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开始之前,先把9月的这些好片看完

距离2024年结束不到100天,给电影市场的日子不多了。
今年的中秋、国庆档备受关注,因“暑期档”意外遇冷,票房相较去年近乎腰斩式下滑。但有意思的是,国庆档群雄大战前,中秋档扎堆上映了不少质量不错的新片。九月电影市场靠口碑拉动了票房回暖,也给不少影迷带来惊喜。
大盘数据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9月20日10时28分,2024年9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亿。《野孩子》《重生》《异形:夺命舰》暂列票房前三位。

可以看到的是,九月整体在暑期档余热和国庆档大战前得到一个“喘息”的空位。《重生》和《异形:夺命舰》仍在热销中,而新上映的《野孩子》独占鳌头,拉动了中秋档的大盘。

今年中秋档共有21部影片定档,包含3部重映片,堪称“史上最挤”中秋档。自2018年以来,中秋档就成了电影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与国庆合并假期的2020、2021年,其余年份都单独作为档期。今年中秋档上映21部影片,较往年数量明显提升。
最受瞩目的中秋假期三天,据数据统计,电影票房达3.89亿元,观影人次957万,其中国产影片票房3.32亿元,占比85.35%。《野孩子》成为中秋档票房冠军,《一雪前耻》《出走的决心》《祝你幸福!》《重生》分列票房二至五位。

现实题材更受关注
今年九月上映的新片大多聚焦现实主义题材。尽管喜剧、悬疑等类型片也在助力票房,但社交媒体上讨论热度更高的,是与当下家庭、婚姻、养老、生育等种种热点问题相关的影片。

《野孩子》取材于央视《今日说法》曾经报道的“流浪兄弟”的真实故事。普法节目中备受关注的“事实孤儿”,在父母健在的情况下,选择与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成为彼此照看的家人。这档节目播出时就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而改编成电影后,它所关照的特殊人群也继续引发关注。
《野孩子》的高票房尽管与主演王俊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与之相比,前阵子同样由王俊凯主演的《刺猬》,并没有因为和葛优同台发挥同等优势。《野孩子》除了有王俊凯的流量加持,题材的重要性也在此凸显。故事聚焦两个孩子相互救赎的亲情和困境,引发了更广大观众的共鸣。
另一部影片《出走的决心》也表现不俗。它改编自“50岁阿姨自驾游”苏敏的真实经历,目前票房已超6000万。
电影改编没有将焦点放在苏敏离家出走后看到了怎样新的世界,而是向前探究,追溯她出走的原因。柏林影后咏梅饰演的李红,精准诠释了被家庭困住一生的中国女性的苦闷处境——许多观众号召带妈妈看、带爸爸看、甚至带老公看,这部电影持续发酵,因为它映射了中国普通家庭的真实现状。

由宋佳、肖央、倪大红等多位实力派演员主演的《祝你幸福!》,则关注了更为复杂的家庭伦理问题。有“离婚冷静期”的夫妻,有失独老人,有无法生育只能冷冻胚胎的青年夫妻,还有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等种种……在当下中国家庭面临的诸多难题中,《祝你幸福!》选择了颇有野心的讲述方式——将这些问题缠绕成一团呈现,有人感到共鸣,有人被稀释了情感,电影因此得到两极分化的评价。

口碑发酵替代营销
值得一提的是,九月上映影片中,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是独树一帜的一部。著名制片人方励用十年时间带队打捞一艘二战时的沉船,并将沉船事件及其后续影响拍成纪录片,这在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不可想象。
无论在哪个方向上,《里斯本丸沉没》都与主流背道而驰。既非喜剧、悬疑类型,也没有用大导演、流量明星,更不用提故事的大多数主角并不是国人……这部电影还是70岁方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但竟然拿下了今年国产片最高评分。

因题材特殊、排片量有限,但电影本身又有极高的普世价值,许多影人都自发为《里斯本丸沉没》宣传。截至9月21日0时0分,《里斯本丸沉没》票房突破2000万,并且仍保持上升的趋势。它是今年国产电影一大亮点,不容错过。

综观九月电影市场,合家欢、类型片不再是观众唯一的选择。人们愿意看心碎的故事,也愿意看历史的故事,只要故事讲得好,有社会价值,有不俗的表演,观众仍然愿意付费走进电影院,为银幕上不同处境的人感动流泪。
而反观遇冷的暑期档,太多套路将主流电影市场引向了狭隘的方向。从业者以为观众只想看喜剧、看悬疑、看国漫,但仅仅为了迎合去拍片,却没有从根源上关心现实问题的本质,观众也必将以冷淡的反应回馈。
对不少影迷而言,九月能在电影院看到《里斯本丸沉没》这样的历史纪录片,也能看到《异形:夺命舰》《姥姥的外孙》如此高质量的进口片,或《出走的决心》《野孩子》等与当下紧密相联的现实影片,都是意外的惊喜和感动。事实证明,无论哪个档期,只要好电影真诚讲述令人心动的故事,它们终将赢得观众的尊重。


作者丨李婧
自由撰稿人,豆瓣ID:mumudancing
排版丨pelyliu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