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推理小说民翻】 死亡依旧/Still Dead
作者:罗纳德·A.诺克斯/ Ronald Arbuthnott Knox
声明:版权归作者及出版方所有。本翻译仅供学习交流,禁止一切形式转载。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7575586/
第二章 科林出门旅行
以下我要讲述的是这个故事的第一幕,我将借用老里弗先生自己的话来讲,他在给女儿玛丽的一封信中描述了此事,他希望玛丽(和她的丈夫一起)今年能回来过圣诞节。
我最爱的玛丽:
我写这封信是想知道你和文森特能否方便在我们约定的时间之前赶过来,尽可能地越早越好。我们家这次真的是遇到大麻烦了,科林开着他那辆新跑车在窄道上行驶,然后因鲁莽驾车闯了大祸,我一直说(要是你还记得的话)这些狭窄的道路根本不适合开跑车。昨天他和他在牛津认识的朋友,年轻的丹尼斯·斯特拉特一起开车出门(斯特拉特正在我们府上做客),在回程的路上,他开车酿成了一起致命的交通事故。这场车祸毫无疑问是个天大的悲剧,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最终该如何收场。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休的小儿子罗伯特·威肖,一个可爱的男孩,你肯定经常看到他在小屋周围玩耍,他不仅是大家的宠儿,恐怕还是他们家中的独子。想必是在他独自从学校返家的路上,科林的车径直撞向了他,在被汽车拖行了一段距离后,当场就死了。更糟糕的是,车祸发生不久前,科林在一家酒店喝了些酒,这点毋庸置疑。不过年轻的斯特拉特倒是说“只是为了暖暖身子,稍微喝了一点,不足以对任何人造成伤害。”可怜的孩子,他回来的时候倒是清醒了许多,可我怀疑事故发生时他还醉着,而且,很遗憾,斯特拉特这孩子不可靠——脾气很好,但毫无宗教信仰。
科林面临着杀人罪的指控,而且最近这一带事故频发,最近正是车祸频发局势紧张的时期,所以法官很难对他网开一面。倘若他能被无罪释放的话,那么希望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一切对他自己来说都是最好的安排。你会明白我为什么会说这种话的,我发现这场不幸的事故所带来的冲击似乎让他清醒了。他现在已经不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副整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的样子了,而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了恐惧,尽管我更希望他能够用忏悔代替恐惧。他满脸懊悔地谈起自己的过去,诉说着自己对过去的人生、错过的机遇的敷衍和浪费。面对即将到来的艰难时光,他所表现出的从容对一个几乎一辈子都没怎么严肃过活的人来说着实令人惊讶。而且,说实话,他对我的态度也愈发亲切了。我真心希望我自己人生中的重大转变能也来得更早一些,这样我也许就能帮他摆脱年少时的压抑了。
威肖一时间很难承受这个事实,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他对我的态度依旧非常恭敬,但还是递交了辞呈,他说要去美国投奔他的侄女,我怕是很难劝服他改变主意了。我担心的是这次事件在员工当中引起的不满情绪,这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科林,等他以后接手家族产业的时候——也许那天很快就会到来,这就是我们如今急切需要你回来帮忙的原因。在这里工作过的所有人都非常尊敬你,这份敬重或许比你所认知的还要深刻。你在这儿的影响力,这会应该能为我们的家族渡过难关提供很大的助力。请问问文森特方不方便提前过来,如果他在南方脱不开身,你就先自己过来吧。本来是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谈的,但这个残酷的消息让我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倘若一个人不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那么就很难以正确的心态处理这些事情。
应当说明一下,休·威肖是多恩的首席园丁,他是个表情冷漠、性格孤僻的鳏夫,他园艺技术精湛,是当地苏格兰教会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平时很少与人接触,唯独对儿子的爱让外人能感受到他温情的一面,而如今连这份父爱也被剥夺了。你会觉得,这很符合科林一贯惹事的风格,只不过这次因他的鲁莽行为而遇害的人轮到了自家庄园租户的儿子,而且还是这样一位有影响力的租户。对他不利的证据确凿无疑的:事故发生时,道路上没有其他车辆;弯道也很容易通过的类型;他因反应迟钝冲向窄路的一侧,并撞到路边的电线杆上,但车子除了被撞弯的挡泥板之外并无其他损坏。很多迹象都让人怀疑他驾车回家时正处于醉酒的状态。此外,正如老里弗那封信里说的那样,公众也正期待能尽快拿某个粗心大意的司机以儆效尤。
但那些盼着对驾车者从严惩处的人,通常也都只能是空想而已。科林在一家酒店里的确喝了不少酒,但那是在营业时间之外,而且也找不到店主来为此作证。至于丹尼斯·斯特拉特,他在中小学和大学里所受的教育让他痛恨说谎,他认为说谎是卑鄙的欧洲大陆人才有的作派,但当朋友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作起伪证来倒是蛮乐意的。他宣称:这场事故来得太突然,那孩子慌了神,一会儿往这边跑,一会儿往那边跑,车主也不知道该往哪开了,然后车子就真的撞到了他。这说法听起来还挺是有点靠谱的,也许——谁知道呢?——对于一个家族历史可以追溯到班诺克本战役的地主家庭来说,人们会有所宽容。不管怎样,科林被免除了一切罪责,而且是彻彻底底的免责,甚至连驾照都没被吊销。那些盼着法官拿科林之事杀鸡儆猴的人,恐怕要再次失望了。
我们的祖先,就像我们平时见过的那些迷信的傻瓜一样,长期坚持遵守缴纳“赎罪奉献金[注8:deodands,官方译为赎罪奉献物,结合上下文在这里译作赎罪奉献金。前英国法律中,“因直接导致某人死亡的个人动产被没收并出售,所得款项用于慈善事业”,该法律于1846年被废除。举个例子:如果一辆马车压死了一个人,那么这辆马车就会被法律没收为 deodand,然后该马车被出售所得会用于慈善事业或者该马车会被直接用于慈善事业。]”这种愚蠢的习俗,但他们那些更为明事理的后代们却只有通过填字游戏才能这道这个单词的存在。这东西的本质是用于慈善目的的罚款,如果某人豢养的家畜(并非家畜主人的过错)致使了他人死亡,这笔款项就会施加在家畜所有者身上。比如说,你的公牛顶死了一个人,如果这头牲口一直被妥善管理,没有容易失控或者性情残暴的坏名声,那么一旦其造成的危害,责任并不在你。但是,这次事故中有一个人不幸殒命,而且他的死不是由野兽导致的。因此,为了回应目前(能让科林免于法律惩罚的)人情世故的社会现状,肇事者为受害者家属提供某种形式的补偿是必要的。信不信由你,在铁路发展的早期,某家铁路公司就曾为一辆不小心轧死乘客的脱轨货车缴纳过赎罪奉献金。至少可以这样说,这种制度——它确实涉及到了一种赔偿损害的返还模式,从而实现价值的重整与回归,尽管其实现方式是通过法律拟制[注9:legal fiction,在法律领域,存在某些被视为事实的假设或观念,尽管它们并不反映现实。这些被称为“法律拟制”。法律拟制的目的是确保法律能够灵活有效地适用,即便事实并不完全符合法律条文,通过将某些假设视为真实,法律体系能够更顺畅地运作,并得出更加公平公正的结果。]的形式去剪断引发悲剧的一团乱麻。被判无罪的肇事者的懊悔之意也是借助这种方式被具象化地表达了出来。[注10:这段话诺克斯写的很有学究气,用了好几个法律用语的专业词汇。说的通俗点就是赎罪奉献金有一定(物质和情绪)价值的,它既可以给受害者一定的金钱补偿,又以一种具象(金钱)的方式表达了被判无罪的加害者的忏悔。]。如今,除了以“赔偿”的方式结束这场残酷的闹剧,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了。休·威肖并不是那种愿意接受赔偿的人,他轻触帽子作为对回应,紧接着便沉默了一阵子。一段时间过后,就在科林(后面我们会看到)离开多恩的当天夜里,休·威肖在一通狂饮过后,突然发起酒疯来,在村庄里制造了多起扰乱治安的案件,他还为此还被送进了女王陛下的监狱,关了足足三个月之久。
如果说这场悲剧中的受害者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痛苦,那么肇事者也同样如此。科林在法律上被无罪释放,按照社会惯例(毕竟人以和为贵),受害孩子的父亲也不得不正式原谅了他的过错。但他的良心——这个要求更为严苛的债主——却不愿让他轻易脱身,他本人则是特别希望受害者家属能收下这笔赎罪奉献金。他所受的教育中没有任何一种宗教能为他指明内心的煎熬与外部的正义秩序达成和解的方法。他父亲新寻得的宗教信仰,或许能应付得了那些隐隐作痛的、潜藏在内部的创伤,但却无法补上暴露在外部的伤口。早在基督教出现之前,我们的天性中就存在这一种异教徒式的、根深蒂固的本能,它要求我们为自己所犯的过错进行赎罪。通常,我们希望能用碌碌无为的伪装来抑制这种本能,或许这种做法反倒会对我们自身造成伤害。撞倒一个孩子,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是年少无知时所犯下的一起在常见的事故,但它却在科林心里引起了更为严重的恐慌,由于缺乏对人类情绪的感知,他这辈子犯下过许多错误,但这场车祸却是后果最为惨烈的一次,这次事故让他开始意识到:要是再纵容自己这么堕落下去的话,迎接他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彻底清扫过往,翻开人生新的一页。这是他鼓励自己的话语,也意味着他下定决心在今后的日子要为自己的过去赎罪。在被无罪释放后不久,他就宣布自己打算加入法国外籍军团。
年轻人的抱负时常是慷慨激昂的,但往往并非完全没有私心杂念。经过多日的自我谴责,当这个解决办法浮现在脑海中时,科林觉得自己仿佛受到了某种神启。(这大概要归功于雷恩先生[注11:Percival Christopher Wren(1875-1941),英国作家,主要创作冒险小说。书里提到的电影应该指得是他1924年所创作的最著名作品《Beau Geste》,该作品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其内容涉及北非的法国外籍军团,在当时的欧美地区的年轻人之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的作品被搬上银幕上所造成的不好的影响。正因如此,(电影中)人间炼狱的景象才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在大学生们的脑海里。)他没考虑到的是,当他在为自己英勇的决定沾沾自喜时,却忽略了这种行为正是在逃避对家人应负起的责任。家里人开会议论科林加入外籍军团的事,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个想法过于荒谬了。听完大家的意见,他着实是吃了一惊,因为早在此前他就满腔热忱地幻想着自己的军旅前景了。
他父亲说虽然这个想法值得称赞,但毕竟还得考虑到财产继承的问题。他正在渐渐老去,谁也说不准自己还能活多久,对于继承人来说,投身于这样一个容易加入却难以退出的职业,肯定是不明智的。他姐姐说,对某些人来说进入军队可能很容易,但是科林你考虑过自己的健康状态吗?想必即便是外籍军团,选人之前也要进行相关的体检。为何不去找珀维斯医生看看,问问他科林的身体条件有能否通过军医体的体检?他姐夫说,他一直都承认参军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既然决定参军,为什么非要去加入外籍军团、天天跟外国人相处呢?申请者如果执着于参军的话,还是很有机会进入英国军队的。他说他有个朋友,是卢特兰郡团的上校,完全可以为科林的入伍开绿灯。他父亲说,如果真要加入英国军队的话,为什么不选择库德福特团呢?苏格兰军团总是抱怨他们从南方招来的军官太多了。科林叹了口气,又开始从头解释。
当他好不容易让他们明白了点自己的想法时,他们便又是拿出一堆实际的理由来反驳他,其中身体健康的问题尤为突出。科林自己也退了一步,并最终提出另一个方案,表示自己想要到船上当水手。他对航海的事情不太了解,也不知道船上的各个桅杆应该架在哪里,但他从阅读中得知,如果要是真想正吃苦,那就必须去当水手。不出所料,反对的意见再次犹如开闸放水般袭来。他父亲说,无可否认的是,当你身体欠佳时,海上的新鲜空气对你的健康是再好不过了。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去南非旅行呢?他认识一两个“轮回”的信徒去过那里执行任务——一项了不起的任务——他们说南非的风景是国内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他姐姐说,他们的一个好朋友参加过一次希腊之旅,整个旅途可谓是身心舒畅,只是她不确定冬天还有没有这样的旅行团,不过她可以很容易打听到这方面的消息。他姐夫说,如果想要从普通水手的视角下真正体验一下出海的感觉——而且这是很有意义的,请注意,这都是经验——最好的办法是在一艘货船上签署商业合同,在船上担任名誉管事,吃住都和船员一起。他在伦敦金融城有个朋友,他肯定帮忙能安排科林搭乘一艘油轮去墨西哥。他父亲则是告诉他,在船上吃喝务必要小心,尤其要注意罐头肉。
最终,扭转局面的并非是家庭会议,而是科林与姐姐的一次促膝长谈。女性往往就是这样,玛丽深刻地意识到,若父亲不直接参与家庭内部的争论,他反倒能在姐姐说服弟弟这件事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为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当着科林的面提及到父亲的难处、他的期望、他那满头的白发,以及他可能活不了多久了的境况。她用姐姐对弟弟谈话时惯用的那种坦率但又不失严肃态度与科林交谈,她告诉他,自从母亲去世后,他从未像一个真正的儿子应该做的那样好好安慰过自己的父亲。如果他现在想改过自新的话——她承认现在正是时候——他首先应该优先考虑那些最需要自己的人。跑去跟酋长作战或者启动轮船的发动机虽然听起来英勇无比,但自我克制的真谛在于直面并正视现实。最终说服他对自家产业产生适当的兴趣,以慰藉老父亲正日渐衰弱的暮年时光;通过自己在经营中更好的表现,来洗刷他在佃户那里留下的坏名声。要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像对待自己兄弟的过错那样不留情面地对待自己孩子的过错,那么幼儿园里就不会有那么多被宠坏的孩子了。
到最后,科林那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只剩下出海旅行这一项。他们为科林的这次出行找了个看似合理的借口:为了科林的健康着想,吹吹海风还是很有好处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村庄里的乡亲们需要一段时间来地逐渐忘却科林最近犯下的大事。科林这次的旅行没有乘坐油轮,因在与家人的争论中再次败下阵来,他被迫同意作为一名普通的头等舱乘客,参加一次著名的“挥霍者”号游轮之旅。这艘船原本建造的目的是以创纪录的时间完成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但当往返英美两国的游客数量减少,且人们越来越希望能以更低的花费来抵达目的地时,它的始建目的就不再是一个商业上可行的方案了。自那以后,它仿佛像是一个被流放的国王,落魄中带着威严,命中注定要沿着冬季稍微温暖些的海岸缓慢航行——巴利阿里群岛、丹吉尔港、马德拉群岛,有时甚至远抵至西印度群岛。不过,船上的乘客多数是些病殃殃的人,而且如果乘客在船上消费的话,对公司而言会有更多的收益,所以船长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在旅途中尽可能地延长在两个港口之间行驶的时间。此时已经是一月下旬了,这次旅行将意味着科林要离开家两个月之久,万一科林在行程结束之前就厌倦了漫长无聊的长途旅行,他可以选择从旅途的中点马德拉群岛返家。一位牛津的朋友原本计划和他一起旅行,但在出发前的最后一刻,(似乎是)因病无法前往,此时再找别的旅伴也来不及了。科林对此表示无所谓,毫无疑问,他在旅途中肯定还会遇到一些不错的人。
“真可惜,年轻的霍金斯这次不能和你一起去了。”他父亲说道。出发当晚,他们四人在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谈话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家里人都急于掩饰在家庭会议中胜出的窃喜,地主总是倾向于发表一些波洛涅斯式[注12:Polonius,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人物,该剧中有一幕波洛涅斯和女儿送其儿子出海的桥段,与本作中的剧情相似。]的大道理,而他的女儿则尽力阻止这种行为。
“我不知道,”科林说,“他跟我说他晕船晕得厉害,和一个大半时间都要窝在船舱里的人一起出国旅行可没什么意思。”
“在船上结伴旅行是个错误,”文森特·赫默顿说道,他对做任何事的正确方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理论。“这会妨碍你结识其他乘客。当然,我一直认为游轮旅行真正让人放松的是和一群你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的陌生人交朋友。”
“文森特,下次我要和你一起去,”他妻子抗议道,“我可不想可怜的科林成为船上荡妇的猎物,但这似乎就是你心目中游轮之旅的魅力所在。爸爸,如果科林回来时和一个冒险家订婚了,你会怎么说?你知道的,这种事在这些长途游轮旅行中经常发生。”
地主忍不住嘻嘻地笑了起来:“哎呀,莫莉[注13:玛丽的小名。],你不该把这些想法灌进这孩子的脑子里。接下来我们就得担心他在荒岛上遇难,然后和电影里常见的那种海滩美女好上了。科林,你可得注意那些与你打交道的人。找个善良、体面的女继承人,把她从溺水中救出来,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不会不让她进门的。”
“挥霍者号走的这条航线沿途可没多少荒岛,”赫默顿提出异议,“要是科林真的流落荒岛,他会被一艘南美船只搭救,然后带着冻肉回家来的。”
“只要能让他回来,”他父亲说道,“那就一切都好说。再来点波尔图葡萄酒怎么样,科林?”
“爸爸,要是可以的话,我希望能自行倒酒。不,不要了,我该动身了。这酒太棒了,真希望在船上也能喝到。这酒让人感觉好像是要做好准备去见死对头,然后见面之后立马跟他拥抱似的。好了,我得走了,车已经在门口准备好了。”
“孩子,你开哪辆车去?”
“我开那辆花园车去,我会把它停在车站的车库里,明天会有人去取的。”
“哦,到南安普敦后,别忘了给我们寄张明信片。你身上有铅笔吗?没有?来,用我的,就算丢了也没关系,上面有我的名字。我送你到门口。”
“别,爸爸,不用出来了,不然你会着凉的,今晚冷得要命。你就在这坐着,暖着壁炉等我回来。”
© 本文版权归 Demon Hunt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清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6 15:23:37
-
入彀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9 13:08:00
-
闻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8 20:20:03
-
南·政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8:54:13
-
天海春香P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8:46:28
-
江染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8:25:16
-
凡凡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8:14:00
-
мая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7:45:42
-
欧阳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7:43:19
-
greekcoff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7:13:43
-
Shen1122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7:11:39
-
Fuge Cantabi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7:08:21
-
z55250825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7 16:58:38
Demon Hunter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古典推理小说民翻】 死亡依旧/Still Dead (23人喜欢)
- 【古典短篇推理小说民翻】白柱庄之谜 (4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