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斗篷客
来自: 斗篷客 (成都) 2018-06-20 01:16:52创建   2023-11-10 14:06:30更新
151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或曰 9人喜欢
最近几年,除了准备论文时查找资料,一般而言,我阅读的书都会或仔细或粗略地从头到尾翻一遍,尽量避免“杀书头”的情况。前几天想着已经买了将近一年的《东亚道教研究》还没看,便拿出来准备学习一下。之前,关于东亚的道教,如果不算中国道教研究,我只接触过福井康顺等监修的《道教》中的有关部分。也就是说,我基本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外行身份,而不是以专业学者的角色来阅读《东亚道教研究》一书。 读到40多...
回复
152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demos 36人喜欢
很惊异居然只有几个人读过这本书,而我觉得这本绝对是伯林相当用心也相当成功的作品。 这本书于我而言是满传奇的,我是在法国Vichy小城的一个旧书店里淘的法文版,主要是伯林和马克思这对组合相当奇特,而我又想练习一下法语的阅读,因此才买了下来。后来带东带西,一直没有下决心开卷。没想到后来拿起来读时相当畅快,很快就读完。想知伯林原作的文笔更应当是酣畅淋漓。所以不管你是读什么版本的,首先应该会是相当愉快的阅读...
回复
153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zci 41人喜欢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应靠增加人口数量,应靠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社会生产率。光想着领人口红利,不想还人口债是不负责任和短视的。艰难时刻不能放水,放开计划生育限制无异于四万亿,后患无穷。作者真的是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远了点,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回复
154
来自:豆瓣广播

勾陈一的广播: 1949年的上海 by Vladislav Mikosha #历史老照片#

回复
155
来自:豆瓣日记
入流亾𠩄主人 302人喜欢
一、字典类 国学大师网(主要用于查阅字典,可核对书影,亦可下载公有领域书籍的PDF,中国古籍多是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中拆分而来,质量不高) http://www.guoxuedashi.com/ 汉典网(不能核对书影,但速度较快) http://www.zdic.net/ 韵典网(可检索泽存堂本广韵、中原音韵、洪武正韵、分韵撮要、上古音系,可以核对书影) http://ytenx.org/ 古音小镜(上古音、中古音及其它汉藏语的工具书) http://www.kaom.net/index.php 中古汉语自动注音 https://nk2028.shn.hk/qieyun-autoderiver/ https://mkpoli.ri.mk/triungkox/ 上古汉语自动注音 https://mkpoli.ri.mk/dziangkox/ 古今文字集成(汉字、西夏文、契丹文、...
回复
156
来自:豆瓣广播

陰陽魚的广播: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暨 50 人论坛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回复
157
来自:豆瓣相册
大奇特(Grinch) 2008人喜欢
源起于毕加索的画作《boy & girl》 ,都是采用眼睛重叠的构图。这种构图延续至电影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伯格曼的《假面》等。
回复
158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toki 8人喜欢
杨若晖这本书本来是她的硕士论文,研究1992到2011年间台湾的百合文化。好玩的是她写完论文之后把论文用个人志的方式在台湾的百合only会上上发售,之后才通过出版社正式出版。相对于学界对BL的研究,百合确实一向小众。虽然网上倒是时不时能看到梳理百合类作品的历史的小论文。杨若晖这本书作为填补空白可谓恰如其分。作者靠谱的情况下,论文真的很好磕,毕竟人家正儿八经地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这本书的主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
回复
159
来自:豆瓣日记
baiya 0人喜欢
在2012年年底,也就是创业百年纪念的前夕,岩波书店统计了文库本的销量记录,列出十大畅销文库本,分别为: 第一名 《苏格拉底之申辩·克里同》 销量一百六十二万八千本 并列第二名 《哥儿》、《爱弥儿》 销量一百三十九万本 第四名 《论语》 销量一百三十一万四千本 第五名 《心》 销量一百三十万本 第六名 《银之匙》 销量一百二十八万一千本 第七名 《共产党宣言》 销量一百二十七万一千本 第八名 《善的研究》 销量一百二十一万四千本 第九名 《欢异抄》 销量一百二十万本 第十名 《古事记》 销量一百一十九万九千本 (引自 《教养之托付:日本文库本渊源》 )
回复
160
来自:豆瓣日记
倪湛舸 16人喜欢
我是jaar的书评编辑之一,每半个月收到一份书单,宗教学的新书。 存着。 BOOKS RECEIVED, 8/16/2018 to 8/31/2018 Religion in North America Exporting the Rapture: John Nelson Darby and the Victorian Conquest of North-American Evangelicalism . By Donald Harman Akens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orporated, 9/11/18).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7: September 1839 -- January 1841 . By Matthew C. Godfrey, Spencer W. McBride,...
回复
161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萧莎 93人喜欢
这个名字是我突然想到的。然而,以袁大将军的蛮、痴、纵文,也不辜负这等好姓名。 近日囫囵吞枣看了金庸的两部小说《鹿鼎记》和《碧血剑》。算来《碧血剑》是金庸的第二部小说,《鹿鼎记》殿后。有人说《鹿鼎记》不好看,果然。但《鹿鼎记》和《碧血剑》加起来,也不及后面那篇薄薄的《袁崇焕评传》精彩万分之一。 《碧血剑》终究笔法稚嫩,脱不开武打小说的窠臼,情节陈腐,人物性格毫无光彩。那个袁承志可厌极了,这种可...
回复
162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沙欤@小号鲨鱼 316人喜欢
倘若要评选一个金庸小说最尴尬男主角,袁承志当之无愧。这种尴尬并不是因为角色,而是因为作者。在后记里,金庸曾坦言:“《碧血剑》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两个在书中没有正式出场的人物。”——连作者都不肯承认的男主角,其尴尬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大概是袁承志这个人物实在太平庸,平庸到了没法挑起一部传奇故事大梁的程度。和现实题材不一样,武侠是拿来造梦的,梦中人却偏偏是个凡夫俗子,让人情何...
回复
163
来自:豆瓣小组
松萝 148人喜欢
先上他儿子清·纯帝·弹幕大神·乾隆的作案工具(划掉)印章,这位仁兄...
回复
164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小园听风 433人喜欢
文章一,《从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探讨Stand Alone Complex》。来源http://faculty.ndhu.edu.tw/~acg/anime/sac.htm,原文繁体,转为简体。 文:SilentLain 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认为,当市场上所有资讯透明、对称时,将没有任何企业占有独占地位或是绝对优势,因此个人可以完全自由选择,而整体市场利益将可最佳化[1]。若把它延伸到社会学,当所有资讯对所有人公开,透明时,每个人将可依照自我意识自由的做出选择,...
回复
165
来自:豆瓣相册
過期貓糧 81人喜欢
我养的小阔抖~
回复
166
啊,该内容你没有权限查看或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
167
啊,该内容你没有权限查看或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
168
来自:豆瓣相册
拉维克 10人喜欢
英文,中文都有,全部正版,需要的朋友底下留言,再私信联系吧。(邮费按快递实际费用另外算)
回复
169
啊,该内容你没有权限查看或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
170
来自:豆瓣日记
文在兹 347人喜欢
此前的一篇 日志 ,借着表面上的匿名,说了一些“极而言之”的心里话。既然“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所以我觉得,或许只有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简单粗暴的极端言论,矫枉过正,才能更好地被理解,或者更准确地说,才能激起一些共鸣。因为在我看来,这些言论其实非常真诚,我的心情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搞宗教史的边缘小圈子有个自发的内部联谊会。会上要求不留情面地肆意批评,大家甘之若饴,如沐春风。会末有个固定项目,就是说一说自己所认为的或者所幻想的最高妙的宗教史研究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很喜欢这个环节。 之所以如此好高骛远,对我来说,一方面,我觉得从历史学拓展出去的宗教史研究,是一门边缘学术,两边不靠,亦无宗主,应该摆脱旧套路,展望新未来。要是连想都不敢想,怎么能做出来呢?另一方面,不管对学术抱有多大的理想主义热情(这是最廉价而无聊的标榜),还是要认清事实:现在的所谓学术只是一种职业,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组成部...
回复
171
啊,该内容你没有权限查看或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
172
来自:豆瓣相册
大奇特(Grinch) 8人喜欢
回复
173
来自:豆瓣日记
great grey owl 503人喜欢
今天看了友邻的文章 不是人们不生孩子,是这个人间不配拥有孩子 还挺难过的。 疫苗事件下,友邻的评论里也有更激进的。 我到头来都觉得生育是人权,别人决定生还是不生,是别人的事。生不生的问题和责任,只需要跟自己交代清楚,能说服自己就行。主导生育的选择,不管是生物本能还是别的什么,反正是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关于生不生孩子的事,我只做对内对己的讨论。 上周跟同事聚会喝酒,也被人问到有没有计划要孩子。我知道被问事迟早的事,因为单位的生育率真的好高啊:那些年长的同事都有两,三,四个孩子不等,但凡是有孩子的家...
回复
174
来自:豆瓣日记
Gitamitra 14人喜欢
1. 谢谢你们阅读 这篇小说 。 2. 这算不上是一篇小说。它的文学性为零。相反,它充斥着自作聪明的机巧、手法生涩的讽喻、和难以掩饰的愤怒。愤怒冲毁了它的荒诞,故事的结构实际上是失控的。 3. 对我来说,这个故事的基调是悲怆。林奕含说她的书写是“非常堕落的书写”。我不敢自比她的才具,但我的写作也是“堕落的、不雅的”。知识(抑或是传授知识的人——对“女学生”来说这多么难以区分啊)是作者创伤的来源,但小说主要的趣味又建立在对知识的卖弄上。 4. 这篇小说所试图指涉的现实,比再现这些现实的种种尝试——包括这篇小说本身,以及在你社交网络上那些发了删、删了发的文章——要晦暗和荒谬得多。我不希望让读者误以为“大学是这样污浊的”。不,还远远不止这样。 5. 请持续关注校园性侵害防治制度的建立。
回复
175
啊,该内容你没有权限查看或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7 28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斗篷客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