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时代的生存法则
——本文是在阅读本周的《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文章和系列文章后做的一些摘抄,附赠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是自己许久停止更新SPACE后的一点小点滴。感觉自己除了成为一个高度Google工具依赖者之外,在近期终于使自己远离了这些社交工具和软件,让自己可以静下心来做有意义的事,看到自己的前进。这是件好事,也希望,能和朋友们共勉。毕竟年纪不再小了,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公平,成长和未来的压力很大,希望大家能从简单生活,专注重要的事开始。
1.网络内容和社交网站体现了人类注意力或意志力的脆弱性,脆弱到一点诱惑都难以抗拒。
2.互联网社区工具几乎都冲着争夺人的注意力而设计,对人的心智弱点了如指掌。
3.人们在社交网站和微博上讨论问题,发表看法,都是一种“轻重量的社会姿态”,这只是人们接受碎片化信息后的一个随机反应,和一个人的深思熟虑后采取的行动完全不同。
4.社交网络使人情绪化,这种情绪化使网络上的言论带有一定的“虚假性”,并把这种情绪呈现出来,并急速强化。
5.工具无所不在,如影随形。办公室里的计算机,卧室手边的黑莓,咖啡馆里的ipad。
6.我们的时间、空间、知识、注意力、心智都被切割成碎片——即时通信工具切割了时间,搜索引擎使知识碎片化,社会化网站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碎片化了。
7.RSS订阅积累了太多没有阅读的信息,这些东西不读则已,一旦开始阅读,就会有强迫症,非得全部读完不可。
8.“邮件控”是一种“随机性奖赏”的心理机制挟制者,因为在打开和刷新邮箱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能否得到重要的有件。
9.碎片信息无时无刻在主动、被动得泄露我们的个人隐私。
10.占领新媒体的依然是精英。
11.这是一个连肥胖病都能通过网络关系进行传染的时代,能传染的,还有背痛、戒烟、自杀、性行为以及政治态度。
12.真正有意义的社会关系就那么些,人们依然在不停地添加社交网站的好友链接。心理学家称之为“友瘾”(Friend Addiction)。
13.自我在面对“在线文化”最重要的内化结果之一就是:我们逐渐丧失了独处的能力。对于青少年来说,独处的缺失可能导致他们无法承袭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以各种形式履行的,核心在于独立面对世界的成人礼传统。
14.当我们上网时,我们进入的是一个“鼓励粗略的阅读,匆忙和心不在焉的思考和肤浅的学习环境。”
以上是摘抄,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1.远离各种社交网站,比如开心和人人,豆瓣可以上,但注意力仅仅放在读书和电影两个模块上。专注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更小众化的豆瓣小组或Google Group。
2.在上网的时候可以开着MSN或QQ,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上。如果想和朋友交流,主动打电话给对方,或者约会见面。
3.戒除twitter或新浪微博。
4.不要不停的刷自己的Google Reader和Gmail信箱,RSS订阅仅留下自己平时看的最多的,我想不会超过20个源。退订一切的邮件订阅。
5.用evernote做在线收集,用纸笔整理思路,做GTD。
6.每天睡前花15分钟,用纸笔写日记,做一天的时间记录。坚持半年以上,养成习惯。不在博客上分享那些生活琐碎或内心情感,都记录到日记本中去吧。把自己的博客做成更专业和更有质量,能和朋友们分享有意义的内容的地方。
7.每年读20本以上的书,看50部不同类型的电影。把上网消磨的时间花道更有意义的事上面。学会独处。
1.网络内容和社交网站体现了人类注意力或意志力的脆弱性,脆弱到一点诱惑都难以抗拒。
2.互联网社区工具几乎都冲着争夺人的注意力而设计,对人的心智弱点了如指掌。
3.人们在社交网站和微博上讨论问题,发表看法,都是一种“轻重量的社会姿态”,这只是人们接受碎片化信息后的一个随机反应,和一个人的深思熟虑后采取的行动完全不同。
4.社交网络使人情绪化,这种情绪化使网络上的言论带有一定的“虚假性”,并把这种情绪呈现出来,并急速强化。
5.工具无所不在,如影随形。办公室里的计算机,卧室手边的黑莓,咖啡馆里的ipad。
6.我们的时间、空间、知识、注意力、心智都被切割成碎片——即时通信工具切割了时间,搜索引擎使知识碎片化,社会化网站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碎片化了。
7.RSS订阅积累了太多没有阅读的信息,这些东西不读则已,一旦开始阅读,就会有强迫症,非得全部读完不可。
8.“邮件控”是一种“随机性奖赏”的心理机制挟制者,因为在打开和刷新邮箱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能否得到重要的有件。
9.碎片信息无时无刻在主动、被动得泄露我们的个人隐私。
10.占领新媒体的依然是精英。
11.这是一个连肥胖病都能通过网络关系进行传染的时代,能传染的,还有背痛、戒烟、自杀、性行为以及政治态度。
12.真正有意义的社会关系就那么些,人们依然在不停地添加社交网站的好友链接。心理学家称之为“友瘾”(Friend Addiction)。
13.自我在面对“在线文化”最重要的内化结果之一就是:我们逐渐丧失了独处的能力。对于青少年来说,独处的缺失可能导致他们无法承袭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以各种形式履行的,核心在于独立面对世界的成人礼传统。
14.当我们上网时,我们进入的是一个“鼓励粗略的阅读,匆忙和心不在焉的思考和肤浅的学习环境。”
以上是摘抄,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1.远离各种社交网站,比如开心和人人,豆瓣可以上,但注意力仅仅放在读书和电影两个模块上。专注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更小众化的豆瓣小组或Google Group。
2.在上网的时候可以开着MSN或QQ,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上。如果想和朋友交流,主动打电话给对方,或者约会见面。
3.戒除twitter或新浪微博。
4.不要不停的刷自己的Google Reader和Gmail信箱,RSS订阅仅留下自己平时看的最多的,我想不会超过20个源。退订一切的邮件订阅。
5.用evernote做在线收集,用纸笔整理思路,做GTD。
6.每天睡前花15分钟,用纸笔写日记,做一天的时间记录。坚持半年以上,养成习惯。不在博客上分享那些生活琐碎或内心情感,都记录到日记本中去吧。把自己的博客做成更专业和更有质量,能和朋友们分享有意义的内容的地方。
7.每年读20本以上的书,看50部不同类型的电影。把上网消磨的时间花道更有意义的事上面。学会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