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阅读流水账 | 2025(1/4)
◎ 挺喜欢的:3本 ◎ 怪不错的:4本 ◎ 过得去的:7本 ◎ 不喜欢的:4本
❤ 挺喜欢的
在我看来,约摸是【12怒汉+无人生还】吧。没想到“十津川警部”也有长篇。没想到西村京太郎这么迷“无人生还”。
非常喜欢的是:在不起眼的细节上反复推敲,直到抓到破绽;一个破绽,一个破绽,不动声色地积累,直到豁然开朗;执着于追求真相,兼顾严肃和理性的态度;悬念持续到最后,精彩。
唯一可吐槽的就是设定上的本格属性了,这整个故事的发生可以说是完全不现实的:巴西归来的老父重建案发现场,并绑架所有证人。 但西村京太郎的优点在于他没有把故事全然陷入本格解谜游戏,而是保持了关注社会现实、批判不良现象或风气的立场。本书与双曲线杀人案都有明确的价值表达,呼吁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帮助。
最近迷上了西村京太郎。可能是太久没翻老派推理小说了,一翻就停不下来,翻得津津有味。悬疑谜面的设定、展开与推理进程都从容不迫,还弥漫着一层记忆中“熟悉”的日式风味。不过动机有点勉强……但考虑到他们是日本人嘛! 果然西村京太郎最喜欢捣腾列车时刻表哈哈~
注意到书中动不动出现各种情况的自S,猜想日本人是不是自S率世界第一?搜了一下发现远远不是,2019的数据(缺乏update)显示,前10名主要在非、南美、太平洋岛屿,第11名是Ru,第12名(亚洲第一)是南韩。日本排第49,约为南韩的一半。
写了条广播:
出乎意料地好看。(看来我的阅读口味是比较老化啊哈哈哈~) 其实在悬疑构造上并没有多么出色(《死者的来信》与《大海的请柬》最佳,《无人驾驶接尸车》的设定也有意思),但8个短篇都有相当程度的阅读质感——不是棉花糖那般蓬松、软塌塌的,更像是高庄馒头,扎实、有嚼头,我想是因为老派推理小说家有一定写作功底,所以作品的“文学性”含量相对较高。
😊 怪不错的
刷了3本星新一合集,这一本最喜欢。哈哈,星新一早就在重点关注AI了。集子里一多半篇目都跟“机器人”有关,浅浅地给出了多方位思考。
- 最喜欢的还是小时候印象深刻的《幸运铃》,多么不可思议的另类的一种错过。
- 这次新读到的《进步》这篇太神了,“去公司上班的全是机器人”,但人们也闲不下来,变成在家卷,卷怎样改装提升机器人。永远卷,不停卷,靠~
- 其他可圈可点的还有《不一样》:保险公司坏得太有创意了;
- 《广告时代》:想起那个到商店里买东西、你一句我一句背语录的相声;
- 《充满自信的生活》:成功的真相;
- 《情感共鸣电视机》:像不像今天的social media带风向?
- 《人造美人》:不动声色的荒谬,很noir~
写了条广播:
3.5星。尽管诡计和动机设定都满薄弱和勉强的,但我仍然读得津津有味,想来是喜欢老派作家肩负社会关怀、认真描述生活、认真塑造人物(兼有外壳与内核)的现实主义文学手法。
也不是不惊讶地发现日本(尤其是偏远地区)在5、60年代的社会文化是多么落后。感叹的是,其实文明的进步每一步都非常艰辛不易,而我们确实把今天的“现代”和“发达”看得太理所当然了。
作为小说背景的药害事件:【反应停事件/沙利度胺丑闻】Thalidomide Scandal,孕妇服用止吐药造成全球约1.2万名畸形胎儿,其中最突出的是海豹肢症(Phocomelia)。
看了开头就笑昏古七……把我上一本看《紧闭的门扉》时的感叹又推高一层楼!这本书继续观赏日系推理作家闭门造车(非贬义),绞尽创意:警官因出车祸昏迷而(完全无法采用任何一门学科进行解释地)附身到一台先进的高功能扫地机器人上。然后我们读者就跟随这台时速1.8km、每充电4小时可移动6小时、能发出某些信号或录音的圆盘“侦探”,一路行进……
冷知识1条:homemade硫化氢~
借本书标注看过的12个山村美纱短篇,另外还有《董事夫人被害事件》《金婚阴谋》《凶恶表演赛》《京都白梅寺杀人案件》。
传统风格的日系推理,女作家是30年代生人,主攻不在场证明的诡计创意。
最精彩的是书名这篇《新干线劫持案》,创意相当新颖。其次是《血红的指甲》和《凶恶表演赛》,反转设定都有亮点。
😐 过得去的
慕名已久,终于读到。➊没想到“双曲线”(大概)是这么个意思;➋没想到这么本格(当然,动机是满社会派的);➌没想到居然把阿婆的无人生还拿来用了; ➍没想到后来发现孪生兄弟的诡计也是挪用的——Charles Bernard Gilford (1920-2010) 为希胖节目写的《孪生兄弟作案记》。
好像还是更喜欢西村京太郎的“十津川警部”,可能年岁渐长了会更偏爱短篇。
案发前的引子总是一派平静日和的生活片断,破案过程的反复推敲、勤勉试验、实地踏勘……都是我喜欢看的。
不过这个诡计设定得满脆弱的,没有容错率啊。而且杀人动机实在也不那么必要,何至于此。杀人犯更是强大得惊人,精密算计、轻松实施的serial killer~
【车站系列与列车干线系列】
电影可能在幼年时看过,但完全没有记忆了,只有配音片段(“朝仓不是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你倒是跳啊”)和主题曲(啦呀啦、啦呀啦~)是耳熟能详的。
没想到小说本身这么丰富、刺激、狂野、甚至香艳,很美式硬汉、但不怎么日本了的感觉。
像我这种不看动物世界的人,还满佩服作者的动物知识,第一次知道有些品种的猴子需要吃蜘蛛补充蛋白质、脂肪和其他营养成分。
日系推理作家总在闷头不响地压榨脑汁,他们的机变创意好比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密室设计、不在场设计、动机、人物、叙事结构……等等等等。
本书亮点在于:➊倒叙、➋技术细节、➌犯与探双方的模拟交锋。但缺点是过度集中在技术细节上,整个故事显得单调乏味。 至于杀人动机,满奇特的,我都不知道算是亮点还是缺点~
2024年度goodreads悬疑小说top 1。有声书马马虎虎凑合听完了……
首先我明白了为啥各路评价这么高——主要因为【议题正确性】。但就女性议题来说,本书远不如The Sun Down Motel给我带来的感动多。
看完才发现是Long Bright River的作者!本书的优点和缺点跟前作完全一致。优点是:议题正确(女性议题、阶级议题)、文学性强(相对于其他悬疑小说,文笔比较丰厚饱满、有感染力)。缺点是:悬疑构造薄弱(本书2大悬念我都不惊奇)、叙事繁琐冗长(前作近500页、本书700)。
我还是坚持个人偏见:悬疑小说要主打悬疑,社会意义附着其上、随后而来。作家应该带着社会议题的意识写悬疑,而不是相反。好的悬疑才更能让其议题深入人心。
不太好看,主要是篇目选得不好,这些女作家本身在推理写作上都是很有实力的。
个人阅读最佳是《童话的秘密》,核心设定并不理想,但悬疑推理的过程展开得很有层次,悬疑趣味比较充分。《死者的手套》不算悬疑而是horror,最有日式心理恐怖的精髓。《婆媳之间》《座位号》之前看过。
连着追读了3本星新一,不由得不审美疲劳了。感慨:创意难,源源不断的创意就根本不可能,再天才也是有限度的。
- 本书中最可称赞的是《七个罪犯》和《对策》,而这两篇的核心构思其实一致,都是个闭环嵌套的意思。
- 《妖精》令人莞尔,同时也小小哀叹一下人性吧。
- 《广告时间》很有道理啊,“让您晚年时间增加一成”、“那就是我没看的广告的总时间。”
其余篇目创意不奇,但讽刺性地提出一点反思。如《继承人》和《危险的年纪》。 另外有些篇目挺无语的,譬如《泉》这篇简直莫名其妙,主题模糊,构思逻辑也挺混乱的。
☹ 不喜欢的
呃,这本集子非常不合我的口味,全部31篇只有7篇觉得比较值得一看。
- 而这7篇里也只有《不够格》和《不满》是我认为精彩、保持“星新一水准”的。
- 《喂出来》其实很奇妙很厉害,但很可惜,这种嵌套构思在我今天读来是不够新鲜不够惊奇了。
- 《爱的通信》反转有趣味,但主题本身无聊、叙事庸常。
- 《殉教》颇发人省思,也能联想到日本cult多发现象。
- 《仪器时代》很现实,无奈喜感。
- 《来自按钮星的礼物》构思有亮点,但叙事展开比较无趣。
西村老先生一旦把阵仗拉开,搞大规格、大场面、大人物叙事,就不好看了。就好像几年前看过的《华丽的诱拐》一样。
西村的诡计一般都很刻意很勉强,好看的是他对上世纪中叶日本社会风土人情世故的描写。所以故事如果脱离平民日常,就感觉比较空洞,无趣。
横山秀夫读过5、6本,不算顶喜欢。最喜欢的是《动机》那个短篇。 这本《临场》读感不适——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锅,个人很受不了这种刻意把词句简洁到有点支离破碎、断裂跳跃的表述方式。
但我很喜欢全书的组织结构,用同一套背景和人物框架把若干短篇整合起来,跟《动机》《第三时效》类似。
主角仓石也太过传奇化了。
呵呵,出道作?如果我第一本读到的是这个横山秀夫,恐怕不会再想追读了。
假装社会派的本格,本格是本格出了几道反转,但十分生硬和勉强,人设都像纸片,不可信。
文笔看来也不全是翻译的锅,作者就喜欢那种支离破碎、含混跳跃的词句表达。 还有发现,横山秀夫对“追诉时效”这个梗情有独钟。
OPPY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心血来潮读读书 | 2025(1/4) (5人喜欢)
- 油管笔记 ✦ LGAT 心灵课程的陷阱 (13人喜欢)
- 第二次 move on (19人喜欢)
- Deep Research 做的作业 (4人喜欢)
- 心血来潮读读书 | 2024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