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robsunch
来自: robsunch 2018-06-20 01:44:50创建   2020-05-11 14:10:37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May 4人喜欢
可能很多人看完小说之后都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陈家洛会更喜欢香香公主这个傻白甜,而不那么喜欢霍青桐这个美丽、聪明、武功好、懂军事又懂几何、勇敢又坚毅的姑娘呢?相关的讨论应该有很多了,这篇文章就当是个人看完书剑之后的一点读书笔记吧。 小说里陈家洛和霍青桐似乎都觉得他们俩撒肩而过都跟李阮芷女扮男装导致的误会有关。假如没有李阮芷的事,那么霍青桐会跟陈家洛一起去救文泰来,他们会有更多在一起的时间,最后他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王凿 909人喜欢
一晃眼,那场大火和那次行动已经是前年的事情了。一开始,我的确是有应该做点什么的愿望,但随着一些事情对信心的打击,也便陷入了沉默,最后只是在附近的清退点走了走、看了看。与那相关的诸多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蹭冷点并不能令人愉快。 但一个关于事实的问题——到底请走了多少人——却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准确说法。有的媒体称上百万人受到影响,有的媒体说十几万人,而官方公布的数据主要是针对火灾隐患,因此而疏解离京的人口一直没有准确统计。 对于当时仍然在读大二的我来说,非首都功能疏解、流动人口、城中村之类的问...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May 0人喜欢
本文肯定有剧透,读了别怪我。 小说中除了第一章的案子,其他章节的故事,都大概可以从相邻的章节从细节上得到印证。就是第一个案子的各种谜团,会一直纠结在脑子里挥之不去,尤其是桐原洋介的死。第一案是所有事件的开始,是贯穿整本书的灵魂案件,解开它的谜团的时候,就是全书终结的时候。无论要怎么解读第一案之后发生的任何事情,我觉得,所有的答案都要追溯到第一案,也就是最原点。 正如老警察说的,恶之花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Joe Christmas 3人喜欢
在前几天的投票中,93%的DC选票投给了克林顿。这次开会刚好有些人的研究和贸易有关,表示了对Trump的无限担忧。有人的研究其实是支持Trump的论点的,也赶紧撇清。 总觉得没有必要这样。社会撕裂到这般地步,更重要的是去理解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保持精英的优越感,觉得老百姓都是笨蛋。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Neuro 4428人喜欢
做科研的同学们都知道其中的辛苦,不光是身体上的,更多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包括我自己在内,身边很多做科研的同事朋友每天都在 fear /anxiety /depression 的情绪的笼罩下生活工作着。自己这7,8年里不断的被这些情绪困扰,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学会怎样控制这些让自己痛苦的情绪,让自己更加快乐的工作。今天写出来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到有着同样困扰的朋友们。 1,Stay healthy. ●良好的睡眠是重中之重。很多时候,睡眠不足,第二天工作就出现很多低级错误。更重要的是,睡得不好自己就会更容易悲观,消极,如果再加上做实验又不顺利(一般情况下,90%的时间都会不顺),情绪很容易变得越来越差,人也会变得irritable。 做科研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赶很多东西,要赶实验,赶deadline,赶组会汇报,赶会议海报... 这些时候我们很容易熬夜,把睡觉吃饭都放在第二位。但是每一天...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伍赟Allan 2人喜欢
昨天晚上,前往清华保安的集体宿舍做了个简单的调研。好久没有做调研,这次调研,在这几位清华保安的身上,我又再次窥见了现实中的社会。 这位健谈的大哥我并知道他的名字,他有着丰富的经历。没有什么特殊的开场白,他很直接地告诉我,当保安的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来到北京找工作,发现北京的招聘市场,十有八九是欺骗性质的。在到清华做保安之前,他找过两份工作,但都被人坑了。被扣押身份证,然后拖欠工资,以收服装费...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Yii 212人喜欢
Glen Weyl,就是那位1985年出生,5年拿完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的A.B.、M.A.和Ph.D.,毕业论文拆了一点发在经济学最好的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研究领域包括价格理论、产业组织、演化生物学、政治哲学和历史,闲来编软件、写电影评论、美食评论,担任艺术杂志顾问,现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的同学(或是,老师?)。 他的结婚照:http://bit.ly/ppKByT 他的毕业演讲:http://bit.ly/pQEpPH 他的主页:http://bit.ly/qVe...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酱油郎独占花魁 410人喜欢
也许我真的离开国内太久了,很多国内的事情变化得快得让我吃惊,很多又慢得也让我吃惊。比如清华真维斯这件事。前两天已经为这事写了一篇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152723949/),之所以还要出来罗嗦,是因为实在没想到,反对的声音会有那么大,甚至在豆瓣这种一向文青聚集,我以前觉得是比较open-minded的地方也有那么多人反对,真是让我大吃了好几斤。前篇日记口吻比较戏谑,因为觉得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有些闲...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苏仁 1156人喜欢
今天又和石头同学聊到申博话题,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正逢心情不错,打...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狮子跳大绳 4人喜欢
平时看到的啤酒都是用玻璃瓶或者易拉罐装的 它为什么不和饮料一样用塑...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兰小欢 38人喜欢
最近看不少关于“欺骗”和“自欺”的研究,开始怀疑“谎言”和“诚实”的区分是不是真的有意义。不多说我的个人思考了,讲两个故事吧。 故事一 根深蒂固 种族歧视是根深蒂固的么?恐怕是的,哪怕你自己理智上都坚决相信自己不搞种族歧视。就好象你自己坚信自己在某方面多么优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一个实验中,被试者坐在电脑前,屏幕上一个接一个的显示形容词,每个形容词都和一个人名配对,这些名字都很是典型的黑人或白...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风行水上 567人喜欢
江绍原在写《民俗与迷信》一书时。曾在报上登广告征集全国各地的民俗与迷信资料。有个读者叫方乘的给江绍原写信说;“距我家数十里的地方,居民多以制造罐子为业,那是一种粗笨的原始瓷器工业。烧罐子的窑里有一位大神,名叫窑神,与人家屋里灶神菩萨是同宗。敬奉这位大神,除了香火蜡烛牲牢之外,还要多造谣言。倘若谣言造不多,罐子就烧不好。还有一个谣言就比较有名了。是关于造钱塘修铁路“查学龄”揭单。揭单上说:查学龄...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withinbeyond 143人喜欢
厚着脸皮继续直白地插标卖首……知道这年头大家不一定有耐心读完长长的...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robsunch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