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演式学习引发的反思
为什么我明知道先复习前几天看到的知识,再开始看后面的知识才有效果,但我却不想要这么做呢?
我这样一昧的往下看文档,能记住的有多少呢?之后是不是还需要再看一遍?
突然发现每天这样看一个小时的资料,更可能是一种自我表演。我真实的目的不是学到知识、然后通过考试。而是我想要通过考试,这种自我表演的学习,向我表明我真的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对于自我满足来说就足够了,至于结果怎么样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即使是考试失败了,我也会安慰自己真的努力过,给自己找的理由。
这其实反映了认知上的一个缺陷,我没有把握到事物的发展过程。把握这个词需要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像手拿起一杯水时的感觉。事物的发展过程这个听起来比较虚,但展开来的意思是:事物的结果阶段展现出来是现实的,这个不难理解,每个人都期望一个具有现实影响的结果。如果事物在结果阶段是现实的,那么在发展阶段也一定是现实,不然现实的结果就不可能形成。这个逻辑关系也不难理解。
问题是思想无法像手拿起一杯水一样,把握在发展阶段不具有物理实体的事物。
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不具有物理实体的事物,人无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来捕捉这样的事物,但它们真实存在。
这些事物如:健康、知识、逻辑、美、历史。它们除了无法用感官捕捉,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太大了,包含的内容太多了。或许正是由于这个,人有限的思维能力才无法把握它们,就像蚂蚁的手掌无法把握大象。
思维在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时显得手足无措、晕头转向是正常的。需要将它拆解的足够小,小到有限的思维能力可以把握住。在思维把握住这拆解的足够小的碎片时,思维自然会有对应的感觉和反馈。这种思维的把握感,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或许是思维从未有过的体验,是很必要的正反馈。
同时另一种思维也可以记住小的碎片在整体中的位置、能理解与其他碎片的关联,和了解整体的意图。
具体到当前的学习,我觉得好的方式是:将每一章的知识点列在表格里,然后在每天学习的前一段时间先复习之前的知识点,复习了的知识点就在对应的日期下打勾,新的知识点标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