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陈迹

敬之俊如
来自: 敬之俊如 (天津) 2021-06-23 06:13:23创建   2024-05-04 23:21:05更新
11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camus 183人喜欢
我们应该将张旭东与他一些同时代的学者的放在一起看,这样才能从更全面的角度理解文化政治学的筹划。 张旭东选取尼采、韦伯和施米特,这或许并非偶然。在2000年前后,刘小枫发表了《尼采的微言大义》、甘阳发表了以韦伯为主题的《走向政治民族》,而刘小枫和中国法学界的强世功等人正在努力绍介施米特的著作。他们彼此之间的问题意识是呼应的,也就是张旭东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里一直强调的,将西方的普遍性祛魅,将其还原为某种特殊性。 这里有两位实践者最值得一提。在投入这个筹划的学人里,刘小枫是最用功的,也是产出最为丰厚的,尽管他并不是新左派的一员,但他通过另一条进路和新左派的里的“中国道路”派会合到一起。由于刘小枫在瑞士巴塞尔大学攻读的博士,而尼采曾在巴塞尔大学短暂任教并留下深远影响。他决定师法尼采,跳过现代西方思想,直接向古希腊文化取经。在摸索的过程中,刘小枫接触到甘阳推荐的列奥·施特劳斯。作为古希腊经典...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黄油老虎饼的广播: 南京南站和杭州东站都是巨大的设计灾难……我怀疑其设计者预设的使用对象都是搭载越野四驱系统的乡下来的智能送餐机器人,才能在地下迷宫中准确找到出口,快速跨越漫长荒凉的一层大厅,最终通过电梯徐徐抵达有装饰巨型假斗拱的上层等候大厅,然后被大城市的宏大气派震惊一秒后马上被其他机器人挤入狭窄的闸口,被运往荒漠里的其他工地。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慕容复的广播: 今天午休时忽然接到老家的村长电话,说某单位给村上捐了五十台电脑,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问题全是国产化的。我作为村上最厉害的电脑高手,知不知道怎么把系统变成Windows的? 我问明电脑型号后说:“别想了,我早就实验过,这个型号根本装不上Windows。” 村长:“我这是接收了一堆电子垃圾啊,除了扔仓库它们还能干啥……” 我:“呃……我估计计算器功能总是可以用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躲猫猫社社长的广播: “典型的文人反叛者犹如美国六十年代的左翼青年,多半出自有产阶级的上层。只有他们才有资格高呼革命口号,蔑视出身无产者或有产阶级下层的右派和秩序维持者(比如警察)… 拒绝家庭和社区的义务,蔑视社会风俗和舆论的柔性规训,仇恨资产阶级腐朽自私的财产观,怀疑和嘲笑宗教价值观,信任和崇拜国家的刚性强制。他们的历史任务就是毁灭自己和产生自己的社会… 鲁迅晚年就很清楚:他的生活方式完全属于自己口头抨击的旧社会,在这种社会溃灭后几乎没有什么生存机会。问题在于,他的优点和特点就是:正因为出身旧社会,对旧社会的弱点格外了解,因此反戈一击格外有力… 大多数左派作家… 是相当自私和冷酷的人,习惯严以责人、宽以待己,把一切责任推给万恶的社会,用政治家的决断对付亲人,不择手段地索取资源。不断的投靠和反目,在忠厚者面前残酷,在凉薄者面前软弱。主动认同有能力迫害自己的人,反过来迫害自己的同类。”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千里光的广播: 人真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清明节的哀与乐# 今天去做清明,在公墓区看到几个管理员拿着铁铲把旁边的墓挖开,里面的骨灰被他们拿出来丢弃到一边,转身他们又挖另一个墓,同样是把骨灰挖出来丢弃到一边,旁边已经丢弃了不少骨灰。 我很好奇,葬得好好的给他挖出来干嘛?我问了一下工作人员,回答是:这些墓的亲人都联系不上,管理费已经断续了很久,只有当无主墓来处理,清理出来,墓地要做二次销售。这番操作把我惊到!一直以为人所葬的位置是永久的,没想到还要子孙后代一路跟着续费。 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悲凉的想法:第一代人还可能会来供奉和缴费。可到了第四代第五代。。 . . . . . 也就是百年以后,你的一个后人需要给往上三代缴费,而三代有多少人呢? 仅仅只是直系亲属,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个人就要负担六个的墓地管理费,而到了再下一代,一个人负担八个人费用。如此积累下去,谁负担得起?一个家族200年以后,100多座墓,年管理费要付多少?可怜子孙无以为继,只有把祖宗都丢弃了。 人真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拼命证明自己存在过,实质和动植物一样,消亡之后都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不留痕迹。与其这样,不如早点跟子女交代,以后走了之后简简单单安排海葬或树葬,何必非要买墓地?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沙仑的广播: 我们小区非常大,一期(东区)和二期(西区)之间有一条河隔开,河上有两座很宽的桥,彼此互通。但是自从2020年初就用铁栅栏在桥上拦起来,两边人没法互通,我们想要过去,对面人想要过来,需要绕一大圈才能去。那时候有些年轻人图省事,偶尔翻铁栅栏过去。后来么,2022年来了,铁栅栏上还加了一层高高的铁荆棘,不知道通不通电。反正从此没人再走那两条通道了。 对年轻人影响不大,但是对一些老年人来说比较不方便。因为社区医院就在东区附近,如果没有铁栅栏拦着的话,老人们直接从西边走到东边去医院,不用绕一个大圈子。 今年终于开放了两个桥上通道,是有限的放开,早晚时间固定的,开的门很小,只允许行人。超过那个时间点就不允许通行了。 早晨去医院,特地走了一下那个通道,路上都是枯枝烂叶,泥土的气味。因为被关闭好几年,人们都不去那两条通道那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人气。 有些事情好像过去了,又好像没过去,痕迹还在。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二价铁离子的广播: 说到洗脚,这简直是中华田园孝顺cosplay的经典项目。不知道为什么这帮子爹味孝顺爱好者和推广者这么喜欢让娃给爹妈洗脚,仿佛一种隐秘的性癖一样,一看到就要高潮,必须推广,必须展示。比较微妙的是,世俗文化里面“洗脚城”、“洗脚妹”等词汇还真的就透露出浓厚的性意味,“洗脚婢”这类词汇又传达出浓厚的上对下的侮辱感、控制感和权力欲。讲真老中父母这么爱让娃给自己洗脚,实际很难说有没有一点这是“传统文化”中默许的父母对子女的合法强奸的意味。强奸本身跟这种行为也很像,其实跟性欲关系只能说有那么一丁点但实际并没有那么大,更多的还是权力欲的释放和对他人身体和人格的践踏带来的快感。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子戈的广播: 从今年的国产片创作里,能看到一个明显趋势,“环大陆犯罪片”这一新类型正在迅速崛起。 这是一次创作者的集体“移民”。特别是当新主流大片式微后,整个市场都在寻找新的创作方向。而环大陆犯罪片同时提供了三种满足:于创作者而言,它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得以把没法发生在此地的故事,放置到他乡;于观众而言,不仅可以欣赏到“大尺度”作品,更能在“去政治化”的语境里,获得相对纯粹的电影满足;于官方而言,尽管这些作品的政宣色彩较之新主流大片,已大幅降低,但它们仍然在暗暗输出一种主流话语——“境外一片混乱,此地风景独好”。 也正因如此,环大陆犯罪片成了一种不约而同的选择。它不止是一种时空上的逃逸,更是意识形态上的滑脱,同时,它也是向创作规律的一次回归。尽管这条回归之路仍然荆棘丛生、遍地雷区,难免令脚步变形。 概括说,这条逃逸之路,分三个方向。 一为西南边境。作品众多,包括《孤注一掷》(缅北)、《消失的她》(泰国)、《绝地追击》(西南边境)、《扫毒3》(金三角地带)、《鹦鹉杀》(东南亚某国)。 二为东南沿海的大湾区。今年的典型作品是《第八个嫌疑人》(广东番禹)。此外,这也是北上港导的根据地。 三为东北边境。邱礼涛新作《莫斯科行动》(中俄边境)即是一次探索。 从作品分布看,又可以大致看到一种断代特征,即大湾区是昔日的壮景,西南边境是当下的胜地,而东北边境是未来可能的去处(?) 大湾区落满了港片的余晖。都在说港片退化,但更准确的说法应是分化。如果说二十年前“北上”还是一种选择,那么现在已成了一次决断——要么拥抱大陆拍大片,要么退回本土拍小片。而选择大陆就意味着要丢弃或隐藏港片的“魂”,仅保留供人凭吊的“形”,于是看港片,已越来越像考古,它在测试着观者对港片语境和港人焦虑的熟悉程度,这决定了挖到宝藏的可能。 而近年来,有两部大湾区犯罪片,成绩稍稍突出。一是2020年的《除暴》,二是今年的《第八个嫌疑人》。两部票房都在5亿左右,比多数合拍片要强。某种程度上,它们之所以奏效,正是因为其故事发生地都在“粤港澳”中的粤地,对大陆观众而言,无论城市景观还是文化亲缘,都更有共鸣,而与此同时,粤语区的异质色彩又能为暴力犯罪涂染上安全的底色。也正于此处,香港以及港片“可内可外,亦中亦西”的暧昧性,再次得以发挥。 位于西南边境的东南亚诸国,俨然已成了“法外之地”的代名词。毒品、军火、诈骗、无政府状态、司法缺失、暴力横行……共同组成了挥之不去的刻板印象。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量国产犯罪片都跑去了东南亚。这里不仅可以规避审查,为罪恶提供合法温床,使得种种暴力奇观得以上演,而东南亚的“落后”,又能让观众暗暗享受一种“中原之于蛮夷”的病态的优越感,正如有段时间,朝鲜游异常流行。 这条西南之路是被陈思诚团队趟出来的,是他的《唐人街探案》先去到泰国,尝到甜头后,《误杀1、2》《消失的她》又故地重游,而今年的《孤注一掷》《绝地追击》《扫毒3》《鹦鹉杀》包括《第八个嫌疑人》(片中反派也曾一度流亡到中缅边境),进一步挖掘了东南亚的各种可能性。可以想见,未来理解成为的人,还会更多。 至于东北边境,《莫斯科行动》也只是小试牛刀。其实东北犯罪片挺多,但终究还在境内,尺度别说回到《白日焰火》,就连《暴雪将至》都够呛。那么继续向外扩展,到中俄边境、中朝边境,或许就是下一步。 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大有可为。 《莫斯科行动》最有趣的地方,实际就是讲述上世纪90年代初,两个帝国同时走向权力松绑或社会自由化的时空夹缝中,一场跨境追捕,最终见证了他乡的偶像坍塌以及此次的红旗不倒。这本身就是一场socialism阵营内的此消彼长。 而无论中俄边境、中朝边境,最后形成的是一个socialism共荣圈。这不仅政治正确,而且还能于外在西方语境的东方内部,再“赢”一次,以及,再结合上今年格外流行的东北叙事——别忘了,《莫斯科行动》里讲述的东北倒爷们,很多就是下岗工人——更给这个文本,提供了很大的外延可能。 至此,大湾区的暧昧隐喻,西南边境的暴力秀,还是东北的socialism叙事,可谓三足鼎立,环大陆犯罪片已然成型。 而每一个字头的诞生,都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路魆的广播: 在上海回广州的飞机上,一前一后分别拍了一张照片,对比非常强烈,一个是疏朗分布的住宅,一个是庞大密集的城中村。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momo 1746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阿沛的广播: 没想到苏浙这两省差别还这么大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康贝瑞拉板车的广播: 这届上影节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 1、沪北电影院给老头老太们发赠票,他们整场聊天盗摄吃东西外放某音视频,骂也没用,散场以后愤怒的正常观众们,特别是高素质的影迷爷爷奶奶们冲去影院工作人员那里怒骂:“这些人丢尽了上海老人的脸!” 2、同样是沪北电影院的另一场,全程需要大喊“不要说话!”“不要拍照!”才能获取片刻安宁。 3、大光明电影院某一场,迟到人数至少1/3,开着手电筒吵吵闹闹找座位,且抱着爆米花坐下来就开吃聊天,而那场上映的是个严肃悲剧。 4、上海影城某一场,男青年指责老大爷吃东西声音过大,老大爷起身怒骂他且骂的很难听,骂完坐下来继续大声吃东西。 5、虹艺天山某一场,影片中途放了一段幕间音乐大家真的以为幕间休息了,好多人冲出去上厕所喝水吃东西,几分钟的幕间音乐很快结束,下半场开演了十分钟以后大批人才陆陆续续进来开手电筒大灯吵吵闹闹找位置。 看了这么多年上影节,今年是第一次觉得,不如在家看吧,为什么要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去忍受这些呢。 很多东西看似文明实则野蛮,真的还有太长的路要走了。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猫儒牧灵的广播: 茅海建案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扭腰客的广播: 那些“东北大集超便宜”、“12块盒饭随便吃”、“100块钱开苍蝇馆子盲盒”、“淄博烧烤吃到顶”这种鬼东西,当乐呵看可以,但其实背后是全民钱包缩水,欲望急坠,小康时代还没蹭上边,就又被打入“温饱时代”。还是那句话,至暗时刻还未来临。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叶扬 | 独眼的广播: 出租司机说: 您是干什么工作的,从卫星厂里出来,放卫星的吗?前段时间掉了几颗,和您什么关系? …… 搞建筑的?现在是不是没有搞古建的了?不挣钱啊,古建这行当直接申非物质文化遗产放着算了。 要说我可是门儿里人啊,懂不懂什么叫门儿里人,郭德纲,他儿子,就是相声门儿里人。我爸,老爷子,就是搞古建的,我给你看看他的活儿。 (翻出手机相册图片)你说怎么样,这砖雕,现在几个人能做?他做这么一块儿,您知道得花多长时间?妥妥一个月。选砖就挑了上千块,拿个特小的锤子,哆哆哆哆,听声儿。现在连砖的质量都不行,挑出一块儿不易,这下刀的功夫,错一点儿啪哒就掉了。 我没学这手艺,太辛苦,没钱,我得挣钱养家啊。开车29年了,最开头也不是没跟我爸干过,还是干了一段时间,您看我这手上这疤,抹泥得挥起来,这手上起泡留的疤。您看这一块儿砖雕出来,只算工费不收您额外的钱,这相当于好东西白送。老爷子带了七个徒弟,只有二徒弟能干小活儿,大的也不灵,都要搞钱,谁继承这个。 上次有一客人,也说自己搞建筑的,要我带去见见老爷子,我说做梦!还要加我微信,我说休想!凭什么让你看让你学。老爷子弄一辈子得着什么了,他就剩下两大本图册,回头他要不在了,兴许我一起给他烧过去。留着干什么,留着也是祸害。 #出租车上##啊生活#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罐er的广播: 新风滤芯在北京,不到半年就这样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一席 128人喜欢
金毅,伦敦政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市研究博士,一席第955位讲者。 有一位东北二代居民告诉我,这个补偿方案实际上就是原来我有一块手帕,现在政府要把它收回去然后赔偿一堆碎布,还对我说,你看这些碎布拼起来比你之前那块手帕还要大。 制造棚户区 2022.11.27昆明 大家好,我是金毅,非常荣幸能够得到一席的邀请,来跟大家分享我博士期间的研究。 我的博士论文一开始是想做一个工业遗址与集体记忆的研究,我选择了四川一个始建于三线建设时期的社区。这个社区是原来几家国有机械厂的家属区,大概有一万户,三万多居民。当...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Chen XY的广播: 这两天发现超市人数又明显多了起来,应是跟最近北京疫情确诊人数逐渐增多有关,很多人应是担心若小区或住宅单元被封闭隔离,家中要贮存些必需品,不过这次人数没有今年4月那次超市抢购潮那么多。 看了下,基本大多数商品空下后都被及时的补货,拍了几张照片,都是明显或稍显空旷的货架,以奶,肉,豆制品,面包为主。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寒马的广播: kindle关闭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自己从来不买电子书,都免费看。现在微信阅读不断涨价,z也关掉了。 google翻译停止的时候,很多人说自己丝毫不需要这些。现在经常看到有人问为什么浏览器上面的自动翻译没办法用了。 虾米关掉的时候,有人说活该。现在即便是开了VIP还要看广告,单独买专辑的“收听权”。 很多事情都是象征性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SS欧根亲王师的广播: 把性爱变得不平常是公权对“人民”的精神阉割,中国电视剧所谓大尺度镜头里不可能对人民呈现色情,好笑的是荧屏上即使是分寸感拿捏极为得当的性欲表达,在硬盘里面偷偷存满符合最严格标准的色情制品的人民眼中这些也必须是“尺度有点大,大得不可思议”。穿上贞操带跳钟字舞,结果就是一个摆在面前的东西怎么样,是美是丑,是洁是污,是性感还是低俗,他们的回答是“我们根本不会看”,进化责任告诉他们任何想法都是危险的,犯上的,他们只被允许“正确的”答案。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茨瓦凯尔曼的广播: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游旭东的广播: 猪猪们也开始城镇化了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敬之俊如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