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书评 (39)

枪枪 2007-02-05 20:10:55

这老头真是爱历史

小心翼翼,娓娓道来, 他虽然没说出来,可你一定体会的到他真是爱着历史. 就好象和别人谈论他家那小子那闺女,告诉你怎么去接近他,怎么去和他做朋友. 有的爱是戒备着的,有的爱是开放着的.老钱的爱是后一种,仁慈博大.  (展开)
PUMA 2008-07-01 11:10:16

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本书中,钱先生谈了历史研究方法和观点,分别从通史、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文化史八个角度,集中体现了钱先生的治史思想。这八个角度,涵盖了史学中主要的分类,对我们了解钱先生的史观,乃至形成自己对中国历史比较全面的认识很有帮助。 在序...  (展开)
霜月落 2013-09-21 20:41:26

学术的“梁山”

除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本史学著作让我更多看到的则是知识分子与学术的另一面。 在大师辈出的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使得中国人对于本国文化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不消说,在这种氛围下,产生出的历史观是何等的扭曲与暴戾。在对中华文明“否定一切”及呼吁全盘西化的浪...  (展开)
目送飞鸿 2014-09-26 23:11:22

人不一定要成功,不一定要有表现

读这本书,是因为微信上读到钱穆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历史尊崇哪些人物》,读了觉得很有感触,很喜欢。后来朋友告诉我这篇文章原题是“如何研究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的八讲之一,就专门买了这本书来看。不过读完倒有点后悔,因为在我看来,全书最好的就是这篇文...  (展开)
知行者 2020-03-26 09:41:08

历史研究的文化关怀与向度——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一书是钱穆1961年在香港的八次演讲汇集而成的历史研究类专著。全书主体部分亦分八讲展开,首尾讲分别为如何研究通史和文化史,中间分述如何研究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与地理,大致涵盖史学研究的...  (展开)
润物 2011-01-31 19:16:03

传统史家

本书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香港的八次演讲的汇集,分门别类地简单叙述了他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以及在研究国史时采用的方法。钱先生无疑是典型的传统史学家的代表,他对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化有着传统中国文人所具备的情怀,可以从他的言语中感受到他强烈的民族精神。书中一切专题...  (展开)
sa 2010-07-02 14:55:29

仰慕文字中的洒脱,没有底蕴这是做不来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下为读书笔记。边看边盲打,可能有错字。 中国历史研究法 第一讲 如何研究通史 我们是中国人,只有在中国史里认识我们自己。不仅要认识我们的遗忘,并且要认识我们的将来。若非研究历史即无从得此认识 历史尤其特殊性,变异性与传统型。研究历史首先要注意的便是其特殊性 诸...  (展开)
竹直梅孤 2013-11-23 10:37:38

进步的与赶不上的

回头去看这样简单的演讲录,当然不像学术著作那样晦涩,更适合随便翻阅,但是同样能看到许多名言与收获。 钱先生的高山仰止不用再多重复,就内容本身而论,钱先生分各专类论述,要旨似乎是两条,一是所谓“为往圣继绝学”,在大陆国学衰落的时候提倡传统,二是回击机械套用西方...  (展开)
牧秋♣H3K 2012-04-15 00:32:26

不问岁月任风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的历史是一首在岁月里吟唱至今的诗歌,无论你对其抱着怎样的感观,都改变不了前人为我们书写的传奇。无论真实,抑或虚幻,它就在那里,伴随岁月的流逝继续传唱下去。 然而在中国近代以来,却不断有人在否定自己的文化,否定自己的历史,极力推崇着另一个体系,甚至因此而沾...  (展开)
传习门下 2011-02-23 09:51:25

钱穆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札记选编

1、研究历史,所最应注意者,乃为在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之文化。历史乃其外表,文化则是其内容。 案,历史研究者当知道研究历史要有人文关怀,不是单调生硬的技术工作。 2、中国人应该知道些中国史。中国史讲的中国人之本原和来历,我们知道了中国史,才算知道了中国...  (展开)
2009-07-17 09:36:09

初看中国历史研究法

此书由钱老的八篇演讲稿组成。个人认为对于准备研究历史,或者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不知道哪些方面研究历史比较有价值等方面困惑的人,可以深入浏览此书。作者从一些角度分析了如何研究历史,从哪些角度研究历史比较有新意。此书是一篇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历史的书籍。  (展开)
林狩 2017-11-12 14:46:43

几个有趣的观点

也许并非是书中主旨,但确实很有趣。 1史记置货值、游侠列传,后世除汉书外均不再置。多是因为社会结构巨变,商人和游侠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不再明显,因此少有记载,而非重农抑商的结果。 2立不世之功如卫霍者,成就即是人格。事未竟或亡或败者如武侯、鄂王者,其事迹不能完全...  (展开)
风君 2010-12-05 21:22:32

听钱老讲读史法

之前读钱老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觉颇有所得。因此也就一气买了这本《中国历史研究法》。对于我等喜读历史的读者来说,虽说还谈不上“治史”,但为何读史,如何读史,终究是应该考虑一番的问题。钱老的此书,正是讲的读史的意义和方法。因此,以钱穆史学界“一代宗师”的...  (展开)
哲夫成城 2024-05-26 09:24:26

【转】王晴佳: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系,1902-1950

作者简介:王晴佳,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讲座教授,曾任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7—2022)、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廷根大学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史学史、史学理论和比较文化史,著有《外国史学史》《全球史学史》《筷子:饮食与文化》《人写...  (展开)
昙花一现 2019-06-08 12:58:29

为什么说乱世出的人才多?

为什么说乱世出的人才多? 钱穆先生说:“中国历史人物,似乎衰乱世更多过了治盛世,又且强过了治盛世。” 钱穆先生采取例证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主要例子是孔子、朱熹等等名人。 譬如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人物。但他生于春秋末期的衰乱世,霸业已尽,时代将变。 尤其在南...  (展开)
chenxutao 2012-03-09 20:39:14

读后感

本书通过对中国历史的解读来阐发作者对于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和种类,对于从事历史学习的人员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亦是很有用处的。本书通过中国通史的研究方法着手,继之从政治、经济、社会、学术史、研究人物的评价问题和对于文化的研究以此阐述了作者对于中国历史学的研究的重...  (展开)
志强 2014-09-04 13:03:24

读完后:49年之后写的历史我再也不想去看。

看过之后,就如同大脑被清洗了一遍。被中学历史教育荼毒多年,才发现民国大师写的历史和历史观更让我容易接受。看49年后写的历史,提不起对半点对过去历史的热爱之情,但钱老这本书不一样,尊重历史,每一个人物和故事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而不是用西方人的治史观念去看待自己本...  (展开)
九莉 2021-11-04 10:35:06

暂记:由钱穆先生史学观的一些所想

老师在第一节课时,直言她的史学观是钱穆先生和余英时先生的综合。又说,为什么我们一上来就提史学观,她说是要我们多去读书,找到自己的史学流派和归属。这样以后,有了自己的基本史学观点,再去看历史原典,看历史研究,看学者巨著才算是真正的思考与阅读。做到这些工作,看...  (展开)
柔嘉 2020-04-11 16:18:00

打卡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以总分的形式去介绍如何去感受中国历史的温情。(总:如何研究通史,分:如何研究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人物、学术、历史地理、文化史) 在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得先决定研究历史的意义,再决定研究历史的方法。毕竟,学历史的驱动力会...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9条)

订阅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