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史大纲,目瞪口呆。。

关山北望

来自: 关山北望(业余正三观)
2016-01-12 13:21:16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2016-01-12 13:39:36

    钱穆在四十年代就有人骂他为专制辩护 不过 兄可以看一看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中谈〈国史大纲〉那三期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3:45:09

    钱穆在四十年代就有人骂他为专制辩护 不过 兄可以看一看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中谈〈国史大纲〉那 钱穆在四十年代就有人骂他为专制辩护 不过 兄可以看一看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中谈〈国史大纲〉那三期 ... 中原一点红

    好的,谢谢~

  • 老撒

    老撒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2016-01-12 13:54:17

    钱穆的脑子,不如他老师吕思勉,无怪乎李敖说,钱穆与老师相比,不进反退,怪哉。

  • 粟阿姨

    粟阿姨 (失败者更有趣得多) 2016-01-12 13:59:35

    没读过钱穆,但吕思勉是非常严谨。

  • 滴滴答答滴滴答

    滴滴答答滴滴答 2016-01-12 14:22:14

    厚着脸皮勾搭过专业人士,对方的教诲是:你要把他当经学家看。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4:43:40

    钱穆的脑子,不如他老师吕思勉,无怪乎李敖说,钱穆与老师相比,不进反退,怪哉。 钱穆的脑子,不如他老师吕思勉,无怪乎李敖说,钱穆与老师相比,不进反退,怪哉。 老撒

    哈哈,其实以前就不喜欢国人的史学作品,雄辩滔滔,却不过是空中楼阁。不过照您这么说,倒是该去入一套上古的吕思勉文集了。。。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4:45:54

    没读过钱穆,但吕思勉是非常严谨。 没读过钱穆,但吕思勉是非常严谨。 粟阿姨

    嗯。目前只有他的两本通史,下次回家找出来看。其实主要是刚看完史记,思维有点乱。想看看通史理顺一下。。。不料。。。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4:48:22

    厚着脸皮勾搭过专业人士,对方的教诲是:你要把他当经学家看。 厚着脸皮勾搭过专业人士,对方的教诲是:你要把他当经学家看。 滴滴答答滴滴答

    好吧。。。就像以前我觉得战国策里面一些人为什么逻辑混乱,智商低下,难道那个历史时期人真的有那么蠢么,后来专业人士告诉我,这是一本子书啊子书。。。

  • 阳光之幻

    阳光之幻 (阳光之幻) 2016-01-12 14:59:22

    没读过钱穆,但吕思勉是非常严谨。 没读过钱穆,但吕思勉是非常严谨。 粟阿姨

    我看过吕思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里面很多振聋发聩的言论。

  • 阳光之幻

    阳光之幻 (阳光之幻) 2016-01-12 15:00:29

    但看楼主引用的序言,我对钱穆的言论也很不认同。

  • 敕勒弯弓

    敕勒弯弓 2016-01-12 15:14:19

    初入门径或在门外,看到东西往往会认假作真,咬定浅显易懂离自己理解力近的东西,比如诸般水煮乱炖的史话。真有一点了解了,才会明白事实的复杂,不那么轻易下结论了,这又和个人的知识及见识相关了。钱穆的历史思想有民族偏见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当时在抗日。但是追究起具体历史因果和事实,是没有问题的。建议楼主如果愿意搞清楚三个问题的答案,不如细看全书。他这几句话都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在一定条件下提出的,如果割裂了语境,就会以偏概全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5:15:31

    我看过吕思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里面很多振聋发聩的言论。 我看过吕思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里面很多振聋发聩的言论。 阳光之幻

    嗯。那我下次也去搞一本。谢谢推荐。不过,振聋发聩我还是抱有疑问的。比如我之前看杜兰的《世界文明史》,也觉得振聋发聩,对人类文明的演进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现在读的多了,终于知道,我不过就是刚巧被这套书启蒙了而已,并不需要把这书摆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去。。。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5:26:16

    初入门径或在门外,看到东西往往会认假作真,咬定浅显易懂离自己理解力近的东西,比如诸般水煮乱 初入门径或在门外,看到东西往往会认假作真,咬定浅显易懂离自己理解力近的东西,比如诸般水煮乱炖的史话。真有一点了解了,才会明白事实的复杂,不那么轻易下结论了,这又和个人的知识及见识相关了。钱穆的历史思想有民族偏见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当时在抗日。但是追究起具体历史因果和事实,是没有问题的。建议楼主如果愿意搞清楚三个问题的答案,不如细看全书。他这几句话都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在一定条件下提出的,如果割裂了语境,就会以偏概全 ... 敕勒弯弓

    您说的有些道理。不过不能说我以偏概全,然而应该说钱穆以偏概全。不能说他自己造一个语境,得一个结论就去拿来放大到可以解释一切,可以放到序言里证明他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文化优越感。

  • 粟阿姨

    粟阿姨 (失败者更有趣得多) 2016-01-12 15:42:00

    嗯。目前只有他的两本通史,下次回家找出来看。其实主要是刚看完史记,思维有点乱。想看看通史理 嗯。目前只有他的两本通史,下次回家找出来看。其实主要是刚看完史记,思维有点乱。想看看通史理顺一下。。。不料。。。 ... 关山北望

    你看史记花了多久?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5:43:21

    你看史记花了多久? 你看史记花了多久? 粟阿姨

    哈哈哈。可长了,有一年了吧,都不好意思说。而且没有看表,书什么的。。。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5:45:04

    你看史记花了多久? 你看史记花了多久? 粟阿姨

    不过其实真的看是很快的,有一次甚至一天看了半本(中华10册)。。。但是拖拖拉拉,断断续续。。。

  • 粟阿姨

    粟阿姨 (失败者更有趣得多) 2016-01-12 15:47:40

    哈哈哈。可长了,有一年了吧,都不好意思说。而且没有看表,书什么的。。。 哈哈哈。可长了,有一年了吧,都不好意思说。而且没有看表,书什么的。。。 关山北望

    一年,我感觉算很短了。

  • 端木焚琴

    端木焚琴 (绿苹书屋◆曳尾于书) 2016-01-12 15:52:38

    书友好,《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特定时期写成的一部教科书类的通史著作;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也并非他学术的主要成果,类似的还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最能代表他学术水准的著作可能是《先秦诸子系年》和《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您可以参考。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5:58:11

    书友好,《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特定时期写成的一部教科书类的通史著作;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也 书友好,《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特定时期写成的一部教科书类的通史著作;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也并非他学术的主要成果,类似的还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最能代表他学术水准的著作可能是《先秦诸子系年》和《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您可以参考。 ... 端木焚琴

    原来如此!若是这么说我倒是可以理解了,谢谢!您说的这两本水准之作太高级,太细节,看来是真正的学术著作,我只能敬而远之了,哈哈。

  • 愣头小青年

    愣头小青年 (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 2016-01-12 16:00:38

    钱穆的书至今一本还没收。九州的精装还在心愿单里,吕公的作品集还在书架,我还是就近舍远吧,先慢慢看吕公的书吧。呼呼。

  • 愣头小青年

    愣头小青年 (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 2016-01-12 16:03:33

    钱穆的书至今一本还没收。九州的精装还在心愿单里,吕公的作品集还在书架,我还是就近舍远吧,先 钱穆的书至今一本还没收。九州的精装还在心愿单里,吕公的作品集还在书架,我还是就近舍远吧,先慢慢看吕公的书吧。呼呼。 ... 愣头小青年

    再补一句,白话中国史上册已经撸完,下册还没开始。书漫漫其修远兮,吾将继续上下而囤之。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6:03:41

    钱穆的书至今一本还没收。九州的精装还在心愿单里,吕公的作品集还在书架,我还是就近舍远吧,先 钱穆的书至今一本还没收。九州的精装还在心愿单里,吕公的作品集还在书架,我还是就近舍远吧,先慢慢看吕公的书吧。呼呼。 ... 愣头小青年

    自从上次看兄晒的,吕公的上古平装文集竟然锁线,顿时决定入手一套。无奈为了多收几本海外中国,把券用掉了,只能暂时忍耐!!

  • 愣头小青年

    愣头小青年 (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 2016-01-12 16:09:03

    自从上次看兄晒的,吕公的上古平装文集竟然锁线,顿时决定入手一套。无奈为了多收几本海外中国, 自从上次看兄晒的,吕公的上古平装文集竟然锁线,顿时决定入手一套。无奈为了多收几本海外中国,把券用掉了,只能暂时忍耐!! ... 关山北望

    偶也觉得这套利国利民。等机会吧。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6:10:11

    偶也觉得这套利国利民。等机会吧。 偶也觉得这套利国利民。等机会吧。 愣头小青年

    很不错,不过本地已无货。继续等了。。。

  • 金国

    金国 2016-01-12 16:22:31

    从某种角度说钱穆也没错。但史学研究就是这样,试图用千万个例来总结几句话,然后又能被别人找到更多反例,要知道用只言片语给历史定性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再牛逼的历史学家,你让他只说几句话,也必然会被人纠个狗血喷头。所以看史学就看人家的角度好了,不要较真。注意上下语境或许可以起一定限制作用,更容易理解一些。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6:24:56

    从某种角度说钱穆也没错。但史学研究就是这样,试图用千万个例来总结几句话,然后又能被别人找到 从某种角度说钱穆也没错。但史学研究就是这样,试图用千万个例来总结几句话,然后又能被别人找到更多反例,要知道用只言片语给历史定性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再牛逼的历史学家,你让他只说几句话,也必然会被人纠个狗血喷头。所以看史学就看人家的角度好了,不要较真。注意上下语境或许可以起一定限制作用,更容易理解一些。 ... 金国

    也许吧。。。总之一开始我就应该知道的,毕竟前面贴了那张大字报。。。

  • 金国

    金国 2016-01-12 16:28:57

    也许吧。。。总之一开始我就应该知道的,毕竟前面贴了那张大字报。。。 也许吧。。。总之一开始我就应该知道的,毕竟前面贴了那张大字报。。。 关山北望

    人是复杂的。个人学识、内心信仰、平时的所作所为,这些方面都不是一码事,而且往往会不一致,因而那个大字报不能必然推导出什么,都不一定。

  • 红火绿蓝

    红火绿蓝 (Proletarier,vereinigt euch!) 2016-01-12 16:37:18

    钱穆在四十年代就有人骂他为专制辩护 不过 兄可以看一看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中谈〈国史大纲〉那 钱穆在四十年代就有人骂他为专制辩护 不过 兄可以看一看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中谈〈国史大纲〉那三期 ... 中原一点红

    还没来得及看,可以先透露下中心思想么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6:40:23

    人是复杂的。个人学识、内心信仰、平时的所作所为,这些方面都不是一码事,而且往往会不一致,因 人是复杂的。个人学识、内心信仰、平时的所作所为,这些方面都不是一码事,而且往往会不一致,因而那个大字报不能必然推导出什么,都不一定。 ... 金国

    这份大字报其实已经说明这本书的目的,而且口气不容置疑。。。说明这不是一部客观的历史,而是一部“子书”,是为了观点服务的历史书。这才是我要质疑的。历史的复杂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部书忽略了这种复杂性。所以,这部在抗战时期的教科书,某种程度上已经过时,应该修订,改写了。。。另外,以前我不了解,为什么余英时是钱穆的学生,现在明白了。他们都是经学家啊。。。

  • 金国

    金国 2016-01-12 16:42:34

    这份大字报其实已经说明这本书的目的,而且口气不容置疑。。。说明这不是一部客观的历史,而是一 这份大字报其实已经说明这本书的目的,而且口气不容置疑。。。说明这不是一部客观的历史,而是一部“子书”,是为了观点服务的历史书。这才是我要质疑的。历史的复杂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部书忽略了这种复杂性。所以,这部在抗战时期的教科书,某种程度上已经过时,应该修订,改写了。。。另外,以前我不了解,为什么余英时是钱穆的学生,现在明白了。他们都是经学家啊。。。 ... 关山北望

    那个特殊年代的序言,有些是护身符。其实我们后人不用过多纠结。

  • 佝偻子

    佝偻子 2016-01-12 17:38:51

    老实讲,楼主这样评价钱穆的时候,就已经带有自己的立场了。楼主敢说自己对旧学旧史的理解甚于钱穆?敢说自己对于明清制度的认识是来源于自己的博闻广览而后研究得出的,而不是根据己心中对故有文化的成见?这样的成见是自己读一手书籍而来的,还是根据成见有选择地,听信符合自己好恶的几位学者而来的?读史书首要贵在明白各家的用意,知其学问从何而来,其为何在此时此地发此言论,而不在于以后来之观念评价是非。以后出之观念评价是非,争论的是自己的好恶,而不是历史的事实。民国以来人,都喜欢批驳宋学妄下己见,实则自己也是如此,先有一成见,读书符合己意,则谓之“客观”,不合意则为之“腐朽”。并不是说钱穆的史观有多好,只是读书在于心平气和,在于去成见。多读诸家对于一事之不同看法,明白其形成不同看法之原因,而后下判断才不至于妄言妄谈。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17:52:00

    老实讲,楼主这样评价钱穆的时候,就已经带有自己的立场了。楼主敢说自己对旧学旧史的理解甚于钱 老实讲,楼主这样评价钱穆的时候,就已经带有自己的立场了。楼主敢说自己对旧学旧史的理解甚于钱穆?敢说自己对于明清制度的认识是来源于自己的博闻广览而后研究得出的,而不是根据己心中对故有文化的成见?这样的成见是自己读一手书籍而来的,还是根据成见有选择地,听信符合自己好恶的几位学者而来的?读史书首要贵在明白各家的用意,知其学问从何而来,其为何在此时此地发此言论,而不在于以后来之观念评价是非。以后出之观念评价是非,争论的是自己的好恶,而不是历史的事实。民国以来人,都喜欢批驳宋学妄下己见,实则自己也是如此,先有一成见,读书符合己意,则谓之“客观”,不合意则为之“腐朽”。并不是说钱穆的史观有多好,只是读书在于心平气和,在于去成见。多读诸家对于一事之不同看法,明白其形成不同看法之原因,而后下判断才不至于妄言妄谈。 ... 佝偻子

    老实讲,我对旧学旧史当然不甚于钱穆,更没有资格和学识能支撑我妄言妄谈。我不过是提出了三点意见,这些意见你若认为是基于立场或者成见并存在重要错误,那么请你指出来。否则,我便要质疑这肉眼可见的三点问题。如果你能从这肉眼可见的问题中找出合理性来,也请你指出来,这也是我发帖子的意义。不要说了半天,结果都是空话,和组里某些大神一样,只会挑言语中的漏洞,说些大而无当的话,讲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却从来给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 绛珠仙草

    绛珠仙草 2016-01-12 18:07:07

    国史大纲买了还没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三联的看了,个人觉得不错写的,有见地,但是不能否定或肯定的态度评论,集百家言论,贵在自己理解,都有有待讨论的地方。

  • 吴楚子

    吴楚子 2016-01-12 20:24:57

    楼主原话: 而训诂之盛,不是因为文字狱么? 按:考据之盛,文字狱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清人为了力挽宋明理学末流的空疏之弊。所以特崇汉学。(汉学—理学—复兴汉学(或调和汉宋)这是学术发展之大趋势。如同“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样。清人的文字狱只是次要原因。) 另外,楼主的举例属于断章,缺乏前后文字的照应,容易让新人摸不着头脑,产生误解。 最后引用严耕望先生推荐他老师《国史大纲》的的一句话: 作者深具通识兼富才气,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春秋战国及中古历史,提出诸多新颖卓悍的看法,极具启发性。读者只当领会其通观全局、论断雄健的魄力,吸取其精神意境,即大有助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不必斤斤计较其细节考证之正确性。 王国维先生特崇词的“境界”说。《国史大纲》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成书于抗战,为激发民族精神),所以有些内容不必斤斤计较,但能会其“意”可尔。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21:30:32

    楼主原话: 而训诂之盛,不是因为文字狱么? 按:考据之盛,文字狱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 楼主原话: 而训诂之盛,不是因为文字狱么? 按:考据之盛,文字狱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清人为了力挽宋明理学末流的空疏之弊。所以特崇汉学。(汉学—理学—复兴汉学(或调和汉宋)这是学术发展之大趋势。如同“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样。清人的文字狱只是次要原因。) 另外,楼主的举例属于断章,缺乏前后文字的照应,容易让新人摸不着头脑,产生误解。 最后引用严耕望先生推荐他老师《国史大纲》的的一句话: 作者深具通识兼富才气,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春秋战国及中古历史,提出诸多新颖卓悍的看法,极具启发性。读者只当领会其通观全局、论断雄健的魄力,吸取其精神意境,即大有助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不必斤斤计较其细节考证之正确性。 王国维先生特崇词的“境界”说。《国史大纲》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成书于抗战,为激发民族精神),所以有些内容不必斤斤计较,但能会其“意”可尔。 ... 吴楚子

    呵呵,理学-心学-实学这个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你说的什么回到汉学是大势所趋无非是清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罢了,训诂之学自古就有,偏偏于清为盛,难道真的是学术发展的趋势吗?明清以后,儒者不再以经世致用为己任,相反躲进故纸堆,弄些考据之流的小学。而将儒学从古至今内圣外王的大学问抛弃不顾。 更好笑的是你说我断章取义,那你是看过这个了,断了哪一章,取了什么义?你给我正个义看看?拿他学生给老师贴金的话出来唬不了人。

  • 大大

    大大 (杭表白) 2016-01-12 22:00:27

    几人作品曾专门拿出作过比较.个人觉得钱穆是典型的文人述史.易引起读者共鸣但诉说观点浅略缺乏制史的严谨性.经不起学术推敲

  • henry™

    henry™ (幽独始有美人,澹泊乃见豪杰) 2016-01-12 22:18:32

    早就听说钱穆为专制洗地,所以他的《大纲》和《历代政治得失》我都不以为然。我宁愿读吕思勉先生的书。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6-01-12 22:48:01

    [内容不可见]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23:57:32

    几人作品曾专门拿出作过比较.个人觉得钱穆是典型的文人述史.易引起读者共鸣但诉说观点浅略缺乏制 几人作品曾专门拿出作过比较.个人觉得钱穆是典型的文人述史.易引起读者共鸣但诉说观点浅略缺乏制史的严谨性.经不起学术推敲 ... 大大

    是啊,文人治史,往往信口开河,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其实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推敲。。。所以我很喜欢看海外汉学的史学作品,不管立场如何,观点如何,有什么材料说什么观点,不作惊人之语。当然,我没有说史景迁。。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2 23:58:40

    早就听说钱穆为专制洗地,所以他的《大纲》和《历代政治得失》我都不以为然。我宁愿读吕思勉先生 早就听说钱穆为专制洗地,所以他的《大纲》和《历代政治得失》我都不以为然。我宁愿读吕思勉先生的书。 ... henry™

    是啊,洗地不可怕,可怕的是洗的姿势太难看。。。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00:00:28

    国史大纲买了还没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三联的看了,个人觉得不错写的,有见地,但是不能否定或 国史大纲买了还没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三联的看了,个人觉得不错写的,有见地,但是不能否定或肯定的态度评论,集百家言论,贵在自己理解,都有有待讨论的地方。 ... 绛珠仙草

    嗯,这书我也看过,似乎还好,像是本正常的书。。。

  • 珞珈山下

    珞珈山下 2016-01-13 00:08:35

    兄之言论,弟以为有所偏颇。 其一者,民国之乱像,因果复杂,断然不仅是钱先生所举二点,但钱先生所举二点,为一国家选用人才之较为有效办法。兄之以为钱先生所举二点,放至明太祖而失败,以证此二点枉然,然兄需得虑明太祖之失败,并非此二点造成,此二点并无扭转乾坤之妙,太祖之失另有它因。 其二者,汉代以后,纸张普及使略懂文墨之人愈多,则著书立说之人亦愈多,官修之史则亦不敢篡改过多。 其三者,弟知之甚少,不敢多言。

  • Linus

    Linus 2016-01-13 01:00:36

    书友好,《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特定时期写成的一部教科书类的通史著作;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也 书友好,《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特定时期写成的一部教科书类的通史著作;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也并非他学术的主要成果,类似的还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最能代表他学术水准的著作可能是《先秦诸子系年》和《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您可以参考。 ... 端木焚琴

    默默来顶《先秦诸子系年》。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01:03:19

    兄之言论,弟以为有所偏颇。 其一者,民国之乱像,因果复杂,断然不仅是钱先生所举二点,但钱先 兄之言论,弟以为有所偏颇。 其一者,民国之乱像,因果复杂,断然不仅是钱先生所举二点,但钱先生所举二点,为一国家选用人才之较为有效办法。兄之以为钱先生所举二点,放至明太祖而失败,以证此二点枉然,然兄需得虑明太祖之失败,并非此二点造成,此二点并无扭转乾坤之妙,太祖之失另有它因。 其二者,汉代以后,纸张普及使略懂文墨之人愈多,则著书立说之人亦愈多,官修之史则亦不敢篡改过多。 其三者,弟知之甚少,不敢多言。 ... 珞珈山下

    您是第一位正面回答或质疑我的观点的书友,先感谢! 关于第一点,其实钱先生的意思是中国自古就有遏制腐败的制度设计,而我则是在质疑其有效性。事实上,只要权力没有约束,腐败就不会消失。中国古代考试实现阶层流动,通过铨选评价官员,应该确是有一定效益,但其设计本身只是为了选拔官员而不是用来约束权力的,对于遏制腐败的效果,从实际情况看,不能算成功。 至于第二点,钱先生意思是举史学为例证明中华学术不受政治宗教掣肘,他的原话就是班氏以降史学成为民间自由创作之一业,不受帝王宗庙约束,但是,从唐太宗开始,就干预史书修订,甚至让宰相监修国史,清代的文字狱第一案就是明史案。

  • 珞珈山下

    珞珈山下 2016-01-13 08:20:12

    您是第一位正面回答或质疑我的观点的书友,先感谢! 关于第一点,其实钱先生的意思是中国自古就 您是第一位正面回答或质疑我的观点的书友,先感谢! 关于第一点,其实钱先生的意思是中国自古就有遏制腐败的制度设计,而我则是在质疑其有效性。事实上,只要权力没有约束,腐败就不会消失。中国古代考试实现阶层流动,通过铨选评价官员,应该确是有一定效益,但其设计本身只是为了选拔官员而不是用来约束权力的,对于遏制腐败的效果,从实际情况看,不能算成功。 至于第二点,钱先生意思是举史学为例证明中华学术不受政治宗教掣肘,他的原话就是班氏以降史学成为民间自由创作之一业,不受帝王宗庙约束,但是,从唐太宗开始,就干预史书修订,甚至让宰相监修国史,清代的文字狱第一案就是明史案。 ... 关山北望

    兄之此番言论弟深以为然! 钱先生之史著颇有争议之处,然吾等读史则必取众家之长而信史。钱先生著此书之时值日寇侵华,中华民族乃劣等民族之论甚嚣尘上,钱先生为民族抗战计,些许观点有所偏颇,一味鼓吹中华文化之优越性,吾等当以扬弃之态度读此书。钱先生博古不通今,其史观未必可取,但其史论仍有极高价值。

  • 吴楚子

    吴楚子 2016-01-13 10:21:36

    呵呵,理学-心学-实学这个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你说的什么回到汉学是大势所趋无非是清人给自己脸 呵呵,理学-心学-实学这个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你说的什么回到汉学是大势所趋无非是清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罢了,训诂之学自古就有,偏偏于清为盛,难道真的是学术发展的趋势吗?明清以后,儒者不再以经世致用为己任,相反躲进故纸堆,弄些考据之流的小学。而将儒学从古至今内圣外王的大学问抛弃不顾。 更好笑的是你说我断章取义,那你是看过这个了,断了哪一章,取了什么义?你给我正个义看看?拿他学生给老师贴金的话出来唬不了人。 ... 关山北望

    先纠正一下,我只说楼主“断章”,没说“断章取义”。我说楼主断章的意思是,楼主从原话中摘出其中的一段,这样可能会给初读此话的人以突兀的感觉,产生误解。虽然楼主自己是已经看完了全段。

  • 飞翔的十字架

    飞翔的十字架 2016-01-13 12:34:31

    楼主是否能就这三个问题给出原文,钱穆这本书引论好长,一时没有找到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12:45:51

    楼主是否能就这三个问题给出原文,钱穆这本书引论好长,一时没有找到 楼主是否能就这三个问题给出原文,钱穆这本书引论好长,一时没有找到 飞翔的十字架

    在商务版15,17,20页。

  • 飞翔的十字架

    飞翔的十字架 2016-01-13 14:03:23

    在商务版15,17,20页。 在商务版15,17,20页。 关山北望

    谢谢,刚才又简单翻阅了一下,就楼主提出的三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吧,有什么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 1. “考试”“铨选”这些制度在封建时代对于下情上大及政府的稳定是很有作用的;在15页最后作者讲到当时的腐败,是有两个原因,一是民国以来新的制度未能很好的推行(民国以来,所谓民选代议之新制度 ...),二是“考试”“铨选”这些制度一起随封建制度被推翻;所以不是单纯说有这个制度就不会有腐败; 2.这个问题上面已经有人分析,除了私人治史以外,这里还要把皇家和政府分开,太史是皇帝的官而不是政府的官,脱离了皇帝、宗庙是指不专为皇家服务了; 3.钱穆先生在分析这一段的时候是和西方做的比较,是说比西方中世纪那种宗教统治的相比更有自由度;

  • Yi

    Yi 2016-01-13 14:32:09

    记号

  • 匆匆过客

    匆匆过客 2016-01-13 14:35:44

    史记是官修?三国志是官修?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16:16:49

    呵呵。腐败当然归结于制度的不完善。钱氏欲抹黑革命者,便说他们毁坏旧法且新法不行,殊不知旧法本身便无用于遏制腐败。考试和铨选是好制度,但不能制衡权利,选拔的方法无非依赖考官和权臣,说到底还是人治。至于新法不能真正实行,恐怕不是革命者的问题,而是旧势力掣肘的关系。 班师之前不能私人著史。。。这句话谁和你说的?班氏之后官修历史,即使取材于私修史书,但是大肆篡改(比如李世民归太原起兵之功于己),又怎么会有私人著史的客观性?和纯粹官修何异??而且,众所周知,这些官修史书被称为正史,掌握了历史事件的解释权。其权威性和私人著史岂可同日而语?所以我反对钱先生说的,中国的学术并不比西方独立到哪里去。 训诂学自古就有,什么叫做明末开源?明末确实存在否定宋元理学的趋势,但是这种趋势是针对理学的“空疏”,也就是空谈心性而来的,并不能看作纯粹的理论研究。任何托古的研究,其目的都是对当代的弊病进行改革。从心学的格物致知,到实学的经世致用,正是这种改革的体现。清代以铁腕割断史学命脉,使儒者纷纷从事并不涉及历史和时事,纯粹学术性的考据之学,确实是学术不自由的具体体现。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16:40:39

    谢谢,刚才又简单翻阅了一下,就楼主提出的三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吧,有什么不当之处请不吝赐 谢谢,刚才又简单翻阅了一下,就楼主提出的三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吧,有什么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 1. “考试”“铨选”这些制度在封建时代对于下情上大及政府的稳定是很有作用的;在15页最后作者讲到当时的腐败,是有两个原因,一是民国以来新的制度未能很好的推行(民国以来,所谓民选代议之新制度 ...),二是“考试”“铨选”这些制度一起随封建制度被推翻;所以不是单纯说有这个制度就不会有腐败; 2.这个问题上面已经有人分析,除了私人治史以外,这里还要把皇家和政府分开,太史是皇帝的官而不是政府的官,脱离了皇帝、宗庙是指不专为皇家服务了; 3.钱穆先生在分析这一段的时候是和西方做的比较,是说比西方中世纪那种宗教统治的相比更有自由度; ... 飞翔的十字架

    感谢您花费时间精力比对原文,我水平有限,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求同存异为上。 1.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若是不推行新法,靠这个 考试和铨选 也能遏制腐败。 但是事实是,这些制度对遏制腐败根本没有鸟用。 2.“脱离了皇帝、宗庙是指不专为皇家服务了”这个说法有意思。可惜他后面还有一句:班氏以降,史学不受帝王宗庙约束,成为民间自由创作之一业。呵呵,您洗啊。。。 3.之前看到过有人讥讽钱穆先生根本不懂罗马,希腊;恐怕他也不懂中世纪。中世纪的黑暗无庸质疑。但是西方不仅仅有中世纪,更有文艺复兴,各大革命。不知道他田忌赛马有什么意义。。。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16:46:48

    兄之此番言论弟深以为然! 钱先生之史著颇有争议之处,然吾等读史则必取众家之长而信史。钱先生 兄之此番言论弟深以为然! 钱先生之史著颇有争议之处,然吾等读史则必取众家之长而信史。钱先生著此书之时值日寇侵华,中华民族乃劣等民族之论甚嚣尘上,钱先生为民族抗战计,些许观点有所偏颇,一味鼓吹中华文化之优越性,吾等当以扬弃之态度读此书。钱先生博古不通今,其史观未必可取,但其史论仍有极高价值。 ... 珞珈山下

    您太客气了。。。您说的扬弃之态度读此书我是十分赞同的。对于其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创作亦深表同情。但是,对他书内任何错误言论洗地的做法我深恶痛绝。比如,有人也说:“但是追究起具体历史因果和事实,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确实这样,请拿出证据,我乐于改变我的看法。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20:24:53

    第一点,任何制度不能回归到人,而应该回归到人性,针对人性设计限制权力的制度。所以民主必须用法制相约束。事实上,国人对民主的认识是十分浅薄的。民主并不简单等同于选票,不是直接民主,都是由贵族和精英分子来代替民众行使权力的。和一人一党专政的区别在于人民可以投票决定你的执政合法性。这个核心区别,钱先生所推崇的古代的权利结构特征并不符合。 第二点我说的客观性,你看史记就可以,那可是给当代著史,然而把刘邦说得像地痞流氓。而史记被称为谤书。虽然司马迁也是太史传承下来的,但是到底谁客观岂不是一目了然?至于篡改都会留下漏洞,这个叫做幸存者偏差,没有找出来的漏洞,当然不是漏洞了。 第三点钱先生确实是在批驳将中国学术与欧洲中世纪宗教束缚下的学术相比附的观点,但是矫枉过正,称史学为民间自由创作之一业,拿不存在的学术自由去比欧洲黑暗时代的学术状况。清朝绝对不会允许东林党这种民间学术团体的存在,而这些团体,不管执政能力如何,就是贯彻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的。实学其实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甚至发展出了君为天下之大害,那么到底谁是学术思想发展的潮流?你非要说文字考据的功夫是潮流那我也无话可说。“经世致用在任何一个统一的王朝,统治者都不允许发展的太远。”这是你说的,恰恰说明了在中国式的大一统专制帝国中,思想被钳制的特点。政府所需要钳制的思想,不是毫无威胁性的训诂考据,而正是参政议政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思潮。要是按照你这么说,那中世纪也不是没有出现新的思想,在基督教教义的框架下(就像中国的先秦儒学经典),从教父哲学发展到了经院哲学。而且经院哲学为后来的理性科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从这个角度讲,训诂学的成就就是个渣。除了给故纸堆添厚度外,能有益于富国强兵建立新世界么???)。中世纪也不反对什么唯名唯实之争,反对的是哥白尼伽利略这种妄图颠覆世界观的异端邪说。

  • 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2016-01-13 20:43:07

    第一点,任何制度不能回归到人,而应该回归到人性,针对人性设计限制权力的制度。所以民主必须用 第一点,任何制度不能回归到人,而应该回归到人性,针对人性设计限制权力的制度。所以民主必须用法制相约束。事实上,国人对民主的认识是十分浅薄的。民主并不简单等同于选票,不是直接民主,都是由贵族和精英分子来代替民众行使权力的。和一人一党专政的区别在于人民可以投票决定你的执政合法性。这个核心区别,钱先生所推崇的古代的权利结构特征并不符合。 第二点我说的客观性,你看史记就可以,那可是给当代著史,然而把刘邦说得像地痞流氓。而史记被称为谤书。虽然司马迁也是太史传承下来的,但是到底谁客观岂不是一目了然?至于篡改都会留下漏洞,这个叫做幸存者偏差,没有找出来的漏洞,当然不是漏洞了。 第三点钱先生确实是在批驳将中国学术与欧洲中世纪宗教束缚下的学术相比附的观点,但是矫枉过正,称史学为民间自由创作之一业,拿不存在的学术自由去比欧洲黑暗时代的学术状况。清朝绝对不会允许东林党这种民间学术团体的存在,而这些团体,不管执政能力如何,就是贯彻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的。实学其实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甚至发展出了君为天下之大害,那么到底谁是学术思想发展的潮流?你非要说文字考据的功夫是潮流那我也无话可说。“经世致用在任何一个统一的王朝,统治者都不允许发展的太远。”这是你说的,恰恰说明了在中国式的大一统专制帝国中,思想被钳制的特点。政府所需要钳制的思想,不是毫无威胁性的训诂考据,而正是参政议政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思潮。要是按照你这么说,那中世纪也不是没有出现新的思想,在基督教教义的框架下(就像中国的先秦儒学经典),从教父哲学发展到了经院哲学。而且经院哲学为后来的理性科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从这个角度讲,训诂学的成就就是个渣。除了给故纸堆添厚度外,能有益于富国强兵建立新世界么???)。中世纪也不反对什么唯名唯实之争,反对的是哥白尼伽利略这种妄图颠覆世界观的异端邪说。 ... 关山北望

    一万个赞!!!!!!!!!!!!!!!!!!!!!!!!!!!!!!!!!!!!!!!!!!!!!!!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20:45:59

    一万个赞!!!!!!!!!!!!!!!!!!!!!!!!!!!!!!!!!!!!!!!!! 一万个赞!!!!!!!!!!!!!!!!!!!!!!!!!!!!!!!!!!!!!!!!!!!!!!! ... 中原一点红

    您又来吓我。。。

  • 飞翔的十字架

    飞翔的十字架 2016-01-13 20:48:38

    1."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若是不推行新法,靠这个 考试和铨选 也能遏制腐败" ,我在这段话没有读出钱穆先生的这个言下之意;“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谈者又疑中国政制无民权,无宪法”,钱穆先生是针对这两个观点,用“考试”和“铨选”制度来说明中国古代并不是只有专制黑暗,也是有一定的代议民主的,因为百姓的心声会通过仕人阶级上达。原文是“谓自秦以来,中国惟有专制黑暗,若谓‘民无权,国无法’者已二千年之久,则显为不情不实之言”。 2.“班氏以降,史学不受帝王宗庙约束,成为民间自由创作之一业”,我不清楚班固以后历朝是否有明文规定百姓不可治史,如果没有,那钱穆这句话没错,如果有,那就是他考证不实;另外像明史案这样的事不代表百姓无治史的自由,就像现在法律没规定百姓不能写史,但如果写的和官方认可的说法有差异,或差异太大,应该也不会被允许吧。 3.“谈者率好以中国秦以后学术,拟之欧洲之中古时期”,这里指的应该是欧洲中世纪;钱穆先生在后面比较中国与西方到底谁的学识更自由,反驳的是这个观点,所以你说的田忌赛马,应该也不是作者先挑起的; 或者我们对同一语句的理解不同,对同一个观点赞同或反对的态度不同,但讨论中不要出现什么“呵呵”这类的,太高冷,冻死了

  • 飞翔的十字架

    飞翔的十字架 2016-01-13 20:52:29

    钱穆先生在引论之前有一页“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可能钱先生的思想确实和楼主相左甚多

  • 梵志摧锋

    梵志摧锋 (演金口之微言 舒玉毫之瑞色) 2016-01-13 21:08:20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21:16:58

    第一点,任何制度不能回归到人,而应该回归到人性,针对人性设计限制权力的制度。所以民主必须用 第一点,任何制度不能回归到人,而应该回归到人性,针对人性设计限制权力的制度。所以民主必须用法制相约束。事实上,国人对民主的认识是十分浅薄的。民主并不简单等同于选票,不是直接民主,都是由贵族和精英分子来代替民众行使权力的。和一人一党专政的区别在于人民可以投票决定你的执政合法性。这个核心区别,钱先生所推崇的古代的权利结构特征并不符合。 第二点我说的客观性,你看史记就可以,那可是给当代著史,然而把刘邦说得像地痞流氓。而史记被称为谤书。虽然司马迁也是太史传承下来的,但是到底谁客观岂不是一目了然?至于篡改都会留下漏洞,这个叫做幸存者偏差,没有找出来的漏洞,当然不是漏洞了。 第三点钱先生确实是在批驳将中国学术与欧洲中世纪宗教束缚下的学术相比附的观点,但是矫枉过正,称史学为民间自由创作之一业,拿不存在的学术自由去比欧洲黑暗时代的学术状况。清朝绝对不会允许东林党这种民间学术团体的存在,而这些团体,不管执政能力如何,就是贯彻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的。实学其实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甚至发展出了君为天下之大害,那么到底谁是学术思想发展的潮流?你非要说文字考据的功夫是潮流那我也无话可说。“经世致用在任何一个统一的王朝,统治者都不允许发展的太远。”这是你说的,恰恰说明了在中国式的大一统专制帝国中,思想被钳制的特点。政府所需要钳制的思想,不是毫无威胁性的训诂考据,而正是参政议政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思潮。要是按照你这么说,那中世纪也不是没有出现新的思想,在基督教教义的框架下(就像中国的先秦儒学经典),从教父哲学发展到了经院哲学。而且经院哲学为后来的理性科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从这个角度讲,训诂学的成就就是个渣。除了给故纸堆添厚度外,能有益于富国强兵建立新世界么???)。中世纪也不反对什么唯名唯实之争,反对的是哥白尼伽利略这种妄图颠覆世界观的异端邪说。 ... 关山北望

    哈哈,换个暖的。。。 第一点“专制政体”、“无民权,无宪法”这两点有说错么,“考试和铨选”和代议民主没有半毛钱关系,官是考出来的,晋升是领导查出来的。并没有一个根本大法限制国家权利,王权是无限大的,本来还有相权相制衡,后来相权也没了。至于上达天听的通道,不能说没有,但是是贤王良相的恩赐,和现代意义上的民权宪法根本不同,所以革命党说法完全正确。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伊藤问他,十年前我说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后来居上,如今十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李鸿章说:改革内政,我非不欲做,但我们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不像贵国一样上下一心。这就是之前一点红先生说的改革弊政扭扭捏捏,更还有钱穆这种人,拿一些似是而非的政治理论给专制做背书。 第二点写史我不想多说了,明史案都发生了,还是“民间自由创作之一业”我只能哈哈了。 第三点我上面说了,不重复了。你们总是说,钱穆指的是这个那个,然后说我断章取义,但你们必须明白,钱穆在说这些结论的时候,可没有加定语,所以他的不严谨,就是起他于地下,也不能否认的。而且他胡乱树立一个靶子,就打得不亦乐乎。知道的,他是在打击一些极端言论,不知道的,却奉为圭臬,还以为事实真相便是如此。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21:24:26

    钱穆先生在引论之前有一页“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可能钱先生的思想确实和楼主相左甚多 钱穆先生在引论之前有一页“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可能钱先生的思想确实和楼主相左甚多 飞翔的十字架

    我的信念就是求真务实。他所说的信念我也有,但是不是用虚假的事实佐证出来的。

  • 飞翔的十字架

    飞翔的十字架 2016-01-13 22:09:06

    我的信念就是求真务实。他所说的信念我也有,但是不是用虚假的事实佐证出来的。 我的信念就是求真务实。他所说的信念我也有,但是不是用虚假的事实佐证出来的。 关山北望

    即使是对同一件事情,也出现大家看法不一的情况;钱穆先生的有些观点确实偏颇,但如果说他用虚假的事实佐证出来,我不太相信,否则他的书不会这么多年海流传甚广; 还是回到这三个问题再讲讲吧: 1.楼主认为“考试和铨选”和代议民主没有半毛钱关系,认为自秦一下就是“无民权,无宪法”,也无非是大家学术观点不同,不要随便说人家“眼瞎”; 2.不讨论了,政治敏感的东西;就当我错了; 3.钱穆先生都是在段首竖靶子,然后整段论述,得出结论,我觉得条理清晰,十分易懂,楼主认为“钱穆在说这些结论的时候,没有加定语,所以他不严谨”,这属于我们对同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同,也不必讨论了;至于是不是胡乱竖靶,我不清楚,不加评论;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22:16:31

    即使是对同一件事情,也出现大家看法不一的情况;钱穆先生的有些观点确实偏颇,但如果说他用虚假 即使是对同一件事情,也出现大家看法不一的情况;钱穆先生的有些观点确实偏颇,但如果说他用虚假的事实佐证出来,我不太相信,否则他的书不会这么多年海流传甚广; 还是回到这三个问题再讲讲吧: 1.楼主认为“考试和铨选”和代议民主没有半毛钱关系,认为自秦一下就是“无民权,无宪法”,也无非是大家学术观点不同,不要随便说人家“眼瞎”; 2.不讨论了,政治敏感的东西;就当我错了; 3.钱穆先生都是在段首竖靶子,然后整段论述,得出结论,我觉得条理清晰,十分易懂,楼主认为“钱穆在说这些结论的时候,没有加定语,所以他不严谨”,这属于我们对同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同,也不必讨论了;至于是不是胡乱竖靶,我不清楚,不加评论; ... 飞翔的十字架

    好吧,话说到这里,大家该说的都说了,确实没有再争论的意义了。。。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23:25:00

    好,其实你说的很多我也很有收获,但是基本理念不能苟同。首先你认为的考试和铨选对应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和官员绩效考核,但是你去看看我国的腐败指数就可以看出这两点并不是用来限制权力的。但是制约人性的制度不代表没有,政务公开,财产公开这些都是好的制度。这些制度在专制社会是很难想象的,阻力远远大于民选社会。多少税收办多少事情,民众可以质疑,可以让你下台,这个制度就是归于人性的制度,而非人操作的制度,不是上级根据需要找一两个围观群众举报而决定你政治前途的制度。钱的制度可以人为操纵,难以量化,这是传统政治,科学的最大弊端。 明史案有点强词夺理了吧?你本来活蹦乱跳,我却把你关起来,那么我是给你自由还是没给自由?西方自希罗多德以降,史书大多冠以作者姓名等等,这不是民间著史的自由? 至于最后一句是我最不同意的,小学生背诵教科书,中学生学习教科书,本科生借助教科书,研究生应用教科书,博士生创作教科书。但无论是什么学生,都拥有质疑教科书的权力。尽信书不如无书。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23:25:30

    好,其实你说的很多我也很有收获,但是基本理念不能苟同。首先你认为的考试和铨选对应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和官员绩效考核,但是你去看看我国的腐败指数就可以看出这两点并不是用来限制权力的。但是制约人性的制度不代表没有,政务公开,财产公开这些都是好的制度。这些制度在专制社会是很难想象的,阻力远远大于民选社会。多少税收办多少事情,民众可以质疑,可以让你下台,这个制度就是归于人性的制度,而非人操作的制度,不是上级根据需要找一两个围观群众举报而决定你政治前途的制度。钱的制度可以人为操纵,难以量化,这是传统政治,科学的最大弊端。 明史案有点强词夺理了吧?你本来活蹦乱跳,我却把你关起来,那么我是给你自由还是没给自由?西方自希罗多德以降,史书大多冠以作者姓名等等,这不是民间著史的自由? 至于最后一句是我最不同意的,小学生背诵教科书,中学生学习教科书,本科生借助教科书,研究生应用教科书,博士生创作教科书。但无论是什么学生,都拥有质疑教科书的权力。尽信书不如无书。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3 23:32:47

    手机打字,总是不方便。我想说的,就是钱先生想通过历史,来找到救国之道,而我对此抱有真切的怀疑。他要把自由民主和帝制专制的对立,等同于东西方历史传统的对立,而不是先进和落后的对立,这是我不同意的。

  • 桑下

    桑下 (文华不如简素,谈今不如述古。) 2016-01-14 08:54:03

    初入门径或在门外,看到东西往往会认假作真,咬定浅显易懂离自己理解力近的东西,比如诸般水煮乱 初入门径或在门外,看到东西往往会认假作真,咬定浅显易懂离自己理解力近的东西,比如诸般水煮乱炖的史话。真有一点了解了,才会明白事实的复杂,不那么轻易下结论了,这又和个人的知识及见识相关了。钱穆的历史思想有民族偏见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当时在抗日。但是追究起具体历史因果和事实,是没有问题的。建议楼主如果愿意搞清楚三个问题的答案,不如细看全书。他这几句话都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在一定条件下提出的,如果割裂了语境,就会以偏概全 ... 敕勒弯弓

    阁下说的才是真知灼见。 豆瓣两种极端最多,一种是认假作真捧臭脚,一种是信口雌黄装逼格。 如都能思考深一层,心态平一点,观点中一些,就没有那么乌烟瘴气了。

  • 仙童

    仙童 2016-01-14 11:41:25

    没看,包括中国人史纲,买了都放着没看,虽然分析历史必然是要带入主观色彩的,但是不喜欢那种主观意识太过强烈的历史书。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4 12:10:07

    没看,包括中国人史纲,买了都放着没看,虽然分析历史必然是要带入主观色彩的,但是不喜欢那种主 没看,包括中国人史纲,买了都放着没看,虽然分析历史必然是要带入主观色彩的,但是不喜欢那种主观意识太过强烈的历史书。 ... 仙童

    随便翻翻都是武断之语。说到周口店,他直接来一句,北京人“当”是中国人之始祖。然后就说什么比欧洲用火早30万年。。。还说什么一些遗址的发现,说明中华民族已经遍布华南华北。。。偏远西部暂未发现遗址,然后中华文明西来之说为谬。。。看正文嘈点更多啊。。。中华文明的起源,还是看看考古学家或基于考古证据的著作吧,比如李济的中国文明的开始,以及郭静云的夏商周。。。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4 12:13:47

    阁下说的才是真知灼见。 豆瓣两种极端最多,一种是认假作真捧臭脚,一种是信口雌黄装逼格。 如 阁下说的才是真知灼见。 豆瓣两种极端最多,一种是认假作真捧臭脚,一种是信口雌黄装逼格。 如都能思考深一层,心态平一点,观点中一些,就没有那么乌烟瘴气了。 ... 桑下

    你们说的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废话。这套话用来批评钱先生也无不可。

  • 仙童

    仙童 2016-01-14 13:09:43

    随便翻翻都是武断之语。说到周口店,他直接来一句,北京人“当”是中国人之始祖。然后就说什么比 随便翻翻都是武断之语。说到周口店,他直接来一句,北京人“当”是中国人之始祖。然后就说什么比欧洲用火早30万年。。。还说什么一些遗址的发现,说明中华民族已经遍布华南华北。。。偏远西部暂未发现遗址,然后中华文明西来之说为谬。。。看正文嘈点更多啊。。。中华文明的起源,还是看看考古学家或基于考古证据的著作吧,比如李济的中国文明的开始,以及郭静云的夏商周。。。 ... 关山北望

    用火最早的不是非洲么,按照现在考古结果,非洲才是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 关山北望

    关山北望 (业余正三观) 楼主 2016-01-14 15:54:42

    用火最早的不是非洲么,按照现在考古结果,非洲才是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用火最早的不是非洲么,按照现在考古结果,非洲才是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仙童

    您好,查了下,人类用火的时代极其久远,不必说苏美尔文明如此之近的时代。以中国论,早到元谋人、蓝田人的猿人时代就已普遍用火,北京猿人(最早69万年前)的洞穴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堆,其中还有烧过的兽骨、石块和紫荆树的炭块,可见他们是有意保存火种用以火食的。此外,在匈牙利的韦特塞卓洛斯、法国的台拉阿马达、西班牙的昂布罗那都有发现使用火的痕迹,最早的用火历史可以追溯到非洲,大约150万年前。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65772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