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觉察和精神内守
一位心理咨询师对我说,要分清幻想与现实可以时刻保持觉察。对自己升起的每一个念头的觉察。当你有了觉察力,也便有了自知力。不会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出不来了。还要建立与现实的连接。做家务,养宠物,与朋友社交聊天。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接触。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建立连接。现实感增强了,幻想虚幻的感觉就减弱了。另外尽量避免过多的从事需要幻想的工作。比如科幻写作之类的。
一位茶艺师说,我们喝茶的时候可以练习精神内守。喝完一口茶,闭上眼睛,闭上嘴。深吸一口气。放下你的手。静静感受,眼观鼻鼻观心。一股暖流,可以使血流可以是气流周身流动从头至脚至手。这就是简单的练习精神内守。说道精神内守我想到一段话。
【原文】内以养已,安静虚无。元本隐明, 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珠,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译文:这一段是讲修性的过程,身有戊已二土,这是修已土的方法,内以养已是指修性,已土是由性五行构成,它的性五行分为精神魂魄意。精属水,神属火,魂属木,魄属金,意属土。五行归中,即是已土。修已土首先要安身入在空虚无为无作的状态之中,人的元精元气元神是隐密不可见的,这里的元是指元神,要想使隐藏的元神复明,就必须行内照之功,进行五官内照于身体内部的方法。具体的讲,就是眼观心、耳听心、鼻闻心、舌偿心、五藏六腑归心,一个脏腑一个脏腑地观照,身体都要观照得到。久而久之会照的透明,直至无心无身无物的真寂灭境界。所以叫元本隐明,内照形躯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闭塞其兑,筑固灵珠。”灵珠是元神,易散,就是离位火中的珠子易失散,失散的门户是人的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具体地讲,元神散为五神即精神魂魄意。其中肝藏魂开窍于眼,所以要闭眼内照于心;肺藏魄开窍于鼻,所以要鼻闻心;肾藏精开窍于耳,所以要耳听心;心藏神开窍于舌,所以要舌尝心;脾藏意开窍于口及身,所以要闭口身不动。塞其兑是说要塞门闭七个漏五神的口,这样才能保住元神,元神就象大火里的水珠,不注意就散发出去,它象龙有巨大的能量,也恶,所以人发火有作为就伤了自己的元神,人的心之所以灵就是有灵珠的存在,闭塞其兑就是巩固这颗修成的纯阳灵珠。当这个灵珠发光,全身光亮透明通透无碍。再把这个光珠放到下丹田去,人的双眼为日月之光,也下照于下丹田,使精气神汇合于下丹田,从而温养下丹田修命炼成的纯阳子珠即戊土。水是金的子所以要温养子珠,使之阴中生阳再入中丹田灵珠,使乾之纯阳正气继续生发直至充满。“视之不见,近而易求”。这是说要看是看不见的,但是通过亲自实践就能得到它,有境界作证。
佛家讲修心修的多,道家性命双修。佛为心道为骨。既要红尘练心,也要练我们一身筋骨皮和内丹。有时候你到了一定火候,会遇到三灾五难。就像孙悟空师傅说的。不要怕。很快就会过去。只是关照着他,如一面古镜。任他再大的波澜我自如如不动。灾劫自会过去。我们的身体也会如同脱胎换骨般焕发新生。可能发现以往的陈年旧伤被治愈了,不再疼痛。以往虚弱缺血的心脏,也变得强壮起来。跳动坚实有力。稳而不沉。以前走六七千步就累了。现在走9000一万步也不是很累。身体变得轻盈了。
有的人抱怨人体太精密了,零件坏了还不能修。也没有一个使用说明书。其实早在东汉时期,魏伯阳就给出了我们这本人体使用说明书。如今南师用极浅显易懂的白话把它讲出来。就是想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好好使用它温养他。《参同契》这本书值得至少读三遍以上。
精神内守说多了,我们扯回来。如果精神内守练习的多。内观内照练习的好。想要保持对心的觉察也没那么难了。在恶念邪念升起的第一时间我们可以掐灭他,不去理他至少不助长它。在善念升起的时候我们可以善护它。扩大它。念佛时候也一样。念佛时候有没有散乱,有没有掉举,有没有昏沉?把心放于一念处,念念相续。一直全身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发出清晰洪亮的佛号。证得念佛三昧。功夫成片。我自己念佛念得少,目前只在睡前至少念十声。睡前发愿,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入不可思议大般涅槃解脱境界。晨醒发愿,愿众生都能从黑暗中迷惑中醒来,觉醒开悟。遇善知识。暇满人身值遇佛法。人身难得,中土难生,佛法难闻。既然这一世有这么好的机缘,一定好好修行。早脱生死轮回苦。早点完成自渡。还要弘法利生接引更多众生到彼岸。
对内的觉察都能做到了,对外部的觉察更加简单。觉察修的好的情况好多师兄会修出一定的神通。比如天眼法眼慧眼。看东西能看到本质。有时候有联觉。比如有时候看一个物体的外包装,能看到设计者和品牌方想传达的理念。有一种虚无的默契。说不出道不出。只有那一刻有所体悟。当我们对每一件事物存有恭敬心和慈心。没有生命的金属石头木头彷佛也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身边每一样福报换来的物品的时候,他们也会静静守护在你身边。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发挥他们最大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