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青年(纯)自学钢琴一年

苏仁

来自: 苏仁(满满的生命力Vitality~) 组长
2010-10-28 15:25:3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苏仁

    苏仁 (满满的生命力Vitality~) 组长 楼主 2010-10-28 15:26:03

    http://www.douban.com/note/38444845/ 自学钢琴记 三点 * * * 当我坐在厨房间的凳子上,上百次地跟着旧录音机哼唱Beethoven的命运时,怎么也没想到十年之后,会有机会在钢琴上弹出那个著名的旋律,“当当当,当”。有爱乐者如是说,“上帝啊,请把我头脑中的音乐记忆抹去,让我重获首次听到他们时的快乐”。通过钢琴,而不是上帝,我重获了这种快乐。 生活就好像做梦一样,这个比喻已经被许多诗人证实。有时,命运给你一块糖,还没等你舔几口,过过瘾,就又被他老人家收了回去,让人独自伤心。又有时,命运拿回了糖,却又变出了巧克力。而命运给我的这块巧克力,就是钢琴。 巧克力这个比喻实在是太完美了,不,更精确一点,是那种像苦胆一样的黑巧克力。你想拥抱它,但又想逃避它。它严肃地立着,淡然地,而不是献媚地望着你,不动声色。直到你再一次低着头走过去,接受它的训斥和爱抚。天哪,这听起来像是自虐。掌关节上残存的酸痛在打字的间隙告诉我,享受钢琴要付出代价。是的,可以说一切深入的艺术享受或者思想享受都要付出代价。钢琴作为零件最多(9000多个),机械结构最复杂的乐器,代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极高成就。我猜想,基于这两点,电影导演倾向于选择钢琴而不是其它乐器作为有自虐倾向的男女主角的道具,尤其是那些外表柔弱,内心刚毅的女主角。 总有人认为打字和弹钢琴差不多。这两样都是双手运动,看似相似,后者却要难许多。让我试举一二。其一,键多。其二,手要左右移动。其三,在一个时刻要按住几个键。其四,钢琴的意大利文名为piano forte,意为轻重机,不同的用力方式会有不同的音响效果,音乐工作者管它叫表情。其五,需要兼顾踏板(esp,延音踏板),可以把它看成第三只手,将刚刚弹奏过的音符保持下去。踏板的作用像信号系统里移动平均滤波器,会使音乐更平滑,或者说更模糊。浪漫派大量使用踏板,想像一下著名的“日出*印象”。 打字可能一个月就能练成,钢琴没有半年时间的功力,是无法自娱娱人的。 学钢琴就像是学一门新的外语一样难。先得从识谱开始。我走了个小小的弯路。林文信。在教育电视台播过他的节目。据说从他开始比较简单。我也是。他的教材我用了三周。他用简谱,而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谱子都是五线谱。而且,他教材最后的歌曲安排不合理。密集的三和弦以及八度。而之前在他的练习曲中没有出现过这些。换句话说,学了他的练习曲,无法弹他的歌曲。他的录像也是注水的。我放弃了他,我的启蒙老师。 不久,我就了解到琴界的“手型”大讨论,比如,书上一般会说“像握一个鸡蛋”,但是在电视上,你看到的大师们的手指都是直的,肯定握不了鸡蛋。在怪才Gould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纪录片里,可以看到他似乎是在抚摸琴键,如同抚摸情人的发梢。可笑的是,有的老师还用尺子量学生的指头和琴键的角度,弄得学生在弹琴时不是关心弹出的音效,而是手指角度了(又不是上形体课)。看了几篇文章之后,我想到在练习打字的时候,我似乎没有考虑过手型问题,而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快怎么来。所以,我选择了和打字差不多的手型,也是最舒服最自然的拱形。至于那些大师的手型,他们小时候肯定也和我们差不多,只是后来掌关节越练越强,不需要弯也能奏出强音了。 * * * 看来“创新教学法”不是这么容易的。我还是接受两百年来认可的传统教育吧。这个嘛,上过一年钢琴课的琴童都知道“拜厄,车尔尼,巴赫”。 在买钢琴之前,我对如何读谱一无所知。音乐素养仅限于Beethoven和其他大师的交响乐,以及跟着录音机吹口哨。当然,还有内在听觉,也就是音乐记忆力。我可以把一段段不相关的音乐连接起来,在脑子里一遍一遍的播放。在安静的阅览室里读书的时候,那些乐曲就会从脑海里喷涌而出,我让这些调皮的小捣蛋一个个排好队,按顺序来翻跟斗,拿大顶。我很得意。我不用一边塞着耳机,一边读书。我随时都可以听。但是我读不懂谱。阿炳也读不懂。他是盲人。 拜厄的书也是从零开始的,右手高音谱,左手低音谱,看起来比简谱更简单。难道我说反了?这样说可能更好,简谱适合记录简单的乐曲。如果用简谱来记录Beethoven,那就有你受的了。拜厄的曲子有一百多首,我是挑着弹的。十首左右吧,基本上是从全书的1/4到3/4,那种有几个升降记号的我都没弹,怕自讨没趣。 这时候,我发现犯了个大错,我坐的位子不在当中,而是偏左,这样坐,右手在中音区会舒服一点。但为了尊重权威,我把椅子往右挪了挪,这样就和科班出身的小伙子们坐在同一根起跑线上了。 我从辛丰年的书里找到了三个有相似经历的同好。一是辛本人,著有一本钢琴小传“乱弹琴”。老先生是资深老乐迷,一肚子乐史故事,六十多岁开始学钢琴的,弹了十多年吧,几百首曲子。现在帕金森了,当然这和弹琴没关系。从他那儿,我知道了有改编曲这么个好玩艺儿。改编曲的历史源远流长,最初是提供给听不起音乐会的乐迷在家里欣赏曲子的。虽然有些改编曲只剩下个框架,但只要灵魂还在,改编就算成功。钢琴改编曲之王要授予炫技大王李斯特,不过他的改编曲也是技巧艰深,不到高级水平,无法染指。他的Beethoven交响乐改编曲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二是刻薄王子肖伯纳,他自称不从车尔尼开始,而是从最熟悉的Mozart唐璜序曲改编曲开始,完全自学,不管指法。这一点我怀疑,因为改编曲上有指法提示。肖踏入文艺圈子所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乐评。他是下过真功夫的。每一次音乐会之前,他先在钢琴上熟悉改编曲,指挥的各种细节错误,比如最常见的速度和谱子提示的不一致,都逃不过肖的法眼。三是辛反复提到的一位六十多岁的美国老太太,她的丈夫不同意她学钢琴,所以她等丈夫过世之后,立即去买了一台,后来据说也练到了中级水平。 以上这三位,除了最后一位无法得知,前两位都曾有扰民的嫌疑。有鉴于此,我选择了可以调节音量的电钢琴。电钢价钱也便宜的多,只有真钢的一个零头。有许多朋友说,电钢和真钢手感不一样,而后者更硬一些。听我的,琴键硬对你的手没什么好处,弹过八度你就知道,单单把手张开就会酸痛,更不用说如果琴键硬的话。据说三角钢琴反而会比立式的软,我的Yamaha P85就是按照三角钢琴做的,有一个选择性延音踏板,立式钢琴没有这玩艺儿。所以,找男朋友要找硬汉型的,钢琴则相反。 在弹拜厄的时候,其中的一首,好像是从中音区的12345然后大跳到高音区的12345。这个大跳让我困扰了很久,不是左右差两度,就是差三度,总之,弹对的概率不大。我查了好几本钢琴技巧的著作,看有没有地方提到,结果没有找到让人满意的办法。书上说“要让肌肉产生记忆”,也就是死练。不过,我还是想到了一个办法练习,就是闭着眼睛练习大跳八度,不去看键盘,通过听声音来判断自己是不是跳对了,练了一周以后,基本上百发百中,其他的距离也差不多了。 还有一个让初学者头痛的地方,就是除了C大调以外的其他调。比如,我最早听的Beethoven里有一首F大调浪漫曲,是提琴协奏曲,但是我始终不知道F大调是什么意思。一些音乐爱好者书中提到调,也是含糊其辞,说什么“大调是明朗的,小调是忧郁的”。后来通过一本通俗乐理书才知道,在简谱里会写1=G,就代表G大调,G大调会#F(升Fa)。G大调也有像C大调一样的音阶,也就是你从G作为1开始弹,到了Fa要弹Fa右边的黑键。在钢琴上弹一下,你就会发现,和C大调的味道差不多(因为每个音的音程都是1,1,1/2,1,1,1,1/2,其中1是一个全音,1/2是半音)。所以,你会在G大调的谱子上看到Fa上面有个#升记号,这是一个全局记号,意味着你在弹奏的时候,得把所有的Fa都升一下。 拜厄书断断续续地弹了一些,一直没有碰到比较好的三和弦练习曲,据书上说是因为拜厄是给幼儿用的,而幼儿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指力。我又转向了车尔尼,车是Beethoven的入室弟子,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了一些贝弹自己的奏鸣曲的细节(与贝的谱子不一样,比如贝没有标渐强,但在实际的演奏中却采用了),所以车的回忆录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车从15岁开始教钢琴,积累了大约2000首练习曲,他的大作反而被遗忘了。我不知道这世界上有没有把车尔尼的练习曲全部弹完的琴童,但是靠他吃饭的琴师满街都是。 车尔尼599的练习曲一开始就有各种和弦织体的练习。练了几首三和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指力大增,那一串串糖葫芦看起来也亲切多了。遗憾的是,车的书中并没有关于三和弦的详细解释,练习曲也比较乏味。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林文信的练琴格言“先右再左,双手再合”。起初我也是这么练的。但如果说“先右再左”的难度是1的话,“双手再合”的难度至少是5,甚至是10。后来,我在一本“学琴日记”里读到,只要能把右手和左手分别弹下来,就可以合练了,用那位老师的话“小孩子学走路都是两只脚一起走的,没有看到过分开练的”。另一本书中提到复调作品,比如Bach的作品,应该先把左右手分别弹熟,再合起来练。我想这个说法也有问题,因为复调是严格按照对位法写成的,不同声部的音符与音符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辛丰年说如果Bach听到瓦格纳作品里的不和谐音会发疯的),在Bach初级曲集中,这种关系大多差两个全音,所以一个声部会给另一个声部以提示,而只有合起来练习才能找到这种关系。主调作品的旋律也会给伴奏提示。一句话,“尽早合起来练习吧”。 过去,我常看到一些文章,提到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两者类比。弹过钢琴之后,我相信,这是人们的一厢情愿。音乐与数学太不同了。前者唤起人们的感情,而后者则是纯粹的逻辑思考。如果说一定要找到一些关系的话,也就是对位法或者和声学里的一点非常简单的数学,如等差数列之类。只有在听Bach的赋格曲时,我才会产生一种智力上的愉悦,即将多个声部分解开来的喜悦。文学似乎无法创造出像赋格曲形式的作品,因为人同时可以听到几种声音,但一次只能读一句话。 * * * 我有理由相信,在钢琴出现的二百年之后,会出现比车尔尼更好的练习曲集。所以,上Amazon找找,这才知道,老美自学钢琴最有名的教材名为“Alfred adult piano course”。而国内的书店里最多的是大汤,小汤,却没有Alfred,真让我惊讶。于是,我通过Emule找到了电子书和一个同名软件。(三点注:软件http://www.verycd.com/topics/258209/) Alfred不同于其他教材的是,它是为成年人写的,有循序渐进的理论指导,练习曲也是一些知名的古典和歌曲改编曲,而且可以说改编的恰到好处,对于初学者不会太难,又不显的太简单。对我来说,Alfred是真正将我领进了钢琴艺术的大门。相比之下,林文信的课程就不值一提了。想起我的研究生导师说的,不要读中国人写的教材,看来在钢琴学习上也适用。 Alfred的第一课就告诉你如何放松,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紧张。当你发现自己的手掌和掌关节酸痛的时候,要立即停下来。然后握紧拳头,打开,甩甩手。手掌向上,向下各若干次。这个放松法挺有效的,我一直在用。 虽然我有了放松技巧,但是我又发现4指,也就是无名指,是所有指头里最容易疲劳的。Alfred的书中,有一张图,原因是4指的筋腱和3指(中指),5指(小指)连在一起,也就是说4指的独立性最差。为此,我受Bach的小步舞曲启发想了个4指练习曲,就两句,右手是3453,5435(以上的数字都为手指数),左手亦然。一周以后,4指的独立性就好多了。另外,4指,5指无力的问题,也是采用书上读到保持音练习。比如你要练5指,就先全按住1234,再让5指上下按动。这个练习做过以后,手指感觉有力多了。 如果我们去问音乐教授,他会说,多关心关心音乐,而不是手指。是啊,我看到有这么多人一直在讨论哈农之类的,个人的意见是对于只想自娱的人没有什么必要。Alfred提供了两个哈农练习曲,我觉得够了。 Alfred对和弦织体有比较详尽的解释。比如,在C大调里,频繁用到的C大三和弦,F下属和弦,G7属七和弦。在爵士乐中,这些和弦如何进行等等。对于主调音乐来说,和弦就像相声里的捧哏,将旋律捧起来,或者说把旋律包裹起来。林文信的所谓创新,就是用不同的和弦织体来给旋律作伴奏,他称之为“左死右活”。从辛丰年的书里得知,我国二三十年代,就有钢琴家做过这样的尝试,被称为“黎氏伴奏法”,最简单的就是左手轻拍主要音符的低音八度,俗称打Base。更复杂一点,就是弹出主要音符相对应的低音和弦,旋律速度和伴奏速度相反,总是一快一慢。 通过Alfred的练习曲,我接触到了各种基础的旋律结构和伴奏结构。当我把Alfred level 1弹完的时候,对五线谱已经相当熟悉了,不用看一个音弹一个音。而且,一些简单的曲子也能慢慢地视奏出来。 * * * 辛丰年的公子在为他的书作的序中提到,辛一拿到钢琴就在上面弹Beethoven,Liszt,Mozart等人的作品(这里我猜想是改编曲,或者是只弹原曲中某几个最重要的声部),他虽然弹得短短续续,但通过想象力弥补,倒也乐在其中。按辛的说法,这是“通过钢琴读谱的乐趣”,他老人家似乎从未给旁人弹过,也没有这个意愿。辛是比较纯粹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而年轻气盛的我偶尔还有在人前卖弄的念头。 弹完Alfred,我已经不愿意再回到车尔尼的老路上,所以又开始找谱子。这次终于和辛丰年会师了,一本德国人编写的“钢琴上的古典音乐”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本书有“599难度”和“849难度”两个级别。虽然我不知道849究竟有多难,还是立即选了它,更难的应该更接近原曲吧。我赌我能弹“849难度”。如果我输了,那么只好再在车尔尼的老路上绕个弯了。 故事终于要结尾了。值得庆幸的是,上音出版社的编辑似乎也不清楚“849难度”有多难。所以,这一个月来,我一直在享受“通过钢琴读谱的乐趣”,而且是弹我最喜欢的那些古典作品。我首先弹的是巴赫的“圣母颂”,和弦织体最简单,速度也不急。然后是“伏尔加瓦河”(还记得电视剧金婚里李天骄出场时的主题音乐吧)。 与辛丰年,肖伯纳一样,我弹地不连贯,但是这其中乐趣和跟着磁带吹口哨很不同,因为我确确实实地看到了简化后的大师的音乐是怎样构成的(这就像我小学的时候读简化版的“悲惨世界”)。而最让我激动的,是亲手弹出了那些美妙的和声(比如Beethoven的如歌的柔板5,6小节),它们比我在CD里听到的更令人感动。 通过钢琴,我逐渐看清了一个曾经朦胧的世界。 * * * 写作本身给我带来乐趣,就像弹钢琴的乐趣一样。如果有读者喜欢,那就更完美了:) 另一篇,自学素描 http://www.douban.com/review/1764982/ 友情链接,大龄青年(纯)自学钢琴一年...(原创)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920453/ * * * 后记: 我在前文中遗漏了重要的三点,因此在这儿做一下补充。 一,为什么我选择自学? 我始终认为,负责而又有足够能力的老师是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捷径。自学时,最痛苦的事就是不知道自己弹得是否正确。我只能弹一段,然后听一段名家演奏的录音,虽然这种方法锻炼了我的能力,但非常耗时。如果有老师在旁边,立即能指出错误,那我就能节省不少时间。 好老师的重要性就像好父母一样不言自明。然而,在我的整个求学生涯中,遇到的好老师少之又少。我的经历决定了,我习惯于自学,而且以此为乐趣,一种再次发现的乐趣。尤其是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我觉得只要不是创造性很强的东西,都能通过阅读来获得基本知识(前提是这门学科有相关开放的资料),当然同时要有实践的机会。就拿钢琴来说,有两百年的积累,资料充足,电钢又不贵,适合自学。 除了在正文中提到的一些钢琴教程,我另外参考过一些基础的作曲和分析文献,比如“Composing music”,这本书是以练习串联起来的,谈到了作曲的方方面面。我在弹奏Alfred之前,把它通读了一遍,在理论上,没什么问题。另外,还读过“Counterpoint”其中的一两章,这是受肖伯纳的启发,他也曾自学对位法。 现在的钢琴老师授课,有两种方式,单人或小班。我不会选择小班授课,虽然价钱便宜,环境肯定是闹哄哄的。至于单人授课,老师是不是磨洋工,让你“打基础”?基础是打不完的,2000首车尔尼,朗朗弹了几首?到了我这个年纪,我需要的是可以根据我的要求授课的老师,而不是按照课程表上课的老师。我相信,这种老师在中国非常难找到,与其这样,我还不如自学。就像正文中所说,我学钢琴的目的不是在女友面前炫耀,而是享受通过钢琴读谱的乐趣。 二,如果我有孩子,我会让他去学钢琴吗? 简单回答,如果他喜欢,我会找一个老师,单独授课,如果不喜欢,我不会勉强。在这里,我承认,我在钢琴上获得的乐趣可能不比跟着录音机吹口哨更强烈。不过那时候我处于青春期,可能对音乐更敏感吧。 我的父母都不是音乐爱好者。父亲对音乐的兴趣仅限于俄罗斯歌曲,母亲则宁愿听谈话类节目也不愿听音乐。我的亲戚朋友中也没有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如果不是在高中的音乐课上听到Beethoven的F大调浪漫曲,我可能也不会成为现在的我。不过,我又想,幸亏我的父母没有逼迫我在小时候练琴,否则按照我的性格,肯定会对音乐和钢琴恨之入骨。 我看到过一些过了十级就再也不弹的朋友。他们学琴是完成父母的心愿,而不是自己的心愿。而这些父母大多数并没有练过钢琴。他们不知道,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练琴也是一种相当痛苦的活动,更重一些,甚至是扼杀创造力和童趣的活动。我宁愿我的孩子去画画,发挥他的想象力,随便画什么都可以。 父母一厢情愿地认为弹钢琴可以把人塑造绅士,淑女。我看不见的。我见过满口脏话的琴童。福楼拜的名著“包法洛夫人”中,女主人公是音乐爱好者,钢琴弹得不错,但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红杏出墙,被情夫抛弃后自杀。混世魔王希特勒也是狂热的音乐爱好者,对瓦格纳的歌剧情有独钟,希本人在参政之前做过半专业画家,还卖出过几幅画,销售业绩比梵高好。我觉得,相比较而言,文学更能启发一个人的心智和想象力,这里的文学,并不包括“包法洛夫人”中的通俗言情小说,而是指更深刻的作品。虽然我非常喜欢古典音乐,但我认为亚里士多德说的“音乐不深刻”(大意)也许是有道理的。(补:叔本华对音乐评价甚高,见他的论音乐。) 我会让我的孩子有机会去尝试各种东西,写小说,诗歌,数理(我小时候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上面),绘画,音乐,各种运动,各种科技活动,各种艺术。我要帮助他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让他在二十岁之前获得自己的健康的乐趣,树立自己的人生方向。 三,为什么选择钢琴而不是其他乐器? 在选择钢琴之前,我曾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乐器的诱惑。 第一种乐器是小提琴。在交响乐里,弦乐合奏的表现力令人瞠目结舌。且小提琴的音色最接近人声(声带和琴弦类似)。不久以后,我放弃了学提琴的念头,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我听说难度太大。 第二种是单簧管。听说从单簧管到萨克斯比较容易,但我不太喜欢它的音色。 第三种是吉他。我的朋友推荐,但我不喜欢,因为我想用乐器来演奏古典音乐。 辛丰年先生的一系列乐评让我确信,如果我想了解古典音乐,最好的选择是钢琴。钢琴有7又1/4个八度,覆盖整个管弦乐队。两只手可以同时奏出几个声部,其他乐器几乎无法做到。 可以说,钢琴既适合初学者,又适合大师。下至下里巴人的简单伴奏,上至阳春白雪的钢琴协奏曲。我在拿到电钢后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用右手弹出欢乐颂的简单主题,即使我在之前既读不懂五线谱,又看不懂琴键。所有杰出的作曲家在钢琴上都有一套,可算是半个钢琴家,所有知名乐评家基本上都在钢琴上弹过改编曲。 所以,如果你热爱古典音乐,想要更好地欣赏它们,弹钢琴改编曲吧:) * * * 虎年春节更新 我的经验是,有些技巧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的。比如我在第一个月的时候(林文信),尝试过八度和踏板,但都失败了。但等我慢慢地弹到半年的时候,我再尝试它们的时候,发现太简单了,我甚至有一种感觉,这是我天生就会的,就像我开口说中文,打字,自行车双脱手打弯一样,非常自然。 脑科学认为,人脑的学习过程需要时间,一件事情从开始认识,到最终建立长期记忆,至少要1个月,想想我们小时候学说话要多少时间吧。所以急功近利地专门练习技巧可能没有好的效果。 逐步地弹一些自己喜欢的曲子(喜欢很重要,这样你才能投入感情去练习,有谁每天连Hanon能投入全部感情?),难度上逐步提高,可能才是正道。 我现在在弹月光,感觉比致爱丽斯难多了,主要是右手小手指的旋律线弹的不太清楚。所以专门练习小手指的保持音。我甚至觉得月光就是右手小手指练习曲,呵呵。 * * * 从恋爱,蜜月,厌恶,到理解--真实的弹琴者心路 每个成年人开始学琴都会经历蜜月,比如第一次用右手弹出旋律,第一次双手合奏,第一次用踏板弹浪漫派乐曲,等等,每天晚上都要弹好几次。这就像和一个朝思暮想的美人结婚一样,一开始一定是恨不能天天粘在一起。 但是一两个月以后,就会开始烦躁(这一段我同样经历过)。对自己进步缓慢的不满。还有钢琴那种神秘感已经打破了,回归到它的原始身份--一个88键的乐器。这就像天天对着一个美人,怎么也会起腻的。天使般的赫本都结婚离婚好几次呢。 所以,在开始学琴后的两个月后,我大概有接近一个月时间没有碰钢琴,我甚至有点讨厌看到它的呆板的外观,我又开始吹口哨。直到有一天,我又坐到钢琴前,弹Beethoven的如歌的柔板,其中的两个和弦就像天使的声音一样打动了我。我和钢琴和好了。我开始理解它的美,并通过它理解大师们的杰作。 * * * 2010初夏更新 在这儿要为一本被严重低估的钢琴指导书Fundamentals of Piano Practice做一下广告(英文 http://www.pianofundamentals.com/,繁体翻译部分http://www.pianogarden.tw/)。 这本书是由华裔美籍物理学博士C. C. Chang所著,此人曾在Bell Labs工作,先已年逾七十。Chang有科学眼光,有工程实践。缺点是行文有些像学术论文,如果不投入一定的时间,不易掌握其中的关键。 Chang认为过去和现代的钢琴教育都基于老师们代代相传,大多以讹传讹,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手形,钢琴大师的技艺大多是碰巧学到,他们自己也未必清楚自己的方法与别人有何种不同,更无法传授给自己的弟子。Chang也许也哀叹自己是错误教育的牺牲品,所以才将毕生感悟都写了下来。 Chang著述的目的与传统的钢琴教育书籍有不同之处,其一,Chang将此书开放于网络上,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二,Chang不靠这本书升职;其三,此书的一部分内容与传统教育不同,或者说挑战传统方法。 在通读此书之后,我又修正了我的练习方法。如我在前文中提到,“尽量早一点合起来练习吧”。但Chang的观点是,如果和起来练习不顺利,还是要分开练习,并集中攻克最难的几个小节。 左手的和弦有时会连不起来,Chang推荐将上一个和弦和下一个和弦的第一个音连起来练习。 我在弹一些速度比较快的和弦分解时,发现演奏时间长会造成手的酸痛,有时还会有刺痛的感觉。Chang说贴键不容易受伤,因为接触面大了。我又想到Gould抚摸琴键,应该就是贴键姿势吧。有意识地从拱形换成“尽量”贴键以后,手部酸痛缓解了不少。 Chang非常强调Mental Play的作用,认为这是伟大音乐家如Mozart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我尝试后发现,在脑海里播放音乐对我不难,但在脑海里弹琴还是不容易做到。 钢琴的学习方法本身因人而异,所以把他总结的方法拿过来小规模地尝试一下,可能会发现有奇效。 钢琴练习基础:巴赫创意曲练习 http://www.douban.com/note/86288657/ 回复请不要用"mark"之类无意义的句子。

  • 收禾

    收禾 (每一个生命来这世上都是有使命的) 2011-08-11 23:25:44

    mark

  • 左翼

    左翼 (自观自省自悟,三思前行。) 2011-08-11 23:27:28

    LZ很有趣。。。

  • 恶魔的铁蘑菇

    恶魔的铁蘑菇 (那些时光不会再重来) 2011-08-11 23:36:47

    LSS才有趣~(看LZ最后一句话的距离。。。)

  • 桐

    (羞答答的玫瑰 开你妹啊开) 2011-08-12 00:06:36

    mark

  • southstarj

    southstarj (你丫赶紧滚去闭关写论文) 2011-08-12 00:21:03

    [内容不可见]

  • 狂笑的菠萝包

    狂笑的菠萝包 (糖分控) 2011-08-12 00:51:00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8-12 00:52:42

    [内容不可见]

  • 漱石

    漱石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2011-08-12 01:03:56

    哈哈 二楼果断马克了 悲了

  • 五月 Megan

    五月 Megan (谁来倾听我的需要) 2011-08-12 01:19:57

    M

  • 棠小乐

    棠小乐 2011-08-12 01:37:24

    M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8-12 09:23:14

    我在小时候学过8年的小提琴,但是一直感觉自己更喜欢钢琴。26岁的时候买了一台petrof旧钢琴摆在北京等着我。 30岁的时候,碰巧天时地利人和,于是想要试一下,开始找老师,慢慢练习。 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争取每天一个小时,周末泡更多时间,觉得很快乐。 现在换工作,离琴远了,暂时间断了。但是之后我一定会继续的。争取明年。

  • 大肘子

    大肘子 2011-08-12 09:43:52

    家里有一台电子琴,放了20年了,什么时候我也能学起来呢

  • 星黛露露

    星黛露露 (泪眼问花花不语。) 2011-08-12 10:19:06

    太佩服你们了。。。。 对钢琴居然有如此的热情。。。。。

  • 文思小尼姑

    文思小尼姑 (WHO AM I?WHERE SHALL I GO?) 2011-08-12 11:27:23

    有没有关于自学吉他的文章???

  • 流光溢彩

    流光溢彩 (直挂云帆济沧海!妄) 2011-08-12 12:14:35

    [内容不可见]

  • 小礼歌

    小礼歌 2011-08-12 12:20:46

    能弹好巴赫就是最大的愿望了

  • 木木水水

    木木水水 (小乔,流水,人佳) 2011-08-12 12:27:22

    厉害。

  • Zoe

    Zoe (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 2011-08-12 12:32:45

    我很喜欢钢琴啊,以后也要学,不管什么年纪,只要喜欢就好了,希望可以学会自己喜欢的曲子就好

  • 所以

    所以 (妄) 2011-08-12 12:41:31

    再一次说明了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 普鲁斯特的饼干

    普鲁斯特的饼干 (自由自在地被束缚着。) 2011-08-12 12:44:43

    福音

  • 劍走偏鋒

    劍走偏鋒 (日復一日,究竟有何意義?) 2011-08-12 12:45:07

    不错不错

  • 老鱼跳波

    老鱼跳波 2011-08-12 12:46:26

    厉害!

  • 源

    (成千上万的灯塔,镶嵌在遥远天际) 2011-08-12 12:46:34

    M

  • 想飞

    想飞 2011-08-12 12:58:39

    m

  • 打不死的小太阳

    打不死的小太阳 (被人嘲笑的梦想) 2011-08-12 14:57:03

    钢琴不该自学啊,手型最起码需要老师的啊,还有小指站立不起来,都得老师指导的啊 钢琴是乐器之王啊,学会了钢琴其他乐器都会简单许多。 小学音乐课的电子琴,口琴,竖笛什么的自然轻松掌握 高考完开始学吉他,不过就学了大概四五天吧,老师领进门,就教了几个和弦,因为乐理啊什么的和钢琴有好多一样的,所以后来就断断续续的自己弹。 今年三月份买了电吉他,现在自学小林克己 学过钢琴最大的好处就是手指够灵活,不用怎么爬格子哇~ 前两天让刚开始学小提琴的妹妹教了自己拉小提琴的方法,能够断断续续弹小星星了哇~ 小提琴是初三就想学了,以后一定要学 考完研,就去学鼓,立志做鼓手啊! 从小到大,有乐器陪伴真好!

  • 外貌君要好身材

    外貌君要好身材 (不等 不靠 不要。) 2011-08-12 15:01:20

    学钢琴是我从小的梦想 但是由于客观条件 家里放不下钢琴也没地方摆钢琴

  • mumacao

    mumacao 2011-08-12 17:19:58

    客观条件都是借口咯。。 自己造个钢的琴都是可以的嘛。 电子琴我总觉得和钢琴似乎差别不大吧。现在学好电子琴,以后有条件了再弹钢琴应该就可以直接上手了吧?

  • 暖暖

    暖暖 (南无观世音菩萨) 2011-08-12 19:51:38

    mark

  • Missy

    Missy 2011-08-12 21:43:36

    这个必须留着,以后可以少走弯路。 现在在学习古典吉他,感觉乐器真的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Missy

    Missy 2011-08-12 21:43:43

    这个必须留着,以后可以少走弯路。 现在在学习古典吉他,感觉乐器真的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Missy

    Missy 2011-08-12 21:44:04

    这个必须留着,以后可以少走弯路。 现在在学习古典吉他,感觉乐器真的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打不死的小太阳

    打不死的小太阳 (被人嘲笑的梦想) 2011-08-12 23:24:18

    2011-08-12 17:19:58 @mumacao (Freight Forwarder) 客观条件都是借口咯。。 自己造个钢的琴都是可以的嘛。 电子琴我总觉得和钢琴似乎差别不大吧。现在学好电子琴,以后有条件了再弹钢琴应该就可以直接上手了吧? ======================================= 个人感觉钢琴还是比较复杂的,身边没有出现亲自造出来的,只在书上看过 电子琴和钢琴差别还是不小的,按键感觉都不一样,电子琴轻轻一碰就响了,钢琴力度不一样弹奏方式不一样出来就不一样。 电子琴转钢琴,老师捏了一段时间的手型

  • Anastasia蜗牛

    Anastasia蜗牛 (妙慈) 2011-08-12 23:29:43

    敬佩lz。见过30岁自学英文出国的,50岁自学钢琴,60岁自学画画到开画展的。 学习总不会晚

  • southstarj

    southstarj (你丫赶紧滚去闭关写论文) 2011-08-13 00:05:50

    [内容不可见]

  • 打不死的小太阳

    打不死的小太阳 (被人嘲笑的梦想) 2011-08-13 00:11:17

    2011-08-13 00:05:50 southstarj (你丫扯淡) @小山 现在有种电子钢琴,就是模拟钢琴做的,按键大小和手感都和钢琴一样 > 删除 ----------------------------------------------------------- 电钢么?对电钢不了解,但是那也不是电子琴哇。。。

  • 麻木斯基

    麻木斯基 2011-08-13 00:13:22

    全配重的电钢琴手感还过得去,业余练习足够了

  • hetty

    hetty 2011-08-13 00:15:11

    看来还真是,如果不去做,就永远只能想想,一旦做了才知道自己可以的

  • 素年 锦时

    素年 锦时 (敲吧 总有一天门会开) 2011-08-13 12:55:41

    mark

  • 点点

    点点 (no zuo no die) 2011-08-19 23:17:21

    [内容不可见]

  • 清青远山

    清青远山 2011-08-19 23:34:09

    赞一个~自学的吉他,未来也要学钢琴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8-19 23:53:29

    [内容不可见]

  • 阿包

    阿包 2011-08-20 00:29:46

    m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8-20 23:25:19

    [内容不可见]

  • 夏。未至

    夏。未至 (SAD) 2011-08-21 16:29:54

    梦想啊,只要敢做就能实现

  • 淡之

    淡之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2011-08-21 16:41:45

    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不成也没关系,只要你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快乐。

  • __我没听见

    __我没听见 (我想住在塔里 睡在箱子里) 2011-08-25 21:59:49

    等我考完研就实施…… 我小学学过4年……

  • 洋葱不睡觉

    洋葱不睡觉 (我们有没有比从前快乐) 2011-08-25 22:06:53

    如果你不学钢琴,明年也是31岁 恩!!!!

  • 莫

    (【wander the world】) 2011-08-26 07:24:56

    恩,把家里的电子琴利用起来!

  • RockyLea

    RockyLea 2011-08-26 07:34:08

    看了觉得好感动~ 我只想学手风琴,应该还是容易不少的吧

  • 豆腐就是豆腐

    豆腐就是豆腐 2011-08-26 07:44:22

    车尔尼的太难听了,连着三首就想吐了,如果想练手指为什么不用巴赫或者通俗的儿童,巴赫保证很惊喜很可爱

  • 豆友2838100

    豆友2838100 2011-08-26 10:45:27

    [内容不可见]

  • amidoufu

    amidoufu 2011-08-26 10:46:33

    好长的帖,顶

  • 粉粉兔

    粉粉兔 (是个好小猫) 2011-08-26 14:34:48

    我现在也在学习钢琴。0基础,但乐感还可以,现在入门阶段一周大概用4个小时来练习(有时候更少)。 对于基本的知识,我觉得还是要有老师指点,所以找了个老师,她是教幼师的老师,对于教学方面有一定经验,现在的琴谱是《拜厄》,还有一本幼教专业的教材。 我希望能一直练下去,如果可以考级最好考一下。因为我很喜欢弹琴的感觉。非常认真~~~

  • jpp7

    jpp7 (静身养性 百忍成精) 2011-08-26 15:13:02

    m

  • 踉踉跄跄

    踉踉跄跄 2011-08-26 15:25:16

    顶起~

  • zealot

    zealot (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u) 2011-08-26 19:00:41

    我是玩游戏的~ 手型问题,垂直好发力,不容易疲劳。 键盘游戏可以达到apm1800,手背肌肉锻炼两年会有很大的提高(能凸起…),休息几秒就能恢复大部分体力。 左右手配合、难点障碍,在游戏领域也有争论。一方主张慢动作分解,用各种方法直到熟练掌握;另一方主张无视错误,全面练习,水平提高后之前的根本不是问题。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低水平时应该无视错误,只要不形成身体惯性就无所谓。手速提高可以解决非常多的障碍,原来要滑过去的现在可以挨个点,手速也影响阅读速度。 如果真形成了障碍,每次都在一个地方错,要么仔细研究,要么让身体忘了它。

  • 葉月餘韻

    葉月餘韻 (路边的建筑总要让我去仰视 讨厌) 2011-08-26 19:11:52

    M

  • 鹿满满

    鹿满满 (☆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1-11-03 23:55:08

    m

  • 十五

    十五 2011-11-04 10:03:59

    想要的时候立马开始,就不算晚

  • 浪花儿~~

    浪花儿~~ (恩?) 2011-11-04 10:13:07

    梦想。

  • 丁小丁的明天

    丁小丁的明天 (我们、各自有光芒) 2011-11-04 10:57:22

    m

  • 划船去啦

    划船去啦 (rick and morty) 2011-11-04 11:08:38

    这个要M一下。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1-04 11:13:58

    [内容不可见]

  • DD

    DD (诚心祝福你 捱得到新天地) 2011-11-04 11:14:28

    MM

  • kamifly

    kamifly (.) 2011-11-04 11:25:37

    26开始学小提琴,音乐学院的大课。

  • 也许

    也许 2011-11-04 12:10:00

    如果你学钢琴,明年是31岁,如果你不学钢琴,明年也是31岁

  • Kazedesuka

    Kazedesuka (未来は明るいだ) 2011-11-04 12:14:59

    人生就是由各种努力组成的~生命的脚步不应你的荒废而停止·

  • GOGO冲鸭冲鸭冲

    GOGO冲鸭冲鸭冲 (妈呀,又回来诈尸了!!) 2011-11-04 12:20:45

    好励志的贴,我喜欢!

  • 喵喵咪

    喵喵咪 2011-11-04 12:37:09

    上手会很慢么

  • 黑帽子红勋章

    黑帽子红勋章 (请叫我历史小白) 2011-11-04 12:50:05

    M

  • shiftwhere

    shiftwhere (拥有感恩的心) 2011-11-04 13:11:46

    M

  • 本来也

    本来也 (不能把胡椒面当饭吃) 2011-11-04 14:21:09

    钢琴入门没有老师指导手形指法很不好学啊,还有电子琴键和钢琴键的力度差很大…不是一回事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1-04 23:05:18

    [内容不可见]

  • JenniferJuliet

    JenniferJuliet (带点禅意与智慧看待人生) 2011-11-04 23:13:02

    从4岁开始练了11年钢琴,现在有7年没弹了,相当于把钢琴扔了。最近受到刺激有拣起来的念头,殊不知重拾钢琴可比初学难多了,因为知道自己以前的程度如何,知道以前的手指关节灵活度如何,有了心理期望反而不好

  • Sarah

    Sarah (难题不过夜) 2011-11-06 08:55:07

    学琴应该从泛听古典音乐入手吧,小时候就会点钢琴,七级,后来不喜欢就荒废了,后来特别喜欢古典音乐,每天都在听,然后突然开始狂热的喜欢钢琴,有时间就弹,现在正在练肖邦的练习曲。我感觉在广泛的听的过程中,可以在弹的时候处理的细腻,背谱也更快,因为听的过程中乐曲已经深入人心。

  • dfishadow

    dfishadow (fighting and enjoying) 2011-11-06 09:07:48

    我的起点,热情和琴都和lz一样…但少了方法和恒心

  • 牙疼

    牙疼 (~﹃~) 2011-11-06 09:08:23

  • Mono

    Mono (世界是噪音的花园) 2011-11-06 09:12:55

    马克

  • flipped zrc

    flipped zrc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2011-11-06 22:28:10

    MARK

  • 挖哈哈哈哈

    挖哈哈哈哈 (全世界不正常的人们团结起来!!) 2011-11-08 20:31:39

    有学吉他的吗

  • Femi

    Femi (认真看每一个角落) 2011-11-08 20:36:56

    曾经学了五年小提琴 后来都还给老师了 但是琴还在。 等稳定工作了就开始继续自学, 自学的感觉其实更好,没有人逼着, 只当是自娱自乐了

  • 'Gimme

    'Gimme (I'm Just A Flower On a Tree.) 2011-11-09 00:21:30

    mark 大学要想要搞会口琴,钢琴和架子鼓!

  • Shiny Go!

    Shiny Go!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2011-11-09 00:29:28

    马克收藏 谢谢分享

  • 峥云

    峥云 2011-11-16 15:15:29

    谢谢分享

  • 橘子

    橘子 (内心要强大) 2011-11-30 12:37:58

    原来还是有这么多大龄青年喜欢钢琴啊,我也想学来着,都快30的人了,谢谢LZ

  • Vivi

    Vivi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 2011-12-01 14:01:35

    我正在学,向楼主取经了

  • momo

    momo 2011-12-01 16:57:05

    M

  • 采蘑菇的老姑娘

    采蘑菇的老姑娘 (从不奢望,从不低就。) 2011-12-01 17:15:30

    学了4、5年我是一分不剩的全返还给老师了。我滴那个悔啊

  • 唯文

    唯文 (人无完人有志者事竟成) 2011-12-01 17:18:38

    m学习lz

  • 茶茶

    茶茶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2011-12-01 19:24:42

    mark

  • 凉艾斯

    凉艾斯 (扛得住就会觉得有趣) 2011-12-01 20:03:00

    嗯,这个好!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2-01 20:04:59

    [内容不可见]

  • 鸫

    (签名档字数限制可真苛刻) 2011-12-01 22:19:43

    我唯一想弹的曲子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曲…………摔 当时常常幻想“我以后苦练一番会了之后,没事儿的时候来上一遍,神清气畅,这个爽阿!”。。。。。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2-02 02:18:18

    [内容不可见]

  • 快快写论文

    快快写论文 2011-12-02 10:09:48

    mark...........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2-02 10:33:32

    [内容不可见]

  • 热夏

    热夏 (疲惫生活里没有英雄梦) 2011-12-02 11:10:53

    M

  • 伯克和尼基

    伯克和尼基 (freelancer---) 2011-12-02 11:27:19

    真没理由嫌自己年龄大~喜欢就要去追!

  • 点点

    点点 (no zuo no die) 2011-12-02 11:29:31

    [内容不可见]

<前页 1 2 后页>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12749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