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真田广之不是秃脑壳

思栋鸟

来自: 思栋鸟(啊该怎么救治一个迷妹)
2024-03-03 21:32:10 海南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lyrill

    lyrill (PrestigeTV Pope/Showbiz Shogun) 2024-03-03 22:26:12 湖北

  • 自觉的工具人

    自觉的工具人 (自信者,当且能由省知关乎己之实) 2024-03-03 22:48:59 上海

    为了收视率

  • 股神$

    股神$ 2024-03-04 00:14:07 北京

    日子的审美观真奇葩呀

  • 自觉的工具人

    自觉的工具人 (自信者,当且能由省知关乎己之实) 2024-03-04 11:35:59 上海

    日子的审美观真奇葩呀 日子的审美观真奇葩呀 股神$

    尚武的民族,雄性激素多,头前上方容易脱发。

  • 花花而为

    花花而为 2024-03-04 19:08:14 广东

    武士出身的会剃掉头发,因为打斗时被砍到发簪会散发,影响视线。虎永可能出身设定是文官,所以没有剃发

  • 匕力儿

    匕力儿 ( ̄▽ ̄|||) 2024-03-04 19:56:49 广东

    武士出身的会剃掉头发,因为打斗时被砍到发簪会散发,影响视线。虎永可能出身设定是文官,所以没 武士出身的会剃掉头发,因为打斗时被砍到发簪会散发,影响视线。虎永可能出身设定是文官,所以没有剃发 ... 花花而为

    虎永就是德川家康啊,怎么会是文官

  • 哪吒的青春

    哪吒的青春 2024-03-04 19:57:50 四川

    尚武的民族,雄性激素多,头前上方容易脱发。 尚武的民族,雄性激素多,头前上方容易脱发。 自觉的工具人

    这应该是生产力低下时代人类普遍形成的习俗,好多渔猎和游牧文明都是这种髡发,大同小异,什么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有的甚至将之视为文明的标志,比如满人入关建立的大清就要求原本文明先进的汉族男性一律改为半秃麻花辫的落后造型以示臣服。日本战国时的文明还不算发达,仍旧保留了原始部落文明的很多风俗,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记。

  • 自觉的工具人

    自觉的工具人 (自信者,当且能由省知关乎己之实) 2024-03-04 19:59:52 上海

    这应该是生产力低下时代人类普遍形成的习俗,好多渔猎和游牧文明都是这种髡发,大同小异,什么鲜 这应该是生产力低下时代人类普遍形成的习俗,好多渔猎和游牧文明都是这种髡发,大同小异,什么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有的甚至将之视为文明的标志,比如满人入关建立的大清就要求原本文明先进的汉族男性一律改为半秃麻花辫的落后造型以示臣服。日本战国时的文明还不算发达,仍旧保留了原始部落文明的很多风俗,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记。 ... 哪吒的青春

    稀稀拉拉的不好看,干脆剃光,上行下效

  • 思栋鸟

    思栋鸟 (啊该怎么救治一个迷妹) 楼主 2024-03-04 20:43:26 海南

    武士出身的会剃掉头发,因为打斗时被砍到发簪会散发,影响视线。虎永可能出身设定是文官,所以没 武士出身的会剃掉头发,因为打斗时被砍到发簪会散发,影响视线。虎永可能出身设定是文官,所以没有剃发 ... 花花而为

    啊很有可能

  • 思栋鸟

    思栋鸟 (啊该怎么救治一个迷妹) 楼主 2024-03-04 20:44:26 海南

    武士出身的会剃掉头发,因为打斗时被砍到发簪会散发,影响视线。虎永可能出身设定是文官,所以没 武士出身的会剃掉头发,因为打斗时被砍到发簪会散发,影响视线。虎永可能出身设定是文官,所以没有剃发 ... 花花而为

    那原型如果是德川家康的话就说不过去了,还是造型好看吧哈哈

  • 花花而为

    花花而为 2024-03-04 21:09:48 广东

    虎永就是德川家康啊,怎么会是文官 虎永就是德川家康啊,怎么会是文官 匕力儿

    逻辑没错,历史上德川是武士,但是影视上人物设定可以调整,就和真三游戏里面张郃是女性角色一样道理。 我记得木村演的大河剧里面的德川家康就是有剃头的。

  • 自觉的工具人

    自觉的工具人 (自信者,当且能由省知关乎己之实) 2024-03-04 21:21:59 上海

    第一次见他是在最后的武士里面,oyishi,泰裤辣

  • funnydany

    funnydany 2024-03-08 17:05:05 广东

    尚武的民族多有剃头发的习俗,特别是剃前额,包括日本、匈奴、蒙古和女真。 主要原因是: 1. 好打理,简单生活,便于跑路和作战。 2. 打仗时候视野清爽,免掉披头散发的风险和麻烦。 3. 长时间戴头盔时凉快。 4. 头盔带久了容易得头皮炎,掉头发也不好看,索性剃掉。 半秃头是武士的专享,公卿不打仗就不剃这种头,后来慢慢就成了习俗,平民也跟着效仿,小朋友剃个月代头就标志成年了。 当然,也可以不剃玩个性,前田利家的侄子庆次郎据说就一直梳马尾。 现在时代不同,月代头肯定不是主流审美,只要不讲究贴近史实,主角能不剃就不剃吧,包括日本自己拍的影视剧,连大河剧也这样了。

  • 自觉的工具人

    自觉的工具人 (自信者,当且能由省知关乎己之实) 2024-03-09 11:58:39 上海

    尚武的民族多有剃头发的习俗,特别是剃前额,包括日本、匈奴、蒙古和女真。 主要原因是: 1. 尚武的民族多有剃头发的习俗,特别是剃前额,包括日本、匈奴、蒙古和女真。 主要原因是: 1. 好打理,简单生活,便于跑路和作战。 2. 打仗时候视野清爽,免掉披头散发的风险和麻烦。 3. 长时间戴头盔时凉快。 4. 头盔带久了容易得头皮炎,掉头发也不好看,索性剃掉。 半秃头是武士的专享,公卿不打仗就不剃这种头,后来慢慢就成了习俗,平民也跟着效仿,小朋友剃个月代头就标志成年了。 当然,也可以不剃玩个性,前田利家的侄子庆次郎据说就一直梳马尾。 现在时代不同,月代头肯定不是主流审美,只要不讲究贴近史实,主角能不剃就不剃吧,包括日本自己拍的影视剧,连大河剧也这样了。 ... funnydany

    中年男人的痛其他人不懂😅

  • 回家拉屎的男人

    回家拉屎的男人 (少壮不努力老来用小米) 2024-03-09 14:51:30 湖北

    黄昏的清兵卫吗

  • OOoo00

    OOoo00 2024-03-10 20:11:10 江苏

    秃头是为了打仗时戴头盔,头顶不会很闷热。真田广之作为领主,而且当时也算总无事令后的和平时期,他不需要披甲上阵了

  • 大 象

    大 象 2024-03-11 00:46:42 江苏

    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一髻”和“总发”。 1.“一髻”,在“月代头”的基础上,是将头发全部梳在后面,然后用“元结”捆绑在头部上方,形成一个向上的棒状发髻。这种发髻在开始时,可以通过“元结”的颜色与长度来表示该人的等级与地位,紫色或金色代表身居高位者,而白色或无色代表的是地位一般或较弱。这种发型一直从奈良时期流传到了江户时代,甚至到明治维新后在公家之中依然存在。“月代头”是普通武士阶层所梳理的发型,而对于一些大名或大名继承人来说,属于武家上层贵族,“一髻”才是符合他们地位的发型。 2.不剃头的全发,叫“总发”,算是当时不剃头发型的通称,普通的“总发”一般是贫穷的浪人或庶民男子节省开支的发型。一般的农民百姓,不是武士,打仗不多,而且“月代头”剃头会被认为是武士被征兵或者怕被当成对方武士杀良冒功,因此都会选择将所有的头发都往后束,然后随便胡乱的绑一个髻就对付了。另外,很多被打成浪人的武士,因为没钱剃头,也会梳这样的发型。甚至于一些忍者也是如此。 3.对于公家出身的贵族们来说,战国武家打来打去,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奢靡生活,以一条、三条、九条和近卫等公家人来说,他们的依然保留着不剃头的发型,与普通“总发”不同,这个发型是将自己完整的长头发,向后梳起来,再以“一髻”的形式整齐的束起来,可以看成是中间长了头发的“一髻”,或者我们可以叫它“总发”式“一髻”。比如,近卫前久就是较为著名的“总发”式“一髻”,不剃发。 虽说这个是公家贵族才束的发型,但在战国时候很多大名为了显示自己是公家出身,往自己脸上贴金,往往也不会剃“月代头”,而是选择这种“总发”式“一髻”。比如有着“东海道第一弓取”之称,一直想进入公家的今川义元,也是这种发型。 日本战国时代的很多大名和武士们不是所有人都会按照武士剃“月代头”,比如九州大名岛津义弘,就是个秃头,此人是信教的教徒。同样天主教徒小西行长和明石全登也是对“月代头”不感冒,平日里也是会束全发,明石全登甚至和很多天主教徒一样留中世纪的欧洲的中长发。 日本进入“全民月代头”是在江户幕府时代以后了,而在此之前的战国时代,月代头也仅仅是武士的象征,只能说是武士们战斗中自发形成的发型,但不强制要求。战国时期仍然是束全发和月代头并存,而有的武士经常是打仗月代头,没事就全发。 以黑泽明的电影为例,下面给出这三种发型的对比: 《乱》仲代达矢扮演的大名,发型“一髻”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255990009/ 《七武士》仲代达矢扮演的街边浪人武士,普通“总发”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781587099/ 《蜘蛛巢城》三船敏郎扮演的大名,“总发”式“一髻”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196342370/

  • 倚窗摇风铃

    倚窗摇风铃 (天地仇缘老,红颜莫自闭。) 2024-03-11 15:32:44 河北

    早年香港清宫戏也不留半秃头,但大陆的清宫戏基本都是半秃头,后来港人北上初到内地合作拍的影视剧,就出现了很多奇葩的有人半秃头有人没有半秃头的辫子戏……后来剧组解释:“男演员觉得这个发型很丑,而且为了同时演别的戏所以不愿剃头”。

  • 格格巫

    格格巫 2024-03-11 23:43:40 江苏

    尚武的民族,雄性激素多,头前上方容易脱发。 尚武的民族,雄性激素多,头前上方容易脱发。 自觉的工具人

    不是,主要是因为常年征战戴头盔头发容易长虱子

  • 猫马马

    猫马马 2024-03-12 02:44:56 英国

    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一髻”和“总发”。 1.“一髻”,在“月代头”的基础上,是将头发全部梳 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一髻”和“总发”。 1.“一髻”,在“月代头”的基础上,是将头发全部梳在后面,然后用“元结”捆绑在头部上方,形成一个向上的棒状发髻。这种发髻在开始时,可以通过“元结”的颜色与长度来表示该人的等级与地位,紫色或金色代表身居高位者,而白色或无色代表的是地位一般或较弱。这种发型一直从奈良时期流传到了江户时代,甚至到明治维新后在公家之中依然存在。“月代头”是普通武士阶层所梳理的发型,而对于一些大名或大名继承人来说,属于武家上层贵族,“一髻”才是符合他们地位的发型。 2.不剃头的全发,叫“总发”,算是当时不剃头发型的通称,普通的“总发”一般是贫穷的浪人或庶民男子节省开支的发型。一般的农民百姓,不是武士,打仗不多,而且“月代头”剃头会被认为是武士被征兵或者怕被当成对方武士杀良冒功,因此都会选择将所有的头发都往后束,然后随便胡乱的绑一个髻就对付了。另外,很多被打成浪人的武士,因为没钱剃头,也会梳这样的发型。甚至于一些忍者也是如此。 3.对于公家出身的贵族们来说,战国武家打来打去,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奢靡生活,以一条、三条、九条和近卫等公家人来说,他们的依然保留着不剃头的发型,与普通“总发”不同,这个发型是将自己完整的长头发,向后梳起来,再以“一髻”的形式整齐的束起来,可以看成是中间长了头发的“一髻”,或者我们可以叫它“总发”式“一髻”。比如,近卫前久就是较为著名的“总发”式“一髻”,不剃发。 虽说这个是公家贵族才束的发型,但在战国时候很多大名为了显示自己是公家出身,往自己脸上贴金,往往也不会剃“月代头”,而是选择这种“总发”式“一髻”。比如有着“东海道第一弓取”之称,一直想进入公家的今川义元,也是这种发型。 日本战国时代的很多大名和武士们不是所有人都会按照武士剃“月代头”,比如九州大名岛津义弘,就是个秃头,此人是信教的教徒。同样天主教徒小西行长和明石全登也是对“月代头”不感冒,平日里也是会束全发,明石全登甚至和很多天主教徒一样留中世纪的欧洲的中长发。 日本进入“全民月代头”是在江户幕府时代以后了,而在此之前的战国时代,月代头也仅仅是武士的象征,只能说是武士们战斗中自发形成的发型,但不强制要求。战国时期仍然是束全发和月代头并存,而有的武士经常是打仗月代头,没事就全发。 以黑泽明的电影为例,下面给出这三种发型的对比: 《乱》仲代达矢扮演的大名,发型“一髻”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255990009/ 《七武士》仲代达矢扮演的街边浪人武士,普通“总发”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781587099/ 《蜘蛛巢城》三船敏郎扮演的大名,“总发”式“一髻”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196342370/ ... 大 象

    非常详尽,解答了我的疑惑,谢谢。

  • 永恒的尖啸

    永恒的尖啸 2024-03-13 14:18:22 湖北

    明星得好看

  • 课代表

    课代表 2024-03-14 09:11:45 上海

    浅野忠信在剧中造型也不是秃头,因为他和真田是大牌,有剔秃豁免权

  • hisray

    hisray 2024-03-18 10:50:38 湖南

    这应该是生产力低下时代人类普遍形成的习俗,好多渔猎和游牧文明都是这种髡发,大同小异,什么鲜 这应该是生产力低下时代人类普遍形成的习俗,好多渔猎和游牧文明都是这种髡发,大同小异,什么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有的甚至将之视为文明的标志,比如满人入关建立的大清就要求原本文明先进的汉族男性一律改为半秃麻花辫的落后造型以示臣服。日本战国时的文明还不算发达,仍旧保留了原始部落文明的很多风俗,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记。 ... 哪吒的青春

    游牧民族生活地带相对寒冷,剃光头然后戴帽子更暖和,而且省掉了经常洗头的困扰,更加卫生。

  • GoGoZeppeli

    GoGoZeppeli 2024-03-18 16:08:28 福建

    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一髻”和“总发”。 1.“一髻”,在“月代头”的基础上,是将头发全部梳 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一髻”和“总发”。 1.“一髻”,在“月代头”的基础上,是将头发全部梳在后面,然后用“元结”捆绑在头部上方,形成一个向上的棒状发髻。这种发髻在开始时,可以通过“元结”的颜色与长度来表示该人的等级与地位,紫色或金色代表身居高位者,而白色或无色代表的是地位一般或较弱。这种发型一直从奈良时期流传到了江户时代,甚至到明治维新后在公家之中依然存在。“月代头”是普通武士阶层所梳理的发型,而对于一些大名或大名继承人来说,属于武家上层贵族,“一髻”才是符合他们地位的发型。 2.不剃头的全发,叫“总发”,算是当时不剃头发型的通称,普通的“总发”一般是贫穷的浪人或庶民男子节省开支的发型。一般的农民百姓,不是武士,打仗不多,而且“月代头”剃头会被认为是武士被征兵或者怕被当成对方武士杀良冒功,因此都会选择将所有的头发都往后束,然后随便胡乱的绑一个髻就对付了。另外,很多被打成浪人的武士,因为没钱剃头,也会梳这样的发型。甚至于一些忍者也是如此。 3.对于公家出身的贵族们来说,战国武家打来打去,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奢靡生活,以一条、三条、九条和近卫等公家人来说,他们的依然保留着不剃头的发型,与普通“总发”不同,这个发型是将自己完整的长头发,向后梳起来,再以“一髻”的形式整齐的束起来,可以看成是中间长了头发的“一髻”,或者我们可以叫它“总发”式“一髻”。比如,近卫前久就是较为著名的“总发”式“一髻”,不剃发。 虽说这个是公家贵族才束的发型,但在战国时候很多大名为了显示自己是公家出身,往自己脸上贴金,往往也不会剃“月代头”,而是选择这种“总发”式“一髻”。比如有着“东海道第一弓取”之称,一直想进入公家的今川义元,也是这种发型。 日本战国时代的很多大名和武士们不是所有人都会按照武士剃“月代头”,比如九州大名岛津义弘,就是个秃头,此人是信教的教徒。同样天主教徒小西行长和明石全登也是对“月代头”不感冒,平日里也是会束全发,明石全登甚至和很多天主教徒一样留中世纪的欧洲的中长发。 日本进入“全民月代头”是在江户幕府时代以后了,而在此之前的战国时代,月代头也仅仅是武士的象征,只能说是武士们战斗中自发形成的发型,但不强制要求。战国时期仍然是束全发和月代头并存,而有的武士经常是打仗月代头,没事就全发。 以黑泽明的电影为例,下面给出这三种发型的对比: 《乱》仲代达矢扮演的大名,发型“一髻”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255990009/ 《七武士》仲代达矢扮演的街边浪人武士,普通“总发”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781587099/ 《蜘蛛巢城》三船敏郎扮演的大名,“总发”式“一髻”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196342370/ ... 大 象

    谢谢科普!

  • 奥在博左

    奥在博左 2024-05-08 19:07:08 内蒙古

    这应该是生产力低下时代人类普遍形成的习俗,好多渔猎和游牧文明都是这种髡发,大同小异,什么鲜 这应该是生产力低下时代人类普遍形成的习俗,好多渔猎和游牧文明都是这种髡发,大同小异,什么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有的甚至将之视为文明的标志,比如满人入关建立的大清就要求原本文明先进的汉族男性一律改为半秃麻花辫的落后造型以示臣服。日本战国时的文明还不算发达,仍旧保留了原始部落文明的很多风俗,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记。 ... 哪吒的青春

    现在也一样啊,头发长特别不舒服,莫西干多帅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212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