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一个开心下
1.货币数量论讲物价跟流通的货币数相关,第一个讨论这个想法的是哥白尼,这厮不仅日心,还日钱。
2.最早提出效用函数和效用递减的是著名神棍家族伯努利家族的丹尼尔,但是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工作,因为他的论文是用拉丁文写的——经济学家们懂拉丁文的时候看不懂丹尼尔的数学,后来当他们能看懂数学的时候,却不懂拉丁文了。。。
3.Thomas Mun是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进行分析时几乎不用数学工具,纯用逻辑,所以他的论述看起来非常明快过瘾。
4.最早在论文中使用ceteris paribus(其他一切条件不变)的经济学者是William Petty,他的另一个主要贡献是发明了抽水马桶。Petty还有个基友Dudley North,第一个把国际贸易的理论建筑在国内贸易的理论之上,结果当时没人理他——大家为这都把他当民科。
5.这俩基友的故事没完:North的后代提出的议案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Petty的后代则代表大英帝国承认了美国独立。
6.Quesnay是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同时是个内科医生、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做过血液循环实验并以此为原理画出了据说是历史上第一张投入-产出表。最拉风的是他做经济学是因为生活无聊,于是顺便来解决下让路易十四头疼的财政问题,做完之后他又回去鼓捣数学和物理去了。
7.亚当·斯密,大腕,就不详细介绍了。话说斯密有个朋友叫瓦特,就是改良了蒸汽机的那个,据说瓦特给斯密介绍过一个姑娘,不知为什么最后没成,难道是几百年的“经济学家Gay魔咒”的效应?
8.斯密终生未娶可能也和他是天然呆有关,他好几次在舞会上看见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且和姑娘跳了舞,但是舞会过后斯密却忘了姑娘叫啥名字……(我说斯密你真的不是混S1的么)
9.Condorcet是法国人,就是他提出了阿罗不可能性定律所描述的那个投票悖论。由于母亲信仰的问题,Condorcet9岁之前一直穿的是女装(伪娘萌啊……)。他老婆的弟弟则是那个被认为导致了滑铁卢之战失败的格鲁希元帅。
10.大卫·李嘉图是天才中的天才,他27岁才在度假时第一次读到了国富论,37岁才开始进行学术写作。结果取得的成就……不说了。
11.李嘉图最亲密的基友是马尔萨斯,两人在学术上是死对头,但是李嘉图死的时候给马尔萨斯留了一大笔钱,因为他担心马尔萨斯因为生活费不够导致不能专心学术,两人感情之好可见一斑。李嘉图的另外一个亲密基友则是James Mill,也就是John Stuart Mill他老爸。
12.John Stuart Mill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很小的时候就学了希腊文拉丁文微积分印度史……不过Mill后来回忆童年时最常用的词是“没有玩具”。另外,John有一个养子,叫伯特兰·罗素。
13.Gustav Schmoller是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创始人,这个学派和英国古典学派针锋相对,认为经济学应该注重历史统计,“普遍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不存在的。在这个学派的打压之下,最早构建出边际生产理论的Thünen和提出了完整的消费理论的Gossen一辈子都没能引起人们注意。
14.有一年Schmoller去伯尔尼参加统计学学术会议,会上一个瑞士年轻人提到了“经济学的自然规律”,Schmoller打断了他,告诉这个不知名的年轻人:“先生,并不存在什么经济学自然规律。”年轻人则反问到:“先生,你知道伯尔尼哪里有吃饭不付钱的餐馆么?”Schmoller很不高兴,带着怜悯说道:“没有,不过倒是有便宜的。”“那么,这不是经济学自然规律么?”年轻人答到。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帕累托。
15.不过,Schmoller的学派也不是百无一用,恩格尔(Engel)和Engel系数就是新历史学派的重要贡献。
16.凯恩斯除了《通论》之外还写过《概率论》,在概率论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本人还率先提出“可以用概率描述的东西就具有确定性”这一思想。
17.凯恩斯是个gay,这个大家都知道,而且他的gay伴侣从画家到诗人再到数学家和农园庄主。不过他最后还是娶了一个俄罗斯的芭蕾演员,两人婚后的感情很好。
18.熊彼得(Schumpeter)读大学的时候和哈耶克、米塞斯等人在一个讨论班上,但是他并不怎么喜欢出自同门的哈耶克,因为熊彼得厌恶价值判断,他自己还说过“经济学不应该有熊彼得学派”(不过能说这句话得有怎样的资本啊!)。熊彼得还担任过奥匈帝国的财政大臣,并且做的不错。
19.熊彼得最得意的学生当然是萨缪尔森了,此公是天才级的人物。据说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熊彼特转过头去问另一位答辩委员会成员列昂惕夫(Leontief,诺奖得主,提出了完整的投入产出理论):“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我最喜欢看这种小故事……
2.最早提出效用函数和效用递减的是著名神棍家族伯努利家族的丹尼尔,但是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工作,因为他的论文是用拉丁文写的——经济学家们懂拉丁文的时候看不懂丹尼尔的数学,后来当他们能看懂数学的时候,却不懂拉丁文了。。。
3.Thomas Mun是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进行分析时几乎不用数学工具,纯用逻辑,所以他的论述看起来非常明快过瘾。
4.最早在论文中使用ceteris paribus(其他一切条件不变)的经济学者是William Petty,他的另一个主要贡献是发明了抽水马桶。Petty还有个基友Dudley North,第一个把国际贸易的理论建筑在国内贸易的理论之上,结果当时没人理他——大家为这都把他当民科。
5.这俩基友的故事没完:North的后代提出的议案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Petty的后代则代表大英帝国承认了美国独立。
6.Quesnay是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同时是个内科医生、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做过血液循环实验并以此为原理画出了据说是历史上第一张投入-产出表。最拉风的是他做经济学是因为生活无聊,于是顺便来解决下让路易十四头疼的财政问题,做完之后他又回去鼓捣数学和物理去了。
7.亚当·斯密,大腕,就不详细介绍了。话说斯密有个朋友叫瓦特,就是改良了蒸汽机的那个,据说瓦特给斯密介绍过一个姑娘,不知为什么最后没成,难道是几百年的“经济学家Gay魔咒”的效应?
8.斯密终生未娶可能也和他是天然呆有关,他好几次在舞会上看见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且和姑娘跳了舞,但是舞会过后斯密却忘了姑娘叫啥名字……(我说斯密你真的不是混S1的么)
9.Condorcet是法国人,就是他提出了阿罗不可能性定律所描述的那个投票悖论。由于母亲信仰的问题,Condorcet9岁之前一直穿的是女装(伪娘萌啊……)。他老婆的弟弟则是那个被认为导致了滑铁卢之战失败的格鲁希元帅。
10.大卫·李嘉图是天才中的天才,他27岁才在度假时第一次读到了国富论,37岁才开始进行学术写作。结果取得的成就……不说了。
11.李嘉图最亲密的基友是马尔萨斯,两人在学术上是死对头,但是李嘉图死的时候给马尔萨斯留了一大笔钱,因为他担心马尔萨斯因为生活费不够导致不能专心学术,两人感情之好可见一斑。李嘉图的另外一个亲密基友则是James Mill,也就是John Stuart Mill他老爸。
12.John Stuart Mill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很小的时候就学了希腊文拉丁文微积分印度史……不过Mill后来回忆童年时最常用的词是“没有玩具”。另外,John有一个养子,叫伯特兰·罗素。
13.Gustav Schmoller是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创始人,这个学派和英国古典学派针锋相对,认为经济学应该注重历史统计,“普遍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不存在的。在这个学派的打压之下,最早构建出边际生产理论的Thünen和提出了完整的消费理论的Gossen一辈子都没能引起人们注意。
14.有一年Schmoller去伯尔尼参加统计学学术会议,会上一个瑞士年轻人提到了“经济学的自然规律”,Schmoller打断了他,告诉这个不知名的年轻人:“先生,并不存在什么经济学自然规律。”年轻人则反问到:“先生,你知道伯尔尼哪里有吃饭不付钱的餐馆么?”Schmoller很不高兴,带着怜悯说道:“没有,不过倒是有便宜的。”“那么,这不是经济学自然规律么?”年轻人答到。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帕累托。
15.不过,Schmoller的学派也不是百无一用,恩格尔(Engel)和Engel系数就是新历史学派的重要贡献。
16.凯恩斯除了《通论》之外还写过《概率论》,在概率论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本人还率先提出“可以用概率描述的东西就具有确定性”这一思想。
17.凯恩斯是个gay,这个大家都知道,而且他的gay伴侣从画家到诗人再到数学家和农园庄主。不过他最后还是娶了一个俄罗斯的芭蕾演员,两人婚后的感情很好。
18.熊彼得(Schumpeter)读大学的时候和哈耶克、米塞斯等人在一个讨论班上,但是他并不怎么喜欢出自同门的哈耶克,因为熊彼得厌恶价值判断,他自己还说过“经济学不应该有熊彼得学派”(不过能说这句话得有怎样的资本啊!)。熊彼得还担任过奥匈帝国的财政大臣,并且做的不错。
19.熊彼得最得意的学生当然是萨缪尔森了,此公是天才级的人物。据说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熊彼特转过头去问另一位答辩委员会成员列昂惕夫(Leontief,诺奖得主,提出了完整的投入产出理论):“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我最喜欢看这种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