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 我对待学术的态度,这件事本身被想得过于严肃

豆友hqPpTKHv-E

来自: 豆友hqPpTKHv-E
2023-12-15 18:52:03 上海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豆友hqPpTKHv-E

    豆友hqPpTKHv-E 楼主 2024-04-23 18:43:40 上海

    最近还发现,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人求学往往有很强的功利心,求的不是学问,而是功名利禄

  • 十三

    十三 (老得太快 懂得太迟) 组长 2024-04-23 21:30:26 北京

    最近还发现,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人求学往往有很强的功利心,求的不是学问,而是功名利 最近还发现,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人求学往往有很强的功利心,求的不是学问,而是功名利禄 ... 豆友hqPpTKHv-E

    功利心是全人类的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因果关系。

  • 一花1379

    一花1379 (蜜蜂) 2024-04-24 11:47:49 广东

    最近还发现,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人求学往往有很强的功利心,求的不是学问,而是功名利 最近还发现,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人求学往往有很强的功利心,求的不是学问,而是功名利禄 ... 豆友hqPpTKHv-E

    我也常扪心自问般想过这。 学问是如何存在的呢? 一个人可以简单地享受知识体验、积累、增长带来的愉悦,但学问这块,没有毅力去扒拉根本谈不上。 许多人喜欢讨论功利和纯粹,卡在生存这个问题上。支持功利一方拿“生存是第一需求”说事,推崇纯粹的一方举起“崇高”将思想和精神当成坦克在大地上推进。 就像那句话说的:来时候好好的,回不去了。 人们创造了数不胜数的物件和方法,这些事物又相互影响整个社会的形态,更何况是个体行为和思想? 于是我们看文化也并不是固定的。 在十六七八世纪的欧洲,生了病的孩子因为不方便出去玩,就只好在家里看书听故事(当然多数也应该是家庭条件不错的),这一情形造就不少伟大的人物,形成一种后来人们往往在面对一个饱览群书的人时,不由自主要去想“这人是不是身体有什么缺陷?”的现象。因为这个,人们说欧洲的一些学问是纯粹的、不带功利的,也可以说它是病态的。但这都不符合实际。 我个人觉得,功利和纯粹大约可以看成是方法,却绝不是态度。可惜与学问相去甚远,甚至谈不上是个什么看法。聊为一笑。

  • 豆友hqPpTKHv-E

    豆友hqPpTKHv-E 楼主 2024-04-24 16:59:10 上海

    最近还发现,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人求学往往有很强的功利心,求的不是学问,而是功名利 最近还发现,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人求学往往有很强的功利心,求的不是学问,而是功名利禄 ... 豆友hqPpTKHv-E

    只是最近读到古文人打着“为往圣继绝学”之类的旗号讨好皇帝,有感而发,有失严谨。也只是想以此告诫自己不要迷失方向、被不必要的名利纷争所困。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8455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