无尽的凄凉……
他疲倦地坐在阳台上,打开冰冷的可乐,悲哀地望着地平线上,慢慢升起的太阳,心里骂道,真他妈的草蛋。
理论上还有好多种组合。
动作加动作加动作加心里描写,这种组合网络上很常见,因果转折在最后会以激烈的肯定否定心理描写突出,还有一种描写是心理描写加动作加动作加动作。
他感到无尽的凄凉,然后意识到有点冷,接着提起脾酒瓶站了起起来,向阳台的边缘走去……
中级拆分技巧可以解构语句的意境,是第二层本质。
第三,段与段之间的组合。
段与段之间的组合其实有很大的关系。
发散性思维是,第一段与第二段没什么联系,写成了散文。
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二段与第三段,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很多好的作品,段与段之间连接是很紧密的,比如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说明,或是对第一段的转折,或是跳跃性的回顾,但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一定有自洽的关联。
第四,大纲的设定。
很多初学者认为,一本小说要写完,一定要有大纲,无论是人物性格的设定,剧情的走向,都是如此,但这样的大纲并不太重要,这种大纲不但妨碍作者的发挥,还会限制灵感。
其实,人物关系谱,这很重要,起点的小说写得这么长,看起来很吃力很累,但其实得益于人物关系谱,比如将一本漫画的人物关系谱列好后,只要将名字修改后,一个新的大纲就成立了,只要将人物往故事里套,性格,故事走向自然会在海脑里成型,只要列好人物关系谱,一本很厚很多字的小说,就不怕没东西写,时间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时间表有利助于作者的灵感。
这完全是形式主义的解构,看起来冰冷生硬,但却是基础。
待续......
下一篇,写作手法解析二 风格的模仿
起点类作者与传统作者解析。
比较忙有时间更新。
-
是momo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8 22:22:02
-
cogit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4 02:45:37
-
ασδ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5 21:10:25
-
dearmisswisdom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8 12:08:43
-
素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08:30:04
-
kemosab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1 00:24:43
-
权佐伊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4-09 23:29:56
-
[已注消]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23 13:31:35
-
木末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01 11:46:50
-
Kokoro4dd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23 21: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