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初登场拒绝了13个考研的学生
五一前后,考研问询扎堆儿。
统计了一下,这一周,我们拒绝了13个想要考研的学生。
汇总一下如下,有些伤人,非本意,只保留最核心的内容,不要额外揣测。
当然你非要考,那就继续。
1,“外语四级没有过”。我再询问了一下高考外语70多分,这种同学在戏剧影视专业362的国家线,很多学校390+分数线,甚至有些学校430的分数下,已经丧失了艺术类考研的可能性,更别提名校了,不要抬杠说努力,如果你英语能好,早好了,不要等到这个时候再说。事实上,许多学生只是因为看到别人考研了,就盲目考研,这样的同学有3位。
2,“老师,我从XXX机构来,我觉得他们是个骗子,我想退费跟你们学,我……”不好意思,我们不参与这种事情讨论和建议,也不会接受这样的学生,如果是机构都差不多,核心靠你自己。机构没有那么高级,知识是普世通用的,再一个,可能我也是骗子。
3,“我家里特别不支持我学电影,我想去借呗借点钱交学费……”。实话讲,没有经济基础,又有艺术梦想,自己又没有家人支持,这样的学生很可怜,我们辅导的戏剧影视类专业考研需要一定的学费、生活费等开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可能会因为考研而造成经济负担,建议放弃。
4,“老师,我想考编剧,能不能不写”实话讲,电影创作类的要求就是多出作品,剧本,片子或者其他,我不懂这种学生矛盾的心态从哪儿来的,不管自己擅长与否,先需要写写看,有基本的创作表达。
5,“第四年考,第一年320+,第二年340+,第三年360”考的某师范大学的电影史论,看了一下真题,这算是没有学明白的或者脑子不在线的,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没有特别难的。学生开口闭口都是老师我背的好熟,为什么得不了高分,诚挚的建议:放弃吧。
6,“我妈妈希望我尽快……,我妈妈希望我早点……,我妈妈希望我马上……”一场10分钟对话下来,发现这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妈宝,我说你多大了,她说我24,我说咱们是成年人,咱们能不能先不说你妈,咱们两个独立聊一聊考研的事情?她说:好的,老师,我妈说……
7,“老师,我特别喜欢电影,我今年36了”。问了一下,怎么个喜欢法,基本电影知识啥也不具备,甚至一些电影常识性了解都不具备,现实的喜欢需要具体的行动,电影专业虽然看似充满魅力,但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能力水平。为这个专业做了什么,单纯只能说喜欢,做什么了,吞吞吐吐没有啥具体行动,这是不可以的,和岁数本质没有关系。
8,“我想考广电总局的公务员,我想当作家,我想出国,你们是不是MCN机构,我想我北电表演研究生毕业是不是就可以当明星了……
9,“我有神经病,我想死……”(这是真的,真的,真的)
可我只是一家机构,一家提供戏剧影视课程咨询的机构,另外,会提问的学生真的很棒,会提问的学生一定能上岸。






知乎、小红书、B站、微博、豆瓣等全平台账号:@初登场debut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科荟路33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国奥集团 单聊或入考研群:请后台添加实名制企业微信or(debut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