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长沙,它就像我的恩妈!(城市记录38)
崔老师:“长沙过去是有几个著名的火车跨线桥,比如八一桥、浏城桥还有工农桥。”
我:“那幸福桥也算是火车跨线桥吗?铁路还未拆的时候,柒姐拍过大量幸福桥的老照片。”
崔老师:“幸福桥不算是火车桥,那边是铁路支线,最早是粤汉铁路的一部分。幸福桥本名叫福寿桥,以前只是长沙城外一座小河上的便桥。”
讨论到了城市里的火车线路,又看到李老师发布到南二环的长沙隧道,我好像只有在蒋家垅、陡岭还有新码头路隔着铁网看过火车奔驰的镜头。
但李老师说:“长沙隧道这里还可以找到,但是可能不太方便进入,可能需要翻墙或者从别人到屋子里通到火车这边来。哦,对了,这里还有一座土地庙。”
今天早上六点我坐车到了南二环这里,找到了李老师口中的土地庙,也找到了长沙隧道的定位点,趁着早上几乎无人的情况下偷溜进了长沙隧道旁的铁路部,从大门进入护栏边,用相机和手机快速地拍下了一些镜头,虽然最后被铁路师傅教育了很久,但能捕捉到珍贵的镜头还是值了。
回家查阅资料,长沙隧道位于长沙市南郊烂泥冲,北起京广线k1579+398.1处,南止k1580+119.90处,市区韶山路在其上不交叉通过。
长沙隧道于1959年5月破土动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流沙和地下水,可谓是工程艰巨。施工部门曾多次约请全国隧道专家在现场研究施工方案。
1965年11月竣工。隧道呈马蹄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713.33米,宽3.7米,高8.2米,南北二口上各刻“长沙隧道”四个红色大字。
看到资料上写的“烂泥冲”三个字,我和崔老师进行了很详细的资料查阅和讨论,也打电话询问了波波老师,我们对比了1994年的长沙地图和1986年的长沙地图,得出的讨论就是:“过去的南二环附近应该叫烂泥冲,并且烂泥冲在地图上的跨度还比较大,长沙隧道目前的地点应该是在过去庙咀这个地方,2005年城市扩建,建房子修马路就把庙咀这个地方变成了楼盘,当然街名也消失掉了,只能在地图上找到,这里动工修了竹塘路。”
在1957年11月11日,铁道部就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合成为京广铁路,京广铁路这个称呼已经使用了65年了,长沙隧道走的是京广铁路线。
据资料显示,1958年11月1日,铁路管理体制实行“一省一局”,广州局划分为广州、长沙两个铁路局。1963年4月1日,“一省一局”建制撤销,恢复分局。广州铁路局管辖广州、衡阳、长沙3个铁路分局和海南铁路办事处。
第三单元主要介绍铁路在整顿中发展。共有负重前行、三线建设、打通干线构建基础路网等三部分内容。
另外,京广线在长沙隧道附近,曾建有新开铺车站,但在2013年已拆除掉了。















