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黃戊
来自: 黃戊 2022-11-03 11:33:06创建   2024-02-29 17:31:52更新
来自:豆瓣广播

深焦DeepFocus的广播: #银幕闲话#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手写的个人电影十佳榜单。 1:《乡村牧师日记》 2:《冬日之光》 3:《纳萨林》 4:《野草莓》 5:《城市之光》 6:《雨月物语》 7:《七武士》 8:《假面》 9:《穆谢特》 10:《砂之女》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海边一棵树 2人喜欢
Meet whiplash Wilder: Billy Wilder interviewed in 1967 Updated:10 August 2020 ByC harles Higham 作者: Charles Higham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来源: Sight &Sound(1967年冬季刊) 来源: https://www.bfi.org.uk/sight-and-sound/interviews/meet-whiplash-wilder-billy-wilder-int...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Pincent 386人喜欢
(本文发表于“独放”公众号) 作者:Lawrence Garcia Lawrence Garcia是一名自由职业影评人,目前正在约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译者:Pincent 时长近3个小时的《椒麻堂会》(A New Old Play)的开场设定于上世纪20年代,影片通过一个川剧团的首席丑角丘福(易思成饰...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文西 272人喜欢
前几天又在极度百般无聊中看掉了Robert Bresson 的《Pickpocket》,再一次了解到老塔同学的那句话的正确性。老塔膜拜Robert Bresson到了非常态的程度,他在他的《雕刻时光》中说一想到 Bresson,他就觉得自己在电影上的进取非常的绝望,因为无论如何都无法到达他的高度。如果吧Bresson排在第一位的话,老塔同学认为其它导演只能从第9,10名开始排。因为这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Pickpocket》是Bresson 1959年的作品,据说一推...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深焦DeepFocus的广播: 《时代》杂志评选了2023年度十佳电影,片单如下: 《枯叶》阿基·考里斯马基 《音乐大师》布莱德利·库珀 《利益区域》乔纳森·格雷泽 《普瑞希拉》索菲亚·科波拉 《巴黎记忆》艾丽斯·威诺古尔 《过往人生》席琳·宋 《花月杀手》马丁·斯科塞斯 《上帝在吗?我是玛格丽特》凯莉·弗莱蒙·克雷格 《狂野梦想》比尔·波拉德 《过道》 艾拉·萨克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微分流形 31人喜欢
法国《电影手册》(Cahiersdu Cinema)年度十佳电影简介:法国《电影手册》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本电影杂志的范围。从1950年手册前辈、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创办这本杂志开始,电影手册就成为发烧级电影爱好者的最爱,同时也以编辑部为中心,团结了一批有志的电影青年,大力推行“作者电影”观念,由此展开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先声。这是法国,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它把艺术归还给电影,使光影和声音重新焕发光彩。在这次后来席卷世界的浪潮中,电影手册也推出了一批“自产”的导演,如克洛德·夏布洛尔、雅克·里维特、让-吕克·戈达尔、埃里克·侯麦等人,这些影响了世界电影发展的导演们是电影手册的骄傲。此后的几十年中,电影手册一直不断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的“革命传统”,始终把作者电影的观念摆在首位,一贯地推动着法国电影的发展。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影手册编辑部也不断培养和影响了一代代的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刘康康 39人喜欢
让-路易·鲍德利的这篇论文也算是久负盛名,我的感觉是,这篇文章有着一个极其有趣和有启发性的设问,不过他的论证则稍显牵强附会。但顺着作者的设问,以后的学者可以做出更谨慎的研究,比如托马斯·沙茨的《新旧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在谈到《新好莱坞中的现代主义策略》时,其实或多或少是有《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这篇论文的影子的。 在这篇论文的开头,作者抛出的有趣设问是这样的:抛开电影文本不谈,就电...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尘埃眠于光年 25人喜欢
纵观当今世界影坛,北欧诸国的导演一直以其冰冷孤独的独特影像风格在各大电影节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芬兰有大烟枪阿基•考里斯马基,几十年来执着于为底层劳动人民发声,丹麦有“影疯”拉斯•冯•提尔,在摄影机后不断地打碎和重建电影的叙事逻辑和表达技巧。而谈到瑞典,影迷们自然会联想到大师级巨匠英格玛•伯格曼,这位李安导演的精神导师早已与自己的作品一起融入电影史,成为了不朽的传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同...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Muyan 105人喜欢
米歇尔·西蒙昨日去世,重发这篇2015年的长访谈纪念这位影评人、电影史学家和影迷。重读当年的文字,回忆起很多已经忘记的旧事和趣事,个中些许观点和看法稍稍有了变化,但依旧原文呈现。西蒙是电影自20世纪后半叶至今发展的最重要直接见证人之一,而在他成为影迷的那个年代,补足前半叶影史又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从未落入法国影评界甚至电影界常常两极的大众主义/精英主义对立,这是我现在想来最敬佩他的一点,当然还有一以贯之的热情、毅力和对教条的嗤之以鼻。2019年戛纳电影节最后几日,我们在媒体中心争论起来,他大声质...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新经典 52人喜欢
大家好,这里是新经典豆瓣Club,在这个十一月,我们邀请到了《爱情和其...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电影学报 1534人喜欢
下面这个来自北京电影学院本科生必看的100部电影片单,以目前国内的影视...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tarkberg 120人喜欢
  翻译:tarkberg   以下采访收录于《黑色电影读本》,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权威的黑色电影著作,采访时间为1975年6月。      Q:当你开始进入电影行业时,那正值一战之后,整个欧洲都弥漫着反犹的情绪。身为一个成长在这种环境中的犹太人,这是否造成了你对生命的悲观看法?   W:我觉得只有美国人才会觉得悲观。      Q:甚至在黑色电影中吗?太多黑色电影是由来自欧洲的移民导演拍摄的了,你和他...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荡空山 213人喜欢
《椒麻堂会》是一部惊人的作品,“惊人”既匹配作品整体的呈现,也在其潜藏的野心。 考虑到导演及团队拿起画笔把片场变成了挤满绘画和手工艺制作的洞穴,影片就不能因为预算不高而被简单归入低成本制作,其中“惊人”之处也并非“花小钱办大事”。 形式感的惊人是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大旗虎皮 1390人喜欢
跟大家说说我在北大开的几门研究生课程。 到北大第一年,2015年秋季学期,开了一门研究生课:《影视学专题(美学)》,尽管有20次授课,但除去考试周和节假日,这门课只能上14次。我把过去列为“电影的寓言”这个暂时标签下的研究集中一下,拟定从电影主题到电影形态,循序渐进的专题课程计划。每个主题下有8部必读影片和不到10部的选读影片,如下: 每次上课,由2位同学分别对这个类型进行介绍,并选择一部必读影片作为个案分析。 十四个专题如下: 1.大屠杀电影(Shoah and Cinema) 2.监狱片研究...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影志的广播: 朋友在香港看完《奥本海默》后的反应… 我要轻信吗?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五行缺水 16人喜欢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评论合集: http://www.qh505.com/blog/topic/100/039.html 我想要创造一种与时间、与历史的辩证关系:昨天的历史并不是过去,而是当下。这就定义了当下和当下的历史,这也诞生了一种方式——在电影史上独一无二:过去与现在,在同一场戏、同一个镜头里共存,没有分界。 ——西奥 ·安哲罗普洛斯 昨天和历史会成为当下?过去和现在可以没有分界?这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在电影艺术上对时间割裂的消除,但是和观影有关的现实,和导演有关的生平,却尴尬的处在时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一级拾荒选手 28人喜欢
美国篇: (学术类) 《电影季刊》(Film Quarterly) 《电影批评》(Film Criticism) 《影痴》(Cineaste) 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的《电影杂志》(CinemaJournal) 《千年电影杂志》(Millennium Film Journal) 《暗箱》(Camera Obscura) 《电影·文学季刊》(Literature-Film Quarterly) 《电影与历史:跨学科杂志》(Film & History: An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美国电影摄影师》(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Magazine)...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斯继东 5人喜欢
丰特奈尔是谁? 让我来告诉你吧。他是路易十四时代最多才多艺的男人。一个科学作家。活了一百岁(只差一个月)。跟伏尔泰是哥们。当过秘书。很会恭维女人。 我这样大言不惭,显得跟丰特奈尔很熟似的。 其实几个小时之前我才第一次听说这个法国佬。 是这样的, 晚上在皮皮网翻电影看。就看到了这一部《遗忘的心》。 的确是吓了一跳。这么好的电影,无论如何都得排入我的十佳吧。 真有这个老头吗?于是百度。 两个隔了四...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O(∩_∩)O 786人喜欢
谢谢大家的喜欢,今天主要发的是小清新点的捂脸,重口味的怕被和谐没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clover 4人喜欢
My Personal Top 150 Movies 150. 《侧耳倾听》(Whisper of the Heart, 1995, 近藤喜文) 149. 《窈窕淑男》(Tootsie, 1982, 西德尼·波拉克) 148. 《大佬》(Brother, 2000, 北野武) 147. 《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 1994, 王家卫) 146. 《穆谢特》(Mouchette, 1967, 罗伯特·布列松) 145. 《沉默》(Tystnaden, 1963, 英格玛·伯格曼) ...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潜行者 7人喜欢
我看东西用的眼睛 听声音用的耳朵 说话用的嘴巴 感觉毫不协调 ——让·吕克·戈达尔《狂人皮挨罗》 时至今日,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尚还健在的导演,或者说世界电影领域最年长的导演,只有这位已是耄耋之年却仍仙风道古、桀骜不驯的电影大师戈达尔了。在我心中,电影...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谷子 0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有心打扰 664人喜欢
今年集中一段时间看了一些国产高评分电影,还真看到了一些不错的作品,分享其中最喜欢的十部。 这些作品没有张艺谋、陈凯歌等知名大导演的名作,毕竟已经在豆瓣混了10多年,大导演的优秀作品早已看过,所以以下分享的部分作品会相对冷门,如果你全部看过,算你厉害。 01 《疯狂的小镇》1.将谣言的产生、传播以及特性呈现得惟妙惟肖,愚昧无知的镇民们一传十十传百,导致了小镇的疯狂;2.将ZF部门讽刺得淋漓尽致,一镇之长不仅在没有核对清楚信息的情况下助长了谣言的成形,而后更是做出了一个简单却致命的决定,以至于从上至...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时光旅人的广播: 《无名》程耳 《双雄会》贾樟柯 《三个字》娄烨 《宅男恋河神》侯孝贤 《鸟鸣嘤嘤》田壮壮 《异人之下》乌尔善 《坚如磐石》张艺谋 《舞迪斯科特》滕语涵 《刺猬》顾长卫 《深海》田晓鹏 《宇宙探索编辑部》孔大山 《沃土》王小帅 《白鹤亮翅》魏书钧 《涉过愤怒的海》曹保平 国外 《沙丘2》维伦瓦尔 《奥本海默》诺兰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宫崎骏(这是我最后一部作品) 《怪物》是枝裕和 暂时定这些,到时候有补充……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黃戊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