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压力
来自话题 保持元气的一百种方法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Pexels、Pixabay、网络丨图源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与困难,或者内心有一些未治愈的创伤。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感到挫败和难过。 那如何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呢? 下面有几点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 01 不要轻易自我否定。 很多人在事情还没有开始之前就习惯性地自我否定,将“我不行”、“我不能”、“我这么差劲”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当你自己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那么你表现出来得就是怀疑自己、逃避退缩、很没有自信等,这样的你...
年前我有个朋友跟我说,她频繁地梦到自己重新回到了高考那个压力最大的时期。 在梦里,都要交卷了,她的试卷上却一片空白,什么也不会做,醒来以后,梦里的那种焦虑和恐慌似乎还留在大脑里。 她问我这是为什么,我跟她讲,她最近应该是遇到了有压力的事情。 但她说自己每天的工作生活都和往常一样,情绪也没有太大波动,好像并没有为什么事儿焦虑啊? 于是我建议她梳理一下自己最近有哪些事情没有做或者有什么目标没有达成,然后她就找到了自己的压力源,原来之前他们老板要求他们做年度总结,两周后每个人至少要...
不想再失眠熬夜,有啥办法把自己哄睡? 想睡个好觉,除了跑步、喝酒、数绵羊、吃褪黑素之外,还有一种放松安眠技巧能轻松把自己哄睡。这种技巧是从冥想、禅修发展而来的。它有三大优点:容易学会,练习简便,效果优异。各类情况导致的失眠都适用这种自我放松练习。它是压力人群必备的生活技能,更是长期失眠、焦虑、抑郁、疲惫者的有效突破困扰的工具。 哄睡练习需要你准备什么? 你只需坐下或平躺,衣服宽松点,环境相对安静就可以了。准备好之后,就开始闭目练习,循序而行,你会逐渐进入清新怡然的状态,甩脱失...
减压的六个方法 1、放弃减压法 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改变思想,接受现实。压力来自哪里?来自欲望!总是想得到,想征服,欲望膨胀到自己都无法实现,就不安,有压力。一个人如果无欲无求,何来压力?所以,感到巨大的压力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放弃,不解决,不理会,去掉压力的根源。 2、音乐减压法 听听音乐,放松自己!听音乐是一种享受,它能释放你的心情,重新找回轻松的自我!音乐减压是音乐的声音频率有牵动脑神经的共鸣,进而达到减压、消除疲劳、激活能量等作用,目前,音乐减压已经作为一种有效的手... (1回应)
2014年6月29日于匹兹堡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真是太震撼了,梦到自己变成了亡国奴,然后梦里的我就投降了,然后亡国奴们被集合起来,要把小部分反叛分子抓起来,就在队伍里面寻找可能的叛乱分子。 然后我的卖国贼领导对我说,大家先别抓了,吃饭吧,然后去了食堂,看见老板有大碗的梅菜扣肉可以吃,好大块的红烧肉。然后我就问领导说:老板,我的梅菜扣肉呢? 老板说你的没有,我立刻就发飙了,抓住他的衣领,我说我不跟你们干了,要抓自己抓,连口饭都不给吃,凭什么让我干活! 然后去饭堂找梅菜扣肉,然...
2020年第43篇 专辑 | 店长的VLOG🎬 视频&文章 | 店长王瑞 编辑 | 庄意 大家十一过的好吗?我是终于给自己放了个假,不用担心压力会要我命的店长王瑞。经常会在后台收到糖丸儿们有关于压力方面的投稿,确实,在人生的很多阶段里,压力和成长都是并存的。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我自己看待处理压力的一些角度和方法。让我们开始吧! 点击视频查看正经分析👇 [视频] 下面是视频的文字版👇 我的朋友们越来越难约了,现在只有放长假且都没有出去玩的情况下,才能仓促见上一面,大家都被工作...
我们在演讲或讲话时,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干扰,比如有人玩手机,有人离场,甚至有人会起哄;我们在做一件事时,也经常会听到质疑、反对、嘲笑,鄙视的声音,对我们发出这些信号的人,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也还可能是我们朋友,亲人。对于这些声音,一定要理智对待,合理的建议虚心接受,不正确的建议果断摒弃。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介绍的是惠普的抗打击训练。 惠普公司的培训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使惠普在业界保持着很好的口碑和声誉,被形象地比喻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很有幸,我当时的公司就接受了惠普的...
最近一闭上眼就是焦虑 同侪压力感受一下 again what made the huge gap?
周三,晴。 哥们之前的女朋友在我报名的教育机构做产品经理,他们分手后,她删了我微信好友。今天怀着好奇的心情问了我班的小助理关于她的情况,得知她现在发展得非常好,已经是一个领导。这家教育机构今年起飞了,疫情给线上教育带来了一波红利,这家公司年后搞了一波骚操作,现在非常火爆。 感觉身边所有人的事业都发展的很不错,不是感觉,是确实如此。而我这一直都起不来,尽管多方尝试但都没太大效果。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心态从最初的焦急、焦虑,慢慢地变为失落,再从失落变成现在的佛系。偶尔听到之前的同...
近日,西安交大博士生杨宝德自杀事件再次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到博士这个高压群体,甚至有人说,读博已经变成了一种“致命赌博”。 杨宝德读博期间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时待命。早晨到停车场接送,中午给导师买饭,周五晚上去导师家打扫卫生,陪她应酬挡酒。 为了出国、顺利拿到学位,杨宝德从不曾拒绝导师,但他在和硕士时期导师聊天时曾说:“自从转了导师,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来性格并不开朗的我开始变得沉默抑郁。本来就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我开始变得恨不得每天谁也不见。我不会拒绝人,基本上老师让我干的所有的合... (38回应)
KY作者 / 罗勒 编辑 / KY主创们 精神分析大师弗里达·弗洛姆-瑞茨曼(FriedaFromm-Reichmann, 1969)曾指出,“孤独,是人们会不计代价想要去避免的,一种令人痛苦、恐惧的体验”。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孤独之中,的确会让人们的死亡风险提高26%(Cacioppo & Patrick, 2008)。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有时会为了逃避孤独,而选择待在令自己感到不快的,甚至是充满压力的危险关系之中(stressful relationships)。然而... (14回应)
还记得每一次紧张的时候,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感觉吗? 当所有人都告诉你要放轻松、不要紧张时,健康心理学家Kelly McGonigal却表示: 若你改变对压力的负面看法,你的心血管会呈现较健康的状态,如同你正在经历一段快乐且具有勇气的时光。 是否相信压力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才是健康的关键。 [视频] 一份研究报告藉由询问三万名美国成年人:“过去一年里,你承受了多少压力?”以及“你是否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 并花了八年的时间,持续追踪这三万名人口,以研究“人们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