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终总结
查看话题 >2023年年度总结|行动才是灵魂
2023年的最后一天,被妈妈放了鸽子,想去“江湖边”小酒馆跨年,奈何身边喜欢《江湖边》的朋友早有安排,一时想不出特别的跨年计划,常驻书店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
点了一份提拉米苏,待到了八点。时间也只够分享见到马家辉与廖伟棠两位老师的快乐,顺便整理完生命滋养三件套。
2024年的第一天,倒是开了个好头,拉妈妈完成了计划路线的city walk,过得充实也满足。
此时醒来,才有已经到了2024年的真实感,按理,就应该和《漫长的季节》里的台词一样,“往前看,别回头。”

可写了七年年度总结,还是要将习惯顺延。所以,在开始下一步之前,用半天时间猛回头,梳理过去这一年。
PART.01 / 做一个项目有一个项目的进步
自由职业20个月了。唯一的成功,就是越来越坚定了自己想要做一个自由文案人的决心。
但我没法分享自己月入多少,年入多少,因为压根就没有多少。一部分靠随缘接的项目生存,另一部分靠之前的存款支撑。
所以想看重启、翻身等励志故事的朋友,这里其实就可以打住,然后告别。
因为下面只是一个普通而正常的小透明文案的个人化总结。
言归正传,不管在职或是自由,工作目的都保持了一致性:希望做一个项目有一个项目的进步,一如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01 万物落地生根,从大地中长出生计
1月到4月,在为纪录片《乡脉》服务,写长江与黄河沿岸的自然与人文,写土地里生长着的万物,还有赖以生存的人民。
1月无工作,纯纯专注于团圆。2月月初在家就开始进入了状态,4月下旬文案杀青。
接下项目,将近六七个月的时间,写了21期5分钟的纪录片文案,1期1分钟的宣传片文案,1期20分钟的长视频文案,总共2万字左右的输出。

文案能力的进步是可以从文字里看见的。更重要的,是在写江河同向,交织出华夏文明农耕主脉的过程中,对两条母亲河形成了更为系统的认知,还有越发深厚的热爱。
好几次写着写着就突然湿润了眼眶,我对这片大地也爱得深沉。
本就对江河有无限憧憬。
想起此前冬日里路过兰州,中山桥下,黄河水中,我将手浸入其中,特意感受了时间从指尖流过的岁月变迁;夏日里抵达武汉,乘船横渡长江,再从长江大桥上独自徒步而过,永远会记住走到中段时,风来桥体微荡,被迫停顿的半分钟,那时看着天险之下的车流与水流,敬畏心自然而生。
02 心有所为,终将有为
纪录片是长期合作的项目,杀青后,也有接洽过其他纪录片,可惜因缘际会下,没有合作成。此时开始零散接活儿,以宣传片的策划方案与脚本文案居多。
四五俩月写了五条视频文案,都有很用心的片子出街。
“心有所为,终将有为!”这一句更是被客户喜欢,直接用作节日宣传的Slogan。
而520当日发布的这条,更是直接参与了中期拍摄。
我喜欢看着自己半夜睡不着酝酿的想法,一步一步逐渐落地成现实的过程。
尽管这要付出超出服务范围内的心血,但我很想做可以分享出来的案例,所以愿意。
之后再无机会与这个团队合作。像是应往前冲时,突然停住了脚步。非我能左右,却也有一些遗憾。
六月的五个项目里,最大的收获来自最少费用的友情救急,得以受到一个导演点拨,教我如何写出王家卫式的文案。为此关注了up主“王左导演”,那天进入心流模式,一天改两稿,最后导演用了自己的那版。
这里想延伸聊一下“受点拨”的感受。从入职场至今,一直都是独自摸索着走过了这六年半,我对任何愿意对我提建议的人,都心怀感恩。也许与同事三年,废话说了一万句,但我会因为那一句“你可以······”而铭记在心,且郑重相待。
七月无工作。(啧啧)
八月再次接到与《乡脉》相关的活儿,一个是30分钟纪录片的文案。闭关了十来天,有一半时间,过着高中时的作息。设置了45分钟作为一个番茄钟,一天可以用掉10多个。定稿出门的时候,有一种从练功房修成正果的喜悦。
另一个则持续到了九月中。不难,只是遭遇过换拍摄地点,要重来的经典故事。
此后就安心过三十而立的生日,过中秋,过国庆,回老家做伴娘,庆祝闺蜜也三十而立,带父亲去医院,探访朋友的庄园,回广州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
一桩桩,一件件,事赶事,人喊人,推着我往前走,压根无暇兼顾工作,只能无奈推掉。
活儿本就不多,将工作拒之门外的时候,心是疼的,但当下确实无法一心二用,
等生活重新进入正轨,已经自由职业一年半了。2023年只剩下两个月。
四个项目,三个都是文案相关,倒有一个例外,是去帮朋友做现场制片。自5月之后,难得重回拍摄现场。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大局观也在日渐成熟,处事更加游刃有余。
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独立接单后,已经从“先解决问题,后解决情绪”过渡到“我只专注于解决问题,并无多大情绪”的状态,这是够我拿出来凡尔赛的超级大进步!
而这项新养成的能力,不只于工作有益,更适用于一切人际关系的处理。
以上没有细说的项目中,也有很多不愿分享但曾在好友群里吐槽过的坑,无伤大雅。与之对应的,是识别风险的能力明显在加强,有几个未接或者及时拒绝的项目,至今聊起来还心有余悸,好险好险,幸好没接。
而这两个月,我愿称之为年末的丰收。当然,这与工作毫无关系,只是因为认知的突破,让我拥有了面向未来的勇气。
想起捌师傅最新更新的那期播客里,嘉宾一言回顾离开体制的决定,她说:
“过去我也会觉得是我的勇气让我离开的,但现在我再回过头来看,我觉得是我的认知让我离开的。”
当下就有醍醐灌顶的领悟。也许之前我是因为勇气才离职,可如今都走了20个月,依旧这么坚定,勇气、底气、认知,三者缺一不可了!
我其实依旧还在相信,有所为,终有所为。
PART.02/ 生命滋养三件套,珍惜现场的力量
不打工的日子里,在努力打发时间。
生命滋养三件套:书、影、音,三者同样缺一不可。
今年也有很大的突破,就是在自由的时间里,可以去很多想去的现场。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如果有喜欢的作家/音乐人/创作者,一定要去见面呀,去当面感谢,是他们的作品让日常见喜,也是他们的陪伴让生活随处可拾欢。
更重要的是,也许他们不经意间的某句话,能拨开眼前的云雾。
01 书
这一年,总共看了61本书,奔赴16次现场。





现场活动参与这么多,关键词只有一个:单向空间。(爱它!!)
这里有10场是由它组织或者联合主办的,3场与南国书香节有关,2场是翻阅书后感兴趣,就近参与。
至于今年的读书计划,很简单,去年其实有列清单,100本书,实际阅读进度是12/100,然后增加去年在看/想看的,年份一改,就是新的计划。
所以,今年先看未看完的,再看计划内的,应该差不多。(虽然,感觉实际操作时,一切还是会以兴趣为主。)
02 影
1个动画,2个课程,3部电视剧,5个综艺,23个纪录片,116部电影,参加7次影视活动。




在现场:
- 张立宪×魏小河|《但是还有书籍2》展映交流会
- 《封神第一部》|全国巡演 广州站
- 《我经过风暴》|主创映后交流会
- 《坚如磐石》|主创映后交流会
- 《河边的错误》|粉丝团观影会
- 记忆的风景——司徒兆敦口述历史分享交流会
- 《消失的丙察察》|导演映后分享会
- 后续观影无计划,无影单,但是有想深入了解的导演。
书要一本一本读,电影也要一部一部看。不着急,慢慢来。
如果一定要明确对自己的要求的话,就是保持读完写几句观后感的习惯吧!
03音
至于音乐,莫里康内是年度总结里的年度歌手。对此我很荣幸。
也去了近10次的音乐现场,痛仰是真爱,张楚是情怀,再就业是精神榨菜,其他都是奖励。


- 痛仰|佛山Also live 开箱演出
- 痛仰|「三四五」巡演 河源站
- This is SKA: 紫铜×板砖×脑浊
- This is Punk: 顶楼的马戏团×反狗×干花
- 国潮音乐节|再就业男团×汪苏泷
- 打扰一下×张楚 双专场
- 平平和安安|右侧合流×HyperSlash超级斩 双专场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以上四项,是最主要的分配板块。看得见时间的去处。
快乐,无限快乐。除了没有赚到钱,一切都很好。
想起和妈妈的一段对话,她问我,最近怎么样?
我说:“有项目的时候,就好过;没项目的时候,就好好过!”
她听懂了。爱她!
PART.03/ 多元体验,看见人生的多面
01 关于旅游:
今年并没有单独旅行,只是因着工作原因,跟着去了几个城市,我很喜欢出差,如果可以,希望能多接一些需要出省办公的工作。然后配合着自己的时间,多待几天就很幸福了。

02 关于自媒体:
一直都在保持更新与书影相关的笔记,勉强算是工作之外的文字输出。最后两个月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肯定。年前微信读书应该可以破千粉,也许可以加V成为优质创作者,没有的话也没关系,终归会在年后某一天实现,算是一个小确幸。而公众号,希望2024年可以多输出长文分享,保持更新的频率。
03 关于活动:
今年去了很多书影音现场,去的理由,其实简单到不能再简单。首先是感兴趣,兴趣最重要。其次,其他的都是其次。
只要一想到如果这次错过,下次不定什么时候会再见,瞬间多了很多动力。然后再想,如果不去,按照往日规律,要么去书店泡一天半天,要么就在家看两部电影。在常态与特殊态之间,我一般都会选择后者,推开门,去迎接未知的一天。
04 关于养生:
三伏天泡了很多次脚,太喜欢泡脚了,这都不用坚持。
早起很难,但是很少睡懒觉。
早睡也难,尽量保持12点入睡。
至于运动,是没有的。对此,我反省。
05 关于叙旧:
珍惜能见到好朋友的机会,用力奔赴着可以约见一面的人,所以这一年拍了很多很多的干杯照,尊重了共度的时间,敬友谊,也敬日子里碰出的声响。

06 关于新友:
这一年是交到新朋友最多的一年。有重新建交的旧同事,有从饭搭子演变而成的精神好友,有因张楚演唱会认识的楚粉姐姐,有在图书馆结缘的自习搭子,有因主动去结识的文案人、数字游民、读书博主·····更有不是朋友,但加入了朋友圈列表的喜欢的导演、主播、文案大佬、编辑等。
有意思的是,这里也有一个转变。上半年看到喜欢的文案大神开放了微信号,犹犹豫豫大半年,依旧无所行动。最后两个月,积极、主动、热情指数大幅上升的我,终于在看到他们的年度总结之后,鼓起勇气冒昧申请,这份犹犹豫豫与勇气,同样发生在喜欢的导演、主播和编辑身上,也许因为喜欢是真诚的,这些申请都有了回音,小确幸。
当然也有因观念、距离或者其他原因与越走越远的朋友。
07 关于组群:
六月底组了一个书影打卡群,和导演朋友、后期朋友走了半年多,走势依旧良好,有望走到一周年。昨晚还给自己上了要求和难度,希望可以好好保持。
08 关于理财:
对于自由职业者的我来说,没工作,并不慌张,没工作的同时,基金会绿得我发慌。
09 关于健康:
自己倒是没有进医院,反而陪着父亲进过两次。希望大家与家人,一切都以身体为重,平安健康。
10 最后,是关于心态。
今年的心态明显要稳定很多,没几个失眠的夜晚,倒是赶稿熬夜的多。
这要得益于书影还有播客中,从中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小工具,比如“微习惯”、比如“课题分离”、比如“正向浪”、比如“激活生命力”、比如“小范围测试”、比如“未来决定现在”、比如“知行合一”······
谢谢这些小工具,以及提供小工具的老师们。
PART.04/ 庆祝小确幸,也庆祝无意义
2023年是由许多的小确幸时刻组合而成的,当然也有许多的遗憾。
一是全靠朋友介绍项目。
谢谢朋友们,但这也意味着,其实从未主动打开过自己。
好在这是过去式了。最后一个月,我不仅清楚意识到,还在努力让意识化为具体的行动。行动才是灵魂。
二是依旧没有写出自己想写的故事。
这是进行时,因为文学是一个理想,我依旧没有写出东西去投稿。这是我要面对并且接受的现实,所以,我倾向于往前看,不回头。
三是对于体重的控制。
对比前两者,体重实在无足轻重。这也意味着,除此之外,我并无其他的不满足。
《庆祝无意义》是米兰·昆德拉的著作,那天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同时得知族中最老的长辈也成为了记忆。珠江新城地铁站的转线大厅,接住过我落下的热泪。
他在书里提到:
“无意义,我的朋友,这就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
所以,朋友们,电子朋友们,我们要庆祝小确幸,也要庆祝无意义。感受快乐,也接纳痛苦。期待成功,也允许自己失败。
认清生命的无意义,然后仍然热爱生活,还有生活着的这个世界。
PART.05/ 把原地,踏成起点
坦白说,2022年4月提离职的时候,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成为一个自由的文案人。
那时只想着“先离开,以后的,以后再说。”靠着这一点点勇气与冲动,我果断地转身奔向了山海。裸辞肯定是一种冒险,可理智在这个时候,全无用处。
而当那时未知的以后,在此刻变成了昨日,有些答案早已清晰。比如:
“你后悔吗?”
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问过我。
仔细回想,只在一个看着余额的瞬间心惊了一下,那是一种算清楚帐后的心虚。毕竟应在曲线上涨的一年里,我的余额反而掉得非常非常快。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如果一定要去比较的话,对自由职业者的我来说,更可怕的是,同时,基金们掉得更迅速,绿得更彻底。人也就彻底地没了脾气!
不过,我从未后悔过。不只是自己的直观感受,更是因为,我从未待在原地过。
在职时,给最后一个项目写的文案是:
“不管身处何方,但愿你的前路漫长,但愿你,随时拥有再启程的勇气。”
祝福里藏着的态度,何尝不是一种预言?
我也喜欢那年写给星途的勉励:
“破局,才是人生的常态,能把原地,踏成起点。”
我从未待在原地,因为我始终都在出发。
2024年,依旧秉持着“行动才是灵魂”的观念,想继续向外探索世界的多元,多多寻求合适的工作机会,也继续向内觉察,发掘人生的多面。

而这一篇,既是总结文,也是找活帖:
这里是梁伧,全网同一ID,一个继续努力精进的自由文案人,可以兼职制片,欢迎合作,也欢迎交流。我且开放我的世界,想知道此后还能在这条路上,可以走多远!
(这几天,准备将案例集放到公主号,哪天你要是在聊天框输入“简历”二字,也许就会收到我的案例。)
祝好,我的电子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