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书评 (144)

韩陆 2017-07-30 23:34:39 上書局2008版

读者读着《读者》

断续的把梁文道的《读者》读了,这是我读的他的第一本书,虽然此前听了他好几年的节目,坦白说,这本书没有惊艳到我,我甚至怀疑这是“开卷八分钟”的文字节选。选用“读者”作为书名,我看,还不如用“读着”呢,why,里面尽是简单的书评,短则两页纸,长则四页纸,给人的感觉...  (展开)
沙贝 2016-02-15 11:53:16

《读者》书评

集玩家之语于己身,给灵上予读者以心的感悟。内容贯穿古今,以古代的逸事,现代名家的语录,中外趣闻,让人了解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丰富读者的阅读面。 梁晓声在复旦开讲座时,也曾对其有过很好的评价。其中不乏各种名家文摘,老舍,契科夫,莫泊桑,鲁迅等等,很多传递正能...  (展开)
黄意 2024-04-24 16:31:22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作为《读者》的正常读者

从高中时代就知道道长这么一号人物,《锵锵三人行》、《开卷八分钟》、《一千零一夜》看或者听了不少,可书却一本没看过。全书读下来感觉道长的文字通俗易懂,有很强的电视节目风格,俏皮有趣又不失机锋,算是不错的杂文书话。只可惜,我们如今大多数人做不了正常的读者,要是...  (展开)
豆友156861134 2024-01-19 11:09:21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阅读即是意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读了梁文道先生所著的《读者》一书,书里讲述了很多生动的人与书之间的故事。作为一个深耕实事领域二十几载的媒体人,梁先生以独到的眼光和温情的笔触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温暖了太多读者。 人的鲜活生命力融入书页中,书籍的厚重赋予人踏实感。书籍所传达出来知识的价值、...  (展开)
阳光灿烂小吉他 2023-07-13 01:00:34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做正常的读者

过了很多年长大后才体悟到江淹的如椽大笔被老天爷收回确有其事。在如今的年龄和环境下,要当一名热爱阅读的读者已非易事,要当好传统的正常读者更是罕见。现实纷扰,精神遥远的故乡难返;短讯繁杂,耳目不染窗明几净难再。久了不摸书,或不深潜深层次的思想,便面目可憎,就久...  (展开)
笃笃笃 2023-07-11 18:13:42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旧文新读

大部分文章都是20多年前的旧文了,但读来还是丝毫没有陈旧感,因为原有的问题不但没有消失,有些原先不成问题的倒成了问题。真是很无奈的事吧…… 当然,低端的错也不少,原谅我职业病犯了。仅列两处比较明显的,书名的问题。 1.第96页开始的那篇写老同学陈智德的书的文章,副...  (展开)
十廾川 2022-11-20 14:04:17

关于书话这种文体

读梁文道的《读者》,其中介绍了图书圈子里的一些人和事。以前只知道他是《锵锵三人行》的嘉宾,前几年《常识》大火,反让我无端产生了对他作品的抗拒,一点也没动过去看看《常识》的念头,而这次看《读者》倒让我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 先不谈梁文道和他的书,我们先谈梁文道书...  (展开)
十廾川 2022-11-20 10:02:16

21世纪的阅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我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那还是21世纪的头几年,曾经一度有英语或语文作文题目让我们讨论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未来。那时电子阅读对图书市场的进攻已经开始。 现在,二十年过去了,阅读,已经进化出了书籍存在以来从未有过的面貌。二十年前写作文思考“电子书时代”的我只是关注文...  (展开)
Sylvester Lin 2022-09-02 21:27:48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作为读者

梁文道的一本以读者为主题的书话,聊了聊怎么读书,怎么装作读过书,买书卖书甚至丢书,那些见过听过的有意思的作家和读者,不少文章副标题就是一个书名,那么这篇文章就是这本书的“花边新闻”。 实在是受从前他主持的《开卷八分钟》影响太深,以至于看书的时候仿佛是他再用那...  (展开)
蠢蠢欲蠹·德坤 2020-07-17 23:50:55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倦来且卧一床书

大凡爱读书之人,都会想法子大肆购书,久而久之,即便有坐拥书城“虽南面王不易”的乐趣,也会为书满为患而苦恼。有钱的爱书人自可以专为书打造图书室,甚至可以购置专用书梯以便取阅,而大多数人若是不舍得贱卖,只能想方设法,东堆一叠,西垒几本。长此以往,书籍不免从书架...  (展开)
南方有嘉木 2020-03-04 20:36:36

读者梁文道“普通”的“不普通”

梁文道的这本《读者》,让我想起了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1925年出版的《普通读者》。伍尔芙心目中的普通读者,区别于专家与学者,“他没有那么高的教养,造物主也没有赏给他那么大的才能。他读书,是为了自己高兴,而不是为了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  (展开)
豆友209178216 2020-01-31 15:12:09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一针来自梁道长的镇痛药

最近情况特殊,赋闲在家,刚好能保持两三天一本书的阅读速度。今天读完的便是这本《读者》,刚好是一个梁文道的书话,那我也就写几句关乎它的小小书话。 翻阅版次是2016年版,恰巧符合我的高中记忆。还记得高三时一个周日下午,赶晚自习前去书店购买辅导书,选购完后闲逛,看到...  (展开)
ChocolatePiggy 2020-01-30 15:14:09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只要我们还在阅读,我们就不会孤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一次读梁文道的书还是在高中的时候,阅读他的《常识》是语文老师布置的一项暑假作业。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都还不够,只图看个新鲜,难免有囫囵吞枣之嫌。看来很多的书和电影还是有其固定年龄的受众,早读或晚读都是浪费,过早看不懂字里行间的讥诮讽刺,...  (展开)
你叫我小名吧 2019-11-17 22:43:26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我不评论,只说自己的想法

看完书的几点想法: 1.想买书,留下书,重复读书了。原先脑海中的极简生活方式关于读书,提倡电子书,或者看完的书卖掉,或者买二手书…看完这书,我想珍惜每一本书,留下每一本看过的书。不仅因为书真的精美,或者需要制造读书的氛围,还需要在书里留下痕迹,一些特别的书更需...  (展开)
丷迦梨丷 2019-06-27 22:58:37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道长的书和节目素来是搜集书单的良品

阅读纯粹是为了搜集书单,且不论功底如何,起码是要比各大榜单靠谱一些。不过里面很多书还没有中译本,各种读书APP和购物APP搜了一圈都找不到,内心难免有点小失望。 很多“皇皇巨著”,还是要原文版本才看的出来味道,挑出版社挑译者也很重要,可惜道长很多提及的书都没有说自...  (展开)
恶魔害羞了 2019-06-22 00:31:47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随读随想随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哈哈哈,想的写的有点多,确实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篇幅短小,故事多多,像是个读书或趣事小记,看了此书更加崇拜这类文人或评论家吧(不知自己描述的是否正确),简单来说羡慕和崇拜爱看书的人吧(突然想到三毛、许知远和梁文道),之前由于借书时间快到了,匆忙地看完两本三毛...  (展开)
YcHuang. 2019-05-09 11:38:50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读者》中提到的书整理(部分)

1.准备做一个读者 你读过《红楼梦》吗——《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 窥探灵魂——《At Home with Books》(《坐拥书城》) 书房不可无书梯——《书天堂》 旧书哪里去了——《蠹鱼头的旧书店地图》 2.不正常读者 失书记——《失书记》 陈老师的病——《探幽途中》 一个编辑的...  (展开)
好好干活少挨骂 2019-05-08 15:46:02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收获还蛮多的嘞

买实体书的时候我最看中的是书本的质感,《读者》算是我喜欢的那种,因此也就连续的读了下去。早先看梁文道的视频节目,发现他总是将自己和观众放在同一水平上,常常用“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说”、“大家都读过、看过”等语言,其实我猜测,他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筛选自己...  (展开)
万事屋华东总监 2019-03-21 14:40:20 上書局2008版

你开的书单,暴露你的知识结构

梁文道先生这本散文集,详详略略,翻阅一过。 正如他在后序中所说,这本可以看做一本的目录书。如果严格意义上不算的话(内容偏个人体验,又像替人的书写的代序),至少可以算个书单。 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书单目录这种东西,太体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了。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梁是...  (展开)
龙庭皓月 2019-02-02 23:30:35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身为正常读者

这本书是梁文道的书话集,十多年前的书了,内容很简洁,由一篇篇短小的书话或者随笔组成。这样一本内容有些驳杂散乱的文章集结,如果不是很喜欢和熟悉作者,如果不是特别热爱读书,尤其读人文社科类的,肯定觉得没啥意思,读不下去的。而这些我都喜欢,我热爱阅读,也喜欢梁文...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44条)

订阅读者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