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所见~~~晚上的古观象台
——始建于金代的古观象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古代,观象台又称观星台,从名称可知观象台的魅力是在晚上。我通常都是白天去那里参观,偶尔晚上路过时会想象下里面的气氛,却一直无缘在夜间登台参观,感受古人夜观星象的情形。今年中秋节期间,北京古观象台延长开放至晚21点。于是在中秋节的第二天晚上,我如期而至,终于有机会在夜间登台,学古人夜观天象,畅想浩瀚宇宙,体味天人合一的神秘情结。
现在城市的照明条件好的不得了,跟古代天壤之别。观象台所在的位置又是北京繁华的CBD区,周边写字楼霓虹灯,立交桥上的路灯林立密集,很是厉害。古观象台早已丧失了“夜观天象”的条件,在现代化的都市丛林包围下,这个古堡建筑显得突由孤独……晚上人不多,观象台城下的院子里支起一个天文望远镜,一帮人排着队等着从望远镜里看月亮。我则拾级而上,白天被案牍俗务缠住,至此暂得脱身,得充分利用。
古代,观象台直接为皇家服务,观象台上陈列着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制作的天文仪器八大件,造型纹饰极为考究,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文物珍品。这些仪器在1900年庚子国变的时候,曾被八国联军作为战利品掠走,至1921年才根据《凡尔赛和约》归还我国,如不是一战胜利国,这些仪器恐怕还在外国的博物馆里,今天我们在这里就看不到它们了。
受城市光线的影响,星象天象是没得研究了,拍拍这些精美的天文仪器是很好的消遣。白天拍过N次,头回夜景,机会难得啊。现将台上陈列的御制八大件一一列出,附文字介绍,分飨同好;但我并非此类专业人士,如有谬误,恐贻笑大方。如蒙指正,感激不尽——
——几张尽可能的全景,以观大概。观象台上空间不是很大,为保护文物计,栅栏上锁禁止跨越之类的限制是少不了的。画面中的仪器分别是:(左→右)地平经纬仪、黄道经纬、天体仪、象限仪和玑衡抚辰仪——
——地平经纬仪和黄道经纬之间是地平经仪——
——整个晚上只有我和这位红POLO衫仁兄是专来拍照的,地方小,互相影响没辙——
——赤道经纬仪、纪限仪——
——赤道经纬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真太阳时,天体的赤经差和赤纬——
——纪限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60°以内任意两颗天体的角距离和日月的角直径——
——地平经纬仪:制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用于测定天体的方位角和地坪高度。这个大家伙是我的最爱,整个观象台上就属它和玑衡抚辰仪最拉风——
——拥有无与伦比的细节魅力——
——地平经仪和黄道经纬仪——
——地平经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天体的方位角——
——黄道经纬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天体的黄经差、黄纬和二十四节气——
——基座支撑架的造型,现在没有这样的设计了。当时科学玄学不分,神密主义盛行,技术制成品被包上一层神化的外衣,以彰显最高的统治者的权威。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者,制定所有的标准。推行神秘主义,是为了让臣民迷信皇权,不能在技术上挑战中央集权。今天,也是如此。社科院的大楼就在古观象台的斜对面,呵呵——
——天体仪、象限仪、玑衡抚辰仪——
——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天体出没的时间和方位,以及求任何时刻天体的地平高度和方位角。就是一数据库模型,现在都用数字模型了,道理一样。这么个大球看起来是满来劲的,紫禁城里有一个迷你版的,表面鎏金,所有的天体用珍珠镶嵌~~~~啧啧,要是摆一个在家里~~~~——
——象限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天体的地平高度或天顶距——
——玑衡抚辰仪:制于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用于测定真太阳时,天体的赤经差和赤纬。看起来作用和赤道经纬仪。但是名字要文艺的多。造型也更壮观——
——乾隆朝的东西和康熙朝的又不一样,更多繁纹琐饰,实用功能退居其次,审美第一——
——8大件都看完了,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到了闭馆的时间。上两张手端拍的,高感光度哈~~~~这噪点。也挺不错的——
——再传一张试试——
现在城市的照明条件好的不得了,跟古代天壤之别。观象台所在的位置又是北京繁华的CBD区,周边写字楼霓虹灯,立交桥上的路灯林立密集,很是厉害。古观象台早已丧失了“夜观天象”的条件,在现代化的都市丛林包围下,这个古堡建筑显得突由孤独……晚上人不多,观象台城下的院子里支起一个天文望远镜,一帮人排着队等着从望远镜里看月亮。我则拾级而上,白天被案牍俗务缠住,至此暂得脱身,得充分利用。
古代,观象台直接为皇家服务,观象台上陈列着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制作的天文仪器八大件,造型纹饰极为考究,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文物珍品。这些仪器在1900年庚子国变的时候,曾被八国联军作为战利品掠走,至1921年才根据《凡尔赛和约》归还我国,如不是一战胜利国,这些仪器恐怕还在外国的博物馆里,今天我们在这里就看不到它们了。
受城市光线的影响,星象天象是没得研究了,拍拍这些精美的天文仪器是很好的消遣。白天拍过N次,头回夜景,机会难得啊。现将台上陈列的御制八大件一一列出,附文字介绍,分飨同好;但我并非此类专业人士,如有谬误,恐贻笑大方。如蒙指正,感激不尽——
![]() |
——几张尽可能的全景,以观大概。观象台上空间不是很大,为保护文物计,栅栏上锁禁止跨越之类的限制是少不了的。画面中的仪器分别是:(左→右)地平经纬仪、黄道经纬、天体仪、象限仪和玑衡抚辰仪——
![]() |
——地平经纬仪和黄道经纬之间是地平经仪——
![]() |
——整个晚上只有我和这位红POLO衫仁兄是专来拍照的,地方小,互相影响没辙——
![]() |
——赤道经纬仪、纪限仪——
![]() |
——赤道经纬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真太阳时,天体的赤经差和赤纬——
![]() |
![]() |
![]() |
——纪限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60°以内任意两颗天体的角距离和日月的角直径——
![]() |
![]() |
——地平经纬仪:制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用于测定天体的方位角和地坪高度。这个大家伙是我的最爱,整个观象台上就属它和玑衡抚辰仪最拉风——
![]() |
![]() |
![]() |
——拥有无与伦比的细节魅力——
![]() |
——地平经仪和黄道经纬仪——
![]() |
——地平经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天体的方位角——
![]() |
——黄道经纬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天体的黄经差、黄纬和二十四节气——
![]() |
——基座支撑架的造型,现在没有这样的设计了。当时科学玄学不分,神密主义盛行,技术制成品被包上一层神化的外衣,以彰显最高的统治者的权威。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者,制定所有的标准。推行神秘主义,是为了让臣民迷信皇权,不能在技术上挑战中央集权。今天,也是如此。社科院的大楼就在古观象台的斜对面,呵呵——
![]() |
——天体仪、象限仪、玑衡抚辰仪——
![]() |
——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天体出没的时间和方位,以及求任何时刻天体的地平高度和方位角。就是一数据库模型,现在都用数字模型了,道理一样。这么个大球看起来是满来劲的,紫禁城里有一个迷你版的,表面鎏金,所有的天体用珍珠镶嵌~~~~啧啧,要是摆一个在家里~~~~——
![]() |
——象限仪:制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用于测定天体的地平高度或天顶距——
![]() |
——玑衡抚辰仪:制于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用于测定真太阳时,天体的赤经差和赤纬。看起来作用和赤道经纬仪。但是名字要文艺的多。造型也更壮观——
![]() |
![]() |
——乾隆朝的东西和康熙朝的又不一样,更多繁纹琐饰,实用功能退居其次,审美第一——
![]() |
![]() |
——8大件都看完了,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到了闭馆的时间。上两张手端拍的,高感光度哈~~~~这噪点。也挺不错的——
![]() |
![]() |
——再传一张试试——
![]() |
-
wolfaaaa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3 10:50:31
-
展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23 00:09:58
-
俞彤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0 08:49:58
-
邢肉肉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9 15:27:54
-
阿苏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9 13:43:52
-
啊bois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9 10:29:35
-
颜染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9 08:38:47
-
yibanyihao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9 00:17:56
-
aster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8 21:33:57
-
le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20:22:32
-
ayowa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15:33:12
-
bu6gu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15:15:33
-
qing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15:06:41
-
洛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15:03:49
-
nokia2100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14:23:13
-
寂寥島主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14:16:05
-
快乐似神仙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14:14:54
-
Heath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10:43:56
-
Luna-clair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7 09:00:07
-
不吃芹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6 21:30:27
-
双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6 20:57:00
-
荼允徒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6 20:36:42
-
王豆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6 20:23:59
-
cocoleo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6 20:15:38
-
bc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6 19:56:47
-
Oy V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6 19:41:03
-
豌豆黄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6 17:48:57
-
安掌柜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6 17: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