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得主迪亚斯:我反对教条、宣言和一成不变的准则
2024年5月17日,2023年普利策小说奖得主、《信任》作者埃尔南·迪亚斯来到鲤·读书会。他朗读了小说《信任》选段,对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并与现场读者慷慨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以下为读书会问答环节的精彩片段回顾。
——《鲤》编辑部
一、《信任》内容简介
光芒四射的金融家和“站在背后”的妻子,究竟谁的讲述值得信任?
1920年代的纽约虽然众声喧哗,拉斯克夫妇仍是最耀眼的一对:本杰明是传奇的华尔街大亨,海伦是古怪贵族绝顶聪慧的女儿。就在一场全国性的经济危机之时,他们共同攀升至无尽财富的巅峰。可他们为了获取巨额财富,究竟付出了什么代价?
这是1937年的小说《纽带》中的谜团,然而,这个关于特权和欺骗的故事还有其他版本。
流行小说和大亨自传交织出相互矛盾的叙述,而自传背后的影子写手,才是跨越一个世纪从事实中解开虚构的人:是她找到了层层帘幕后那位女主人真正的声音,它将揭开无尽财富的秘密。

《信任》
[美] 埃尔南·迪亚斯 著 刘健 译
Trust
二、鲤·读书会精彩回顾
读者:您认为,在《信任》这部小说中有真相可言吗?读者应该相信什么?叙述者还是读者自己的判断?
迪亚斯:我认为,在这部小说里、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相是多重互相对抗的叙事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我认为真相是不稳定的。不明确的空间蕴含着巨大的真相。有时候,真相恰恰存在于无解的情形之中。这不像黑或者白、零或者一。书中的真相就是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这四个故事既是真的也是假的。它们在某些层面是真实的,在另一些层面又是虚假的。

读者:欢迎您来到中国,希望您的行程顺利。
迪亚斯:谢谢!
读者:我的问题是,在《信任》这部小说和其他小说的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原则和信念是您一直坚持的?
迪亚斯: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马克斯兄弟(注:20世纪初的百老汇喜剧演员),我不知道在中国你们听说过他们没有,奇科、格劳乔……格劳乔·马克斯是个喜剧天才,他说过一句话,“这就是我的原则,如果你不喜欢,我还有别的原则。”(笑)很有意思。
我想,一个艺术家最好先有非常坚定的原则,等到这些原则不再适用,就放弃它们。我说这话的时候没有嘲讽的意思。
很显然,关于小说中的道德问题,我到目前为止已经谈了很多,我一直都有关注。但是你说的这种“原则”,我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换句话说,这里说的“原则”就是你完成作品时的那些指导性规则。在这个层面上,我反对教条,反对宣言,反对一成不变的准则。每做一个项目,我都会重新调整我的原则,整套规则随之改变。我不抱持任何形式的信条。我喜欢自由,但这也带来责任。

读者:我从您之前的一次访谈中了解到,您喜欢写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比如第一部小说是关于牛仔的,而您对西部和牛仔并不了解。所以我想问,您有没有因为不了解写作对象而在写作中遇到困难?讲述一个完全靠想象而来的故事时,您会做哪些努力来确保故事的可信度?
迪亚斯:语言,语言是首要因素。很多事看似可信,只是因为它们是用特定的方式写成的,它们使用了必要的词汇、必要的修辞、必要的语气。
写《在远方》(In the Distance)的时候,为了描绘那个19世纪50年代的遥远世界,我读了很多很多当时的文学作品,还有金矿指南之类的东西,因为我在写金矿。我就像掘金人一样苦苦寻找小金块——寻找当时的词汇,然后慎重使用,去创造特定的情景。

写金融领域也差不多,如果你能以一种可信的方式使用那些行话、金融俚语,就会听起来很懂行。学术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对不对?我为一份学术期刊做编辑,收到了很多论文,但又不得不拒绝它们,因为太多论文都采用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着复杂的术语,但实际上又什么都没说。他们所做的仅仅是用某种语言来表演。
我认为,作为一名作家,如果你能驾驭语言,就做到了第一步。但这还不够,我认为第二步是想象力。就好比你在野外待了八个月,没有洗过澡,皮肤会变成什么样?如果你能描述皴裂的手、指关节上布满泥土、冻疮之类的细节,就已经能召唤出一片荒漠了。小说中的荒漠已经看得见了。这就是想象力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要想可信,就需要结合语言提供的可能性与想象力,要留意最微小的细节。谢谢你提的问题。

读者:我注意到您在第三部分才开始使用对话。这是一种代表事实或者真相的叙述风格吗?
迪亚斯:谢谢你的问题。感谢每一位发言的读者,你们都是非常细心、非常聪明的读者。能有这样认真读书的读者是每个作家的梦想,我很感动。
其实在《信任》的第一部分,有一个词的对话,只有一个英语字母,也就是“I”——“我”,仅此而已。这当然是有意为之。
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尝试,我确实认为这部小说带有一些实验性质,其中一个实验是完全采用脱离叙述者的叙事方式,没有人开口说话,没有出现对身体的描述,没有人脸,也没有声音。所有的一切都是悬浮的,完全脱离了具象化的叙述者。

我们从这样的叙述中出发,抵达了结尾那个垂死女人的身体,进入她的大脑,结尾只剩下她的声音,全部都是独白。
从没有声音到只有声音,我们从没有实体的人变成了纯粹的身体,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旅程,我希望读者能感受到米尔德丽德的身体、感受到她的思想、感受到她的声音。而读者是从一个非常抽象的世界来到这里的。
你们看了这个场地展出的画吗?那里有一幅由数万个小洞组成的画作,太美了,它是如此朴素,材料极其简单,只有一种颜色,意义来自空缺。是那些孔洞,是消失的东西赋予了它意义。我认为这对作家来说也非常有价值。
谢谢大家!

画作名:《35,880孔 Pinpricks》
艺术家:付小桐
年代:2023年
展名:柔软的共生
展出地点:东艺六号艺术空间
© 本文版权归 鲤NEWRITI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鲤NEWRITI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第一届伏笔计划“最佳完稿奖”公布 (27人喜欢)
- 第二届伏笔计划启幕,期待你的来稿! (19人喜欢)
- 一个人太危险,带上这个吧:一份末日生存书单
- 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披着各种伪装的快乐和满足
- 灵感枯竭时,你需要一份放飞自我的写作指南!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