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台港澳文学

盯盯鞋

来自: 盯盯鞋
2022-05-18 20:27:52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盯盯鞋

    盯盯鞋 楼主 2022-05-18 21:54:13

    顶一下🤧

  • 时光的秘密

    时光的秘密 2022-05-18 22:13:50

    听说“大师在台湾”

  • 佚游者

    佚游者 2022-05-18 22:16:06

    我永远喜欢陈映真的文章

  • 薄荷在1998

    薄荷在1998 (让我看看是谁还没读勒古恩) 2022-05-18 23:58:11

    马来西亚还想提名黎紫书的《流俗地》,在马来西亚用中文写作是需要毅力的,像黎紫书这样好好地讲故事,不以文字或者结构取胜反而是一出险招。但她这种“老实”的写作足够真诚,所以特别动人。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一生的光明或苟且都明明白白地从纸面流淌出来,一点一点流进观众的心里。除了酸甜苦辣咸,还有一味暖。

  • 嗯嗯好吧好吧

    嗯嗯好吧好吧 2022-05-19 00:11:19

    《邦查女孩》

  • 888888888888

    888888888888 2022-05-19 00:33:48

    蹲蹲

  • 888888888888

    888888888888 2022-05-19 00:34:25

    我来推荐个,欧阳子《魔女》

  • 888888888888

    888888888888 2022-05-19 00:35:56

    我来推荐个,欧阳子《魔女》 我来推荐个,欧阳子《魔女》 888888888888

    她还有一本《王谢堂前的燕子》是专门对《台北人》的逐篇解读

  • 591

    591 2022-05-19 00:49:27

    不太能get到《蒙马特遗书》好在哪里。我看了三封,感受就是:作者好偏执好自我好自大,用一种“你不爱我是你的损失”“你除了爱我没有其他办法”来pua前女友,她还跟另一个女孩有肉体关系吧? 或者lz愿意跟我说一下这本书好在哪里?好多人都推荐。

  • momo

    momo 2022-05-19 07:17:44

    童伟格《王考》

  • 份份

    份份 (我走的路,绝非歧途。) 2022-05-19 07:53:08

    黄锦树的《雨》也好棒!

  • momo

    momo 2022-05-19 08:20:01

    赖香吟 《文青之死》

  • momo

    momo 2022-05-19 08:23:27

    顺便推荐一下微博的一个账号,叫“港台文学bot”。上面分享了很多港台作品里的选段,可以看一下自己是否有感兴趣的选段再去找来阅读~

  • momo

    momo 2022-05-19 08:35:37

    不太能get到《蒙马特遗书》好在哪里。我看了三封,感受就是:作者好偏执好自我好自大,用一种“你 不太能get到《蒙马特遗书》好在哪里。我看了三封,感受就是:作者好偏执好自我好自大,用一种“你不爱我是你的损失”“你除了爱我没有其他办法”来pua前女友,她还跟另一个女孩有肉体关系吧? 或者lz愿意跟我说一下这本书好在哪里?好多人都推荐。 ... 591

    这是邱的私人书信,本来也不是为了大众写的,看不下去说明你和作者可能在情感上无法产生共鸣,没必要强迫自己发现哪里“好”啦,可以换本别的书看看

  • Echo

    Echo (an agnostic) 2022-05-19 08:40:20

    mark

  • 波拉尼奥的眼镜

    波拉尼奥的眼镜 2022-05-19 09:22:37

    马家辉《龙头凤尾》《鸳鸯六七四》

  • Sand Adler

    Sand Adler 2022-05-19 09:52:54

    不太能get到《蒙马特遗书》好在哪里。我看了三封,感受就是:作者好偏执好自我好自大,用一种“你 不太能get到《蒙马特遗书》好在哪里。我看了三封,感受就是:作者好偏执好自我好自大,用一种“你不爱我是你的损失”“你除了爱我没有其他办法”来pua前女友,她还跟另一个女孩有肉体关系吧? 或者lz愿意跟我说一下这本书好在哪里?好多人都推荐。 ... 591

    不如先看看蒋勋写的后记? 用道德来评判文学也太无趣了,这本书最打动人的是真诚,作者把心剖开来的真诚 反正本姛是读的几度心碎而无法继续 ——— 在文学的阅读上我有我的盲点。 知道是“盲点”,却不愿意改,这是我近于病态的执着或耽溺吧。 年轻的时候,迷恋某些叛逆、颠覆、不遵守世俗羁绊的创作者,耽溺迷恋流浪、忧愁、短促早夭的生命形式。 他们创作着,用文字写诗,用色彩画画,用声音作曲,用身体舞蹈,然而,我看到的,更勿宁是他们的血或泪,是他们全部生命的呕心沥血。 伊冈•席勒(Egon Shiele)的画,尺幅不大,油画作品也不多,常常是在素描纸上,用冷冷的线,勾画出锐利冷峭的人体轮廓。一点点淡彩,紫或红,都像血斑,蓝灰的抑郁是挥之不去的鬼魅的阴影。 席勒的画里是眼睛张得很大的惊恐的男女,裸体拥抱着,仿佛在世界毁灭的瞬间,寻找彼此身体最后一点体温。 然而,他们平日是无法相爱的。 席勒画里的裸体是自己,是他妹妹,是未成年的少女,瘦削、苍白,没有血色的肉体,褴褛破烂,像是丢在垃圾堆里废弃的玩偶,只剩下叫做“灵魂”的东西,空洞荒凉地看着人间。 人间能够了解他吗? 北京火红的绘画市场能了解席勒吗? 上海光鲜亮丽的艺术家们对席勒会屑于一顾吗? 或许,还是把席勒留给上一个世纪初维也纳的孤独与颓废吧。 他没有活过三十岁,荒凉地看着一次大战,大战结束,他也结束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他曾经被控诉,在法庭上要为自己被控告的“败德”“淫猥”辩护。 然而他是无言的,他的答辩只是他的死亡,以及一个世纪以来使无数孤独者热泪盈眶的他的画作吧。 邱妙津也是无言的。 我刚从欧洲回台湾,在一次文学评审作品中读到《鳄鱼手记》,从躺在床上看,到忽然正襟危坐,仿佛看到席勒,鬼魂一样,站在我面前。 我所知道的邱妙津这么少,彰化女中,北一女,台大心理系,巴黎大学博士候选,这些一点意义也没有的学历。 我所知道的第二个有关邱妙津的讯息就是她的持刀“自杀”了。 我们可以用“死亡”去答辩这个荒谬的世界吗? 于是,我读到了《蒙马特遗书》。 台湾战后少数让我掩面哭泣的一本书。 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看起来不像是文学创作。有人告诉我──《蒙马特遗书》是邱妙津自戕后朋友整理的她的信件。我并不确定:她有没有意图这些信件有一天会被阅读。 沙特(J.-P. Sartre)在介绍《繁花圣母》的作者惹内(Jean Genet)时特别强调了文学的“非阅读动机”。 惹内是弃儿,是街头男妓,是小偷扒手,是罪犯,当他关进监狱,在天长地久的牢房里,他开始书写,写在密密麻麻的小纸片上,数十万字,然后,被狱卒发现了,一把火烧了,他无所谓,继续书写。 创作到了没有阅读者,诗没有人看,画没有人看,你还会创作吗? 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没有人懂你,你愿意多懂一点自己吗? 惹内的文字流传出监狱,引起法国上个世纪最大的“文学”震撼。 文学不是为了“文学”的动机。 文学永远是你自己生命一个人的独白。 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书写她的独白,她在最孤独的世界里摸索一个女性身体的私密纪录。 我还没有看过华文的女性书写里有如此坦白真实赤裸裸的器官书写,女性书写的器官,当然不应该只是看得见的眼睛鼻子,也更应该是身体被数千年“文化”掩盖禁锢着的乳房或性器官吧。 那是邱妙津使我正襟危坐的原因,那也是邱妙津使我心里忽然痛起来的原因。 我知道这个生命是席勒的幽魂又来了,这次它要用华文书写。 巴黎的街头常常有寒波(Rimbaud)十八岁刚到巴黎的一张照片,清癯忧愁少年男子,像做着醒不来的梦。 他写诗,像李白初到长安,几首诗,震惊巴黎,大诗人魏尔仑(Verlaine),老婆儿女都不要了,疯狂热恋起寒波。 那是上上一世纪末伟大的“败德”事件。 他们“败德”,却绝不媚俗。 叛逆、颠覆、不受世俗价值羁绊,“La vie est d, ailleus──” 寒波照片制作的海报上写着这诗句──“生命还有其他──” 这句话已经是今天欧洲青年的格言了。 生活在他方,可以出走,可以流浪远方,可以不写诗,可以——不是这样活着。 寒波不写诗了,在整个文坛称他为“天才”时,他出走了。做了水手,四处流浪,买卖军火,颓废落魄死于异乡。 有比“写诗”更迷人的生活吗? 寒波苦笑着,或许,邱妙津也苦笑着。 邱妙津的“作品”,或许并不是“遗书”,而是“死亡”。 我不十分相信《蒙马特遗书》会在华文的世界有广大的阅读,但是——有你,就够了。 你可以死亡,却永远不要衰老。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于八里淡水河边

  • 591

    591 2022-05-19 10:23:03

    不如先看看蒋勋写的后记? 用道德来评判文学也太无趣了,这本书最打动人的是真诚,作者把心剖开 不如先看看蒋勋写的后记? 用道德来评判文学也太无趣了,这本书最打动人的是真诚,作者把心剖开来的真诚 反正本姛是读的几度心碎而无法继续 ——— 在文学的阅读上我有我的盲点。 知道是“盲点”,却不愿意改,这是我近于病态的执着或耽溺吧。 年轻的时候,迷恋某些叛逆、颠覆、不遵守世俗羁绊的创作者,耽溺迷恋流浪、忧愁、短促早夭的生命形式。 他们创作着,用文字写诗,用色彩画画,用声音作曲,用身体舞蹈,然而,我看到的,更勿宁是他们的血或泪,是他们全部生命的呕心沥血。 伊冈•席勒(Egon Shiele)的画,尺幅不大,油画作品也不多,常常是在素描纸上,用冷冷的线,勾画出锐利冷峭的人体轮廓。一点点淡彩,紫或红,都像血斑,蓝灰的抑郁是挥之不去的鬼魅的阴影。 席勒的画里是眼睛张得很大的惊恐的男女,裸体拥抱着,仿佛在世界毁灭的瞬间,寻找彼此身体最后一点体温。 然而,他们平日是无法相爱的。 席勒画里的裸体是自己,是他妹妹,是未成年的少女,瘦削、苍白,没有血色的肉体,褴褛破烂,像是丢在垃圾堆里废弃的玩偶,只剩下叫做“灵魂”的东西,空洞荒凉地看着人间。 人间能够了解他吗? 北京火红的绘画市场能了解席勒吗? 上海光鲜亮丽的艺术家们对席勒会屑于一顾吗? 或许,还是把席勒留给上一个世纪初维也纳的孤独与颓废吧。 他没有活过三十岁,荒凉地看着一次大战,大战结束,他也结束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他曾经被控诉,在法庭上要为自己被控告的“败德”“淫猥”辩护。 然而他是无言的,他的答辩只是他的死亡,以及一个世纪以来使无数孤独者热泪盈眶的他的画作吧。 邱妙津也是无言的。 我刚从欧洲回台湾,在一次文学评审作品中读到《鳄鱼手记》,从躺在床上看,到忽然正襟危坐,仿佛看到席勒,鬼魂一样,站在我面前。 我所知道的邱妙津这么少,彰化女中,北一女,台大心理系,巴黎大学博士候选,这些一点意义也没有的学历。 我所知道的第二个有关邱妙津的讯息就是她的持刀“自杀”了。 我们可以用“死亡”去答辩这个荒谬的世界吗? 于是,我读到了《蒙马特遗书》。 台湾战后少数让我掩面哭泣的一本书。 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看起来不像是文学创作。有人告诉我──《蒙马特遗书》是邱妙津自戕后朋友整理的她的信件。我并不确定:她有没有意图这些信件有一天会被阅读。 沙特(J.-P. Sartre)在介绍《繁花圣母》的作者惹内(Jean Genet)时特别强调了文学的“非阅读动机”。 惹内是弃儿,是街头男妓,是小偷扒手,是罪犯,当他关进监狱,在天长地久的牢房里,他开始书写,写在密密麻麻的小纸片上,数十万字,然后,被狱卒发现了,一把火烧了,他无所谓,继续书写。 创作到了没有阅读者,诗没有人看,画没有人看,你还会创作吗? 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没有人懂你,你愿意多懂一点自己吗? 惹内的文字流传出监狱,引起法国上个世纪最大的“文学”震撼。 文学不是为了“文学”的动机。 文学永远是你自己生命一个人的独白。 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书写她的独白,她在最孤独的世界里摸索一个女性身体的私密纪录。 我还没有看过华文的女性书写里有如此坦白真实赤裸裸的器官书写,女性书写的器官,当然不应该只是看得见的眼睛鼻子,也更应该是身体被数千年“文化”掩盖禁锢着的乳房或性器官吧。 那是邱妙津使我正襟危坐的原因,那也是邱妙津使我心里忽然痛起来的原因。 我知道这个生命是席勒的幽魂又来了,这次它要用华文书写。 巴黎的街头常常有寒波(Rimbaud)十八岁刚到巴黎的一张照片,清癯忧愁少年男子,像做着醒不来的梦。 他写诗,像李白初到长安,几首诗,震惊巴黎,大诗人魏尔仑(Verlaine),老婆儿女都不要了,疯狂热恋起寒波。 那是上上一世纪末伟大的“败德”事件。 他们“败德”,却绝不媚俗。 叛逆、颠覆、不受世俗价值羁绊,“La vie est d, ailleus──” 寒波照片制作的海报上写着这诗句──“生命还有其他──” 这句话已经是今天欧洲青年的格言了。 生活在他方,可以出走,可以流浪远方,可以不写诗,可以——不是这样活着。 寒波不写诗了,在整个文坛称他为“天才”时,他出走了。做了水手,四处流浪,买卖军火,颓废落魄死于异乡。 有比“写诗”更迷人的生活吗? 寒波苦笑着,或许,邱妙津也苦笑着。 邱妙津的“作品”,或许并不是“遗书”,而是“死亡”。 我不十分相信《蒙马特遗书》会在华文的世界有广大的阅读,但是——有你,就够了。 你可以死亡,却永远不要衰老。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于八里淡水河边 ... Sand Adler

    好的,谢谢!

  • 591

    591 2022-05-19 10:29:24

    这是邱的私人书信,本来也不是为了大众写的,看不下去说明你和作者可能在情感上无法产生共鸣,没 这是邱的私人书信,本来也不是为了大众写的,看不下去说明你和作者可能在情感上无法产生共鸣,没必要强迫自己发现哪里“好”啦,可以换本别的书看看 ... momo

    好的谢谢~

  • 小婼的缺口

    小婼的缺口 2022-05-19 10:44:24

    黄丽群《海边的房间》

  • 红小红的梦

    红小红的梦 2022-05-19 11:33:43

    朱天心《古都》,张贵兴《野猪渡河》

  • 悖论入侵

    悖论入侵 2022-05-19 11:48:35

    《邦查女孩》 《邦查女孩》 嗯嗯好吧好吧

    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小说!!

  • 豆友250002504

    豆友250002504 2022-05-19 11:52:21

    黄锦树的《雨》也好棒! 黄锦树的《雨》也好棒! 份份

    [内容不可见]

  • 成人贩忒儿C儿

    成人贩忒儿C儿 2022-05-19 12:37:00

    黄国峻,早逝的天才,很喜欢《是或一点也不》

  • 舟月三角豆

    舟月三角豆 2022-05-19 13:24:49

    推台湾甘耀明!很有灵气的作家,代表作《邦查女孩》

  • 一个骗子

    一个骗子 2022-05-19 13:37:18

    赖香吟 《其后》 黄国峻《度外》

  • 荻尾铃爱

    荻尾铃爱 2022-05-19 13:54:05

    台湾文学还有朱西甯,马华作家黄锦树的《雨》也十分推荐。

  • 份份

    份份 (我走的路,绝非歧途。) 2022-05-19 15:00:13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0002504

    安排!

  • 江卧鱼

    江卧鱼 (入古书可觅千年。) 2022-05-19 16:09:41

    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

  • 住在妄想地

    住在妄想地 2022-05-19 16:40:19

    码一下

  • 薄荷在1998

    薄荷在1998 (让我看看是谁还没读勒古恩) 2022-05-19 16:41:38

    不如先看看蒋勋写的后记? 用道德来评判文学也太无趣了,这本书最打动人的是真诚,作者把心剖开 不如先看看蒋勋写的后记? 用道德来评判文学也太无趣了,这本书最打动人的是真诚,作者把心剖开来的真诚 反正本姛是读的几度心碎而无法继续 ——— 在文学的阅读上我有我的盲点。 知道是“盲点”,却不愿意改,这是我近于病态的执着或耽溺吧。 年轻的时候,迷恋某些叛逆、颠覆、不遵守世俗羁绊的创作者,耽溺迷恋流浪、忧愁、短促早夭的生命形式。 他们创作着,用文字写诗,用色彩画画,用声音作曲,用身体舞蹈,然而,我看到的,更勿宁是他们的血或泪,是他们全部生命的呕心沥血。 伊冈•席勒(Egon Shiele)的画,尺幅不大,油画作品也不多,常常是在素描纸上,用冷冷的线,勾画出锐利冷峭的人体轮廓。一点点淡彩,紫或红,都像血斑,蓝灰的抑郁是挥之不去的鬼魅的阴影。 席勒的画里是眼睛张得很大的惊恐的男女,裸体拥抱着,仿佛在世界毁灭的瞬间,寻找彼此身体最后一点体温。 然而,他们平日是无法相爱的。 席勒画里的裸体是自己,是他妹妹,是未成年的少女,瘦削、苍白,没有血色的肉体,褴褛破烂,像是丢在垃圾堆里废弃的玩偶,只剩下叫做“灵魂”的东西,空洞荒凉地看着人间。 人间能够了解他吗? 北京火红的绘画市场能了解席勒吗? 上海光鲜亮丽的艺术家们对席勒会屑于一顾吗? 或许,还是把席勒留给上一个世纪初维也纳的孤独与颓废吧。 他没有活过三十岁,荒凉地看着一次大战,大战结束,他也结束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他曾经被控诉,在法庭上要为自己被控告的“败德”“淫猥”辩护。 然而他是无言的,他的答辩只是他的死亡,以及一个世纪以来使无数孤独者热泪盈眶的他的画作吧。 邱妙津也是无言的。 我刚从欧洲回台湾,在一次文学评审作品中读到《鳄鱼手记》,从躺在床上看,到忽然正襟危坐,仿佛看到席勒,鬼魂一样,站在我面前。 我所知道的邱妙津这么少,彰化女中,北一女,台大心理系,巴黎大学博士候选,这些一点意义也没有的学历。 我所知道的第二个有关邱妙津的讯息就是她的持刀“自杀”了。 我们可以用“死亡”去答辩这个荒谬的世界吗? 于是,我读到了《蒙马特遗书》。 台湾战后少数让我掩面哭泣的一本书。 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看起来不像是文学创作。有人告诉我──《蒙马特遗书》是邱妙津自戕后朋友整理的她的信件。我并不确定:她有没有意图这些信件有一天会被阅读。 沙特(J.-P. Sartre)在介绍《繁花圣母》的作者惹内(Jean Genet)时特别强调了文学的“非阅读动机”。 惹内是弃儿,是街头男妓,是小偷扒手,是罪犯,当他关进监狱,在天长地久的牢房里,他开始书写,写在密密麻麻的小纸片上,数十万字,然后,被狱卒发现了,一把火烧了,他无所谓,继续书写。 创作到了没有阅读者,诗没有人看,画没有人看,你还会创作吗? 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没有人懂你,你愿意多懂一点自己吗? 惹内的文字流传出监狱,引起法国上个世纪最大的“文学”震撼。 文学不是为了“文学”的动机。 文学永远是你自己生命一个人的独白。 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书写她的独白,她在最孤独的世界里摸索一个女性身体的私密纪录。 我还没有看过华文的女性书写里有如此坦白真实赤裸裸的器官书写,女性书写的器官,当然不应该只是看得见的眼睛鼻子,也更应该是身体被数千年“文化”掩盖禁锢着的乳房或性器官吧。 那是邱妙津使我正襟危坐的原因,那也是邱妙津使我心里忽然痛起来的原因。 我知道这个生命是席勒的幽魂又来了,这次它要用华文书写。 巴黎的街头常常有寒波(Rimbaud)十八岁刚到巴黎的一张照片,清癯忧愁少年男子,像做着醒不来的梦。 他写诗,像李白初到长安,几首诗,震惊巴黎,大诗人魏尔仑(Verlaine),老婆儿女都不要了,疯狂热恋起寒波。 那是上上一世纪末伟大的“败德”事件。 他们“败德”,却绝不媚俗。 叛逆、颠覆、不受世俗价值羁绊,“La vie est d, ailleus──” 寒波照片制作的海报上写着这诗句──“生命还有其他──” 这句话已经是今天欧洲青年的格言了。 生活在他方,可以出走,可以流浪远方,可以不写诗,可以——不是这样活着。 寒波不写诗了,在整个文坛称他为“天才”时,他出走了。做了水手,四处流浪,买卖军火,颓废落魄死于异乡。 有比“写诗”更迷人的生活吗? 寒波苦笑着,或许,邱妙津也苦笑着。 邱妙津的“作品”,或许并不是“遗书”,而是“死亡”。 我不十分相信《蒙马特遗书》会在华文的世界有广大的阅读,但是——有你,就够了。 你可以死亡,却永远不要衰老。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于八里淡水河边 ... Sand Adler

    《蒙马特遗书》是赖香吟整理的,邱妙津去世后她留下的信件和手稿都留给赖香吟整理。赖在《其后》中有写过,赖香吟视角的邱非常珍贵。我觉得读过《其后》可以更好地了解邱

  • NI9HT

    NI9HT 2022-05-19 17:27:50

    马来文学:张贵兴的《猴杯》

  • 橙色梧桐树

    橙色梧桐树 2022-05-19 17:54:32

    马来西亚还想提名黎紫书的《流俗地》,在马来西亚用中文写作是需要毅力的,像黎紫书这样好好地讲 马来西亚还想提名黎紫书的《流俗地》,在马来西亚用中文写作是需要毅力的,像黎紫书这样好好地讲故事,不以文字或者结构取胜反而是一出险招。但她这种“老实”的写作足够真诚,所以特别动人。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一生的光明或苟且都明明白白地从纸面流淌出来,一点一点流进观众的心里。除了酸甜苦辣咸,还有一味暖。 ... 薄荷在1998

    推荐可以看看她的《无巧不成书》和《简写》,都非常好看。我是看《无巧不成书》入的坑

  • 士多啤梨

    士多啤梨 2022-05-19 19:55:35

    很喜欢,这个学期选修了台湾文化文学,台湾文学真的有种很独特的韵味,中学时候很喜欢读洛夫的诗虽然不是很能理解透😢陈映真的小说真的很好,以前读过的将军族上班族铃铛花忠孝公园每一本都印象很深,能看到一种有力的信仰的力量,最近在读袁哲生,很有特色的怪诞的后现代风格的乡土生活(会让我想到卡夫卡),很喜欢《密封罐子》还有《父亲的轮廓》这两篇短片,能看到爱情也好亲情也好无声消解的过程,很孤独😭

  • 一粟

    一粟 2022-05-19 20:11:42

    因为我十分喜欢诗歌,所以我提名的作家,都同时是十分优秀的诗人。 香港补充也斯,我觉得他的小说《剪纸》,诗歌《城市风景》都是很好的。 台湾补充杨牧,在楼主提的纪录片也有他,杨牧的诗歌我也很喜欢,像《水田地带》这样的诗就很不错。

  • 西岐小鸟

    西岐小鸟 (kiss away my shit) 2022-05-19 20:25:49

    马华文化真的不错!dd张贵兴

  • 薄荷在1998

    薄荷在1998 (让我看看是谁还没读勒古恩) 2022-05-19 21:25:10

    推荐可以看看她的《无巧不成书》和《简写》,都非常好看。我是看《无巧不成书》入的坑 推荐可以看看她的《无巧不成书》和《简写》,都非常好看。我是看《无巧不成书》入的坑 橙色梧桐树

    好~谢谢推荐

  • ⠀

    2022-05-19 21:34:51

    不如先看看蒋勋写的后记? 用道德来评判文学也太无趣了,这本书最打动人的是真诚,作者把心剖开 不如先看看蒋勋写的后记? 用道德来评判文学也太无趣了,这本书最打动人的是真诚,作者把心剖开来的真诚 反正本姛是读的几度心碎而无法继续 ——— 在文学的阅读上我有我的盲点。 知道是“盲点”,却不愿意改,这是我近于病态的执着或耽溺吧。 年轻的时候,迷恋某些叛逆、颠覆、不遵守世俗羁绊的创作者,耽溺迷恋流浪、忧愁、短促早夭的生命形式。 他们创作着,用文字写诗,用色彩画画,用声音作曲,用身体舞蹈,然而,我看到的,更勿宁是他们的血或泪,是他们全部生命的呕心沥血。 伊冈•席勒(Egon Shiele)的画,尺幅不大,油画作品也不多,常常是在素描纸上,用冷冷的线,勾画出锐利冷峭的人体轮廓。一点点淡彩,紫或红,都像血斑,蓝灰的抑郁是挥之不去的鬼魅的阴影。 席勒的画里是眼睛张得很大的惊恐的男女,裸体拥抱着,仿佛在世界毁灭的瞬间,寻找彼此身体最后一点体温。 然而,他们平日是无法相爱的。 席勒画里的裸体是自己,是他妹妹,是未成年的少女,瘦削、苍白,没有血色的肉体,褴褛破烂,像是丢在垃圾堆里废弃的玩偶,只剩下叫做“灵魂”的东西,空洞荒凉地看着人间。 人间能够了解他吗? 北京火红的绘画市场能了解席勒吗? 上海光鲜亮丽的艺术家们对席勒会屑于一顾吗? 或许,还是把席勒留给上一个世纪初维也纳的孤独与颓废吧。 他没有活过三十岁,荒凉地看着一次大战,大战结束,他也结束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他曾经被控诉,在法庭上要为自己被控告的“败德”“淫猥”辩护。 然而他是无言的,他的答辩只是他的死亡,以及一个世纪以来使无数孤独者热泪盈眶的他的画作吧。 邱妙津也是无言的。 我刚从欧洲回台湾,在一次文学评审作品中读到《鳄鱼手记》,从躺在床上看,到忽然正襟危坐,仿佛看到席勒,鬼魂一样,站在我面前。 我所知道的邱妙津这么少,彰化女中,北一女,台大心理系,巴黎大学博士候选,这些一点意义也没有的学历。 我所知道的第二个有关邱妙津的讯息就是她的持刀“自杀”了。 我们可以用“死亡”去答辩这个荒谬的世界吗? 于是,我读到了《蒙马特遗书》。 台湾战后少数让我掩面哭泣的一本书。 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看起来不像是文学创作。有人告诉我──《蒙马特遗书》是邱妙津自戕后朋友整理的她的信件。我并不确定:她有没有意图这些信件有一天会被阅读。 沙特(J.-P. Sartre)在介绍《繁花圣母》的作者惹内(Jean Genet)时特别强调了文学的“非阅读动机”。 惹内是弃儿,是街头男妓,是小偷扒手,是罪犯,当他关进监狱,在天长地久的牢房里,他开始书写,写在密密麻麻的小纸片上,数十万字,然后,被狱卒发现了,一把火烧了,他无所谓,继续书写。 创作到了没有阅读者,诗没有人看,画没有人看,你还会创作吗? 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没有人懂你,你愿意多懂一点自己吗? 惹内的文字流传出监狱,引起法国上个世纪最大的“文学”震撼。 文学不是为了“文学”的动机。 文学永远是你自己生命一个人的独白。 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书写她的独白,她在最孤独的世界里摸索一个女性身体的私密纪录。 我还没有看过华文的女性书写里有如此坦白真实赤裸裸的器官书写,女性书写的器官,当然不应该只是看得见的眼睛鼻子,也更应该是身体被数千年“文化”掩盖禁锢着的乳房或性器官吧。 那是邱妙津使我正襟危坐的原因,那也是邱妙津使我心里忽然痛起来的原因。 我知道这个生命是席勒的幽魂又来了,这次它要用华文书写。 巴黎的街头常常有寒波(Rimbaud)十八岁刚到巴黎的一张照片,清癯忧愁少年男子,像做着醒不来的梦。 他写诗,像李白初到长安,几首诗,震惊巴黎,大诗人魏尔仑(Verlaine),老婆儿女都不要了,疯狂热恋起寒波。 那是上上一世纪末伟大的“败德”事件。 他们“败德”,却绝不媚俗。 叛逆、颠覆、不受世俗价值羁绊,“La vie est d, ailleus──” 寒波照片制作的海报上写着这诗句──“生命还有其他──” 这句话已经是今天欧洲青年的格言了。 生活在他方,可以出走,可以流浪远方,可以不写诗,可以——不是这样活着。 寒波不写诗了,在整个文坛称他为“天才”时,他出走了。做了水手,四处流浪,买卖军火,颓废落魄死于异乡。 有比“写诗”更迷人的生活吗? 寒波苦笑着,或许,邱妙津也苦笑着。 邱妙津的“作品”,或许并不是“遗书”,而是“死亡”。 我不十分相信《蒙马特遗书》会在华文的世界有广大的阅读,但是——有你,就够了。 你可以死亡,却永远不要衰老。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于八里淡水河边 ... Sand Adler

    邱妙津的可贵在于她赤裸的破碎

  • Sand Adler

    Sand Adler 2022-05-19 21:36:54

    邱妙津的可贵在于她赤裸的破碎 邱妙津的可贵在于她赤裸的破碎

    是的🥺

  • T46B1C

    T46B1C 2022-05-19 22:19:45

    谢谢!

  • 芋圆圆又圆

    芋圆圆又圆 2022-05-20 00:17:59

    推荐《桃花井》

  • 拂水作玲珑

    拂水作玲珑 2022-05-20 01:33:55

    台湾的话,感觉老牌一点的张晓风,琦君的散文都还不错,王鼎钧也可以提名

  • 拂水作玲珑

    拂水作玲珑 2022-05-20 01:38:44

    然后发现好几个喜欢的都被提名过了😂再加一个刘大任的《晚风细雨》

  • 东东的奇妙树洞

    东东的奇妙树洞 (爱你们哟) 2022-05-20 01:43:56

    我还蛮喜欢夏宇的诗的,可能是受到了陈珊妮的那些专辑的影响导致我很喜欢夏宇那样天马行空跳跃性极大的诗歌

  • 近巫

    近巫 (“从桃花源走向旷野。”) 2022-05-20 06:25:55

    我来占个座儿📖

  • 再見露絲瑪麗

    再見露絲瑪麗 (只有散步我們才真正聊天) 2022-05-20 11:36:39

    李维菁《老派约会之必要》

  • 揍似你

    揍似你 2022-05-20 17:01:44

    《猴杯》

  • 清凉台在逃采蘋

    清凉台在逃采蘋 2022-05-20 23:10:42

    马华文学还有《流俗地》,很喜欢!

  • 十佳唱将胡小妹

    十佳唱将胡小妹 2022-05-21 14:20:42

    没有看到澳门的文学呢?澳门文学有冇推荐的呢uu们

  • X定圆

    X定圆 2022-05-21 16:20:27

    只看过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小人物眼中的历史,很真诚,特别打动人心

  • Ava

    Ava 2022-05-21 23:05:38

    陈映真请远离我!!!个人觉得他非常喜欢强行抒情,写作风格和三毛有点像,和鲁迅八竿子打不着啊

  • Calvinomm

    Calvinomm 2022-05-21 23:17:41

    啊啊啊啊,最近在准备陈映真的课程论文,看到这里推荐真的很惊喜!

  • Calvinomm

    Calvinomm 2022-05-21 23:20:20

    啊啊啊啊,最近在准备陈映真的课程论文,看到这里推荐真的很惊喜! 啊啊啊啊,最近在准备陈映真的课程论文,看到这里推荐真的很惊喜! Calvinomm

    补充一个,黎湘平《台湾的忧郁》对陈映真小说的研究

  • 月宴

    月宴 (堆积一点感想,将自我分割) 2022-05-22 19:19:18

    马克一下,被lz的描述shock掉了,找机会去看看

  • 玲娜贝鹅🍓

    玲娜贝鹅🍓 2022-05-22 21:39:38

    🐴

  • 互联网废物

    互联网废物 2022-05-22 22:54:10

    朱西甯《铁浆》

  • 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 2022-05-22 23:06:29

    推荐杨牧的诗歌

  • 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 2022-05-22 23:06:49

    没有看到澳门的文学呢?澳门文学有冇推荐的呢uu们 没有看到澳门的文学呢?澳门文学有冇推荐的呢uu们 十佳唱将胡小妹

    蹲蹲

  • 屁多多

    屁多多 2022-05-22 23:40:30

    推荐痖弦,诗歌结构及其精巧舒展

  • 盯盯鞋

    盯盯鞋 楼主 2022-05-23 01:13:10

    推荐痖弦,诗歌结构及其精巧舒展 推荐痖弦,诗歌结构及其精巧舒展 屁多多

    嗯呐,突然也想到了后来在台湾的诗人纪弦

  • 盯盯鞋

    盯盯鞋 楼主 2022-05-23 01:16:18

    台湾文学比较早期的还有吴浊流、吕赫若、赖和,会有关于日治时期的书写

  • 边框

    边框 2022-05-23 08:43:18

    台湾的诗人还有痖弦、洛夫,但我看过一套三本的台湾散文选,相当不错!其中第一本叫《山川岁月长》可以搜搜,名字听着像鸡汤但是内容相当精粹。

  • 暴雨迟迟

    暴雨迟迟 2022-05-23 13:13:58

    《海边的房间》《是或一点也不》《那些闪电指向你》《可我偏偏不喜欢》

  • 888888888888

    888888888888 2022-05-23 15:20:22

    “钱理群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两个左翼传统,一个是鲁迅左翼,另一个是中共左翼。” 楼主,我想问下这篇文章具体在哪里可以看得到?

  • 盯盯鞋

    盯盯鞋 楼主 2022-05-23 17:05:21

    “钱理群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两个左翼传统,一个是鲁迅左翼,另一个是中共左 “钱理群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两个左翼传统,一个是鲁迅左翼,另一个是中共左翼。” 楼主,我想问下这篇文章具体在哪里可以看得到? ... 888888888888

    文章题目为《陈映真和“鲁迅左翼”传统》,可以去知网查查

  • 888888888888

    888888888888 2022-05-23 17:21:55

    文章题目为《陈映真和“鲁迅左翼”传统》,可以去知网查查 文章题目为《陈映真和“鲁迅左翼”传统》,可以去知网查查 盯盯鞋

    好的谢谢!好几天没看这个帖子,收藏回复比好惊人😂,看来也有不少人对港台澳文学很感兴趣

  • 叶藏

    叶藏 2022-05-23 17:41:06

    喜欢邱妙津

  • 快乐地瓜 🦝

    快乐地瓜 🦝 2022-05-23 20:11:59

    我原来打算开个台港澳文学推贴……但是自己也看的不多,单纯推荐……结果现在都没开🤧

  • 快乐地瓜 🦝

    快乐地瓜 🦝 2022-05-23 20:21:50

    想了解台港澳文学可以看看《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

  • 木木本

    木木本 (I got it) 2022-05-24 02:32:32

    白先勇陈映真 永远爱

  • 快乐地瓜 🦝

    快乐地瓜 🦝 2022-05-24 09:56:51

    几十年来澳门文学的创作中,有下列数端,足以构成澳门文学的特色: 1.澳门文化是一种“鸡尾酒”文化,具有多元性。在澳门文学界,澳门 本地华人作家、“土生”作家、移民作家三者构成了澳门作家的队伍。“土生” 作家的创作更是中华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它突出表现了中葡文化 交融的魅力,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飞历奇、江莲达、马 若龙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2.诗歌是澳门文学中的强项。无论是旧体诗词,还是新诗,无论是写 实的、浪漫的,还是现代、后现代的,澳门诗人们都有着丰富的创作成果和可 贵的经验。梁披云、马万祺等人的旧诗词,陶里、韩牧、胡晓风、高戈、苇鸣的 新诗,各呈异彩,相映生辉。 3.小说、散文、戏剧也有不俗的成绩。鲁茂、周桐、林中英、陶里等作家 的小说,具有相当浓厚的澳门地方色彩。而在散文方面作者更多,如李鹏 翥、林中英、林惠、廖子馨、穆欣欣等。澳门地狭人稀,但戏剧活动却相当热 烈,剧社、剧团不少,也称得上是个小小的奇迹。 (复制于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

  • DLZuZOL8GQEOcw

    DLZuZOL8GQEOcw 2022-05-24 18:55:01

    dd

  • 回头多少个秋

    回头多少个秋 2022-05-25 21:35:05

    香港的李碧华,黄碧云,推荐一部反映现实的《1367》

  • 盯盯鞋

    盯盯鞋 楼主 2022-05-25 22:41:14

    香港的李碧华,黄碧云,推荐一部反映现实的《1367》 香港的李碧华,黄碧云,推荐一部反映现实的《1367》 回头多少个秋

    李碧华,想起她的一些小说被改编成电影

  • 柯柯柯罗罗

    柯柯柯罗罗 2022-05-26 13:07:06

    马来西亚张贵兴的《野猪渡河》和《猴杯》,个人更喜欢前一本,偏魔幻的写法,比喻密集,血肉淋漓,从文字里就能感觉到热带雨林的黏腻,看了两本感觉到性、人体是他描写里面很重要的用来表现人性的叙述部分

  • 老酸奶

    老酸奶 (我们必须相爱然后死亡……WH奥登) 2022-05-27 09:24:02

    顶一下🤧 顶一下🤧 盯盯鞋

    第一次看tw文学还是齐邦媛,钟理和这两位,后者笔下的“原乡人”让我感到没有任何立场的哀伤,“原乡人”渴望却回不去的故乡。 其实《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也是tw人,tw文学只能说是知名度不高

  • 越過海潮

    越過海潮 2022-05-27 11:17:05

    朱天心

  • Jude

    Jude 2022-05-28 18:44:37

    白先勇

  • 劁猪圣手

    劁猪圣手 2022-05-28 21:02:50

    最近在看《猴杯》,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热带黏成一团

  • momo

    momo 2022-05-29 00:08:41

    《邦查女孩》

  • iforus

    iforus 2022-05-29 14:31:54

    顶顶!真的好喜欢台港澳文学

  • 水獺和鯨

    水獺和鯨 2022-05-30 20:34:18

    黄锦树的《雨》也好棒! 黄锦树的《雨》也好棒! 份份

    最近在讀這本!真的有被作者的文筆折服

  • Kiki

    Kiki 2022-05-30 21:00:47

    马来西亚还想提名黎紫书的《流俗地》,在马来西亚用中文写作是需要毅力的,像黎紫书这样好好地讲 马来西亚还想提名黎紫书的《流俗地》,在马来西亚用中文写作是需要毅力的,像黎紫书这样好好地讲故事,不以文字或者结构取胜反而是一出险招。但她这种“老实”的写作足够真诚,所以特别动人。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一生的光明或苟且都明明白白地从纸面流淌出来,一点一点流进观众的心里。除了酸甜苦辣咸,还有一味暖。 ... 薄荷在1998

    因为你的评论去看了这本书,读完像被一张网罩住了,真真切切悲伤的同时,对作品里的每一个女性都充满敬佩。另外,作为广东沿海的人,我对作品中的方言部分感到很亲切,也沉醉在南方独有的的粘稠和湿热的空气里了。

  • 薄荷在1998

    薄荷在1998 (让我看看是谁还没读勒古恩) 2022-05-31 00:48:03

    因为你的评论去看了这本书,读完像被一张网罩住了,真真切切悲伤的同时,对作品里的每一个女性都 因为你的评论去看了这本书,读完像被一张网罩住了,真真切切悲伤的同时,对作品里的每一个女性都充满敬佩。另外,作为广东沿海的人,我对作品中的方言部分感到很亲切,也沉醉在南方独有的的粘稠和湿热的空气里了。 ... Kiki

    我也对女性角色的塑造特别有共鸣!里面每一位女性角色的困境都非常细腻真实,连配角也是一样。大辉细辉的母亲,妻子,情人,街坊邻居,银霞的家人和干妈,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讲述,她们的生命都有不一样的旋律和色谱

  • 小太陽

    小太陽 (守护鹿の先生。) 2022-06-19 13:48:46

    不知道王鼎钧和周梦蝶算不算港澳台的 我记得国籍写的美

  • 猫和老鼠

    猫和老鼠 2023-08-10 04:48:54 湖北

    很喜欢,这个学期选修了台湾文化文学,台湾文学真的有种很独特的韵味,中学时候很喜欢读洛夫的诗 很喜欢,这个学期选修了台湾文化文学,台湾文学真的有种很独特的韵味,中学时候很喜欢读洛夫的诗虽然不是很能理解透😢陈映真的小说真的很好,以前读过的将军族上班族铃铛花忠孝公园每一本都印象很深,能看到一种有力的信仰的力量,最近在读袁哲生,很有特色的怪诞的后现代风格的乡土生活(会让我想到卡夫卡),很喜欢《密封罐子》还有《父亲的轮廓》这两篇短片,能看到爱情也好亲情也好无声消解的过程,很孤独😭 ... 士多啤梨

    父親的輪廓在哪本書里哇

  • 士多啤梨

    士多啤梨 2023-08-10 12:51:00 湖南

    父親的輪廓在哪本書里哇 父親的輪廓在哪本書里哇 猫和老鼠

    我当时是在微信读书看的 是《寂寞的游戏》这本收录了 实体书的话应该也是后浪的版本~

  • 温景去往船底座

    温景去往船底座 2023-08-12 18:12:47 英国

    郭强生的《断代》《惑乡之人》

  • 猗兰

    猗兰 2024-05-14 22:47:47 浙江

    我以为会有新加坡的文学……先码了,慢慢翻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17296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