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流水帐
这几年在国内基本是文博以及刷国保之旅,也算是收获满满。
2021年12月底在山东出差,顺道去了山东博物馆。汉代画像石艺术馆是参观的重点,听过铃儿老师的课,对汉画像砖与画像石的艺术有一些初步了解。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山东省的汉画像石以孔子见老子,而山西的汉画像砖则是很多二十四孝的内容。其它诸如伏羲女娲,还有纺织,冶铁,农耕等等反映当时生产力的画像也非常多。印象深刻的还有明朝第一代鲁王朱檀墓中的出土文物,刚刚建国还比较简朴,与后来在湖北省博看到的梁庄王墓出土的珠宝不可同日而语,而象征着权力和礼法的冠冕----------九旒冕则全国仅有。历代书画馆据说隔断时间会换一批画出来展出,我对这些还欣赏不了,匆匆地走过看了一圈儿。
路过徐州,去了徐州博物馆和旧的汉画像石艺术馆,博物馆里的良渚文化玉器与大汶口文化陶器也再现了徐州历史上一直受到的南北双重文化的影响,据说这里是历史上打战最多的地方了。因为两汉时期地位很高,各种玉器非常多,玉枕、玉面罩各种陵墓玉器,还有玉石片铺满的内棺。
徐州博物馆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金、银、铜缕玉衣,实在让我目瞪口呆,这里的金缕玉衣是玉质最好,制作工艺也最精良的玉衣。而一批有楚韵的舞俑和乐俑,动感十足,好像宫廷舞剧在你面前展开。后续在吴中博物馆看到几件在参展的舞俑,就完全没有这个感觉了。陶俑是“永在”精神化、符号化、象征化追崇的标志,写下历史长河中永恒鲜艳的生契约。
徐州的汉画像石艺术馆,只去了旧馆,古代人画太阳也是与古埃及人一样,画一轮圆圆的代表太阳,因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徐州人太勇猛了,这里也记述了徐州人一直到明朝还主要做弓箭手。当时说新馆在建造中,只能等下次再来了。在看地图时意外发现以前晋商会馆现在还在,也等以后再拜访了。
二月,在福建,先路过福州,去了福建省博物馆,有一些十字莲花碑在这里陈列,其它印象不太深刻了。
在泉州可以感受到14世纪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繁华,伴随着海上丝纳吉之路商业的往来,各种宗教信仰在这里落地生根,一座小小的城,来自世界各地的神明,约有500种之多,几乎是世界宗教博物馆了。住的酒店附近有婆罗门教的遗物石笋,类似林伽的生殖崇拜,看了开元寺,关帝庙,天后宫,文庙等等,又花了一天时间去看了晋江的草庵,庵内有一尊依崖雕刻的摩尼光佛,雕刻时间是1339年,摩尼教也就是金庸小说里的明教,可以看出在元代时候盛行一时,如今摩尼教在中国的遗址也仅此一处,如今结合本地信仰,成为当地人祭拜的寺院,香火非常旺盛。花一天时间去了永宁古城,曾经明代的永宁卫,昔日镇守东海的三大卫之一。而泉州博物馆里的元代十字莲花的石刻则更多,爱拼才会赢,一直有这样的精神,所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远渡重洋,遍布东南亚到全世界,闽台缘博物馆则记录着与文化相同的对岸的移民演变与历史关系。
后来的三月就是断断续续的疫情了,直到四月在家一个月,五月在安置点服务一个月。
六月的时候,因为想着过两年总是要离开这里,周末就骑车在大大小小的街道上,以前坐车坐地铁往来,尽管待了很多年,但还有很多是我不熟悉的街道,往日的繁华也不再,心里未免悲凉。
感觉天气实在太热了,是我来上海最热的一个夏天了,我在外面几乎喘不过气来,想着赶快回山西避暑,正好家里有一些事情,就回去了。
八月,参加本地的小众团,本来计划徒步五台山没有来得及,所以就选了另外的路线。徒步古雁门关,明长城,长城遗址,朔州崇福寺,又回到大同去了趟云冈石窟。过去一年我才走了山西从北到南除太原与家乡外的其它地方,发现我对山西太陌生了,即使去了也只是看个大概,各种历史,宗教,美术艺术是一无所知。徒步古雁门关,就像南方的同学都不知道雁门关在哪里一样,对于山西人而言,这里是中原与游牧民族几千年的战场,守住雁门关,中原才能平安,所以这里也是大大小小的战场,这里演绎的戏曲也从小熟悉。团里不少都是江浙一带躲过去避暑的,因为疫情不能出国,他们改深度游山西了,好几个都是去了四五次的,把两位导游开发的路线都跟过了。和杭州的一位也是去了三四十个国家的姐姐聊起来,和我同样的感想:跑的地方越多,越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如中国。
从大同散团,去了呼市,在呼市可是太亲切啦,毕竟是晋语区,而昔日口外最厉害的大盛魁在老城区也还有好多痕迹,呼市吃的也与大同差不多,呼市人民在夜市上载歌载舞,非常欢乐。我把跳舞的视频发给在北京苦哈哈地加班的呼市朋友,她同样完全不知道家乡这些年的变化。也许,在一线打拼的我们,忘记了生活本来的模样。去了内蒙古博物院,真是太赞了啊,有辽代的彩色棺木,曾经在电影《寻龙诀》里出现过,还有匈奴单于的奢华鹰顶金冠,黄金面具黄金马鞍等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草原文明的色彩浓郁。同样这儿也有与泉州同样的十字莲花碑,显示元代的多宗教交融的特点。去看了看将军衙署,清代的行政机构。大召寺与西藏不同,这里的黄教寺庙汉文化色彩浓厚,的导游讲了讲清代皇帝如何重视这里,据说寺里的珍宝来自乾隆的赏赐。大召寺旁边的席力图召,这里有“平定噶尔丹纪功碑”。想去的包头,赤峰留待以后再说吧。
从呼市去了张家口,一天时间从张家口去了张北的元中都博物馆和元中都遗址,这两个地方基本没什么人,而当地人要以为我去草原玩呢,可见这两个地方也没什么知名度与影响力。张家口哪儿都破,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离北京这么近的地方,两个世界啊,我本来以为山西的煤炭给全国做贡献,山西人已经很惨了,看了看河北,算了,我们不是最惨的。爬长城里遇到衡水的一个小伙子,说起来衡水中学的牛逼,生为河北人真是没办法啊。走的时候张家口有疫情了,我已经订好还住一天,没有及时走,后来看是失策了。第二天我担心没法坐火车进北京,要在北京和朋友碰面,但是时间也不够我在国博看罗马展了。
八月底参观上博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主要是来自河南的青铜器展,其实宅兹中国铭文的何尊在陕西历博,被河南抢了名字了,然而何尊又没来参展。青铜器在河南省博,山西各地博物馆看了不少了,所以这次还能看出点儿门路来了,未来继续加强~
九月,两个周末去苏州看展,一次去吴中博物馆,一次是苏州西馆,去看了阊门,了解了这段破楚门的历史和明代移民史,旁边还有专诸巷,历史在这些地名里积累着,成为了各地不一样的地域文化。中秋假期又去了趟南京,从南博到南京市博,再到六朝博物馆,城墙博物馆。在六朝博物馆窗户外面看着总统府的人山人海,我想,真是第一次去南京的人要去的地方啊。这些博物馆里的游客都不多,而南京有丰厚的人文与教育底蕴,博物馆人员都非常专业。
国庆假期,在湖北小转了半圈儿,惊叹这片土地上与中原不同的荆楚文明。随州博物馆出土了噩国的青铜器,尽管好多在武汉了,留下来的还是相当瞩目。襄阳博物馆,宜昌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湖北省博,武汉市博物馆。只有在武汉,才能感受到极目楚天舒啊,在宜昌时,突然想到了那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左老师说:襄阳就是东方的君士坦丁堡么,我突然想到韩国COPY襄阳城的地名,难道因为这个?湖北省博的宝藏太多了,值得浓墨重彩,随州出土的噩国文物展,元代非常珍贵的青花瓷器,越王勾践剑,楚国800年的展览,梁庄王墓金光闪闪的文物展,各种金镶宝帽顶与金玉腰带,最强盛的明王朝,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异域的奢华珍宝,也是郑和下西洋历史的见证。看了一天也没看完,和同学说,你们湖北人都在考试内卷呢,文化宣传都不如湖南。
十一月,去了趟杭州,感受了一番最麻烦的防疫措施,弄得我再不想来杭州。
十二月,月初想着要有所改变啊,也想再抓住一点改变的机会,不知道来年是否可以成功,不管结果怎么样,也算是完成自己的心愿吧。而伴随着放开的政策,月底被病毒击倒,躺在床上身不如死。
本来以为过去的一年是最糟糕的,回味起来也还有得有失,在家里待的时间长了,所以也习惯在家看书看纪录片了,自己做的饭还算可以吃了,而为社会服务的那一个月,让我了解到平日不曾知道的一些社会常识和国家的保障政策。
2023年的生活还在继续,也回归正常,不能忘却的是,这是以一部分老年人的生命代价换来的。
-
细么呆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09 00:44:27
-
墨染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0 18:27:32
-
tiiii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4 12:42:02
-
来勺梅子酱吧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4 07:41:17
-
柠檬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3 15:50:37
-
Flâneur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0 01:19:30
-
洛阳长安雁门关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9 20:25:04
-
韦爵爷小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9 19:20:45
-
amyd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9 17:19:57
-
lilywood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9 17:16:12
-
寒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9 17:04:04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9 15: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