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篇•老子王弼注》读解(上)

东山西岭青

来自: 东山西岭青
2011-06-05 11:31:46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观希希

    观希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011-06-05 12:14:45

    二章:“此释家意,而道家以以次为性功之极,”。。。:以此为。。。 三爷手录的?现在真的都搞手录了?俺还字识别呢。偷懒中,嘻嘻。

  • 秋风

    秋风 2011-06-05 15:03:52

    在看《管锥编读解》,很不好懂。。。

  • 观希希

    观希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011-06-05 17:58:48

    俩字:没法懂。当初当当上请购了一部,嘿嘿,到现在还以为焦氏易林部分为排版失误呢。没基础不行,估计即使有点基础了照样看不懂,能看几句是几句啦。个人以为此书看看就供起来,看书看迷糊了就请阅下,留着救命。

  • 东山西岭青

    东山西岭青 楼主 2011-06-05 18:17:31

    四月份看《管锥篇》,感叹自己欠缺踏实功夫,别的且不说,单是那些冒号、引号就让人读得头晕眼花,何况写作。偶读“《管锥篇老子王弼注》读解”,触目惊心,诚如文中所引“不经心读时,逼人不可忽视;经心读时,又退藏于密。”遂决定抄之。当时决心很大,但没想到居然不费力气就完成了。又没想到,抄写容易贴出来难,还要审查一番,但总是贴出来了。

  • 秋风

    秋风 2011-06-05 18:30:42

    三三行已经从抄写中得到好处了。 希希,你还想偷懒OCR吗?呵呵。

  • 观希希

    观希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011-06-05 19:21:17

    呜呜呜,再也不敢了。

  • 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 2011-06-05 22:21:45

    三三行劳苦功高,获奖老人乡果一枚。只是贴得太快,消化有点困难呢。

  • 人间消息

    人间消息 2011-06-06 17:11:55

    金圣叹论“那辗” 凡属高手,无不用此法已,曰“那辗”。(吴音“奴”上声,“辗”上声)“那”之为言“搓那”,“辗”之为言“辗开”也。搓那得一刻,辗开得一刻;搓那得一步,辗开得一步。于第一刻、第一步,不敢知第二刻、第二步,况于第三刻、第三步也。于第一刻,第一步,真有其第一刻、第一步,莫贪第二刻、第二步,坐失此第一刻、第一步也。圣叹闻之,已不觉洒然异之。豫叔又曰:“凡小技,必须与一人对作。其初,彼人大欲作,我乃那辗如不欲作。夫大欲作,必将有作有不及作也,而我之如不欲作,则固非不作也。其既彼以大欲作故,将多有所不及作,其势不可不兴补作。至于补作,则先之所作将反弃如不作也。我则以那辗故,寸寸节节而作,前既不须补作,今又无刻不作也。其后,彼以补作故,彼所先作既尽弃如不作,而今又更不及得作也,我则以不烦补作故,今反听我先作,乃至竟局之皆我独作也。”圣叹闻之,不觉大异之。豫叔又曰:“所贵于那辗者,那辗则气平,气平则心细,心细则眼到。夫人而气平、心细、眼到,则虽一黍之大必能分本分末,一咳之响必能辨声辨音。人之所不睹,彼则瞻瞩之;人之所不存,彼则盘旋之;人之所不悉,彼则入而抉剔,出而敷布之。一刻之景,至彼而可以如年;一尘之空,至彼而可以立国。展一声而验,凉风之所以西至,玄云之所以北来;落一子而审,直道之所以得一,横道之所以失九。如斯人则真所谓无有师傅,都由心悟者也。”圣叹闻之,愈大异之。豫叔又曰:“那辗之妙,何独小技为然哉。一切世间凡所有事,无不用之。古之人有行之者,如陶朱之所以三累万金也,嬴王之所以身相立朝也,孙武行军所以有处女脱兔之能也,伊尹于桐所以有启心沃心之效也。更进而神明之,则抽添火符,成就大还,安庠徐步,入出三昧,除此一法,更无余法。何则?天下但有极平易低下之法,是为天下奇法、妙法、秘密之法,而天下实更无奇妙、秘密法也。”(上文,止引豫叔“那辗”二字,论此篇正用其法耳,以其语皆奇绝,故全载之。) 于是圣叹瞿然起立曰:“嘻,果有是哉!”是日始识豫叔乃真正绝世非常过量智人,然而豫叔则独不言此法为文章之妙门。圣叹异日则私以其法教诸子弟曰:“吾少即为文,横涂直描,吾何知哉!吾中年而始见一智人,曾教我以二字法曰‘那辗’。至矣哉!彼固不言文,而我心独知其为作文之高手。何以言之?凡作文必有题。题也者,文之所由以出也。乃吾亦尝取题而熟睹之矣,见其中间全无有文。夫题之中间全无有文,而彼天下能文之人,都从何处得文者耶?吾由今以思,而后深信那辗之为功是惟不小。何则?夫题有以一字为之,有以三五六七乃至数十百字为之。今都不论其字少之与字多,而总之题则有其前,则有其后,则有其中间。抑不宁惟是已也,且有其前之前,且有其后之后,且有其前之后,而尚非中间,而犹为中间之前;且有其后之前,而既非中间,而已为中间之后,此真不可以不致察也。诚察题之有前,又察其有前前,而于是焉先写其前前,夫然后写其前,夫然后写其几几欲至中间,而犹为中间之前,夫然后始写其中间至于其后。亦复如是,而后信题固蹙而吾文乃甚舒长也,题固急而吾文乃甚纡迟也,题固直而吾文乃甚委折也,题固竭而吾文乃甚悠扬也。如不知题之有前、有后、有诸迤逦,而一发遂取其中间,此譬之以橛击石,确然一声则遽已耳,更不能多有其余响也。盖那辗与不那辗,其不同有如此者”。

  • 东山西岭青

    东山西岭青 楼主 2011-06-06 21:11:29

    当日抄写时,实不知“那辗”何意,今日读之,居然胜义如斯!当搓那而辗开之。 端午节得各位慰劳,获老人乡果一枚,更得“那辗”大法,很好很好,笑纳之,多谢了!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243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