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无非是痛苦和美丽」|2022 murmurs
嘿,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好久没有见面。
今天是我在巴黎旅居的最后一天,坐在电影资料博物馆门口的咖啡馆,打开电脑上的日记本,惊觉今年已经快要过去一半,我在尽情享受生活的同时,却在写作上很是偷懒。
跟好友发信息,“可是没有留下文字的快乐生活总觉得是轻飘飘的。”
她说,“没有留下文字的时候,我们自己被生活书写了。”

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有的时候特别急性子,比如遇上赶时间吃饭就会吃很快,不管多美味的食物都囫囵吞下,第一口刚刚品尝到饭菜的香味,快速的几下咀嚼却让它来不及在唇齿间扩散。一顿饭吃完,忍不住赞叹食物的美味,却说不出到底是哪些滋味。
这很像是这种缺少写作的生活——不同的美妙滋味被一口吞下,好像什么都品尝到了,又好像有点遗憾。
上半年其实发生了很多事情:自己的项目启动,开始在柏林做华语电影展映,无数琐碎工作接踵而至,精力和热情像壁炉不断燃烧又不断更新;建立了舒适且互有启发的关系;去柏林和戛纳两个电影节,看电影看到精疲力尽;一些快乐到冒泡的旅行;在崩溃之前找到了非常满意的新房子;尝试了一直想要尝试的事情,结果令人惊喜。
总体而言,好像是一直在往前追赶,试图消化接收到的所有东西,试图做好一切平衡,既兴奋又疲惫。但最最重要的是,夏天来了,一切个人问题都需要让位给夏天。

我的夏天是从阳光灿烂的波尔图开始的,然后去了巴黎旅居。这次在巴黎待的时间其实很短,前后加起来不到一个月,甚至没有摸熟一个街区,但很幸运赶上了最好的时间。五六月的巴黎天气温柔,好看的人类形形色色,时间像被压扁拉长的小熊软糖。去看展的路上,盯着街道上摇摇晃晃的光斑出神;电影散场后天色仍有余光,还可以散步到塞纳河边,直到月亮升起。
最近重听一些中文老歌,听到一句熟悉的歌词「生活无非是痛苦和美丽」,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好像静止了几秒,我想不到比这更好的当下写照。
上个月我第一次去戛纳电影节,大家个个衣着光鲜,拥挤着排队等待电影首映式入场,在海滩上躺着晒到皮肤微微发烫,一切就像2019年,被宁静的玫瑰色晚霞笼罩。与此同时,国内的朋友们与不认识的人们,在抢菜,在酒店隔离,在等待被转运,在无可奈何地忍耐,在力所能及地好好生活。

从四月到五月,我都像是活在某种平行现实里,就像最近看的电影《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脚下的时空是柏林,是无尽派对,是夏日恋情,是一个接一个的旅行计划。手机另一头的时空,是空空荡荡的上海,是几十天没有出过家门的朋友,是抢不到菜的市民,是半夜被赶出小区的阿姨。 也许在另一个宇宙,我与70天无法出门最后半夜翻墙离开的朋友经历互换;也许在另另一个宇宙,根本没有新冠疫情,但海平面上升淹没一半城市。
在巴黎时常常吐槽柏林 “German sense of humor is like their sense of fashion, you know”,但不在柏林时又会不时想到柏林。
搬来柏林半年,从几乎一个人也不认识到渐渐有了可以聊天、可以聚会、可以共事、可以朝夕相处的各类朋友。柏林也终于度过了漫长严酷的冬日,每天都有不同的出门理由。
对柏林这座城市也渐渐产生一种奇妙的依恋:我于它而言仍只是一个随时可能离开的路人,它对我来说却是我那么多情感、想象和身份认同的盛放之地。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对自己的了解,我对未来的期许;它让我感到「保持自我」并不是一件抽象而困难的事情;它让我能够当一个既承担责任又不失趣味的成年人。

如果生命本质只是一块过期面粉发酵失败的无糖蛋糕(好吧,或许也可以是一个黑色Bagel),倒也不妨碍在上面缀满奶油和巧克力碎。
人与人的相逢大概也是宇宙间的一种随机波动,因此产生无数突然的聚散离合。一旦成为了随机游戏的玩家,我们好像无法不变得冷酷。
但另一方面,这种尘埃般的随机事件,却有人视之为命运,且以命相护。
这也是为什么《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讲了那么多东西,最后还是母女情令我动容不已,在影院的时候跟前排大哥一起偷偷抹泪。
于是翻出今年妈妈生日时给她写的一段话,发现她其实也早已成了我的一面镜子,映照出我每一点微小的变化与成长。
以前写给你的话,现在看来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贴切——
‘’感谢你给予我生命与对生命的灿烂热情,感谢你给予我美貌与对美貌的举重若轻,感谢你给予我智识与对智识的万分好奇。最感谢的是,你让我知道一个有尊严和温度的生命是什么样子,你帮助我成为一个女儿,一个女人,和一个完整的人。‘’
说来说去好像都是在说我自己,听上去好「自我」。但是我知道,我能以我想要的方式好好生活,去没有遗憾地、没有顾虑地成为我自己,是你最看重的事情。
世间亲情参差多态,而我无法想象自己还可以更幸运。我免于母亲与女儿之间可能存在的千万种矛盾拉扯,而只栖息于最美好的那种可能——我对于自己人生的想象与追求,与你对它的竟然如此一致。
所以,我是为自己而活,但也是为你。
我知道身为女儿注定一辈子都无法还清母亲的unconditional love,但我真的非常期待我的项目实现之日(或等到作品出版),我可以郑重其事地打上那行字「谨以此献给我的母亲」,而那大概会是我作为女儿能够送出的一点薄礼。
而你送我的,是身为人类最最宝贵的东西——爱、自由、纯真和勇敢。
不惧怕人生虚无,不担心痛苦纠缠,不沉湎得到失去。荣辱有时,沧海桑田,但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在被很好地爱着,而我也会努力学习更好地去爱人。
今年难得这么抒情。
来柏林后逐渐融入英文为主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自己做的项目也是以英文为语言,写了很多英文的文章,长的短的,学术的,通俗的;平日发Ins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少。
但英文写作于我而言是另一个大脑的运转,流畅,精准,细致,但从来不是文学,是非抒情的。
希望自己不会失去中文表达的敏感与纯真,因为每一次抒写都是一次自我奖赏。

谨祝夏日愉快。

© 本文版权归 CosmoCand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nnnnnkonnnkok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4-06 02:27:37
-
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7-30 23: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