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海值得关注的古典音乐演出
文:张可驹
古典音乐舞台恢复国际化,迅猛地超乎想象,短短数月之间,就像是完全回到了从前。明天就进入12月了,略谈2023年最后一个月里,上海值得关注的古典音乐演出。

12月1日
上海交响乐团主厅:
黄屹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卡瓦克斯,肖斯塔科维奇《米开朗基罗诗歌组曲》,男中音:托马斯·鲍尔。
很好的选曲,老肖剧场效果极佳的协奏曲,搭配内省的艺术歌曲。卡瓦克斯让人期待。不过这场开票之初,就迅速抢光,居然还出现某人翻几倍还高调倒卖的奇景。也是开闸之初,人们狂躁心态的一瞥。
上海音乐厅:
直接撞日的一场,陈萨弹巴赫、贝多芬与巴托克的独奏会。这些年,陈萨的独奏会曲目穿梭在全集构思与精巧构思之间,每每引人注目。
钢琴家之前表示,她希望灌录贝多芬全部的钢琴奏鸣曲。这些年,也陆陆续续在弹,这次是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搭配巴赫的帕蒂塔。再弹巴托克的奏鸣曲与《罗马尼亚舞曲》是非常好的安排。
巴托克其实传承伟大前辈们很多,虽然风格不那么明显,想想他步巴赫后尘,创作的小提琴无伴奏即可。
12月4日、5日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王羽佳独奏会。这两场没啥好说了,虽然知道原因,可如此秒空,在我看来,基本是理解而不明白的范畴。好歹,票价本身不是太有挑战性,至于倒卖到什么价位,就看一下市场接受度吧。
不过,在此列出这两场,非为话题性,而是有一说一,钢琴家这次对曲目的选择还是很有节操的。
12月7日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音乐会。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是一个独特的室内乐重镇,不是单独的四重奏、三重奏名团,也不依附于乐队(由乐队成员构成),而是一个独立地呈现多元组合的室内乐机构。
原本,漂亮那边的室内乐风格是否构成一个“学派”,也有争议。林肯中心的演奏家们作为代表性演绎者,还特别体现出多风格折中的特点。芬克离开爱默生四重奏是后者的转折点,但这位大提琴家找到新的位置和爱情,可喜可贺。
12月9日
上海音乐厅:
鲍罗丁四重奏音乐会,曲目是全套俄系作品。能够现场聆听柴可夫斯基《第二弦乐四重奏》是可贵的,况且还是俄派传统最深的组合来演。说实话,国内演他的《第一号四重奏》都不多,更何况第二号呢?
但这确实是老柴别有魅力的作品,鲍罗丁的《第二号四重奏》显明俄式的歌唱思维如何体现在这个严谨的形式中?
鲍罗丁四重奏历经多次换员,如今基本年轻化了。而先前,别林斯基还在的时候,他们在Chandos的录音已渐渐体现出风格的转变。特殊时期许多沉厚的内涵,退后了一些,让位给光洁、顺滑而缜密的音响造型。
世人多道俄国音乐家重口味,鲍罗丁四重奏那套贝多芬全集,倒是特别不重口味的。期待他们怎么表现本国的作品吧。
12月10日
上海交响乐团主厅:
秦立巍独奏会。非常传统的曲目,舒伯特“阿佩乔尼”,代表古典与浪漫的桥梁,之后是舒曼,下半场现代作品,加老肖的20世纪经典。时间顺序,风格对照,将很典型而够分量的独奏会曲目安排走了一遍。
之前对秦立巍的现场印象,还停留在精湛无比的柯达伊无伴奏(当时的乐评:秦立巍与“燃烧的”大提琴)。这次的曲目整体温和了很多,期待方岽清的《林冲》。
12月16日
上海交响乐团主厅:
迪图瓦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出福雷《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组曲》,圣-桑《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迪图瓦在SSO操作了不少有挑战性的项目,这次换回大俗曲“自新大陆”,倒是另一种显眼。福雷的作品是亮点。大提琴协奏曲由卡普松担当独奏(他是主团艺术家),上次听他印象不错:大提琴家卡普松印象:可靠的演奏家,就是可贵的演奏家。

虽然好演出不少,但也不难看出,在密集高能的下半年临近结尾之际,演出市场的节奏和密度也渐渐趋于和缓。如果漏了什么好的,请多包涵。
Kempff946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谈谈演出市场的狂热9月|上半月 (1人喜欢)
- 当夜长评:听布莱克肖的独奏会,强大的个性与内敛、疏离的表达并不矛盾 (13人喜欢)
- 当夜长评:再听鞠小夫的独奏会,钟情于诗歌的人,应该是语言的专家 (5人喜欢)
- 当下,听布朗夫曼的独奏会也是不易,这位末代“优美青”钢琴家 (6人喜欢)
- 这位钢琴家,是时候重新认识他了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