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的爱与被扼杀的诗人 |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从普通小说看的话,《生活在别处》将这种恐怖的亲子关系写的淋漓尽致。而如果结合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社会现状看的话,又能看到更多隐喻。
窒息的爱与被扼杀的诗人
文:张铁钉
原发于豆瓣: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307852/

《生活在别处》这个名字很多人肯定会觉得很熟悉,甚至有些人把这个书名作为了座右铭。这本书是米兰·昆德拉仍在捷克时的作品,也属于他的早期作品。
如他其它的早期作品那样,在这部作品中,爱情被掺杂了太多的元素,又或者说是用爱情来进行各种的隐喻。
很多人认为米兰·昆德拉是爱情小说作家,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在他的早期作品中,爱并非是纯粹的,爱只是一系列事件集合后的投影。
在《生活在别处》中的爱情也是如此。画家与妈妈的爱情,是来自于肉体的欲望。诗人与大学生的爱情,是来自于对妈妈的叛逆。诗人与红发女孩的爱情,是来自于对自己认可的需求。每一份爱情背后,都是有着明确的目的。甚至于诗人所认为痴情的红发女孩,实际上也另有情人。
生活在别处,爱情也是如此。在过于窒息的气氛中,人总是会另寻出路。诗歌,正是现实的生活在别处。虽然整个故事看起来是在讲述扭曲的亲情与爱情,但实际上却是在隐喻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

不过这方面有些敏感,感兴趣的小伙伴还是自己补补历史。下面只说这本书中很多人会觉得很亮点的,有关扭曲亲情的描写。
如今有个词叫妈宝,就是那种什么都听妈妈话的人。这本书的诗人也是如此,但他是被动的妈宝,是被妈妈所控制的人。当女人在婚姻中无法得到丈夫爱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将感情投射在孩子身上。将自己所有的希望和爱意都压在孩子身上。
甚至于产生出一种扭曲,超越母子的爱,与完全的控制。也因此,每当诗人有女朋友后,母亲都会用各种方式阻挠,生怕别的女人抢走自己的儿子。
诗人也很痛苦,他不断地找寻着出路,却无法逃出母亲的控制。他的生活被母亲所掌控,他想要的生活在别处。
而也是因为母亲的控制,让诗人从小被隔绝在真实的生活外。他无法对自己有正确的评判,他也不知道真正的爱是什么。他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迎来属于他的悲剧。
如果从普通小说看的话,《生活在别处》将这种恐怖的亲子关系写的淋漓尽致。而如果结合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社会现状看的话,又能看到更多隐喻。
生活在别处,故事也在别处。
(完)
-
咸塘浜老黑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5 13:45:02
-
wonderstruck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5 13:32:15
-
STARFISH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5 13:12:01
-
Ev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5 12:01:56
-
茯苓瞳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5 11:47:00
上海译文新文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春天里,一起读书吧!| 一份春日书单 (15人喜欢)
- 因欢乐而怦怦直跳的心 | 毛尖评波伏瓦《青春手记》 (14人喜欢)
- 谁懂啊,编这本书的每一天都在笑!| 埃科《米兰讲稿》编辑手记 (8人喜欢)
- 在野蛮社会里,文明、美和善良都是罪 |《华氏451》 (7人喜欢)
- 八百公里的圣雅各朝圣之路,居然还是“欧洲最佳骑车路线”?| 《不朽的远行》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