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被差评围攻?
《辛德勒的名单》在B站上被疯狂打差评,评分一度低至4.1分。而在豆瓣上,也有大量一星差评,但作为曾有一百多万人评价过的经典之作,目前的评分仍然保持在9.5分。

非要找出来这部电影哪儿不太妥,一些人认为《辛德勒的名单》需要严肃直面的时候,它却经常过于讨巧。开场段落的波兰战败,表现得过于煽情和夸张,让人觉得有些做作。另一些人认为电影中的犹太人角色显得过于夸张和虚伪,而辛德勒本人则过于完美,没有展现出他的缺点和人性的复杂性。

现在为什么很多人这样打分?巴以问题带来的犹太人问题?
在北京出租司机和北大教授都在讨论国际问题,而且司机聊的更有趣更合理,我们听谁的?应该认识到:讨论国际冲突其实是门槛太高的事情,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人文社科知识和逻辑能力都不足以实现思考,回到大众娱乐的电影上,豆瓣常见的就是很多人根本不懂什么是好电影,就胡乱打了分,这可以接受,但因为某个政治观点不同,组织一群人恶意给电影打分,这就是违背了基本价值观和正常人性。
回到电影分析上,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看待一部电影,需要了解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情节和人物,电影所表达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它们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不是现在你不喜欢犹太人,可以重新掘坟去污染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如果这样的话,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会被无限度抬升并抨击,文字狱会成为家常便饭,这个错误,我们以前犯过,后果很严重,没有必要重蹈覆辙。
容忍自己不喜欢的观点、政治认知和文艺作品,是文明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性基石。人的自由建立在对他人包容的基础之上。所以,到了文艺作品部分,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动辄以某事件为情绪煽风点火,制造各种仇恨和极端言论,这更可怕。
1,学习永无止境,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再发言不迟,互联网给了每个人发声的机会,你需要考虑发声的价值。
2,艺术与政治,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考研的你在艺术学概论学的不少,你更懂你目前学习的影视艺术究竟该是什么样。
3,不要放弃每一个发声的机会,反驳不合理的声音,朝着包容积极健康,这也是人文学科最有用的地方了。
初登场debut
考前冲刺一对一和24模拟题考试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