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终总结
查看话题 >我的2023与一些2024
2023年尾,被朋友问新的一年有什么目标。心想,这么多年来我专注写年终总结,倒还真不会具体设定新年决心 (new year resolution)。24年初去巴塞出差,又被关系不错的同事问了一样的问题。过去的事已无法改变,把更多希望留给未来似乎是不错的安排。故而今年的年终总结我决定变换一下形式,除了回顾总结,也留小半给展望规划。
2023 · 随心所欲
我的2022是开启自我关爱的一年,因为转换的思维方式,我逐渐具备了合理化一切的能力。如果说自我关爱就是把自己当成孩子一样抚养,那23年的我就是贯彻放养式教育的随性母亲。
年初在巴厘岛完成了禅修。三月了却夙愿,去了东京都和神奈川县的数个小城,和老友叙旧,也和不少陌生人做了意想不到的对谈。四月回国和亲友团聚,疫情真的让我更珍惜起人与人间的关系:三年没回家的我在居家工作的两周里见了近三十位老同学老朋友。五月份邀请母亲来坡住了一个月,尽量把有意思的去处都游览了一遍。六月七月工作上众多项目都面临死线,早先报名的考试迫在眉睫,三十岁生日也悄然逼近。为了不留遗憾,也算绞尽脑汁地思索如何为自己庆生。多重压力下,飘逸的思维火花找到了记忆宫殿中的大象——K-pop,一个一直被我刻意忽略却显而易见十分瞩目的娱乐命题作为出口。阴差阳错的,算是点开了韩国语言、文化和流行音乐的技能树。六月底的庆生活动最后定为登山,旅程恰好始于凌晨12点。在生日当天的日出时分手脚并用地登上了山顶,与大型豚尾猕猴共赏霞光,十分难忘。八月跟着凯西试图去马来西亚看流星雨,只可惜浮云遮望眼。但吃到了众多美食,回忆也显得可口好味起来。因为愈发清晰地窥见自己对艺术的兴趣,我也更有意识地去参与相关活动。八月陆续去了多个新加坡艺术博物馆(Singapore Art Museum)组织的工作坊,九月看了一系列亚洲影像档案馆(Asian Film Archive)展映的电影,十月参加了不少新加坡建筑节的Archifest的讲座和建筑参观行。十二月回国,在重庆成都好好玩了一圈。
总体来说,2023我放任自己做了很多从来(或时隔多年)没做过的事,也包含那些被灌输、或自认为是绝对是不好的事情:晚睡、随意吃深加工零食、不刻意运动、尽情看webtoon(韩国网络漫画)、油管或者b站视频。因为我不再惩罚自己,所以做这些以前认为是禁忌之事的兴奋与快乐也变得没有那么的无法抑制。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日的行为与决策都在塑造着脑内的神经回路。随心所欲的潜在问题是,信号是混合的,方向性是不可控的。现下的自己像游戏里一路随机加点升级的角色,打野怪可以,但应对有特定需求的副本,就稍显力不从心。
2023 · 挫折
23年3月底和同事去打羽毛球,被队友的球拍大力扣杀到了面部。幸运的是眼睛没事,鼻子也没有断,只是流了好些鼻血,鼻梁上的皮肤因为冲击,出现了一条两公分的开口。愈合的过程是以季为计、极缓慢且不适的。不能运动,不敢做大表情,被迫取消一切既定的聚会和活动。有趣的是,养伤期间的某个夜晚,我无意间点开了X Japan的纪录片,片子以2011年发行的单曲「Jade」划下句点。副歌部分唱到:「Cause you are beautiful. Your scars are beautiful. Like the jade(因为你是美丽的,你的伤疤是美丽的,就像玉石一般)」。顶着伤疤、英文名是Jade的我顿感机缘的奇妙,并心有戚戚。
2023年分别申请了马来西亚、日本、印度和申根签证,其中最为吃力的就是印度签证。为获取签证所需材料,九月十月我在公司内部联络了超过十五位不同职能的人士,准备时间来来回回超过一个月。最终签证是批下来了,但到手的时间比预期的晚了近一周,安排的会议也已经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完毕,故而没能成功拜访印度办公室和约定的泰姬陵。友人表示恒河水对消化系统的考验极大,没去成也不见得是坏事。
除此之外,2023年对自尊心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一项一年举行三次的考试。一直自诩中国做题家的我,幼年青年时期经历过无数考试,总体还算是顺风顺水,但这个考试却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笑)。不去做就不会失败,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也没有因为尝试了没有一次成功就直接放弃。确实对预想之外的结果很是头疼,漫长的预备与等待也十分磨人,但经历失败是学习经验、直至做成事的最好途径。事还未做成,我却已经收获很多。Namaste (感激)!
2024 · 自我训练
去年无拘无束,轻松地做了很多事情。若没有既定要求,简单松弛地体验人生是相当理想的方式。在自然界中,随心所欲、遵从百万年来祖先的经验积攒优化后的本能,可能是最优解。现如今,我们身处的环境已经与百万年前大不同,在人类打造的不乏陷阱的现代社会中,仍然纯粹遵循本能、不运用更新的资料,结果很可能十分遗憾。
2023,「人生是旷野」这句话在简中媒体大肆流行。人生是旷野,但需要肯定轨道与列车的价值。轨道与列车意味着已探索和安全性,旷野则有迷失和其他未知的风险。人类社会已有大量知识和规则,恰当地利用他们能带来更大收益。人生是有限的,诚然可以靠双脚丈量旷野,但列车可以带你以更快捷的方式让你接近你想去的、或是其他人类还未涉足过的地方。
前两周友人把猫咪寄养在我家,我也看了不少训犬训猫的视频以优化和猫的沟通。训练师一般最常运用的策略是强化(Reinforcement)与惩罚(Punishment):正强化以增加愉悦的方式促进行为的发生,负强化则致力于减少不快;正惩罚指引入不快的刺激以遏制某行为,负惩罚则通过减少正强化来实现。对宠物的训练旨在提高其社会化程度,由此推及,人也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实现特定的身心状态。本人2024的自我训练意欲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输入,输出,与对输入输出用媒介的维护。
输入
输入特指信息的摄入。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审慎地过滤信息、像均衡饮食一样意义非凡。我对被糖、盐、脂主导的深加工食品避之不及,却对能短平快地带来心理满足和上瘾性的娱乐内容还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去思考什么是对大脑有营养的内容并好好服用,同时控制“垃圾”信息的摄取量,建立起高效的学习与反馈系统,这对实现工作和生活上的小目标们至关重要。一个刻意需要关注的行为是无目的地使用手机与电脑,即下意识地拿出手机和电脑查看各色app、在信息海洋中冲浪。希望自己能加强知觉,大力训练,降低对这项活动时间投入。
输出
日常的语言表达、各种形式的行动、创作都是输出。我个人对精准、共感、且具有洞察力和创造性的表达有向往。在语言上想实现,那就需要更多的社会经验、观察、词汇(表达的构成基础)、练习、反思等等。调动其他感官或肢体的其他形式的表达,如绘画、音乐、体育项目等也享有近似的进步逻辑。和前些年比,去年的我的勇气值、自信心和无愧感垂直飞升,和陌生人聊天、面对不确定性时just do it的能力更上了一层楼。24年,还请继续持之以恒,努力实践。
媒介维护
媒介自然就是我的肉身。23年算是人生首次体验超过一个月平均凌晨2点以后入睡(有时3点4点),契机是夜间开会和时差倒不过来。因为居家工作和弹性工作制,实际每天如果想还是能轻松睡够8小时。但体验下来发现还是不适合自己,大脑常觉得蒙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进食时间也变得比较微妙。同时也因为复合原因缺乏运动了一阵子,又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充分锻炼了一段时间,对比显著。自己的肉体还是和绝大多数人类一样喜好主流且规律的作息,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体育运动。已经有答案了,就对自己坦然些,规规矩矩吃饭睡觉运动吧。
Bridge(桥段),在西方流行音乐中特指为主歌或副歌的回归做对比或铺垫的衔接用段落。虽然还不知2024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但在回望我的2023之时,我无法克制自己把这一年比拟为桥的冲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在2023年终于算是告一段落,我也从全天候居家办公变成了一周至少三天回公司上班。我重新规划起线下活动,对生活的探索也逐渐向疫情前的模式靠拢。我的思维方式在2023年出现了过渡性转变,许多种子开始萌芽,许多故事仍在进行中。
因为对数字24有明显的偏爱(24是我最喜欢的两位数),虽然深谙预期管理,我仍无法抑制地对2024有了别样多的憧憬。事已至此,就笑着向前走吧——揽星伴月,义无反顾。
-
豆友271105465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11 05:52:33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10 01:00:44
-
学术型妖孽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28 07:29:30
-
李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13 09:32:51
-
更美更富更强壮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19 16:11:50
-
LM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7 12:26:17
-
锦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3 20:31:50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3 05:35:32
-
Simon W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2 19:27:09
-
哎哟哇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2 15:01:28
-
不深刻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2 13:00:34
-
风灌耳🌈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2 11:08:34
-
遲訥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2 10:27:36
-
豆瓣金牌讲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2 09: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