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藏族传统设计史》成书始末
自古以来,当一部著作准备付梓之余,多有请人作序、跋与自己撰写后记的做法。在笔者看来,请人作序、跋有拉大旗作虎皮和强人抬举自己之嫌,一部著作水平的高下,终究是由读者自断的。因此,本人自问道学术三十多年以来,各种出版物虽有数十种,基本上没有请人作过序、跋,但自己撰写后记却从没有漏落过。个中原因乃是与出版物相关的一些人和事在正文中难以甚至无法交代清楚而又不得不说,所以该书自不例外地以后记形式加以述说。

首先是该书的成书过程。2009年,在我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设计史史料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之后紧张的研究中,一方面深感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众多少数民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设计史的研究必须从以汉民族为主拓展到各少数民族,才能体现完整性并厘清设计史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在构建设计史料学体系和建立设计史料数据库时,我不仅接触到了大量的藏族设计史料,而且发现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设计极具民族特色,因此特别留意,并予以思考。随即便有几篇相关论文发表,并主编了一部八十多万字的《汉文藏族文献史料汇注》,2013年交中州古籍出版社后很快得到认可,同意出版。2014年,我尝试以“中国藏族传统设计史研究”为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有幸获得立项。经过三年多的研究,于2018年以30余万字的专著形式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项。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本书是建立在“中国藏族设计史研究”项目结题成果基础上的。但是,促成该书的最终出版,则得益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方立松博士的鼓励,让我成功获得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抗争的2020年,我宅居家中,利用了近半年时间对书稿从框架体例到内容阐述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全面修改,部分章节等于是重写的。呈交出版社以后,由于内容涉及民族和宗教敏感问题,出版社又请专家进行外审把关,外审专家不仅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质疑,指出了文中的错误和不足,而且提出了众多颇有见地的修改意见,表现出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学术功底,令人敬佩和感激。随后,我根据反馈的意见,再次进行了认真修改。

有必要说明的几个问题。该书从发凡起例到最终成稿虽历经十余年,用力之多、用心之苦自不必多言,但仍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是关于本书的体例。既没有按照藏族自身历史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没有依据中国古代历史王朝的兴废安排章节,而是将两者结合。这样做既可准确揭示藏族发展的历史特征,又能充分体现其作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避免两者分离带来的歧义,同时还能兼顾吐蕃王朝分裂以后藏族内部历史发展的主体难以确定的问题。二是关于史料来源。本书虽然力求全面发掘和征引文献、图像、实物和口碑传说史料,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撷取时多重考据,努力做到全、齐、清、准,但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缺乏藏文文献史料,原因固然与笔者不懂藏文有关,但主要是基于历史上的藏文文献全都有通用的汉译本问世。三是对民族与宗教问题的态度。作为世界范围内热点和敏感的民族与宗教问题,笔者在全面认真学习和掌握我国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将相关史实置之于当时历史时空中,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务求做到不断章取义,不无的放矢,试图展现真实完整的历史面貌。

专家推荐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藏族传统设计史的研究,多囿于家具、服饰等专门领域,尚未有针对历史时期各种设计现象、设计门类、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特征的综合研究。该书从零碎、繁杂的文献史料、考古发掘成果和历史遗存实物中,经过科学的遴选,准确诠释,在注重藏族传统设计的本土地域性、清晰揭示藏族设计发展历程的同时,对藏族传统设计与中原王朝设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既系统地阐述了藏族各个时期和阶段的传统设计思想、艺术特点,具有理论价值,又在藏传佛教宗教法器设计方面做出了探讨,有助于对藏传佛教和藏族历史文化的认识。该书体例完整、逻辑结构严密、资料丰富且释读准确,有论有据,史论结合,图文并茂,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藏族传统设计是迄今未得到重视的较冷僻的研究领域,可借鉴的前期研究成果少,缺乏相关的古代史料和实物的支持。这种现状不仅造成了对某些具体时期和具体设计物阐释的难度,而且对揭示传统藏族传统设计理论体系也无模式可循。为此,《藏族传统设计史》从藏族传统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宗教等发展历史中,结合藏族传统设计艺术本体,特别是在对各时期藏族传统设计发展历史研究的同时,还对藏族传统设计物进行专题研究,试图进行全方位探索,构建一个完整的藏族传统设计史的发展体系,是目前学术界对藏族传统设计史少有的深入、专门性的著作。
孙湘明
中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民族文化诉求日益高涨的当下,了解、研究、应用民族文化设计已成为当今设计的主要命题之一,民族设计文化和设计形式之间的差异性,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现阶段学术界对于民族设计的研究未能真正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设计理论的指导。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选择了藏族传统设计史这一带有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的科研课题,这在国内外是具有前瞻性和领先型的,也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研究水平和现代科研意识。
民族设计的产生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显现在民族设计外的设计物,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具体呈现。因此,在研究民族设计时,我们也应该将其放置于历史的发展之中。作者抱着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而非孤立的、静止的眼光和态度,在重视对藏族传统设计艺术本体作艺术阐释时,也关注到藏族传统设计的每一历史阶段以及每一具体设计物的线性历史发展。而没有将设计物抽离于历史的环境之外,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作者将普遍联系的态度带入藏族传统设计史研究领域,建立在对藏族历史本身的全盘认知下,对藏族传统设计所关联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但增加了许多新的发现,同时也还原了藏族传统设计发展历史的原貌,使读者能清晰的掌握其内在理路。在民族文化研究逐渐兴起的今天,这一研究成果为民族传统设计史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价值!
张夫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超越学科维度的“制作”思想 ——《制作: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学和建筑学》导读 (2人喜欢)
- 新书首发 | 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丛书(第二辑)出版 (1人喜欢)
- 新书推荐 | 1-2月 值得期待的阅读清单 (6人喜欢)
- 新书推荐 |《制作: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学和建筑学》:通过制作,与世界互通 (6人喜欢)
- 穿越七十多年,共和国民生设计的记忆与梦想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