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花五怪物《五通》
万生应该是聊斋宇宙里最强猛人之一,五通神是五个怪物害人,淫人子女淫人妇女,万生一人就杀了三个,伤了一个。江南五通神由此绝迹。 连蒲松龄也说,“万生真天下之快人也!”
南有五通,犹北之有狐也。 然北方狐祟,尚百计驱遣之; 至于江浙五通,民家有美妇,辄被淫占, 父母兄弟,皆莫敢息,为害尤烈。
犹如导语,解释主题背景。
一夜,有丈夫岸然自外入,按剑四顾,
这“按剑四顾“的样子,像是占领领地的强盗。
婢媪尽奔。阎欲出,丈夫横阻之, 曰:“勿相畏,我五通神四郎也。 我爱汝, 不为汝祸。”
"我爱汝"是全书对"爱",对"丈夫"最大黑污点。
当然,这“爱“是欲,这“丈夫“是说这混蛋是大个子的男人。它叫四郎,五通神的老四。
因抱腰如举婴儿,置床上, 裙带自脱,遂狎之。
神奇的耍流氓的法术。
而伟岸甚不可堪,迷惘中呻楚欲绝。 四郎亦怜惜,不尽其器。既而下床,
这祸害良家妇女的细节,也给出来此生物细节特征。
曰:“我五日当复来。”乃去。

这是恐怖的预告。五天后,妇女身体恢复了,又可以了。
弘于门外设典肆,是夜婢奔告之, 弘知其五通,不敢问。
老蒲一直强调斗争精神,对懦弱态度是瞧不起的。
妇三四日始就平复,而惧其复至。 婢媪不敢宿内室,悉避外舍; 惟妇对烛含愁以伺之。无何,
写老公老婆无奈悲愁,为给灭怪除妖解困就厄的万生出场铺垫。
四郎偕两人入, 皆少年蕴藉。
对“蕴藉”两字最污染的用处了,妖怪最像做人。
有僮列肴酒,与妇共饮。妇羞缩低头, 强之饮亦不饮;心惕惕然,恐更番为淫,则命合尽矣。 三人互相劝酬,或呼大兄,或呼三弟。
谈话间透露了另外两人的兄弟排行。
饮至中夜,上座二客并起, 曰:“今日四郎以美人见招,会当邀二郎、五郎醵酒为贺。”遂辞而去。
走了两怪,还预告了其他二怪要来。
四郎挽妇入帏,妇哀免;四郎强合之,
血液流离, 昏不知人,四郎始去。 妇奄卧床榻,不胜羞愤,思欲自尽, 而投缳则带自绝, 屡试皆然,苦不得死。
想死都死不了,法术惊人。
幸四郎不常至,约妇痊可始一来。 积两三月,一家俱不聊生。
祸害的部分就介绍到这里了。下面就是万生出场。
有会稽万生者,赵之表弟,刚猛善射。
刚猛善射,善射,之后会起到作用。
一日过赵,时已暮,赵以客舍为家人所集,遂导客宿内院。
客人表弟竟然住了内院,家人奴婢都不敢在内院伺候,挤到客房去睡了。 因为之前有伏笔,说不要传播他们家闹五通,所以也没敢跟万生讲有五通怪会来。
万久不寐,闻庭中有人行声,伏窗窥之,见一男子入妇室。
镜头视角,叙事线索由此跟着万生。
疑之,捉刀而潜视之,见男子与阎氏并肩坐,
肴陈几上矣。忿火中腾,奔而入。
可见,嫉恶如仇。
男子惊起。急觅剑;刀已中颅,颅裂而踣。 视之,则一小马,大如驴。

原来是匹马。其实前文已经有了点铺垫。
愕问妇;妇具道之,且曰:“诸神将至,为之奈何!” 万摇手, 禁勿声。灭烛取弓矢,伏暗中。
机智,灭烛隐藏,伏"暗中"。
未几,有四五人自空飞堕。 万急发一矢,首者殪。 三人吼怒,拔剑搜射者。
先射死一个。
万握刃依扉后,寂不少动。一人入,剁颈亦殪。
在门后,又剁了一个。一共杀了三个。
仍倚扉后,久之无声,乃出,叩关告赵。 赵大惊,共烛之,一马两豕死室中。 举家相庆。犹恐二物复仇,留万于家, 炰豕烹马而供之;味美, 异于常馐。
把怪物煮了吃了,痛快。
万生之名,由是大噪。居月馀,其怪竟绝,乃辞欲去。有木商某苦要之。
自此,万生除妖转入下一个段落。进入木家驱怪。
先是,木有女未嫁,忽五通昼降,是二十馀美丈夫, 言将聘作妇, 委金百两,约吉期而去。
五通神求亲,化身美丈夫,还付了百两金子,真把自己当人了。
计期已迫,阖家惶惧。 闻万生名,坚请过诸其家。 恐万有难词,隐其情不以告。
也是没说具体除怪的请求,先骗来再说。
盛筵既罢,妆女出拜客,年十六七,是好女子。 万错愕不解其故,离坐伛偻。 某捺坐而实告之。
请女儿出来,还是告实了怪物情况。
万初闻而惊, 而生平意气自豪,故亦不辞。 至日,某仍悬彩于门,使万坐室中。
万生有了准备的迎接怪物敌人,意气自豪,是对万生的点评。
日昃不至, 窃意新郎已在诛数。 未几,见檐间忽如鸟堕,则一少年盛服入。见万,反身而奔。
看见万生就跑,是被之前斩杀三神,吓破了胆吗?
万追出,但见黑气欲飞,以刀跃挥之, 断其一足,大嗥而去。

还好,砍断了一足,算是伤了怪物。
俯视, 则巨爪大如手,不知何物; 寻其血迹,入于江中。
入江中,那就应该是水里的怪物。但不知为何怪。
某大喜,闻万无耦, 是夕即以所备床寝,使与女合卺焉。
杀了怪物新郎,自己做了新郎,是不是有些不道德,趁人之危之嫌。
于是素患五通者,皆拜请一宿其家。 居年馀,始携妻而去。 自是吴中止有一通,不敢公然为害矣。 异史氏曰:“五通、青蛙,惑俗已久,遂至任其淫乱,无人敢私议一语。 万生真天下之快人也!”
勇于反抗,善于反抗,士不可不弘毅,人不可不抗争,
这是老蒲写此篇的最大创作动机。
补录一段兰州大学张崇琛对五通神的背景:
《聊斋志异》中的《五通》应是蒲松龄根据其南游期间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民间传说而敷演成篇的。其时江浙一带的“五通”崇祀之风甚盛。《清史稿·汤斌传》记:
苏州城西上方山有五通神祠,几数百年,远近奔走如骛。谚谓其山曰“肉山”,其下石湖曰“酒海”。少妇病,巫辄言五通将娶为妇,往往瘵死。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教化大行,民皆悦服。
汤斌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间任江宁巡抚,其毁五通祠之事也就在这数年之内。此前,吴中崇祀“五通”之风则是“远近奔走如鹜”。而蒲松龄南游并在宝应孙蕙府中作幕是在康熙九年(1670)秋天至康熙十年(1671)秋天,也就是在汤斌毁淫祠之前的十四年,其时吴中淫祭风气之盛更是可以想见的。
对此,蒲松龄不但亲闻,也还会亲见其祭祀场面。而蒲松龄对“五通”的认识,很可能也就停留在民间传闻的基础上。
于是,他便本着“志异”的原则,将传闻中一些怪异而有趣的事笔之于《聊斋》了。所谓淫占美妇,现形为马、豕,以及阉其一“通”之说,就这样被他采入《聊斋》故事之中。
不过即此也可以看出,早在汤斌毁五通祠之前,蒲松龄已对“五通”之祭深恶而痛绝之,并借其志异之笔,首张诛伐之帜了。
至于民间传说蒲松龄是假《五通》篇以嘲笑南方人之“半通”,那只是后人的曲解而已,并非蒲老先生之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