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功利心
从6月开始起,一直在读《水浒传》。今天登录自己的公号,才蓦然惊觉,已经半年多没有写随笔了,这半年的生活一直乱麻麻,读书自然一直是读的,在苍茫世事中,读书越发变成了我逃遁现实的安乐窝。如果我说,书里有一切,它能陪你熬过一些困难的时光,也会给你一些你困惑问题的答案,相信大多数人只会笑我掉书袋。 然而,这不正是我们读书的功利心吗?其实,功利是一直存在的,。于人而言,大多数时候,真是无利不起早,这也是我最近的感触。比如,你会运动,是因为你终于被现实教育了,不运动到了一定年龄就是不会健康,而身体是一切的基础。你读书,哪是为了高大上的陶冶情操,只不过是,它还真有点现实的好处。

那么说到读《水浒》,在当下的环境中,它有什么现实的考量呢? 我想,读到八十二回的我,无非是明了了自己年轻时的天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我小时候以为是说“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到了如今这个年龄,才明白,这是人性,它和读书的功利性本质一致。漂亮话是搞宣传的人说的,但是人就是没出息,说得极端点,“利”无非是想活,想活好而已。从高中起,我数次看《水浒》,分别读到几回、十几回,乃至几十回,但是可惜没有一次读完,总是逼迫自己完成小学五年级的梦想——读完四大名著。每每因此去经年必须重读,每每读不完,不过这次我应该能读完,毕竟已经读到了悲情分水岭。民间有句老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我这个年龄,也许真是“懂得”这套价值体系的年龄,所以这次读得很顺,完全没有束之高阁的冲动。 我小时候是极讨厌宋江的,觉得是他以一己之私,送了大伙的命。 招安是错的,因为招安是背叛,背叛结局才会那么惨。 晁盖应该做首领的呀,晁盖是有大义的,而宋江一直是暗戳戳的,是虚伪的。 尽管连电视剧都没看完整,笃定这么认为,因为人们也都这么说得呀。三十几岁的人生经验告诉我,没有经过你自我检视和思考的结论不要用,别说什么人们都这么说,因为大多数人不思考却需要存在感。昨日之事,朋友圈的狂欢,不正为佐证吗? 你永远不能相信那些“大多数”的孝与爱,大义凛然。愚蠢却没有立场,真正能看穿的人,通常是不会说穿的,或者说穿了,我们也看不懂。我以前也相信民间的阴谋论,说什么晁盖的死是宋江所为,因为他是获利最大的。如今,除了“利”,我还知道了一个词儿——性价比。性价比是“利”的深层奥义。 好汉们上梁山,过去有个熟悉的说法叫“逼上梁山”。其实,这无非是当前的条件中,性价比最高的选择罢了。晁盖的意外死亡,的确是宋江所希望的,但是亲自安排,性价比极低,甚至可能动摇他利益根本——梁山共有的精神信仰。君不见,李逵作为宋的死忠粉,误认为宋强抢民女,都能在朝堂上动刀子,如果宋江真去做这件事,一旦曝光——而且这种事通常一定会曝光,人们对他的信任与尊敬立刻化为乌有。作为一个武艺弱鸡,还有什么能保护这位领导者呢?作为小说来说,晁盖的死是小说发展的必然,放在现实中,这种实质性的死亡并无多大意义。在当时的情境中,宋已经得到了实权,何必还要多此一举呢?现实中,多少人,就因为那一点点的“不顺眼”顾此失彼。实际上原书读下来,发现宋还真是个优秀的领导人才,这种优秀,核心是他的眼光和肚量,能识人能容人。不管一个人能力有多强,都完不成一个卓越团队完成的事儿。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共识了。嫉贤妒能本来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浪终会推前浪,这是前浪所不能阻挡的宇宙规律,所以,某种程度上讲,很多事儿,终是逃不掉规律的。适应规律并且能甘之如饴地认清这一切的人,统战工作自然是如鱼得水。 那么成也是自然,败也是气候尽。其实,小孩才会说,宴席一直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到天明。而摆在宋江面前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这伙人的吃饭问题,其实才是这伙人的前途问题。的确,并没有比被招安更好的路。从这点上来说,宋江尽到了领导的职责,负责任、识大局,有规划,也有胆识。当然,结局不大好,但是不被招安,结局也是一定好不起来的。要么别其他招安的灭了,要么人老了、死了,最后散了。总而言之,招安和上梁山一样,都是当年性价比最优的选择,是团队的利益选择,但是做出这个选择的,得是一个实体的人。 这个人可能不被大多数人理解,会因为各种各样自然规律导向的结果为人诟病,那是因为,历史是单行线,从没有平行世界,狂欢的大多数,总是以为那没有被选择的路,通向康庄大道,所不知道的是,起点就已经决定了终点,更好的选择,无非是乌托邦,人的一种精神寄托罢了。

那么,有没有安慰到我呢?还真有。从去年让我着了迷的女性视角阅读《金瓶梅》,到今天以男性群像的《水浒》,本质上,人的生活,人生活的环境,人的选择——人自以为的主观能动性,千百年来都是一样的。说白了就是我读冯友兰先生那本《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悟到的,人穷毛病血多,这啊那啊,都是因为读书少啊,你那点问题,或者说迷思什么的,解不开的困惑,千百年来都存在,你也甭当自己异数、怪胎,你所遇到的,一直都存在。或者这个时候,你也会像我一样问,那书里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并没有。所有具体的问题,比如孩子要不要一哭就去喂,不看书,光在网络上搜索都会有无数的答案——当然答案太多的时候,就等于没答案,性价比最高的是追随你心,看当下个人的具体条件去做选择。形而上的问题,很多人都在困惑,但是又难以言喻,大概也会有那么一天,在突然惊觉中,找到或者悟到答案,尽管你不知道对不对,但是,它依然是一个让你充满力量的答案。所以,现实中的那些问题也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日光下并无的新事罢了。
(公号二维码找不见了,所以,没有)
草原上的咩咩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年第一个季度的小结 (1人喜欢)
- 2024年最后一个月的小姐姐 (1人喜欢)
- 在图书馆溜达才是正经事 (3人喜欢)
- 11月的小姐姐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