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4星书评 (75)

启风 2009-11-01 18:38:19

《读者》:读书人和书的故事

我想我勉强也算是一个读书人,出行在外,包里总也不忘塞上一本小书,可以是《人间词话》,也能是《来去自由》。今天出门上课,带的则是一本读书人谈读书的书,《读者》。 梁文道此前,在大陆相继出版《常识》、《噪音太多》和《我执》,评的是时事、音乐和心声,这...  (展开)
巴金斯老爷 2010-01-07 13:02:24

你以为我愿意写书评?

你为什么读书? 对任何打开书本的人而言,这是个无法闪避的问题。功利者有之,消遣者也不少。但传闻以“没时间”为不读书借口的人数最多,想来更愿意去看电影吃饭打保龄球对着电脑发呆的朋友,真正捧起书本的时候,定是有些迫切之需。 于是读书成了一种索求,除去备考之外,某...  (展开)
山海之间 2009-11-16 16:52:36

不要让阅读成为“卖弄炫耀”——三文

 《读者》一书是梁文道2009年在内地出版的第四本新书,内容上延续了在香港上书局出版《弱水三千》的风格,尽皆书话。   不过,形式上却更为平易近人,《弱水三千》采用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来分类目录,从A到Z林林总总,博闻与杂食令人侧目,《读者》却退居读者心态,“准...  (展开)
香水润井 2010-01-03 13:50:33

读书,解渴的良药

大部分人读的书都不多,很多人装作读过很多,也有像梁文道这样的敢于承认自己读书不多,拿着读过的只字片语掰扯很多,从人生到社会到未来,引来高仰的目光。 读书确实能解渴,满房子是书,满房子就是灵魂,围绕在读者周围叽叽喳喳,可以鄙视说法、立场,但是听一听灵魂...  (展开)
kevin 2010-08-05 23:05:44

读者与目录

目就是书名,录就是对目中书的说明和编次,合起来便是目录。像这本《读者》就被陈智德称之为“现代目录学”之一种。目录作用就是告诉你要学一个科目应该读哪些书,什么书好,什么书不必读。也就是为要做学问的读者作导读之用。《读者》就是这样一种导读。至于到底是导向正常读...  (展开)
魏小河 2013-12-25 19:39:40

跟梁文道学写书评

和其他文字不同,评论更需要读者。 散文小说可以自娱自乐写好了搁在抽屉扔在硬盘不发表,评论不行。或者可以这么说,不被看见的评论是没有价值的,它生来就是为了被阅读。一个人对着茫茫夜色读首诗,那是雅性,一个人对着茫茫夜色滔滔不绝的说一首诗多么美妙,那是神经病。你...  (展开)
偷尼~~ 2010-05-26 16:02:55 上書局2008版

梁文道谈读书:《正常读者》(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舟按:这是梁文道为新书《读者》撰写的自序,写得非常坦诚,对人很有启发,特转引。   英国评论杂志《Prospect》在2008年初的时候做过一个特辑,找来一批人评选去年最被高估和最被低估的事物,其中当然包括了书。一位记者选了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的《...  (展开)
紫沫 2009-11-25 09:51:00

说到<读者>

以前的每期<读者>杂志,都会去看,有国内外知名作家的作品也有各读者推荐的精华文章! 虽然,里面的版块很多,种类也很多,但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读者>(乡村版)的和(原创版)的! 喜欢那种乡村版的那种最原始的感动,小桥流水人家,......让我懂得什么是...  (展开)
CM 2009-11-15 17:10:22

有不同 有什么不同

梁文道的书我很喜欢,而更喜欢的是他的节目,他会给我们讲述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故事,他告诉我们,你们认为正确的都是错的,你们认为正常的都是不正常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梁文道就这样叛逆的学者,他的视线和观点都是独特的,虽然小众但道理和逻辑是正确不可否认的。在...  (展开)
心之pipo师 2009-11-10 22:37:34

道长的书俺是评不了的

近来因为身体问题,读不了太厚重的史书,无奈只好挑一些轻薄的书来读。正好道长新书发行,就定了本回来一页页慢慢看。虽然价格不低,但是好歹也对得起精致的装帧和印刷了。 其实严格的来说道长的这本书不能归于文学评论的范畴,因为他里面虽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书名,但是却并...  (展开)
Izual 2010-11-12 05:08:54

文治武功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作品,本质上如同和作者对话;于读者而言,本质上不是作品的内容有多契合你原有的知识结构,而是与作者是否投机。我每每遇到投机的作者时就会一晌贪欢,一直追,直到看到反感乏味为止。基本上这个过程并不会太长,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可讲的话并不多,很快就说...  (展开)
zhudouhaipa 2010-02-09 22:06:38

读书的心态

梁文道的书不做作,真实,敢于自我剖析,我喜欢。除非你认为不做作才是最大的做作。 这是一本他关于读书的看法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读书事。现在年轻一辈喜欢藏书的人似乎已经不多,不会为了一个古典的精装本,为了其中精美的插图,为了那个时代的装帧风格而去大花心思收藏,这里...  (展开)
加鹿 2011-03-13 15:48:24

常识教学法

老实说我还没读过《常识》,按照《读者》的书皮学,却的确可以自以为是猜出个一二,就像人们早在意识流文学出现以前就已经在意识流思考了。 有些我们可能看完了整本书也没理解到的高度,人家前言就给你归纳了(我讨厌前言),精髓已经在那,但你可能还是会兴志满满地读完全书,...  (展开)
没有左手 2010-02-13 07:55:35

读者,读者

我为我的懒惰感到羞愧。竟然要连着写同一作者的两本书。 总有一种遇道长相识恨晚的感觉,如果在早年能够看到《常识》、《我执》和这本《读者》我的阅读兴趣会在什么地方呢? 我现在更多的将道长放在启蒙者的位置,通过这三本书,我接触到了很多,认识到了很多,同...  (展开)
easonwang23 2023-06-04 16:29:42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2023年第078本,读者

#阅读打卡#《读者》梁文道 计划阅读270min ,实际阅读230min,完成率100% 摘录: P xiii我是一个传媒人。做一个以评论为主业的传媒人,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意见,应该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解自已正在谈的话题。不用太深入但至少要读过一些有关的书以及学术研究,假如连我们都不...  (展开)
linda 2010-02-03 13:55:38

窗外

开始读梁文道的新书《读者》,一并抽空读着他的旧书《常识》。比较起来,更喜欢谈政治时事评论的《常识》,冷峻、犀利、客观。《读者》一书与台湾傅月庵的《生涯一窦鱼》有异曲同工之妙,再一看一文中果真提到傅月庵,忍不住窃笑一声。 梁公学识渊博,实在让我佩服...  (展开)
李死磕斯基 2009-12-15 16:44:25 上書局2008版

我写了首青海湖,不过已经完全记不住了

有人说梁先生是电视知识分子 这个语汇本来就很奇怪 莫非李敖龙应台闾丘露薇洪晃之流便成电视娱乐分子么, 当然我不否认以上诸位先生于我气焰嚣张之时甚是满足了一下我的恶趣味。 当然我想说的是梁先生以及他的书 这本书吧,其实我没买,只是在大众书局匆匆浏览过一下。 所以,...  (展开)
Eddie 2009-11-23 20:02:12

买了全价书

那天去书城,因为身上还有些银两,遂决定多买几本书。 其实我一般还是在网上买书的,因为便宜,但是那天一冲动,就买下了。 书不厚,价格却不菲。回头一查卓越的价格,直拍大腿。 梁文道先生果然博学,书中所列书目大都是鄙人闻所未闻。但是就像道长说的那样,专门有...  (展开)
山海之间 2009-10-08 20:36:03

正常读者梁文道——点水轻婷

 《读者》是梁文道的第二本书话集(港版)。书的封面只印有书名和作者,没有其他装饰性元素,简单到了近乎极致。封里作者的介绍也是同样的干净:“梁文道,评论人,读书人,曾在上书局出版《弱水三千》和《味觉现象学》。”没有尽列他的各种角色,没有提及他写的专栏、做的节...  (展开)
小丑橘🍊 2019-12-10 18:00:23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版

翻译成中文的文学就是中文文学了吗?

眼见又要到年末了,今年春节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都能称得上是家人了)从远方回来,终于在时隔很多年后有一个半天叙叙旧。人是物非,她几乎已经不太认识上海了,于是我们一起逛了几家她不在时新起的书店,在路上我们讨论什么是好的文笔。 过去十年,中文文学和中文...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5条)

订阅读者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