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晶:乡野中的唢呐之声
南京的许金晶是一位非常活跃的作家、学者和民谣歌手。那天聊起中秋节回江苏苏北睢宁岳父母家看到婚庆唢呐班的经历感受,他有话想说,就主动为土地与歌写了这篇生动的田野随笔。类似的场面,我常常在快手上看到,特别是在河南、安徽、江苏交界的区域,民间的唢呐班非常活跃,但你看着舞台上他们的表现,又多少有些尴尬,台下观众寥寥和木讷,老的老,小的小,可台上他们卖力极了,生龙活虎。我常想,会有一种如我们期待的“民间”存在吗?(宁二)
文/许金晶
中秋节次日的凌晨四点多钟,回爱人老家孙赵村(位于苏北徐州睢宁县庆安镇)探亲、正处于熟睡之中的我们,就被一阵阵唢呐声吵醒。于是在半梦半醒的三个小时里,我们从陈明的流行歌曲《快乐老家》听到北方流行的民间小调《走西口》,朦朦胧胧的睡意被彻底唤醒。
起床之前,我还对清梦被扰满是抱怨,然而洗漱、吃完早饭之后,就想到这是我在素有唢呐之乡的睢宁、第一次有机会聆听到民间乐团的唢呐演出,于是带着手机,径直向音乐响起的地方走去。

这是苏北一个联排别墅构成的村民小区。图/许金晶 孙赵村在前年就已实现集中居住,原先彼此之间不太认识、很少走动的各组村民,被安置在同一个联排别墅小区里集中居住,如今又恰值中秋节,很多人回乡探亲,小小的孙赵小区里着实热闹了许多。三步两步一走,原先音乐的发源之处,距离我家只有不到一百米。穿过半月形的新婚彩带,在一座已经颇显破旧的舞台上,一位中年男子正在纵情吹着唢呐,沉浸于自己营造的音乐之中,欢喜非常。在他的左边,是一位二三十岁年纪、长相秀丽甜美的姑娘在打着鼓。舞台后方用来歇坐休息的木箱子上,依稀写着“大袁楼村袁氏唢呐艺术团”的字样。 此声此景,让我因早醒而造成的困顿,一下子烟消云散。瞬间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曾经在电影院里观看过两遍的已故导演吴天明先生的唢呐题材电影《百鸟朝凤》,以及西北方言民谣音乐人苏阳以唢呐为主要音素的专辑处女作《贤良》。《百鸟朝凤》里、陶泽如饰演的焦三爷挥洒自如地吹着唢呐、声彻山谷的动人形象,跟眼前这位纵情自乐的中年男子,仿佛化为一体;尽管没听出他在吹什么曲子,但苏阳专辑同名曲《贤良》里的歌词,却能够很好地心形容此刻我眼中的景象:“你是世上的奇男子啊/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缨/我要给你那新鲜的花儿/你让我闻到了刺骨的香味儿……”

大袁楼村袁氏唢呐艺术团。图/许金晶 邀请艺术团过来演出助兴的这户人家,当天的婚礼摆了十几桌,艺术团从凌晨四五点钟开始演出,要足足演出到傍晚、所有亲友全部散去之后;除了自行演奏的曲目外,也接受各位亲友的点歌。然而参加婚礼的所有人,其实都只是将艺术团演奏的音乐,当作婚礼的活动背景,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在舞台上单独驻足、仔细聆听。于是,拿着手机记录的我,便成为艺术团唯一一位真正的观众。看到有人专程跑过来听他们的演出,中年男子着实很兴奋,一时间演奏也卖力了不少。台上的他手舞足蹈、潇洒演奏,台下的我亦歌亦动、时而唱和——虽然彼此之间一句话还没说,但已经仿佛是有默契的老朋友,互相点头,会心一笑。

唢呐艺术团团长。图/许金晶
这让我想起了将近十年前的南京夫子庙青果酒吧,名气还不算大的民谣歌手赵照来南京演出,结果真正买票观看的观众,只有我一个人。那天晚上,赵照一个人唱、我一个人听,足足两个小时的演出,成为我们俩共同的难忘记忆。后来我第一张专辑《中山北路上的诗意》去北京江湖酒吧巡演,邀请赵照来做嘉宾,已经通过在《中国好歌曲》节目上演唱《当你老了》而一举成名的赵照满口答应,至今我们仍然是间或交流的民谣同道。想到作为唯一观众的情缘又一次在孙赵村的乡野舞台上演,不由让人心潮澎湃。 于是上午午饭前、下午午觉起床后,我一直在舞台下仔细聆听。算下来,两三个小时的聆听历程中,艺术团演奏和歌唱的音乐,竟然没有丝毫的重复。按照我当场做的粗略的笔记,他们演奏的曲目包括:陈明《快乐老家》、叶倩文《潇洒走一回》这样的传唱几十年的流行金曲,《大花轿》《呼伦贝尔》等具有浓厚北方民间风情的内地流行歌曲,《走西口》《心头肉》《负心人》等根据北方民间小调改编的类似“抖音神曲”一类的音乐。
,时长00:32
00:32
男唢呐手两侧的两位女唢呐手并不吹奏,而是伴舞烘托气氛。图/许金晶
尽管只是一家普通的乡村乐团,艺术团在音乐的演绎和编配上,却颇具自己的原创性。比如两位女主唱,一位是面相粗犷壮实的“老姐”,声音低沉;一位是面容秀丽、颇为洋气的姑娘,声音高尖而甜美——这样形象气质和擅长声部都对比强烈的女子构成的女声二重唱,一方面让声音很有层次感、非常动听,另一方面在形象上也颇具差异化的对比性视觉效应,舞台感十足。 而在大众流行歌曲的演绎上,艺术团也不满足于简单的旋律照搬——比如《潇洒走一回》原本是一首灵动欢快的歌曲,乐团的编配处理,在原曲的BGM(背景音乐)的基础上,以高亢的唢呐声为主要音素、辅以动感十足和节拍强烈的打击乐,把这首老歌演绎出西北秦腔般的“摇滚”感,实在让人血脉贲张。 有意思的是,在中年男子吹奏唢呐的同时,两位女主唱分立男子的两旁,手持唢呐、却并不吹奏、而只是将唢呐作为舞蹈的道具、伴随男子的唢呐声一起上下舞动,这种具有浓厚中国民间文化象征意味的行为艺术式舞蹈编排,也着实赋予了演出很强的现场感,让人难忘。

艺术团今天有两场婚礼,兵分两路,所以每场人数较少。图/许金晶
快到正午,艺术团迎来了演出的间隙时间,早就对我频频点头的中年男子给我递来香烟,当我因不抽烟而婉拒时,又给我递来饮用水;看到我收下水、大口畅饮,男子微笑阵阵,邀请我走上舞台、一起攀谈。一番闲聊中得知,艺术团来自孙赵村以南仅仅一两公里处的高集镇所辖乡村,一共有十多个人,今天一共接了两场婚礼的演出,于是艺术团兵分两路、各自演出;而这位中年男子,正是艺术团的团长。谈到那位长相秀丽的姑娘,团长自豪满满,说她是睢宁县城里长大的姑娘,因为热爱唢呐和歌唱,自愿加入艺术团、东西奔走。 问及艺术团的收入时,团长坦言这一场全天的演出,费用大概有几千元,但团里这么多人一分,每个人得到的收入也相对有限;时下正值中秋、教师节、国庆三节,艺术团接到的邀请比较多,但平时的非节日淡季,艺术团的收入则非常受限。“现在还愿意请我们演出的人家,绝大多数也来自睢宁的乡村;我们很少能接到城区的单子。”当我问到除了这些婚礼节庆的演出之外,艺术团有没有参加到专门面向观众售票的演出时,团长略显遗憾地说:“一次也没有。”

这位女唢呐手是睢宁县城长大的,因热爱唢呐和歌唱,自愿加入艺术团。图/许金晶
聊到这里,我想起多年前曾经向睢宁唢呐的赵家班传人、唢呐音乐传承与传播的研究学者赵宴会老师,请教过睢宁唢呐现今的传承保护情况,于是顺手在豆瓣上一搜,发现赵老师已经于去年,在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他关于苏北唢呐班研究的专著《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在敬佩赵老师的深耕的同时,也很想接续着他的研究,对这位团长做系统性的口述访谈,也为苏北唢呐民乐的保护与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返回睢宁县城之前,我最后问团长:睢宁有没有国有的唢呐民乐团。团长说:目前还没有。作为唢呐之乡,如果能由公共财政支持、发起成立一家县一级的国有唢呐乐团,把团长这样优秀的唢呐乐手吸纳加入,并给他们解决编制和待遇,这对睢宁唢呐民乐的传承与延续来说,应该是一件大好事。希望我的这一愿望,未来能够成为现实。 ,时长00:21 回到睢宁县城,晚上在热闹的万达广场里吃饭之余,观看了一场童装模特的走秀大赛。伴随着动感十足的现代音乐,平均年龄只有十岁左右的男孩女孩,大胆从容地在T型台上走秀,自信而从容不迫。看着这些并不逊色于职业模特们的孩子们的表现,我的脑海里,又清晰出现团长在破旧舞台上、自得自乐地吹奏唢呐的场景。我们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滚滚向前,然而广阔的乡村永远不可能彻底消失,而属于广阔乡野与土地的唢呐之声,也应该一直拥有自己的舞台。愿这家袁氏唢呐艺术团,能一直依靠自己热爱的唢呐吹奏,获得小康而自足的人生。 以自己回县城后、在等待核酸检测时草就的一首小诗《凤求凰》,作为这篇短文的结尾,聊表寸心: 《凤求凰》: 清晨四点钟的人间风情由第一声唢呐唤起在亦梦亦醒的朦胧地带我们酣睡着迎来生命能量的苏醒 上午九点钟的村庄中心破败舞台上,激扬之声不绝民间艺术家们的载歌载舞用身体语言叙写一场音乐影像民族志的自说自话 附庸风“俗”者如我独自在台下,亦歌亦动情到深处怆然泪下想起多年前的夫子庙青果跟民谣歌者茕茕相对的“二人之会” 我歌唱天明歌颂“贤良”与台上的“饥饿”艺术家共同举杯相望于江湖 而这声声不息的唢呐旋律继续着追光万里的逍遥之游飘向睢宁飘往南京飘去那历史长河中的尘世挽歌 2022年9月11日下午4时49分草就于睢宁县人民医院门前、等待进行核酸检测的人群中。 2022年9月12日下午作于竹林斋(本文于2022年9月13日晚在“土地与歌”公号首发。)
江海一蓑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年3月音乐分享 (1人喜欢)
- 2025年3月电影分享 (1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非新书书单 (1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新书书单(社科类) (2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新书书单(人文类)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